【摘 要】云南文山壮族背带是用来背婴儿的工具,是连接母亲与婴儿的重要纽带,其造型独特,图案精美,是研究云南壮族民俗文化和服饰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以云南文山壮族背带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历史渊源及蕴含的民俗文化,从结构特点和制作工艺的角度分析背带的造型特征及装饰艺术,试图解读壮族人民的民族审美观,对保护民族文化、传承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文山壮族;背带;造型;装饰艺术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12—219—03
引言
背带,又称“背被”“背儿兜”,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随着生活生产的发展及民族审美需求的改变,背带的种类和样式也日益丰富。云南壮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是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主要分布在文山市、广南、富宁、丘北、砚山等县,人口超过100万,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包括侬人、土僚、沙人三大支系,不同支系的服饰特征各有不同,背带和服饰有密切关系,因此,由于居住地区的不同,背带的形制也会存在差异,这也就造成了背带样式的多样性。壮族的背带代表了壮族族系特征及文化识别,反映了壮族的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
一、云南文山壮族背带的历史背景
(一)云南文山壮族背带的历史渊源
壮族是中越边境的一个跨境民族,是由古代百越的一支发展而形成的,云南的壮族主要聚居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和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由于地处偏远,壮族人过着稳定的农耕生活,并且有着强烈的族群认同意识,这些因素使得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保存和传承,尤其在崇尚子孙满堂的社会氛围内,母亲更是会在孩子降生后,根据本民族的传统观念和习俗,制作出各种具有独特造型和装饰的儿童物品,以庇护其健康成长,也因此留下了丰富的背带文化。壮族妇女的纺织与刺绣技艺源远流长,其起源可追溯至古代的“襁褓”,据史料记载,颜师古在《汉书》中提到:“襁即今之小儿绷也。”李贤在《后汉书》中说:“以缯帛为之。”据道光版《广南府志》记载:壮族“侬人男女勤耕织,惯挑棉锦”。壮族妇女擅长使用各种彩色棉线和丝线进行刺绣,图案精美、色彩艳丽,据《唐六曲》和《元和郡县志》记载:壮族人所织出班布、麻布、丝布等布料,被列入封建王朝的贡品。从技术上看,背带是女性传统手工艺的表现,也是世代沿袭下来的民族民间艺术,堪称“民族记忆的背影”“历史文化的活化石”。[1]
(二)云南文山壮族背带中的民俗文化
文山壮族的背带之所以流传至今、经久不衰,不仅因其制作精美,更是因为背带中蕴含了壮族的美好愿望,是壮族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背带作为壮族民族心理的一个重要体现,承载着壮族人民的母爱、勤劳、对自然的敬畏及团结互助的精神,成为壮族民族心理的独特标志。壮族妇女将背带想象成孩子胎衣和母体外的期待,象征着连接亲子血缘的脐带,背带不只是一种精美的女红创作,同时也是注入伟大亲情力量,弥足珍贵的母爱艺术![2]再者,背带体现了壮族的馈赠风俗,壮族非常注重传统礼仪,馈赠在壮语中是“禀礼”,出生是禀礼的重要环节,外婆在婴儿满月酒时赠送背带,为孩子献上美好的祝福,体现了壮族的馈赠的礼仪文化。在壮族中流传甚广的民歌《背带歌》中阐述夫妇在生儿育女后,娘家必定送背带,唱《背带歌》用于赞颂和祝福,而夫妇以自由接唱的形式,感谢娘家赠送背带及养育之恩。
二、云南文山壮族背带的造型特征
(一)壮族背带材质与结构特点
1.材质与工艺
