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构建面向中职学生的中医妇科学情境化教学模式的策略与方法,首先阐述了情境化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其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进一步通过明确情境化教学的目标与指导原则、情境的精准选择与设计、教学内容的系统整合与优化、教师专业发展与培训,以及学生参与与互动方式的策略性设计,为中医妇科学情境化教学模式构建提供了翔实的指导路径。文末,本研究还列举了多种针对中职学生的情境化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法、角色模拟与实践、问题导向学习、项目式研究以及实地考察与实习等。
关键词:中医妇科学;情境化教学;教学路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
中医妇科学作为中医学的核心领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并在当今医学实践中显现出卓越的治疗效果。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如何将此古典学科与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相结合,确保其在教学过程中既系统又生动,是教育者和研究者面临的关键问题。情境化教学作为一种融合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教学策略,提供了对中医妇科学教学的新的视角。案例情境化教学法能够营造较好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并理解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1]。本研究致力于为中职教育领域探索如何构建中医妇科学情境化教学模式提供策略性的建议和实践方法。
一、情境化教学的含义与重要性
情境化教学可以定义为一种将知识和技术融入具体、真实或模拟的实际环境中的教学策略。此方法的初衷在于创造一个学习环境,使中职学生有机会将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与实际情境进行整合,进而实现优化的学习效果。情景化教学将深奥、枯燥难懂的知识用直观、简单的方式呈现,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感知、体验和深思[2]。此教学策略的理论支撑主要来源于认知心理学,强调知识和技能的习得往往是在具体的情境中完成的,并最适合在相似的情境中运用。在传统的“课堂—教材—考试”教学模式下,知识的呈现和传授可能会显得相对孤立,甚至与实际应用场景脱轨。情境化教学通过重塑真实世界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为中职学生打造了一个可以“实践”的场景,使其得以与知识内容深度互动。对于中职教育来说,情境化教学的价值在于其打破了传统教学框架的束缚,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与实际工作环境紧密相连的学习体验。这样的教学环境不仅帮助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当学生观察到所习得知识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时,也将更加认识到知识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
二、构建中医妇科学情境化教学的路径
(一)确定情境化教学的目标与原则
在中职中医妇科学课程中,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关键。情境化教学策略为此提供了一种解决路径,它意在使中职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临床环境中,对中医妇科学的原理与实践进行深入探索。首要的目标是将学生从传统的知识接受者角色转化为主动探索和应用知识的实践者。为达成此目标,教学环境应尽量模仿真实临床情境,使学生得以在此环境中体验、反思并解决真实问题,进而加深对中医妇科学的掌握。针对中职情境化教学,其核心原则包括真实性和完整性。真实性强调教学情境的设计需要尽可能贴近真实的临床环境,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迫切性与价值。完整性则意味着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知识的传递,还需强调知识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与整合。为深化情境化教学的效果,具体策略应包括模拟真实临床病例的课堂教学,使学生进行模拟诊断和治疗操作,加深对中医妇科学的认识。同时,现代医学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也应纳入教学内容,与中医妇科学的经典知识进行融合,提供给中职学生一个全面的学科视角。此外,强化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亦不可或缺,推荐组织实地考察和实习,让学生在真实的临床环境中进行实践与操作。
(二)情境选择与设计
1.真实病例的选择
选择真实的病例作为教学内容是情境化教学中最具吸引力的部分,真实病例不仅能为学生提供真实感,还能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在中医妇科学中,选择病例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所选病例应涵盖中医妇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关键技能,从而确保学生能够获得全面的学习体验。其次,病例的难度应该与学生的学习水平相匹配,避免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最后,病例的选择应该多样化,反映中医妇科学的广泛性,使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的疾病、病因和治疗方法。
2.模拟实验和实践操作
模拟实验和实践操作是情境化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模拟,学生可以在一个受控的环境中进行实际操作,从而加深对中医妇科学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在中医妇科学教学中,可以设计一系列模拟实验和实践操作活动。例如,学生可以在模拟环境中进行脉诊、望诊、问诊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另外,还可以进行针灸、拔罐、刮痧等传统治疗方法的模拟实践。为了增强模拟实验的真实感,可以使用高级的模拟器具和模型,使学生能够在接近真实的环境中进行操作。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分析和解决模拟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的整合与优化
教学内容是教育的核心,而在情境化教学中,如何整合和优化这些内容则显得尤为重要。中医妇科学是一门深厚的学科,包含了众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掌握这些内容,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整合和优化。首先,可以将相关的知识点和技能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单元,使学生能够看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要,对内容进行动态调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此外,为了增强学习的实用性,可以引入真实的临床病例和最新的医学研究,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
(四)教师培训和指导
情境化教学不仅对中职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教师培训和指导显得尤为关键。首先,教师需要深入了解情境化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从而能够有效地将其应用于中医妇科学的教育中。这需要组织专门的培训课程和研讨会,为教师提供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其次,应鼓励教师进行跨学科的交流和合作,从而获得更广泛、更深入的教学视角。此外,应为教师提供持续的反馈和支持,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五)学生参与与交互方式的设计
在情境化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和交互是关键。例如,情境化微视频能激发学习兴趣,并且能提高语言沟通能力[3]。为了使学生能够充分地投入学习中,我们需要对参与和交互的方式进行精心设计。首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互动白板、虚拟现实等,为学生创建一个真实、生动的学习环境。其次,可以组织各种小组活动和讨论,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从而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此外,应鼓励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批判性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从而使学习变得更加深入、更加有意义。为了保证交互的效果,应为学生提供持续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中职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从而更好地适应情境化教学的要求。
