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推动区域一体化,强化经济韧性,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基于2011—2021年长三角地区城市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区域一体化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1)在基准回归中,区域一体化能够显著提升城市经济韧性,通过各项稳健性检验后此结论依然成立;(2)机制研究表明区域一体化能够通过要素流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创新效应三条路径来间接提升城市经济韧性;(3)区域一体化对长三角地区内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因此,为加强城市经济韧性,应完善区域合作机制,促进城市合作联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要素流动机制;加强产业创新激励、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打通创新发展链条,促进技术知识溢出。
关键词:区域一体化;城市经济韧性;作用机制;空间溢出效应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24.05.003
一、引言
经济韧性是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体现,亦是防御外来冲击以避免经济“硬着陆”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回顾改革开放40多年,我们经历了1997年金融危机、2008年次贷危机、2020年新冠疫情等一系列外部冲击,相比其他经济体,我国每次都能化解风险,率先恢复和发展经济,正是体现了我国强大的经济韧性。城市群是区域经济的载体,城市经济韧性是区域经济韧性的关键。[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随着自然灾害、经济危机、疫情、战争等外部冲击的频发和生态污染、交通拥堵、房价居高不下等内部风险的累积,尽管我国宏观经济韧性稳步提升,但城市经济韧性表现并不相同。[2]因此,以城市为研究对象,不仅能为提升经济韧性提供有参考性的政策建议,还能为区域不平衡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区域一体化能够有效减少流通交易成本,发挥区域市场的规模效应,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3]长三角区域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科技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也是“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交汇地,其一体化建设发展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实现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前提。202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发展能级,率先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对于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意义重大。
增长极理论和新结构经济学理论认为,区域一体化发展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存在两面性,一方面,区域一体化发展促进了区域内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形成了集聚经济,加剧了风险的扩散;另一方面,资源的集聚促进了政府发挥统一部署资源对抗风险的能力,而知识和技术的溢出有利于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增强在危机面前寻求新的增长路径的能力。[4]基于此,在上述背景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如何?其内在机制如何?是否对周边城市的经济韧性有空间溢出效应?本文旨在回答以上问题,这对推进中国经济实现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鉴于此,本文在构建区域一体化和城市经济韧性的指标的基础上,通过多种计量方法探究区域一体化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机制,进一步利用空间杜宾模型研究区域一体化的空间溢出效应,结合长三角目前发展情况,以期提出对提升城市经济韧性具有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
韧性源自拉丁文,意为“弹回”,起初是个物理概念,被物理学家用来描述弹簧的弹性和材料的稳定性和受到冲击后的恢复力。随着系统性思维模式的兴起,韧性概念外延不断扩大,由最初的工程韧性过渡到生态韧性,最后发展到社会生态韧性,成果内涵也不断丰富。Holling将韧性的理念引入生态学领域,最早提出生态韧性概念,并将工程韧性与生态韧性进行划分,[5]Davoudi梳理了韧性概念的起源,并介绍其本质上三个不同的含义,又将社会生态韧性定义为演化韧性。[6]虽然经济韧性的精准概念定义还存在争议,但诸多学者都认可基于演化视角的经济韧性定义,认为经济韧性是指国家或地区遭受外部冲击后恢复到初始状态,并形成新的经济发展路径的能力。[7-9]国内关于经济韧性的测度还处在摸索阶段,至今尚未找到统一的测度方法。就现有文献来看,一般选取一个或多个指标来衡量经历危机冲击前后的经济损失或敏感程度,如Martin[10]、苏任刚等[11]选取就业增长率测算城市经济韧性,朱岚田、葛扬[12]使用各省份和全国同期经济增长率来计算;也有一些学者从抵御力、恢复力、再组织力和更新力等维度构建指标体系。[13-14]对城市经济韧性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主要集聚在开放性因素[15]、金融发展[16]、产业多样化[17]、经济集聚[2]等,也有学者从制度政策角度探讨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18]但对于长三角一体化的相关研究较少,且评价体系较为单一。
