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盛夏,阳光如同金色的丝线,洒满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又送走了一届学生,我站在办公室门前长舒了一口气。
毕业的钟声已然敲响,校园里弥漫着希望与憧憬的气息。那些朝气蓬勃的孩子们,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笑容,眼中闪烁着梦想的光芒。他们在这分别的时刻,相互拥抱、祝福。微风轻拂,绿树摇曳,仿佛也在为他们送行。操场上的欢笑声,教室里的讨论声,都成了这美好时光的伴奏。学子们即将踏上新的征程,他们带着母校的期望,带着老师的教诲,带着同窗的祝福,勇敢地向着未来奔去。
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毕业季,是青春的又一次启航。
正沉浸在惬意的回忆中时,忽然手机响了起来,是堂弟的声音,他忧心忡忡地对我说:“三哥,晶晶中考才考得五百多一点,达不到广南一中的录取线,劝她报职业学校又不喜欢,非读普高不可,怎么办啊?”
听到堂弟这么一说,我的眼前浮现出当年我参加中考的情形,那时我参加中考,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得到了广南一中的青睐,也达到了中专学校的录取分数线。由于从家到广南一中走的是一条泥泞不堪的“水泥路”,我的大学梦被现实打败了,只好无奈地去念了中专,很长一段时间我始终意难平。
“有办法的,只要孩子想读,一定能圆她的大学梦!”我肯定地告诉他,“现在我们广南已经新开办了五所高中,每所学校都有3000多个学位,五百分以上就有机会上,相信总有一所适合晶晶的。”“学校在哪里,远不远呢,学习条件好不好?”堂弟一股脑儿抛出了许多问题,他经常在外面承揽工程,不了解各所高中学校的情况。说来惭愧,我作为老师,也没有对这些新办的高中做过具体了解,不知如何回答堂弟。缓了缓,我朗声说:“现在去哪里都是平坦的大道,去每所学校不过15分钟以内的事情,我们何不下午驱车去这些学校转转,了解了解?”堂弟欣然连声答应。
我们首先去的是广南新纪元实验学校。从西西公路往西一公里出城,右转上了八车道,不过三五分钟车程就到了广南新纪元实验学校。记忆中,这里曾是田畴阡陌,水天相映,构成了如诗如画的美景。稻穗摇曳,田间小路宛如登天的云梯,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悠长与梦想的高远,也承载着农人们对丰收的期盼。如今,这片土地迎来了崭新的篇章——广南县新纪元学校,一所民办公助的现代化学校,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广南教育的星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校园,金色的光辉勾勒出学校宏伟的轮廓。踏入校门,就置身于一座知识的殿堂。校园布局开阖有度,错落有致的建筑彰显着恢宏大气之美。教学楼高耸林立,宽敞明亮的教室中传出朗朗书声,那是学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呼唤。校园里,教学秩序井然。操场上,青春的身影跃动,梦想的翅膀在欢快的旋律中展翅翱翔。图书馆庄重典雅,书架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书籍,宛如智慧的宝库等待着同学们去探索。体育馆设施齐全,同学们在其中尽情挥洒着青春的汗水,展现着活力与激情。
“同时,国际化的教育集团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一位学子的心田。不再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而是鼓励学生多元化发展,挖掘每一个孩子独特的潜能。在这里,知识与欢乐交织,希望与未来相拥,共同谱写着一曲优美动人的教育华章。”听着导学老师热情洋溢的讲解,我们也很满意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环境,但侄女晶晶却有些犹豫,说是从城东到城西会不会有点远?想再看看。
随后,我们来到了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南实验学校和桃源六中。这两所高中同处一个校址,却挂着两块牌子,宛如并蒂双花,绽放着各自的光彩。
学校坐落于广南县城北面的五福大道终端,教学楼采用独特的 U 型布局,气势恢宏。背后是葱郁的五福山麓,宛如坚实的依靠。前方端踞着学府一号小区楼群,现代气息中尽显祥和之美。
漫步校园,微风轻拂,送来花草的芬芳。阳光洒在教学楼的墙壁上,折射出希望的光芒。在这优美的环境中,青春与梦想相互交融,谱写出一曲动人的旋律,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我们兴致勃勃地游览了一会,侄女说:“我们去八中(西点中学)吧,那里不是有你们的记忆吗?”
