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门,一阵清风扑面而来,神清气爽。
晚饭过后,乘着天色尚早,我和妻子带着儿子出门散步。起初儿子是不愿出门的。小家伙不爱运动,特别是放假以后,他几乎整天都待在家里,只要稍微走远一点就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
正在洗碗的妻子笑着说:“经常不运动的小朋友会变胖哦,难道你想变胖吗?”
“我才不要变胖。”儿子说完朝妻子扮了个鬼脸。
我算不上一位合格的父亲,平常陪孩子的时间少得可怜,教育孩子的方法也是简单粗暴,以至于父子俩的关系并不融洽。好在妻子育儿有方,两三句话就让儿子心甘情愿地换上运动鞋,高高兴兴地出门。
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其乐融融。穿过北回广场,我们避开拥挤的人群,沿着人民路一直往上走。太阳渐渐地落了下去,炎热逐渐消退,气温舒适宜人。
我不是西畴人,只是以工作的名义客居西畴。不过,一晃在西畴生活工作已经十余年了。这些年来,西畴的发展和变化真是太大了,县城新修了平坦宽阔的道路,很多地方都划上停车位,秩序井然;小区房规划建设如雨后春笋,一幢幢拔地而起;精巧雅致的小公园、盘山公路和环山步道项目有序推进,县城虽小却被装扮成了多彩靓丽的童话世界。
西畴正在创建“美丽县城”,一些尚未完工或空旷的地方被栅栏围挡起来。宣传部门很用心,他们在围挡的栅栏上安装宣传标语。这些宣传标语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一来可以作为装饰品,提升城市形象。二来市民你来我往,容易熟知宣传内容。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走了半个小时,本以为儿子会拖拖拉拉,找各种借口不走路。没曾想他居然跑着跳着走在我和妻子的前面。好久没出门的小家伙像脱缰的野马,不一会儿便满头大汗。我们坐在公交站台前的长椅上休息,正在喝水的儿子指着身后宣传牌上的一个字问:“爸爸,这个字怎么读?”
“这个字念‘廉’,清正廉洁的廉。”我说。
“‘廉’是什么意思?”儿子疑惑不解。
面对儿子的疑惑,我思索片刻,给他做了解释。“廉者,民之表也。这是北宋名臣包拯向当时的皇帝宋仁宗写的一篇奏折《乞不用赃吏疏》中的一句话,大意是廉洁的官吏是民众的表率。”
“包拯是谁?”儿子似乎并不关心句子的内容,反倒是对包拯来了兴趣。
我说:“包拯是北宋时期的名臣,他秉公执法、一身正气、不附权贵,深受皇帝的宠爱,更因为铁面无私、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伸张不平,破案无数,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包青天’。”
“原来是额头上有月亮的包青天,那这个我知道。”儿子恍然大悟。
“对,就是他。千百年来,他清正廉洁的形象一直被后世传扬。”我补充道。
儿子指着旁边的“贪者,民之贼也”大声地说:“爸爸,我知道这个字怎么读,它念‘贪’。”
“不错不错,知道的还挺多的嘛!值得表扬。”我见缝插针,抓住机会赶紧表扬他。
得到表扬以后,儿子脸上露出得意扬扬的表情。看着他骄傲的样子,我笑着说:“别高兴得太早,你知道贪是什么意思吗?”
儿子撇了撇嘴,摇了摇头,求助的小眼神立马看向妻子。
“不知道了吧!所以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要谦虚谨慎,不能骄傲自满。至于贪嘛!它的本义是欲求多,不知足。可以组词贪玩、贪吃、贪心等等。比如有的小朋友,一到放假就放飞自我,不想出门运动,整天就只知道待在家里玩平板,打游戏,玩了好长时间都还不知足,这就是贪玩啰!”妻子眯笑着看向儿子。
“妈妈,我怎么感觉你好像是在说我呢?”儿子满脸羞涩地说。
妻子忍不住大笑起来:“你觉得呢?”
“关于这个‘贪’字,爸爸的解释和妈妈的解释不一样,你想听吗?”我转过身来正对着儿子说。
儿子使劲地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只是做出一副想听的样子。
“这个‘贪’字,其实和钱财有关。你仔细看,贪字上面是今天的‘今’字,下面是贝壳的‘贝’字。古人最早使用的货币就是贝壳,因为它生活在深海底,坚硬不易损坏,而且难以获得,是自然界的珍稀资源,被称为‘贝币’。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把‘贪’字解释为凡是违法违纪得到的钱财,都不可能长久地占为己有。贪来的钱财,今天它或许是你的,可是一旦东窗事发,被别人发现,明天就会被查处、被没收。说得通俗一点,有人拿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是贪。所以‘贪者,民之贼也’便可以解释为贪赃枉法的官吏是民众的盗贼。”基于爱好写作的特点,我竟给儿子讲起这些知识来。
“当然啰!不是我们的东西,肯定不能拿,要是拿了就是小偷,会被警察叔叔抓起来的。”儿子眨巴着小眼睛说。
扑哧一声,我笑了起来:“这可比小偷严重多了。”
我的话音刚落,妻子便对儿子说:“原来并没有‘贪’这个字,只有信念的‘念’字。后来因为财产、金钱、权势和名利等等的出现,这些所谓的‘宝贝’便占据了心的位置,也才有了‘贪’这个字。所以,做人要坚守初心,不能让贪念侵占我们的心灵,以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教育孩子,需要夫妻步调统一,共同发力,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孩子懂规矩,明是非。这点,我们夫妻二人配合得倒是挺默契的。
“哦,我知道了。就是不能贪财,不能拿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实在想要就让爸爸妈妈买。”儿子嘟了嘟小嘴。
听着妻子和儿子的对话,我若有所思。看似妻子是在教育儿子,可是我心知肚明,她的这番话完全就是说给我听的。毕竟儿子年纪还小,自然不懂得这些,更不知道什么叫贪官污吏。