区域一体化源自国际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原指主权国家或跨国地区通过经济合作,削弱影响自由贸易的诸多因素,最终达到最优国际经济结构的过程。[19]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区域一体化也逐渐可以适用在国内部分地区合作上,城市群便是国内实行区域一体化的载体之一。关于对区域一体化的测度,由于对区域一体化的理解层面不同,所以目前尚未形成权威的统一度量方法。吕承超、杨珊珊从八大城市群区域差异的角度出发,围绕城乡融合、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经济发展和市场协调等六个维度构建了城市群一体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将中国八大城市群进行比较;[20]张合林等从城乡平衡角度出发,构建以空间、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制度六个维度为基础的多指标综合体系;[21]徐斌等则以市场建设角度,将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金融市场的一体化水平构造成区域一体化综合水平指标对各省一体化水平进行测度。[22]基于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研究方法主要分为多指标综合评价法、价值指数法等。总体来看,已有大量研究围绕长三角一体化进行了阐述和检验,但少有文献提及区域一体化所带来的溢出效应。
区域之间建立经济合作关系是区域一体化作用机制的起点,城市参与区域一体化后,城市间在政策、交通、资源、产业、人才和市场上实现了互惠互利,提高了城市经济韧性。[23]朱岚田等从区域一体化的相反面市场分割出发,认为市场分割对经济韧性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且市场分割会通过抑制制造业规模和区域的创新能力进而影响经济韧性。[12]目前探讨区域一体化与城市经济韧性之间关系的相关文献还较少,仅有的研究中多数从政策评估角度出发,使用双重差分法检验区域一体化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4,23-24]但是基于双重差分法的政策评估仅能反映区域一体化进程中政策供给的变化,并不能体现区域一体化水平的演变及其对经济韧性影响效应的差异。此外,现有文献中,较少有学者从空间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因此关于区域一体化对城市经济韧性的空间溢出效应的研究也相对匮乏。
三、理论机制分析
首先,区域一体化加速了区域内部商品、资源要素的流动,这有助于资源配置的优化,形成资源优势互补,从而提升整体的适应调整能力;[25]其次,区域一体化促进了区域内部城市群的合作,有利于消除行政壁垒,形成区域利益协调机制,实现风险共担,减轻外部冲击对单个城市的负担;最后,区域一体化完善了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推进了城市群内部互联互通和共建共享,为城市群内部遭受外部冲击的城市的应急和恢复工作提供了有效支持。以此为基础,本文提出假说H1。
H1:区域一体化对提升城市经济韧性具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
增长极理论认为,区域一体化可以促进要素的流动和集聚。区域一体化理论认为,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可以在更大空间构建统一大市场,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效益。[26]通过区域一体化的合作,不同地区之间的交通、通信更加便利,产业布局也更加均衡,这会吸引劳动力在相对欠发达地区和发展较好核心城市之间的双向流动。同时,区域一体化也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生活条件,进一步吸引劳动力集聚。而随着要素的流动和人口的集聚,必然会带来市场规模的扩大,更大规模的市场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商业机会。这种规模效应使得大城市能够更好地应对外部冲击,因为它们拥有更多元化的经济活动,并且能够更快地适应市场变化。此外,人口规模越大,集聚效应越强,创新资源和人才储备就越丰富,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H2。
H2:区域一体化可以通过要素流动增强城市经济韧性。