到了广南西点中学门口,我和堂弟感慨万千。这里仿佛还存留着我们穷困落魄的印记。犹记得这里曾是一片荒野,周围灌木荆棘密布,仿佛是大自然设下的重重关卡。有一次,我与堂弟去莲峰水库游玩,回来时因饥饿想抄近路回家,便选择了穿过这片荒草丛生的区域。然而,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降下了大雨。自行车的轮子在泥沼陷入了泥潭,无法骑行。无奈之下,又困又乏的我们只能上演车骑人的狼狈相,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雨中前行……
学校建筑错落有致,白墙蓝瓦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不作声许久的堂弟突然说了一句:“再看看广南县十中吧。”
提及广南县十中,我的心中满是温暖的期待,因为它就坐落在我儿时玩耍和劳作的地方。
广南县十中静卧于县城之东,中央坡之上,左有困龙塘,右揽巨龙坡,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莲花花瓣之上。小时候,每当我们要出门去中央坡干活,总会先站在家门口,极目远眺那云雾缭绕的山岭。心中想着那绿得发亮、水滴晶莹剔透的茶树林,仿佛能闻到那清新的茶香,沁人心脾。还有土坷垃里触角长长的蟋蟀,一蹦一跳的蚱蜢,以及在雨后悄悄冒头的鸡枞,光是想想,心中就已按捺不住狂喜,在心底呼喊:“蟋蟀们,地牛儿,鸡枞们,等着我!”当真正到达中央坡,在干活休息的间隙里,我们俯瞰着家乡那一间间炊烟袅袅的土墙瓦房,宛如一幅宁静而温暖的乡村画卷,深深地烙印在心头。我们一会儿欣赏着云卷云舒,一会儿用手骄傲地点数着:“张三家、李四家、我家……”仿佛每一家都藏着一个温馨的故事。想象着妈妈在灶台前忙碌的身影,烧饭的烟火气息透过那缕缕炊烟传递而来,家的温暖瞬间盈满心间。
今天,当我们披着夕阳登上广南县十中的阶梯,再次回望家乡,心中满是感慨与自豪。那如诗如画的余晖洒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曾经的土墙瓦房悄然隐匿于岁月的长河。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两三层的小楼,他们在绿树红花的掩映下整齐排列,恰似大地跳动的音符。道路宽敞平坦,车辆川流不息。昔日小家碧玉模样虽已远去,但眼前这蓬勃发展的现代化小城镇更让人欣喜。极目细望,街道两旁店铺琳琅满目,欢声笑语隐隐约约地播撒在氤氲着现代气息的村庄上空,碧绿的稻浪在微风中翻滚,几片莲池翩翩起舞,似一幅流动的画卷,携带着田野的芬芳。家乡,正以昂扬的姿态迈向美好的未来。我们心潮澎湃,这就是我们深爱的土地,也是我们梦想启航的地方。
侄女晶晶站在一旁,清澈的眼眸映照着眼前的家乡。我们沉浸在这美景中,分享着记忆中的点点滴滴。侄女晶晶静静地听着,忽然嘴角上扬,毫不犹豫地说道:“爱了爱了,我就非县十中不可啦!”我们咨询了一下,教务处的老师告诉了我们学校还有一批补录名额,而侄女的名字也赫然在列。
步入广南县十中校园,那鳞次栉比的教学楼宛如知识的殿堂,庄重而典雅。金色的夕阳温柔地斜挂在篮球架上,余晖如同轻纱,轻轻地覆盖着整个校园。田径场上的草儿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在低声诉说着校园的美好。暮光俏皮地透过窗户,洒在排列整齐的教室里,一张张课桌椅仿佛承载着希望的羽翼。
中央坡啊中央坡,你曾是我们生活的根基,土地的肥沃滋养着我们的成长。而如今,你用宽阔的胸襟怀抱了美丽的广南县十中,你将是我们骄傲与自豪的源泉。如今的广南县十中,不仅是知识的摇篮,更是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坚信,无数的学子将从这里腾飞,带着智慧与勇气奔向未来。假以时日,广南县十中一定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绚丽光芒,成为众人瞩目的希望之地。
这次择校之游,虽然辗转大半个广南城,但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家乡的变化,交通四通八达,读书升学可以多项选择,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我不仅毫无一丝倦意,甚至还盈满了一种更豪壮的情怀,在这片充满回忆与希望的土地上,我们感受着过去的温馨,也迎接着未来的辉煌。家乡,您就像一座灯塔,照亮着子孙后代前行的道路,让我们怀揣着梦想,勇敢地追逐那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简介】黄友明,笔名荒野,文山州作家协会会员,广南县作家协会副主席。曾有文学作品发表在《云南大学学报》《学生新报》《文山日报》《含笑花》等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