云南文山的背带主要由壮锦制作而成。在《后汉书·南蛮传》记载,壮族先民会织出五彩斑斓的“斑布”,也就是我们说的“壮锦”,所用原料主要是蚕丝和棉纱。制作工艺流程为:一是种桑养蚕开始,经过拣、夹、纺、漂、染等多道复杂工序制成丝绒;二是种棉,通过除籽、弹花、纺、染、浆等过程生产棉纱;三是利用当地植物和有色土配制染料进行染色。用苏木、胭脂花可染出红色;姜黄、黄泥可染出黄色;蓝靛可染出蓝色;各类花木、绿草等可染出绿色,用黑土、草灰等染料可染出灰色和黑色,这些植物染料与土料配合染成各种色彩。壮族先民在材料的选择上遵循因时用料,因地用料,因人用料的三大原则,这便是《考工记》中强调的“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四是纺织。纺织工具借助木质家庭纺织机器,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一天仅能纺织四五公分。要想制作细致、密实的壮锦,要求具备熟练的技术。
2.结构特点
一个完整的背带由背带口、背带心、背带柱、背带手、背带屁股和背带尾巴组成。
背带口位背带上方,多是68×13cm的长方形,背带口的功能有视觉上的装饰效果,在小孩子睡着以后保护好小孩子的头部和肩膀。当背带口竖起来以后,小孩子的周围都是吉祥艳丽的精美的图案,瞬间充满了五彩缤纷的世界。背带口的面料是绒布或棉布。背带口的图案设计和背带心的图案设计都会有相同的设计,一般用像花瓣和几何对称图形的设计。多以壮族妇女喜欢的花、草、动物等。而背带口的刺绣和背心的刺绣也是一样,可以根据工艺制作分成平绣背带口、剪贴绣背带口。
背带心位于背带正中间,多是长35cm的正方形,有着包裹孩子后背的功能,而背带的图案设计大部分面积都是在背带心。背带心可以循环使用,如果背带心在这一代的使用下来还是好的,老人就会把背带心保存下来留给下一代人使用。在广南县背带心也是最具有壮族特色,花纹设计采用夸张或意象造型。背带心和背带口一样使用绒布或棉布制成。
背带手是背带的绑带,宽度多为一米余长,最长者超过二米,背带手左右各一条,大多是由染色的土布制造而成,但也有采用现代的尼龙绳单步型作为背带手。背带的长短选择重点是保证系绑孩子牢固与安全。此外,还有背带手长度多选择一些吉祥数字,如长度多是1.9米,取长长久久之意。其中文山市牛头寨背带超过两米多,能够缠绕母亲腰身,将孩子紧紧绑在母亲背部,被视作是脐带的延伸,寓意紧密联系母子二人。
背带柱是位于背带心两侧的长柱状装饰,在一些地方左右两边的柱子数量一致,有的地方数量则不同。
背带屁股就像蝴蝶的屁股一样,在背带心的下面,面积一般是背带的一半,形状是倒梯形一样上宽下窄。背带屁股的左右是包住屁股。颜色是黑色的土布或灯芯绒厚布,一般很少设计有图案。
背带尾巴在背带的最下面,背带尾巴也是壮族人们设计的必须有的部分,这也是云南文山壮族背带和其他地方不一样的特点。背带尾巴一般是正方形的形状,宽度为6到10厘米。在云南文山广南县里的背带尾巴最常见的红十字交叉的图案(如图1),也会设计其他的图案。
(二)云南文山壮族背带的刺绣技法
在文山的广南县、壮乡苗岭、西畴县、马关县等街头巷尾,壮族刺绣随处可见。刺绣是妇女角色和社会身份认同的重要标志之一。女性十多岁就要跟着母亲学习刺绣技艺,其针法技艺包括平绣、扣绣、剪贴绣、打籽绣。
其一,平绣是一种较基础且古老的针法之一。是将所需要的彩色绒线按纹样轮廓一针一针紧密地编织或填满,并在同一平面底料上采用齐针、抡针、套针和挑针等多种针法编制各种绣花,图案布局匀称,色调分明。其二是扣绣,亦称为“辫子绣”或“锁绣”,先插入一针为一个扣,针在扣中互相穿插,扣和扣之间相互连接、交织,构成一个连贯而有机的整体。另一种方法是将一根针的丝线缠绕在另一根针上拉紧形成线圈,然后将线圈压在绣布上固定住,形成一个扣子,再由多个扣子排列组合,这种绣法在文山的广南、砚山县比较普遍,多用于绣制花鸟图案。其三,剪贴秀是将所需图案剪裁好后粘贴到底面料上,然后用扣针法在纹样边缘压上一条金色或银色的线进行锁边的绣法。工艺简单易掌握,而且所绣图案具有浮雕效果,能够增加背带的装饰性和观赏性。因此,在壮族三个支系的衣服和背带上都广泛使用这种绣法。其四,打籽绣是一种源于“锁绣”的绣法,也被称为“结籽”“打疙瘩”“环籽绣”。这种绣法起源于战国时期,到了汉代以后开始普遍起来,不仅在汉族中被广泛采用,在壮族中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打籽绣的特点是在绣制过程中,从上往下抽针,将针穿出袖面,然后以针孔所牵带的绣线绕针尖竖圈。然后用手指按住线圈,再进行刺绣,形成突出的粒状,立体感强,极富装饰性,袖面立体而厚实,耐磨性强。
