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生态旅游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促进经济开发与转型升级的主要旅游形式。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下辖一镇三乡337位农户为调查对象,采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户参与生态旅游意愿的影响因子进行定量检验。结果表明:影响农户参与生态旅游的意愿受到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其中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对生态旅游的认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当地收入、旅游资源情况、当地政府的扶持力度是影响农户参与生态旅游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生态旅游业;参与意愿;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F592.7;F3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009(2023)05-0123-06
Study on Willingness of Farmers to Participate in Tourism in Sunan Yugur Autonomous County
DONG Xia, ZHANG De-heng, GAO Wen-xi
(School of Tourism, Lanzhou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Lanzhou 730000, China)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ecotourism has become a major form of tourism to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under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337 farmers in one town and three townships in Sunan Yugur Autonomous County, this study adopted Logistic model to quantitatively test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armers’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ecotouris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farmers’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ecotourism are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farmers’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ecotourism are household head age, education level, awareness of ecotourism, increase of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increase of local income, tourism resources and local government support.
Key words:eco-tourism;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fluencing factor
一、引言
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结构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供给侧方面以及供给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1]。新发展理念将生态绿色发展定位为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2]。而旅游业作为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手段必将为新时代背景下绿色环保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3]。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作为祁连山生态链条中的重要环节,其生态环境状况直接制约着周边及西北生态平衡[4]。2020年2月12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被列入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名单中,凸显了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在国家生态建设领域的关键地位。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中段[5],其拥有170.93万公顷的天然草原,可利用的草原面积142.2万公顷,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20%以上,自然生态资源丰富多样。但由于近年来该地区粗放式的旅游业发展及不当的农户生产生活方式使祁连山生态涵养林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而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将社区、经济、环境有效结合的可持续现代化旅游新形式[6],既符合了当地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又能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必将为该地区经济振兴和绿色发展做出重要贡献[7]。近年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被评为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旅游业是保证生态补偿措施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生计方式,而农户参与是促进该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影响机制[8]。因此,旅游发展需要当地农户的参与支持。与此同时,农户是否能在旅游业发展当中获得较大的话语权?是否能从参与旅游业当中获得较大收入[9~11]?是否有较高的参与意愿?以上多方面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协调生态旅游发展与农户参与意愿之间的关系[12],更有助于为其他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借鉴价值。
二、数据与方法
(一)研究区域概况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地处河西走廊中段,祁连山北麓,全域横跨河西五市,同甘青两省15个县市接壤,总面积2.38万平方公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大部分地区处于祁连山地区,境内多处山峰高达5000米以上,气候大部属于高寒山地半干旱气候[13]。祁连山横贯全境,冰川总储量159亿立方米,有水源涵养林33万公顷,是河西地区的“绿色水库”。该县拥有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以中华裕固风情走廊巴尔斯雪山、祁连山大峡谷和夏日塔拉草原为主,人文旅游资源主要包括马蹄寺、祁丰文殊寺石窟群和草沟井城址明花乡。当前,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以发展重点景区为目标,大力建设马蹄寺、文殊寺、玉水苑等景区,并且创立了裕固风情文化旅游发展公司及三个子公司,为当地生态旅游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前景[14]。
当前,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生态修复区域植被恢复情况和环境卫生状况良好[14],生活垃圾及生产垃圾进行了定期及时清理清运[13]。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文旅局还通过电子屏幕的方式滚动播放文明旅游注意事项,积极倡导游客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15],确保减少当地牧民随意放牧和乱砍滥伐林木等现象[16]。