区域一体化理论中提出,城市连片发展能够有效改善地方市场分割的局面,降低要素的流动壁垒和提高要素的配置效率,对于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推动作用。[27]首先,区域一体化合作有利于改善区域内部资源的不合理配置,通过推动区域内产业结构差异化发展,进而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28]其次,区域一体化有利于在更大空间实行产业统筹布局和安排,在数字经济的支持下,产业链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延长,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26]此外,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的提升可以加强城市经济韧性。一方面,产业结构高级化可以通过加速要素流动、降低成本等路径提高城市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29]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提升区域产业体系在面临外部冲击时的恢复能力,[9]从而提升城市韧性;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合理化代表着产业间的聚合质量和协调程度提高,为避免淘汰和获取竞争优势,各产业会更加注重技术升级,从而提升城市经济韧性。[30]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H3。
H3:区域一体化可以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增强城市经济韧性。
城市是创新资源集聚和扩散的主要空间载体,[31]区域一体化促使非区域性要素在区域经济体中进行有效转移和集聚,进而实现创新要素的协调集聚,在这过程中会形成区域内更高水平的专业化分工,促使新一轮的创新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创新要素的协调集聚还会在区域内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创新体系,这有助于降低区域内创新主体间的沟通成本和整合成本,所形成的市场规模扩张效应会持续提高区域创新的竞争水平。[32]另一方面,创新效应则从以下方面影响城市经济韧性:首先,城市创新能力提升可以优化要素配置效率,提高生产要素使用效率和产出效率,增强城市经济面对外部冲击的抵御能力和恢复能力;[33]其次,城市创新能力提升必然带来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而高素质人才供给的增加不仅能提升城市知识存量,加强创新知识和信息的交流与传播,提高城市全要素生产率,人才供给的增加还能够带来多样化、差异化的需求,从而催生更具动态能力的产业,强化创新的溢出效应,拉动相关行业复苏,为经济韧性提供重要支撑。[18]因此,本文提出假说H4。
H4:区域一体化可以通过创新效应增强城市经济韧性。
区域一体化打破了传统行政区经济中存在的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行政壁垒和制度藩篱,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与共享,其中,作为知识载体的创新要素的流动与共享不仅强化了创新要素的规模报酬递增特性,从而推动了区域创新,而且在空间流动与共享的过程中还能够产生溢出效应,[34]从而对周边城市的经济韧性产生影响。区域一体化促进了长三角城市群内部的合作,有效增强了区域间经济联系,易形成区域内的空间经济互动,产生空间溢出效应。本文基于此提出假说H5。
H5:区域一体化对周边城市的经济韧性具有空间溢出效应。
四、研究设计
(一)模型构建
1.基准回归模型
为了检验区域一体化与经济韧性之间的关系,验证假说H1,构建以下基准模型:
Resit=α0+α1Integrit+α2Controlit+μi+σt+εit (1)
其中,经济韧性(Res)是被解释变量,区域一体化(Integr)是解释变量,Control为本文设定的控制变量,ε为随机误差项,μi为个体固定效应,σt为时间固定效应,i表示城市,t代表年份。若区域一体化(Integr)的系数显著为正,则能验证假说H1。
2.作用机制
为了研究区域一体化对经济韧性的作用机制,本文结合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说,借鉴余明桂和王空的做法,[35]构建以下计量模型:
Resit=β0+β1Integrit+β2Mit+β3Controlit+μit+σit+εit (2)
Resit=γ0+γ1Integrit+γ2Mit+γ3Controlit×Mit+γ4Controlit+μit+σit+εit (3)
其中,Mit是机制变量,本文将使用要素流动、产业结构和创新能力作为机制变量来检验suXOMvYnBOr29103hvFG8g==作用机制。若系数γ3显著,则能验证假说2—4,即区域一体化对城市经济韧性的作用机制分别为集聚效应、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和创新效应。
3.空间计量模型
为了进一步分析区域一体化发展对周边城市经济韧性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构建空间杜宾模型(SDM):
Resit=ρ0+ρwResit+ρ1W×Integrit+ρ2Integrit+ρ3W×Controlit+ρ4Controlit+μit+σit+εit (4)
其中,W为空间反地理距离权重矩阵,ρw为反地理距离权重矩阵下的空间自回归系数,其余经济含义与(1)式相同。
(二)变量选取
1.被解释变量
经济韧性(Res)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系统对外部冲击的抵抗能力和恢复力。它不仅与经济总量有关,而且与经济结构有关。经济总量越大,区域经济对风险的抵御能力就越强,同时,良好的经济结构会带来持久的经济增长动力,这体现在经济增长变化率的稳定性上。GDP是衡量经济总量的一个合适指标,GDP增长率的绝对变化量能更好地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结构,本文借鉴Feng等的做法,[4]选取各城市GDP与相邻年份GDP增长率绝对变化值,各自标准化后再相乘作为衡量城市经济韧性的指标,具体公式为:
Res=gdp×∆gdpv (5)
2.解释变量
区域一体化程度。本文借鉴已有研究,[32]使用相对价格法计算出市场分割指数从而表示区域一体化程度。本文选取16种商品零售价格指数,通过计算两两相邻城市的16类商品相对价格波动的方差得到市场分割指数:
其中,N为观测城市数量。已知区域一体化与市场分割完全对立,为获取区域一体化程度,本文参照现有研究,构建区域一体化程度公式为:
