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流专业建设对资源环境规划类课程提出了更高的实践要求。在分析新形势国土空间规划对专业融合要求的基础上,本文引用OBE教育理念,结合规划类课程实践的特点,设计与实施了从实践内容整合、结构优化、功能提升、价值实现四个环节的教学改革,形成了专业良性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模式,强化了社会服务项目的实践载体功能。实施结果提高了授课效果,培养符合时代人才要求的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OBE理念;实践教学;改革途径;资源环境规划类实践课程
ResearchontheTeachingReformof
ResourcesEnvironmentalPlanningPracticalCoursesBasedonOBE
WangJinDingYiWangGuoFang
CollegeofResourcesandEnvironment,ShanxiAgriculturalUniversityShanxiJinzhong030801
Abstract:Inordertomeettherequirementsoffirstclassprofessionalconstruction,itisimperativetoimprovestudents'learninginterestandpracticalability,improvetheteachingeffect,andcultivatetalentswhomeettherequirementsofthetimesintheundergraduateteachingoflandresourcesmanagement.ThispaperreferstotheOBEeducationf516e2fcee65e0d37bd2dc0b090d7075concept,combinedwiththecharacteristicsofresourceandenvironmentalplanningcoursepracticeinShanxiAgriculturalUniversity,andconstructsabenigncontinuousimprovementmodelofteachingqualityfromthe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fourlinks:practicecontentintegration,structureoptimization,practicefunctionimprovement,andvaluerealization.
Keywords:OBEconcept;Practicalteaching;Reformapproach;Practicalcourses
1概述
随着“多规合一”推进,国内外对空间规划也突显生态、集约、高品质等新要求,国土空间整合各类规划成为发展的趋势[1]。国内高校涉及地矿、农林、公管、经管、工程、综合等不同学科背景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2],都一直持续不断地进行旨在与人才需求相结合教学模式的尝试。从早期强化空间信息类课程改革,强化野外实践基地建设,到综合实践教学模式提出[3]。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背景下,以学生需求为目标的“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Education,OBE)逐渐成为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理念[4]。在新形势背景下,要求对资源环境规划类课程实践教学过程、手段,甚至教学组织与管理、考核与评价等进行全过程改革。山西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背景下,以提升资源环境规划类课程实践创新能力为主要追求目标。本文通过现代化理念探讨规划类实践课程功能提升的内在需求,以期实现学习此类规划课程的学生成才价值的最终目标,推动本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飞跃或保障。
2OBE理念对课程功能及价值的再认识
资源环境规划类课程主要包括环境及生态规划、土地利用与整治类规划、城镇及国土空间规划等,这类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有掌握规划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相关类型规划的作用、类型及其关系;熟悉规划编制的程序和主要内容,掌握规划的预测和决策方法;掌握资源环境类专项规划的主要内容和编制程序。山西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实践的形式有实验、综合实习、课程设计,分布于不同学期及寒暑假开展。以OBE教学理念的主要内容与资源环境规划类课程相结合实现课程实践的培养目标,可以成为专业融合实践教学创新改革的方向。
资源环境规划类课程实践中要落实OBE教学模式的内在要求,实现良性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要求基于学生学习目标与教学内容、学习过程与教学过程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提升专业知识创新功能。要提升和协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的功能,具体的教学设计要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达到既定标准;师资、课程等教学资源配置以保证学习目标为导向;以学生学习结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实践课程功能不仅是落实技术能力,还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沟通、表达的能力。
资源环境规划类课程实践中要重视OBE多目标价值实现,培养学生参与项目的职业素质。通过细化学生学习活动和评估过程,依据期望的知识、技术、素质能力目标,落实实践课程教学策略的价值再造。对城镇价值、土地资源功能的认识,对资源环境条件的掌握需要融合社会科学,注重通过课程思政融入实践教学,实现学生需求导向的全过程教学策略。要建立教学要素整合、思政教学环节设计、科研成果引入的价值实现机制;要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环节的安排,见表1。为此教学实践内容整合要使学生课程学习有导向有衔接,跨学科要素的融合体现在实践环节;课程思政建设体现社会价值方向,引导和激发学生专业兴趣;以科研成果促进教学效果,依靠教学团队实现教学方式和现代技术价值的实现。
3课程实践改革的实现途径
3.1实践教学要素整合
多门规划类课程实践内容整合的设想是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围绕学生学到什么,以提升学生对规划技术应用能力为导向,把课程实践基础资料涉及的基本地理单元、社会经济、资源环境要素与科研项目可以通过数据获取、分析与评价、利用规划串联起来。最终把课程内容学习和专业制图软件应用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各类资源环境规划理论和数据操作能力。顺应教学活动全过程改革,一方面进行国土调查、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规划决策内容整合,注重先导课程与交叉课程之间的衔接;另一方面转变课程教学功能,实施课程培养目标方面所发挥的功效和能力。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规划类课程涵盖经济、管理、工学、理学等学科,基础性要求高,学生普遍认为课程设置应更侧重于土地制图、评估、规划等实践应用型知识,加强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为此重新修订了专业培养方案,通过课程实践操作,培养实现规划的全面素质。原有传统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更多关注土地资源要素,课程实践改革要素整合涵盖了地理、水资源、生态等资源环境规划的主要核心要素。创新内容可借鉴环境科学领域和全域综合整治的生态修复;GIS引领下的全要素“双评价”空间分析;社会科学与资源科学领域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探索实践教学的创新内容。
3.2实践教学内容结构优化