在我国,清正廉洁这个成语早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但是并非每个人、每个家庭都能做到清正廉洁。谁都有七情六欲,谁都会面临诱惑,想要达到真正的豁达和物化忘我的境界,只有清正廉洁的思想意识,没有清正廉洁的实际行动,最终也只能是“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如何将清正廉洁的思想意识转化为行为习惯,母亲用他的言行举止,为我上了一课。
我的母亲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她勤劳能干、心地善良。小时候家里穷,她却从没让我饿过一天肚子。虽然母亲识字不多,她的言行举止却深深地影响着我。
二十多年前的一天下午,那时我正在念初中。周末放学回家正好遇上街天,于是便用省吃俭用下来的生活费给母亲买了苹果和香蕉。我知道母亲爱吃香蕉,急忙提着水果往家跑。
家里厚重的木门推开的瞬间,我看见母亲正忙着铡益母草,午后柔软的阳光照在铡刀上,亮堂堂的有些刺眼。在我的老家,每年六七月份,在向阳的山野路边、田埂荒地和草地溪沟旁,漫山遍野都能见到长势旺盛的益母草。
益母草,又名茺蔚、益母蒿、益母艾、红花艾、坤草。最早记载于《诗经》:“中谷有蓷,暵其乾矣。”这种叶如艾草、花簇抱茎的直立草本植物,千百年来,一直被中医视为“血家之圣药”。古人常用益母草治疗妇科疾病,尤其善于治胎前产后的各种疾病,疗效显著,故有“益母”之名,被称为“妇女之友”。
母亲从小在外公身边长大,她习得外公辨识中草药的能力,自然懂得益母草是一种药食同源的中药。每年益母草开花以后,母亲便会采摘许多新鲜的益母草回来晒干。街上有一家专门收购中药材的店铺,我的学费很大一部分是母亲用益母草换取的。
放下书包,我掰了一个香蕉递给母亲:“妈,我买了您最爱吃的香蕉,赶紧吃,甜着呢!”说完接过她手里的铡刀。
母亲接过香蕉,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递回来给我:“来,你先吃。”
“买的时候我就尝过了,您快吃。”我边铡益母草边说。
母亲一个劲地笑,夸我长大懂事了。吃香蕉的时候,我看见她眼里泛起了泪花。
第二天,母亲上街卖益母草。中午回来以后,她一脸严肃地看着我:“昨天你买香蕉的钱哪来的?”
“是用我平时省吃俭用的生活费买的。”我低着头小声地说。
“撒谎,卖水果的老板都和我说了,你昨天买的香蕉根本没付钱。你什么时候学会撒谎了?”母亲的嗓门一下子提高了起来。
眼看事情就要败露了,我抬起头来理直气壮地说:“这个不怪我,昨天买水果的时候,老板光顾着和其他顾客聊天,她只算了买苹果的钱,又不是我不给她,要怪就怪她没算。”
“从小我是怎么教育你的,怎么尽想着占别人的小便宜,亏你还是个读书人,知识都学到哪里去了?我们虽然穷,但是要有骨气。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母亲越说越气,说着说着眼泪便下来了。
看着母亲被泪水浸湿的脸庞,我愣在原地不敢说话,内心自责起来。当天中午,母亲领着我找到老板承认了错误。当我把买香蕉的钱递到老板的手里,母亲摸了摸我的头,扑哧地笑出声来。
这件事情以后,我始终牢记母亲的教诲:“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我更是一直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如今回想起来,内心依旧五味杂陈,不过更多的还是感激母亲,是她让我懂得了做人最基本的品格。
大学毕业以后,我如愿以偿地考上人民教师,在一个偏远的乡镇小学教书,后来有机会来到县城的一所中学工作,如今又从学校调到教育体育局从事行政工作。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子弟,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他们没有文化,一辈子任劳任怨,面朝黄土背朝天。可就是我这样没什么背景的家庭,母亲却用她的言行举止给我树起良好的家风。这些家风家教并没有形成条文固定起来,标榜在那里,更多的是来自父母无私的爱和为人处世上的言传身教。
清正廉洁是母亲对我工作上的嘱托,不论何时何地,母亲总是不忘对我的教诲。只要有时间,她都给我打来电话:“你是国家干部,一定要记住,管好自己的手脚,不是你的东西千万不要拿,违法乱纪的事情千万不要做,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小时候总觉得母亲很唠叨,直到长大离家上学和工作以后才发觉,正是因为有了母亲孜孜不倦地教导,我才能凭借她的教诲养成勤劳热心、正直善良和廉洁自律的品性,赢得大家的认可。时至今日,虽没取得多大的建树,但却真正地做到问心无愧。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春去冬又来,作为一名组织培养出来的年轻党员干部,又接受过高等教育,我始终不忘初心,与廉同行,牢记组织的教诲。不管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中,都学会如何拒绝诱惑,如何坚守廉洁自律的底线。带着母亲朴素而真挚的教诲,我更是将这种理念灌输到了我的小家庭里。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散步回来的路上,妻子教儿子背起于谦的《石灰吟》。这时,一阵清风扑面而来,神清气爽。
【作者简介】李晓凌,云南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文山州作协会员、西畴作协副主席。作品散见于《民族文学》《时代报告》《云南教育》《课程教育研究》《含笑花》《普洱文艺》《文山日报》《普洱日报》等多种报刊。有作品入选《离心很近的地方》《娜允之梦》《鸠城飞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