Integr={1/Var(Pnt)}1/4 (7)
3.机制变量
本文以要素集聚、产业结构和创新能力作为机制变量,检验区域一体化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机制。其中,要素流动借鉴邓慧慧等的做法,[36]用各地级市的人口净流入与常住人口的比值来表示人口要素流动(migra),资本要素流动(capital)则用本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与其上年度之间的差值,即当年新建工业企业的数量来表征;产业结构则分为产业结构高级化(indu)与产业结构合理化(indus),分别采用产业升级指数与泰尔指数来表达;创新能力指标则选取专利授权数的对数来表达。
4.控制变量
为了排除其他因素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本文选取以下六个控制变量:开放程度(open):用外商投资总额取自然对数来衡量;金融发展水平(fina):用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来衡量;基础设施(infra):用公路里程取自然对数来衡量;人力资本(human):用大学人口占年末劳动人口之比来衡量;城市经济密度(urban):用城市GDP与城市土地面积的比值取自然对数来衡量;政府干预程度(gov):用财政支出占GDP总值的比率来衡量。
(三)数据说明
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以2011—2021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研究数据来源于各省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EPS数据库和各省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部分缺失数值使用线性插值法补齐。本文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
五、实证分析
(一)基准回归结果
根据上述理论以及构建的模型,本文首先考察区域一体化对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第(1)列表示不加入任何控制变量的情况下,区域一体化对经济韧性的影响系数为0.439,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第(2)列在第(1)列的基础上加入控制变量,可以看出在加入控制变量后,区域一体化对经济韧性的影响系数依然在1%水平下显著为正,表明区域一体化程度每增加一单位,城市经济韧性便平均增加0.387,验证了前文所提的假说H1。
(二)稳健性检验
1.内生性检验
因影响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因素众多,另外,不能排除经济韧性可能会对区域一体化产生反向影响的可能,故本文参考Hering等学者的做法,[37]选取地形起伏(haiba)作为工具变量。一方面,因为地形起伏与区域一体化相关,如比较复杂的地形情况会加大道路建设等基础建设的成本,从而影响到区域一体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地形起伏属于地理自然因素,与经济社会完全外生,并不能直接影响到城市经济韧性,因此地形起伏完全可以作为一个工具变量。由于各市地形起伏是固定不变的,为了防止被固定效应影响,将地形起伏与时间趋势项相乘作为区域一体化工具变量进行估计。由表3(1)列可知,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区域一体化系数依然显著为正。同时,Kleibergen-Paap rk LM的p值为0.000,Cragg-Donald Wald F statistic的值大于Stock-Yogo弱识别下10%的临界值,说明通过了弱工具变量和识别不足的检验,工具变量选取是合理的。
2.替换被解释变量
参考朱岚田等学者的做法,[12]构建区域一体化的反向指标市场分割指数(seg),由表3第(2)列可知,市场分割程度的系数显著为负,验证了前文的结论。
3.解释变量滞后一期
考虑到区域一体化影响经济韧性可能存在时间滞后的情况,将区域一体化滞后一期,然后考察其与经济韧性的关系,结果如表3第(3)列显示,区域一体化的系数依然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
4.剔除部分样本
上海和3个省会城市作为头部城市,在政策倾斜、人才资源、基础设施和地理区位都具有优势,为排除上海和3个省会城市本身优势的影响,剔除该4个城市,再对其他城市做基准回归,表3第(4)列为剔除后回归结果,结果表明区域一体化对城市经济韧性依然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则证明前文结论稳健。
(三)机制分析
本文选取要素流动、产业结构和创新能力作为机制变量,结果如表4所示。需要注意的是,要素流动的指标分为人口要素的流动和资本要素的流动;产业结构变量的衡量主要分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表4第(1)、(2)列表明了要素流动的机制作用,可以看出,区域一体化与人口要素流动和资本要素流动的交互项系数均显著为正,表明区域一体化可以通过要素流动效应提高城市经济韧性,这验证了假说H2。表4第(3)、(4)列为产业结构机制的回归结果,由表4第(3)列可知,区域一体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交互项系数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第(4)列中区域一体化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交互项系数则为-5.890,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这是因为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度量使用的泰尔指数是负向指标,那么该结果表明区域一体化可以通过产业结构优化来提高城市经济韧性,假说H3被验证。由表4第(5)列创新能力与区域一体化的交互项系数可知,区域一体化可以通过提升创新效应提升城市经济韧性,验证了假说H4。