三、中医妇科学情境化教学的具体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在中医妇科学的情境化教学中占据了核心地位,它将真实或模拟的临床病例纳入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践经验相结合,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案例教学法最大的优势在于其真实性。中医妇科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单纯的理论教学往往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通过分析真实的临床病例,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过程,从而更加直观地掌握中医妇科学的核心知识和技能。此外,案例教学法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决策能力。在分析病例时,学生需要对病情进行综合判断,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这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决策水平。但是,要使案例教学法真正发挥效果,还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和组织。首先,所选的病例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教学价值,能够反映中医妇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关键技能。其次,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深入、系统的案例分析,避免流于表面或陷入细节。此外,应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共同寻找最佳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二)角色扮演与模拟实践
角色扮演与模拟实践是中职情境化教学中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在中医妇科学的教育中,其效果尤为明显。这种方法不仅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病患的状况和医生的责任,还锻炼了学生的临床思维和沟通能力。角色扮演的核心在于让学生代入特定的角色,如患者、医生、家属等,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体验这些角色在临床过程中的所思所感。例如,当学生扮演患者时,学生可以深入体验患者的身体不适、心理焦虑和对治疗的期望;当学生扮演医生时,学生则需要运用中医妇科学的知识和技能,为患者提供最佳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模拟实践则是在模拟的临床环境中,让学生进行实际的医疗操作。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还能够培养学生决策能力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通过模拟实践,学生可以在一个安全、无压力的环境中,反复练习和完善自己的技术,从而为将来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确保角色扮演与模拟实践的效果,教师需要进行精心的设计和组织。首先,应确保模拟的场景和情境与真实的临床环境尽可能接近,使学生能够真正地代入角色。其次,应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前期准备和后期反馈,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不足和提高点。此外,应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发挥学生集体智慧,共同解决临床上的问题。
(三)问题导向学习
问题导向学习作为一种学生中心的教学策略,在医学教育领域已经被广泛应用,而在中医妇科学的教学中,这种方法同样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它强调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驱动学习,使学生在求解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并锻炼其独立思考与协作的能力。在中医妇科学的教学中,问题导向学习通常从一个具体的、与妇科疾病相关的问题出发。例如,一个真实的临床病例或一个模拟的疾病场景。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这一问题进行独立研究,查找相关资料,分析病因,讨论治疗策略,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诊治方案。此方法的核心价值在于其以问题为中心,而非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中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充当了主要的学习者角色,必须主动寻找信息,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与问题导向学习具有相似性,但其焦点更为广泛,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问题解决。在中医妇科学的教学中,项目式学习涉及对一系列与妇科疾病或治疗相关的任务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和实践。项目式学习的核心是让学生参与实际的、完整的项目,这些项目往往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进行跨学科的合作。例如,学生可能被要求设计一个针对某种妇科疾病的综合治疗方案,这涉及中药、针灸、饮食疗法等多方面的知识。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进行文献查阅、理论研究,还要进行实地调查、实验验证,甚至与真实的患者互动,这种真实、全面的体验有助于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其应用能力。
(五)实地考察与实习
情境化教学的核心目标是为中职学生提供一个真实、有意义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在中医妇科学的教学中,实地考察与实习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实地考察通常指的是组织学生前往医院、诊所、草药市场或其他与中医妇科学相关的地点,进行现场观察和学习。在这样的实际环境中,学生可以直接观察中医医师的诊疗过程,了解疾病的实际表现,感受患者的真实需求。此外,还可以与医师、患者、药商等各方人士互动,获得第一手的信息和经验。而实习则是学生在医师的指导下,亲自参与到诊疗过程中,可以进行脉诊、望诊、问诊等基本操作,甚至参与到治疗方案的制订和执行中,这不仅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还锻炼了中职学生的临床思维和操作技能。情境化教学在这两个环节中的价值体现得尤为明显。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难以再现疾病的真实情境,而实地考察与实习则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医疗环境中,使能够更加深入、直观地理解和体验中医妇科学的知识和技能。这种真实的情境体验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还有助于中职学生建立起对学科的深厚感情和职业责任感。为了确保实地考察与实习的效果,教师需要在活动前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准备,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合理的行程和任务。在活动中,教师还需要进行实时的指导和反馈,确保学生能够正确、有效地进行学习。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分享,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学生的学习成果。
结语
以模拟为基础的医学教育已在当前的医学教育中起着核心作用[4]。构建中医妇科学情境化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与应用中医妇科学的知识。通过本文提出的教学路径与方法,教育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与优化,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案例教学、角色扮演与模拟实践等具体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情境化教学模式有助于建立学生与真实临床实践之间的桥梁,为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希望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可以为中医妇科学教育提供更多的创新方法,为培养高水平的中医妇科学专家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代景华,刘艳红,史云静.案例情境化教学法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01):167169.
[2]李从德.情境化教学在医学生理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6(84):5859.
[3]印琼,李兵,刘永民,等.护理问诊情境化微视频的设计及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7,14(03):203206.
[4]钱旭鸯,王卫.以模拟为基础的医学教育(SBME)及其情境化设计观[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9(10):11271130.
课题:2021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GXZZJG2021B177)——构建基于情景化教学系统在《临床医学概要》评价体系的应用与研究
作者简介:邓金莺(1986—),女,广西河池人,本科,中医妇科学主治医师,专任教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在中医妇科及相关临床领域的实践应用与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