三、云南文山壮族背带的装饰艺术
(一)装饰纹样
1.动物纹样
云南壮族背带上的装饰纹样主要集中在背带心、背带柱和背带脚上,对美的追求青睐于植物、动物、自然现象等内容的图案艺术,大量使用图案纹样来加以装饰。
背带中动物纹样多是将蝴蝶、鱼、鸟、青蛙等作为纹样元素。壮族背带中大部分使用了凤凰纹和鸟纹,据相关故事和历史资料,壮族先民多随水而居,以捕鱼为生,水鸟朱鹭、仙鹤成为他们氏族的标志,这些鸟有预测风雨的本领,壮锦的凤鸟如鹭鹤,实则由此演变而来。[3]鱼和鸟相结合的纹样也是壮族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象征着生活的丰富和充裕,代表着追求自由和超越的精神,体现壮族人民对自然界生物繁殖能力的赞美。
2.植物纹样
在壮族背带刺绣图案中,植物纹以花果图案为主,常见的有牡丹、莲花、石榴、菊花、菠萝、柚子、石榴等,其中凤穿牡丹的纹样(如图3)用在背带上象征着富贵吉祥,石榴、莲花象征多子多福、金玉满堂(如图4),高度凝练的花鸟同构与鱼草同构的艺术造型之美比自然物象更有意味,而且更加自由、富有艺术审美价值。
zQ+R1f0Cb1/lpqZilyq8gQ==2几何纹样
几何纹也是文山壮族背带中最为常见的,主要有八角纹、铜钱菱形纹、太阳纹等装饰纹样,这些图案以形象化、抽象化的方式表现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通过点、线、面有规律的组合,构成具有不同寓意的装饰性图案,象征着吉祥、财富、长寿等美好愿景。壮族背带是女性审美意识的产物,也是壮族女性情感艺术化的表达。
(二)色彩装饰
文山壮族的背带颜色以黑色和红色为主。背带以黑色作为底色,因此更加凸显了背带口和背带心的色彩,壮族以黑为美、以黑为贵,起初,壮族先民纹面文身使用颜色均为黑青色,还有牙齿被染黑,以黑齿为美的习俗。背带心和背带口用蓝色、红色、绿色、粉色布拼接而成,粉红色布地上用贴布绣、平绣等方法绣以各种图案,背带下端沿边滚白、红色波浪纹。图案色彩精美、对比强烈,具有浓艳粗犷的艺术风格和突出的民族特色。[4]壮族制作背带时色彩的设计与选择非常考究,反映了壮族人民崇尚自然、崇尚生命的民族文化观。
四、结语
背带文化是壮族人民艺术创造的见证,其绣工、纹样、图案色彩等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具备了极高的艺术观赏性和美学价值,为当今的文化领域提供一个参考的文化标本。壮族背带文化发展与创新不能只是停留在复古、怀旧的层次上,也要将其文化艺术形式作为一种具有自己历史发展脉络的、与同时代经济和社会文化融合的、不断发展的有机体。通过发掘和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与工艺理念,使其更加多样化、精美化,并提高其设计和制作水平,引发设计师对美的深层次思考,对服装服饰、家居产品等设计活动具有启示、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纪向宏.论中国传统女红文化资源的传承和发展[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8).
[2]唐春松.背上摇篮——桂林博物馆藏南方少数民族背带精品[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祁春英.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艺术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4]李靖寰 汤海涛.云南民族美术概论[M].云南:云南美术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何丽丽(1996—),女,拉祜族,云南临沧人,硕士,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21级在读研究生,美术学,研究方向为史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