(四)异质性分析
上述研究均以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为整体,研究结果表明,区域一体化发展能显著提升城市经济韧性。考虑到不同城市在地理区位、经济结构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将样本城市按行政级别、城市规划和资源禀赋三个方面分类,对区域一体化对城市经济韧性的作用可能存在的异质性进行检验。
1.检验由行政级别带来的异质性
不同行政级别的城市在政策倾斜、经济结构、基础设施建设、交通便利性等方面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为考察区域一体化对于不同行政级别城市经济韧性是否存在差别,本文根据城市行政级别,将样本城市划为两类,直辖市与省会城市划为核心城市,其他地级市划归为非核心城市,表5中第(1)、(2)列分别汇报了核心城市和非核心城市的分组回归结果。可以发现,区域一体化对城市经济韧性的系数都显著为正,但中心城市的促进作用比非核心城市强,原因可能在于省会城市和直辖市是行政中心,在政策制定、资源调配、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具有更大的权力和优势,且省会城市通常拥有更多的经济活动和企业总部,经济的集聚效应使得这些城市在吸引人才、资本和创新方面更具竞争力,同时,大型企业和总部的聚集也为周边区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支持,进一步促进整体经济的韧性。
2.检验由城市规划带来的异质性
本文将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所提的27个城市划分为中心区,其他城市划分为非中心区。表5第(3)、(4)列结果表明中心区城市区域一体化对城市经济韧性提升的作用明显大于非中心区。这是因为中心区早于非中心区发展,得到了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发展红利释放早于非中心区,这些支持可以帮助其在经济下行期间更有效地进行调控和应对,增强了城市经济韧性。
3.检验由资源禀赋带来的异质性
自然资源是经济活动的基础,能直接影响到城市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与此同时,“资源诅咒”理论认为,过度依赖自然资源的地区,可能会忽视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使经济结构单一化,缺乏长期的经济多样性和稳定性。我国资源型城市多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导致其在受到外部冲击后,抵抗力与恢复力相对较差。因此,为检验区域一体化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是否在自然资源条件下存在异质性,本文根据《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将样本城市划分为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结果如表5第(5)、(6)列所示。由表可知,区域一体化对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的城市经济韧性均呈现显著促进作用,但非资源型城市的区域一体化对城市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更强。究其原因,或许在于资源型城市经济往往依赖于单一或少数几种资源的开采和出口,经济结构单一,容易受到国际市场波动和资源价格波动的影响,而非资源型城市可能有更广泛的产业基础,包括制造业、服务业、高科技产业等,经济结构更加多样化,因此在面对经济挑战时更具韧性。
(五)进一步分析
为了研究区域一体化对城市经济韧性是否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本文基于反地理距离空间矩阵,测算2011—2021年研究样本的区域一体化与城市经济韧性的莫兰指数I,以测得全局空间相关性,结果如表6,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年份区域一体化与城市经济韧性的莫兰指数I显著为正,说明两者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在空间分布上存在集聚现象,因此选择空间计量模型是合理的。在选取具体空间计量模型前,本文进行了LM、LR和WALD检验,检验结果如表7所示。其中,LM检验表明模型中存在空间滞后项和空间误差项,LR检验说明空间杜宾模型不会退化为空间误差模型,而WALD检验则表明空间杜宾模型不会退化为空间滞后模型,三者检验结果表明应选取空间杜宾模型。
首先利用反地理距离空间矩阵对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回归,结果如表8所示:虽然直接效应不显著,但区域一体化对周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在1%的水平下正向显著,且总效应也在1%的水平下显著,即在考虑空间依赖关系后,区域一体化对全部区域经济韧性产生的平均影响是正向显著的。因此,前文所提的假设H5验证正确。为检验结论的稳健性,除了上述的反地理距离空间矩阵,本文还更换了两种其他空间权重矩阵,以规避空间权重矩阵选取的偏误,具体的检验结果如表8第(2)、(3)列所示。本文选取的其他两种空间权重矩阵分别为反驾车时间矩阵和经济距离矩阵,结果与反地理距离矩阵结果基本一致,区域一体化对于本市以及周边城市经济韧性的作用方向以及显著性并没有因权重矩阵的选择而发生明显变化,因此基准模型的实证结果具有稳健性。
