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甘孜踢踏是四川省甘孜县内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民间舞蹈,它不仅是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更是文化交流的媒介。笔者从历时与共时的双重视角出发,对甘孜踢踏进行活态考察认知,并将甘孜踢踏的变迁与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互动过程相联系进行研究,为理解甘孜踢踏的文化价值和推动其发展传播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思考中华民族文化互动在甘孜踢踏发展传播中的意义,体会文化互动过程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活态体现对甘孜踢踏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下的良性发展与传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文化互动;甘孜踢踏;历时性;共时性
【中图分类号】J7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12—092—03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民族共同体,各民族在相互的交往交流交融之中促成文化互动,兼收博采,共同塑造出具有深厚历史涵养的中华文化。而正是因为各个民族文化之间的互动与融合,中华文化才得以历久弥新,文化互动不仅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同时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归属感以及文化自信。甘孜踢踏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以其豪迈奔放的风格,成为了四川省甘孜县极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并在百年的发展中体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互关系。
一、甘孜踢踏与文化互动的历时性纵观
(一)甘孜踢踏的历时性发展脉络
最初传入甘孜的踢踏舞,保留了西藏“堆谐”舞蹈的风格特点,主要动作集中于脚步,步伐幅度小而简练,手臂前后随摆。解放后,许多民间艺人根据地域特色进行了自己的创作,发展了甘孜踢踏的技巧性,在踏步的同时加入转、跳等技巧,增强了脚下踏步与手臂挥舞的动作幅度,丰富了舞蹈的表现力,并发展成为男女老少皆可跳的群众性自娱舞蹈。“甘孜踢踏欢快而活泼,脚下舞步充满了跳跃性,表演形式不拘一格,潇洒随性。”[1]并通过灵动繁复的步伐与轻盈腾跃的舞袖,展现出康巴人民生来的野性以及对于生活豁达乐观的态度,甘孜踢踏在甘孜县境内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舞蹈形式,无论是春节、藏历新年、迎秋节等节日,还是平时的集会庆典,只要有歌舞表演,甘孜踢踏都是其中最受欢迎的表演形式之一。甘孜踢踏不仅仅是一种舞蹈形式,更是一种表达情感和传递信息的方式,因而成为了甘孜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历时性视角下文化互动的体现
甘孜踢踏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本身就是文化互动的结果,是一部跨越时空的文化交融史。追溯甘孜踢踏的起源可以得知其原貌为西藏的“堆谐”舞蹈,随着时间的推移,甘孜踢踏不断吸收新的元素,展现出丰富多彩的文化互动特点。笔者从历时性的角度,对甘孜踢踏发展中文化互动的表现做出纵向梳理,将其概述为以下几点。
1.“西藏—甘孜”互通来往造就新式艺术
为何称之“新式艺术”?是因为甘孜踢踏传统元素在纵向继承与借鉴“堆谐”艺术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味地照搬照旧,而是在不断适应不同历史时期的需求下进行改良,例如在舞蹈动作的继承上,甘孜踢踏虽继承了西藏“堆谐”基础的脚下步伐,但在康巴地区的人文风貌的影响下,艺术家们对其动作进行的改编与发展,加大动作幅度,加强手、脚、身的相互配合,同时也借鉴了当地锅庄、弦子的动作元素,以适应当地甘孜人民的对于艺术的需求;此外,“堆谐”舞蹈的伴奏器乐扎木年虽也在文化互动的过程中被甘孜踢踏所继承,但后因乐器损毁,人们就逐渐适应无器乐伴奏的夏卓表演了,原有的器乐前奏、间奏、尾声等部分则被取消。
2.民族文化认同感在艺术欣赏中的深化
文化互动不仅体现为不同区域不同族群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也体现在族群内部的文化认同之中,文化认同的过程也是一种文化互动。文化认同反映了个体或群体对其民族文化的身份归属感。这包括了语言、传统习俗、音乐、舞蹈、服饰等各个方面,以及对这些元素的认同程度。经过民间艺人的改编,甘孜踢踏的风格性特点愈加鲜明,“表演时舞者身着盛装,但不佩腰刀,脚和腰部需挂上一串响铃,以增添音响色彩。甘孜踢踏欢快豪爽、节奏鲜明,踏点缓急有韵,干净利落,它的主要动作是于脚掌与脚跟的交替踏地、搓地。同时上肢动作的协调配合,不仅舒展大方,也是它有别于西藏踢踏的独特之处”。[2]正是受到这种独特艺术魅力的感染,当地人们才会感受到自己所属文化的独特性和价值,进而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心以及族群的凝聚力;并且在文化认同中型塑族群身份,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所属的民族,感受到民族情感的强烈冲击;同时巩固艺术的传承路径,使甘孜踢踏成为跨文化交流的媒介,以促进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二、甘孜踢踏与文化互动的共时性横览