(二)调查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来获取调查数据及相关信息。研究选取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下辖内一镇三乡的农户作为调研对象。本次问卷采用线上发放电子问卷的方式。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户主特征、家庭经济特征、生态旅游效益和外部环境特征以及农户参与生态旅游的意愿。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37份,回收335份,回收率为99.4%,有效回收率为96.4%。
(三)变量选取
在变量选取中,主要借鉴了国内学者张春丽[6]、孙博[7]关于农户参与湿地旅游的测量变量量表,设计出本文的变量量表(见下表1所示)。本问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农户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问卷主体部分,包括各变量的量表。研究过程中综合使用多位学者开发的量表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问卷的文字表达进行了修正。其中家庭经济特征量表包括6个题项,经测量可知该量表的Cronbach’alpha为0.959。生态旅游效益量表包括3个题项,经测量可知该量表的Cronbach’alpha为0.960。外部环境特征量表包括3个题项,经测量可知该量表的Cronbach’alpha为0.959。上述题项均采用里克特(Likert)五级量表进行测量,从“1-完全不同意”到“5-完全同意”,得分代表被调查者对某一观点(或)的同意程度。
(四)模型构建
使用问卷调查法获取研究数据,引入多元统计的二分类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农户参与生态旅游的影响因素着手,对农户参与意愿和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科学分析,提出可行性建议。因变量是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农户参与生态旅游的意愿,农户愿意参与生态旅游取为1值,农户不愿意参与生态旅游区为0值。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与因素之间的显著程度,得出因变量y与自变量间的logistic逻辑回归模型。
其模型表达式为:
P=P(y=j|x1,x2,x3…xn)=(1-P)*exp(α+β1x1+β2x2+…+βnxn)(1)
由公式1可知,j(y因变量)为0或1。P为农户愿意参与生态旅游的概率;α为常数项;x1,x2,xn为影响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农户参与生态旅游的影响因素;β1,β2…βn为回归系数;n表示影响因素(x自变量)的个数。
三、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被访者的基本信息统计情况如表2所示。样本中男性占比较高(占比52. 8%),女性占比为46. 6%;样本年龄方面30岁至45岁年龄段的样本最多(占比41. 2%);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大专及本科占比最高(占比37.7%);在对生态旅游的认知方面,大部分问卷填写者表示比较了解与有点了解;在健康状况上,良好的占比最高(46.9%);参与生态旅游的意愿方面调,统计数据显示愿意参与生态旅游的农户为117户,占总人数的35.91%,不愿意参与生态旅游的农户为208户,占总人数的64.09%。从调查对象统计结果来看,被调查农户的男女比例均衡,中年群体占比较大,受教育程度较高,由于当地农户多从事畜牧业,所以中青壮年居多,男性较多,学历分布上也较为广泛,能够充分理解问卷的调查目的和意义,有助于下一步的分析研究。
(二)信度分析
信度即可靠性, 最常用的是Cronbach α信度系数法。总量表的信度系数在0.8以上则表明数据信度是非常高的,可进行进一步分析。本研[21]究所有变量的信度系数均大于0.8,整体信度为0.960(见表3),说明问卷数据信度较高可展开数据分析。
(三)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是指通过对两个及以上有相关关系的变量进行分析,从而计算出其相关密切程度的数据统计分析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 26.0进行相关分析,分析结果见表4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到家庭经济特征与户主特征呈正相关关系(r>0),其中r=0.253,并且均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p<0.01);外部环境特征与生态旅游效益呈现出正相关关系(r>0),其中r=0.631,并且也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p<0.01);参与意愿与生态旅游效益也呈现出正相关关系(r>0),其中r=0.693,并且也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p<0.01);参与意愿与外部环境特征仍呈正相关关系(r>0),其中r=0.543,且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p<0.01)。因此,每个变量之间都呈现出较强的相关性,有利于下文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四)回归分析
1.模型结果
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也是一种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其研究运用的满足条件为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为两种分类。文章运用SPSS26.0对问卷数据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代入数据至回归模型,得到最终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由表4所示可知,H-L拟合优度检验显著性为1.000,大于0.05说明模型拟合度良好,该模型通过了H-L拟合优度检验,又可见参与意愿总体百分比为87.9,说明了模型预测准确度比较高。从表5可以得出年龄、受教育程度、对生态旅游的认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当地收入、旅游资源情况、政府扶持力度7个因素对农户参与生态旅游的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受教育程度、对生态旅游的认知、增加就业机会和提高当地收入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而性别、健康状况、家庭年净收入、劳动力数量、第三产业收入、拥有可投资生态旅游资金的量、改善生活环境、基础设施情况8个变量对农户参与生态旅游的意愿影响不显著。
2.影响因素分析
从户主特征来看,对农户参与生态旅游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的因素为受教育程度和对生态旅游的认知。显著负向影响的因素是年龄,而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受教育程度和对生态旅游的认知。从表5可知,受教育程度的显著性为0.000(p<0.01),幂值为14.333,说明越有参与生态旅游的意愿农户受教育程度越高;对生态旅游的认知的显著性为0.001(p<0.01),幂值为6.756,说明对生态旅游越了解越能使农户参与到生态旅游中来;年龄的显著性为0.011(p<0.05),幂值为0.278,说明年龄越年轻的农户越有参与生态旅游的意愿。
从生态旅游效益来看,增加就业机会和提高当地收入对农户参与生态旅游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增加就业机会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可以得出能够增加就业机会是农户参与生态旅游中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增加就业机会的显著性为0.001(p<0.01),幂值为2.45,说明认为能够增加就业机会使农户愿意参与生态旅游的概率是认为不能够增加就业机会农户的2.45倍;提高当地收入的显著性为0.002(p<0.05),幂值为1.474,说明认为能够提高当地收入而使农户愿意参与生态旅游的概率是认为不能够提高当地收入农户的1.474倍。