考虑到国内自然资源统一管理下的新要求,一方面,内容设置理念要转变,不仅考虑土地资源单要素单一主体管理,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生命共同体全要素,考虑多方协同治理;另一方面,技术实现要主动转变为智能化方向,从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权益行使、开发利用,以及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整治与修复的作业链角度紧密结合3S、大数据等进行内容优化,极大地提升预期学习成果水平。
OBE理念强调学生能做什么,教学内容需要教师根据能力目标提出构想。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内容及方式不同,教学活动需规划学生学习行为。根据实践内容设计了三生空间载体优化,通过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国土开发适宜性评价(双评价)落实实践内容,在此基础上划定各类功能区,同时又给学生留出信息技术发挥的空间。课程设计作为实践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培养方案,在教师指导下对学生进行的阶段性专业训练。根据OBE理念,课程设计的题目及内容应丰富多样可供学生自由选择,可通过与规划案例结合或设计院等相关企业合作,引入真实课题,进而提高其实战效果,社会服务项目作为学生专业知识融合的载体。
3.3实践教学功能提升
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强调要改变课程重视知识传授,强调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实践教学功能转变主要通过实践课程教学目标、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库、课程评价、反馈管理来实现。资源环境规划类课程实践具有层次和类型多样性、易变性和区域差异性、应用性和技术性强等特征,教师应有专业知识创新功能,培养学生从事资源生态分析、评价与管理和环境保护研究能力,同时注重育人功能,未来能更好地在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科研院所从事资源环境评价与规划管理及科学研究工作。
资源环境规划类课程实践教学应以相应的平台为依托,保证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得以落实。本实践教学以分组的形式进行,在小组内应开展合作式学习,明确每名组员的分工,培养学生的创新、沟通、互助、协同、团队和责任意识;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通过网上平台全过程辅导,创新考核机制,见表2;更重要的是规划课程设计技术方法支撑,通过建立有效团队,持续更新改进实践教学的软硬件条件,以GIS技术为基础的社会服务项目可以很有好地支持各级规划图的编制。
3.4实践教学价值实现
课堂讲授受传统教学模式限制,教师仅能通过案例式、互动式教学价值来实现教学目标,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反馈相对被动。实践教学活动应该成为培养学生全面专业素养的活动,进行功能拓展教学。通过资源环境类规划实践教学策略制定,实现课程的价值再造。实践教学策略实现主要包括确定学生预期实践教学成果,按照预期学习成果设计实践教学方法,建立综合评估反馈机制。
OBE理念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课程实践应达到的能力及其水平期望,就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调研见表3。本实践教学依照学生能力期望,精心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以保证学生达到预期目标。根据本科生导师制划分12个小组和指导教师所带的课程,把实践区域分成12个区域,每个小组1个规划区域。从大学二年级下学期对土地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形成调研报告,在大三下学期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并形成评价报告。在大四上学期借助于计算机软件,按照国家规定规划的要求和方法,在对现状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对实践区域进行规划,最终合成一张图及文本说明,并编辑成册,作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四年的实践考核。其中规划实施阶段,需要完成文本的编制和图件绘制,按照现在国家的要求,还需要建立矢量库,这些工作的顺利完成都依赖于多门计算机制图技术。
4结论与建议
课程实践教学研究是实现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途径,OBE理念强调教学与实践的一体化。本文在对资源环境规划类实践从内容要素—结构优化—功能提升—价值实现方面认真分析和总结教育理念的落实途径,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在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经费的支持下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办法,以优化课程教学效果为目标,为优质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建议持续开发虚拟仿真课程实验,提升学生的实践体验;持续改善教学评价环节,提高教学活动的参与积极性;教学课程思政元素提炼,提高课程育人功能;竞赛加实践设计教学机制理顺,提升教师的课程成就感。
参考文献:
[1]徐向伟,姚建涛,金淼,等.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机械类专业项目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教学研究,2020,43(6):8388.
[2]李强,王弘月,王子鑫.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计[J].教育现代化,2018,5(19):114116.
[3]刘丽敏,廖志芳.基于OBE理念的“大数据采集与融合技术”课程改革与探索[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0(11):2934.
[4]陈文波.土管专业空间信息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6,14(5):8184.
[5]李富祥.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相关课程联动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知识经济,2020(4):163164.
[6]张世文.易变制图建库平台下的多层次土地利用规划课程设计教学策略[J].高等农业教育,2017(4):6872.
[7]乔蕻强,程文仕.以“一张图”为导向的土地规划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4(4):8688.
[8]王丽丽.OBE理念下的教学改革思考及实践探索——以“城市生态规划”课程为例[J].现代园艺,2023,20:192194.
[9]董凤丽,陈珂,王洋.基于OBE理念的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以沈阳农业大学为例[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4):465469.
基金项目:2020山西农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OBE理念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实践功能与价值提升教学模式研究”(PY202031);2021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基于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要求的国土空间规划概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J2021212)
作者简介:王瑾(1974—),女,山西太谷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土地生态规划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