(一)甘孜踢踏的共时性传播现象
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甘孜踢踏于2014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在新时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民族文化交流愈发密切,而作为甘孜县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舞蹈艺术甘孜踢踏,也随之走出甘孜,甘孜县成立金甘孜艺术团,“曾代表甘孜州到成都、云南、北京等地演出,充分展示了甘孜人民热情洋溢的情怀和奋发向上的气质”。[2]甘孜踢踏表演受到了世界各地观众的热烈欢迎,并得到高度赞誉。为更好地传承发扬甘孜踢踏,部门高度重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呼吁群众学习甘孜踢踏,将“甘孜踢踏”元素融入广场舞和广播体操,聘请专业的甘孜踢踏舞蹈老师进行教学。因此甘孜踢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不断渗透群众生活,“人人都能跳,人人都会跳”的艺术现象在甘孜地区普遍存在。此外,在甘孜藏族自治州职业技术学校、中央民族大学等学校的民间舞与剧目排练课堂中,也将甘孜踢踏纳入专业化的舞蹈教学之中,使更多舞蹈艺术的学习者了解到“夏卓”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以进一步推广甘孜踢踏舞蹈。
(二)共时性视角下文化互动的体现
在甘孜踢踏的传播过程中,与不同文化的交流、交往与交融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这些丰富的文化互动不仅极大地拓宽了甘孜踢踏的传播渠道,更为大众提供了深入理解民族文化的独特视角。笔者试图从共时性的角度,对甘孜踢踏传播中文化互动的表现做出横向审视,并将其主要特征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新媒体的运用与普及
由于甘孜踢踏的横向传播依托于甘孜地区良好有序的社会人文秩序,因此激发出人们将其舞蹈文化向外输出交流的内驱动力。在过去,因报纸、报刊等传统传播媒介具有时间、空间的限制,致使甘孜踢踏艺术向外传播的播布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随着数字媒体的兴起,互联网、社交媒体以及在线视频等传播媒介逐渐深入人民的生活之中,为人民生活带来便捷,不仅丰富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和渠道,还扩大了人们获取信息的范围和规模。县文旅局等相关单位开始重视新媒体平台,积极探索和实践在新媒体平台上对甘孜踢踏艺术的宣传和推广策略,如使用“抖音”“快手”等数字媒体发布甘孜踢踏相关视频资料,从而加速了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传播给更广大的受众,同时与公众建立起更紧密的联系,以及时了解公众对该艺术的时代需求,推动整个中华民族对甘孜踢踏艺术文化的尊重与认同。
2.接受群体包容度的加强
在现代社会,文化交流已不再受地理边界的限制,整个中华民族的多样文化在交流中互相理解。甘孜踢踏的发展与传播早已不仅限于甘孜县内部,这种舞蹈形式以其独特的韵律和节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和舞者,并通过各类的文化展演、艺术节等渠道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互动,成为国际舞台上的文化使者。甘孜踢踏之所以能在不同地域进行文化互动,应得益于接受群体较强的包容性,随着文化的不断交流、普及以及社会观念的改变,人们对于不同文化的认识和接纳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过去,很多人可能只关注自己身边的文化,对其他地区文化持怀疑甚至排斥的态度。然而,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开始更多地接触到各种不同的文化,从而逐渐认识到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甘孜踢踏也通过传播成为了全民皆可接受的舞蹈艺术,接受群体没有身份地位与族群归属的限制,无论男女老少都能够欣赏或表演甘孜踢踏,使得甘孜踢踏成为了一种连接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文化纽带。
3.汉藏文化在艺术中和谐共存
甘孜踢踏的传播过程存在着汉藏文化的交流互动,主要体现为这些文化因子在同一艺术中的和谐共存。为传播推广甘孜踢踏艺术,许多编导会结合不同民族的文化对作品形式与内容进行创新编排,与时俱进,紧贴民生,促使观众产生对该文化的认同感。在与甘孜踢踏省级传承人亚玛勒扎老师的口述访谈中,笔者了解到,在当地甘孜踢踏的作品创作中,编导会融入甘孜县的长征红色文化,通过叙述红军事迹并结合甘孜踢踏热烈豪放的腾跃、旋转等舞蹈动作,表现红军不屈不挠、英勇乐观的精神以及汉族与藏族同胞之间紧密的情谊;亚玛勒扎老师还认为甘孜踢踏常用歌曲的歌词内涵中除了表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外,也有表达汉藏一家亲的故事内容,例如《哎玛莱吉》的歌词节选中唱到:“正月十五,喜闻公主进藏佳音……”表达了藏族人民对于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有着深厚的情感和敬仰,体现出人民对于文化交流的重视,尤其在当今社会多元一体的格局下,显得尤为珍贵。
三、反思:中华民族文化互动在甘孜踢踏发展传播中的意义