从外部环境特征来看,旅游资源情况和政府扶持力度对农户参与生态旅游有显著正向影响。旅游资源情况的显著性为0.017(p<0.05),幂值为1.167,说明旅游资源情况越好越能促使农户参与生态旅游;政府扶持力度的显著性为0.026(p<0.05),幂值为1.082,说明政府扶持力度越大越能使农户参与生态旅游。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农户参与生态旅游业意愿较低; 年龄、受教育程度、对生态旅游的认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当地收入、旅游资源情况、政府扶持力度7个因素对农户参与生态旅游的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受教育程度、对生态旅游的认知、增加就业机会和提高当地收入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二)建议
第一,加强对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生态旅游业的舆论宣传。政府及乡镇街道办应大力宣传针对生态旅游业的旅游概念、扶持政策、环境保护意识、旅游参与模式、成效验证等相关内容,大力增强农户对生态旅游业的认知,激发农户的参与热情,营造良好的参与氛围。在互联网新媒体盛行的时代,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相关管理部门应借助于旅游网站、短视频软件、宣传广告栏等多种方式,以直观易理解的方式将生态旅游业的相关知识呈现给农户,让农户们切身感受到生态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政府还可以通过组织不同的创意生态旅游活动来吸引农户参与,增加农户对生态旅游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第二,引进相关领域人才,增强人才技能培训。基于前文研究,年龄和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农户参与生态旅游业的显著因素。由于农户自身条件的限制,农户文化水平不高,当地农户多为年龄较大的中年群体,对生态旅游的认知程度有限,在发展生态旅游业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因此,需要增强当地生态旅游业的知识教育投入,推出人才引进措施,以更优越的政策环境吸引青年人才来到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使农户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更好地适应自身发展的要求。
第三,增强对原始生态环境的保护,完善当地基础设施。在被访农户中仅18.8%的农户认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很完善,大多数农户认为当地基础设施不配套不齐全。因此,当地政府不仅要增强对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原始生态环境的保护,还应增强对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构建良好通畅的交通网络,为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提供良好的生态生活环境。
第四,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从农户的经济利益入手,为农户提供更多就业及创业机会。积极打造旅游精品线路,融合当地丰富的民俗人文资源,借助生态观光、绿色餐饮等多种方式实现生态旅游的融合发展,为农户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另外,为保证建设资金充足,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吸引农户入股,企业、民间组织可以资金入股,以参股、控股形式吸引参与生态旅游业,为农户提供更多经济利益。
(三)研究展望
由于没有进行线下的实地调研,因此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论文的研究样本数量较少,被调查农户的分布范围较小并没有完全覆盖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两镇六乡,样本代表性欠佳。其次,论文仅探讨了农户参与生态旅游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未涉及后续参与环境保护的行为研究。未来,一方面可以增加被访农户的数量,确保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两镇六乡都有一定数量的农户被调查,提高研究的代表性;另一方面,可以深入研究参与意愿及其后续行为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洪银兴,刘伟,高培勇,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笔谈[J].中国社会科学,2018(9):4-73,204-205.
[2] 廖茂林,占妍泓,周灵,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公园城市建设的指导价值[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31(12):140-148.
[3] 韩晶,蓝庆新.新发展阶段绿色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5-16.
[4] 董霞,王林,曹龙,等.祁连山地区农户参与生态补偿意愿研究,以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0,34(8):74-79.
[5] 张文静,常尔娜,陈晓兰,等.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生态旅游调查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3):111-113.
[6] 张朝枝.基于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生态旅游:社区的角色与地位[J].旅游学刊,2021,36(9):7-8.
[7] 容健程,江立庚.田园综合体规划研究[J].乡村科技,2021,12(22):21-23.
[8] 王铁,李梅,孙德健,等.农户参与乡村旅游的前因条件与组态路径——基于QCA方法的探索[J].旅游学刊,2021,36(3):70-82.
[9] 张子昂.文旅融合背景下的乡村振兴研究——以云南省古墨村为例[J].西部旅游,2022(3):54-56.
[10] 仇梦嫄,张捷,张宏磊,等.基于旅游声景认知的游客环保驱动机制研究——以厦门鼓浪屿为例[J].旅游学刊,2017,32(11):105-115.
[11] 王艳蕊.农户参与农村创意经济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12] 张春丽,闫万山,佟连军.农户参与湿地旅游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以黑龙江省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湿地科学,2009,7(4):363-367.
[13] 柴健,唐仲霞,白嘉奇,等.国家公园背景下旅游地居民参与旅游的能力和意愿关系研究——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36(4):192-199.
[14] 陈瑾,何雄伟,陶虹佼,等.人文生态旅游景区定位塑造与优化升级——以南昌梅湖、象湖景区为例[J].企业经济,2021,40(9):114-121.
[15] 胡亮,段雨.环境生产力视角下的生态脆弱地区农村绿色发展逻辑——以四川省阿坝县神座村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6(3):17-24.
[16] 张嘉琪,颜廷武,张童朝.农户农村垃圾治理投资响应机理及决策因素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1,30(10):2521-2532.
[责任编辑:铁国花]
【基金项目】2021年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基农户福祉视角下的生态补偿效果评估研究——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为例”(2021A-170);兰州文理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专项项目“祁连山民族地区牧民参与旅游业的意愿、行为及可持续生计研究”(2020FWDF03)
【作者简介】董霞(1984-),女,甘肃平凉人,兰州文理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生态旅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