甘孜踢踏舞蹈艺术这一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独特艺术魅力的民间艺术形式,正在借助中华民族文化互动的力量焕发新的生机。作为一种深受甘孜人民喜爱的传统舞蹈形式,甘孜踢踏在世代传承中不断积淀,凝聚了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通过积极推动与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艺术工作者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一民间艺术,让其在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中绽放更加璀璨的光彩。笔者将从以下主要从几个角度反思中华民族文化互动为甘孜踢踏舞蹈的发展传播带来的意义。
第一,加强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甘孜踢踏舞蹈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传承和发扬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通过与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和互动,甘孜踢踏舞蹈能够更好地融入当代社会,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第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甘孜踢踏舞蹈作为地方特色文化,能够带动当地的文化旅游、演出市场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通过与各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甘孜踢踏的艺术知名度不断提高,吸引更多的观众前来欣赏和体验,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第三,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甘孜踢踏舞蹈以其独特的韵律和激情,为人们带来了美妙的视听享受,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增强文化自信。在文化互动过程中,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拓展视野,增强文化包容性和多元化意识,并促进社会和谐。
第四,推动民间艺术的创新和发展。在中华民族文化互动中,甘孜踢踏舞蹈可以借鉴和吸收其他民族和地域的优秀文化元素,不断丰富自身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推动民间艺术的创新和发展。同时,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进行交流和合作,也可以为甘孜踢踏舞蹈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机遇。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文化互动对甘孜踢踏舞蹈的发展与传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多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为核心的文化互动过程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活态体现,推动着甘孜踢踏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下的良性发展与传播,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四、结语
在历时与共时的视角下,中华民族文化互动在甘孜踢踏的发展传播过程中联系密切且产生深远的影响。从历时的角度来看,甘孜踢踏在发展中的文化互动体现在“西藏—甘孜”互通来往造就新式艺术、民族文化认同感在艺术欣赏中的深化,展现了甘孜踢踏吸收了多元文化的元素,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达方式。同时,通过共时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到甘孜踢踏在传播中的文化互动体现为新媒体的运用与普及、接受群体包容度的加强以及汉藏文化在艺术形式中的和谐共存。
甘孜踢踏作为一种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鲜明特色的文化现象,既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元素,又积极吸收了现代文化的精华。它既是一种民间艺术,也是一个反映中华民族文化互动和融合的窗口。甘孜踢踏的持续发展,无疑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创新能力。然而,在文化事业繁荣兴盛的当下,甘孜踢踏也面临着如何保持传统特色、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立性等挑战。这也为我们艺术研究领域提供了一个思考的角度,即在多元一体格局的大背景下,如何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同时实现文化的交流和互鉴。
文化互动在甘孜踢踏的发展传播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甘孜踢踏也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和活力。未来,我们期待看到甘孜踢踏在多元一体的格局中,能够更好地实现文化的交流与互鉴,为推动中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白渝,钟玉如.甘孜藏族踢踏的艺术特征及传承与发扬[J].四川戏剧,2023(5).
[2]罗敏,周翔飞.川西康巴歌舞“甘孜踢踏”渊源探究[J].民族论坛,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