六、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基于2011—2021年长三角41个城市的市级面板数据,系统分析区域一体化与城市经济韧性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并进一步构建空间杜宾模型,探讨区域一体化对城市经济韧性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确实增强了城市经济韧性,且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此结果依然成立。就具体影响机制而言,区域一体化可以通过扩大城市规模来增强城市经济韧性,产业结构越高级化、合理化,区域一体化可以通过要素流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创新效应三条路径来增加城市经济韧性。另外,空间杜宾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区域一体化所伴随的空间溢出效应有助于提升周边地区城市的经济韧性。
根据本文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1)完善区域合作机制,促进城市合作联通。继续加强长三角地区的区域一体化合作,促进城市间的紧密联系和协同发展,合理利用长三角协调发展委员会等合作机制和平台,加强政策协调和资源共享,促进产业互补,建立高效有序的统一大市场,实现互利共赢。(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要素流动机制。确保城市间的交通、通信和能源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降低交通成本和物流成本,促进要素的高效流动,完善有利于要素流动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培养和纳入高素质人才,吸引更多投资和资源,进一步扩大城市规模,增强城市经济的韧性。(3)加强产业创新激励、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合理化方向发展。政府可以提供研发资金和税收优惠等支持,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投入和加强创新能力。(4)打通创新发展链条,促进技术、知识溢出。建立健全创新生态系统,通过打通创新链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经济创新和城市发展。
参考文献:
夏添,周建华,孙久文.数字经济发展、政府介入与城市经济韧性[J].中国软科学,2024(5):111-121.
赵春燕,王世平.经济集聚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21(1):102-114.
黄文,张羽瑶.区域一体化战略影响了中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吗?——基于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的实证考察[J].产业经济研究,2019(6):14-26.
Feng Y,Lee C C,Peng D.Does regional integration improve economic resilience?
Evidence from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China[J].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2023(88):104273.
Holling C S.Resilience and stability of ecological systems[J].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 Systematics,1973,4(1):1-23.
Davoudi S,Shaw K,Haider L J,et al. Resilience:a bridging concept or a dead end?[J].Planning Theory & Practice, 2012,13(2):299-333.
孙久文,孙翔宇.区域经济韧性研究进展和在中国应用的探索[J].经济地理,2017,37(10):1-9.
徐圆,张林玲.中国城市的经济韧性及由来:产业结构多样化视角[J].财贸经济,2019,40(7):110-126.
种照辉,覃成林,招汶珊.“新基建”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23,38(12):25-36.
Martin R.Regional economic resilience: hysteresis and recessionary shocks[J].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12,12 (12):1-32.
苏任刚,赵湘莲.制造业发展、创业活力与城市经济韧性[J].财经科学,2020(9):79-92.
朱岚田,葛扬.市场分割与区域经济韧性关系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23,39(13):121-125.
朱金鹤,孙红雪.数字经济是否提升了城市经济韧性?[J].现代经济探讨,2021(10):1-13.
胡艳,陈雨琪,李彦.数字经济对长三角地区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4(1):143-154+175-176.
Psycharis Y,Tsiapa M,Tselios V. Exports and regional resilience: evidence from Greece[M]//Handbook on regional economic resilience.England:Edward Elgar Publishing,2020:226-241.
李淑芬.金融集聚、创新创业活跃度与城市经济韧性[J].经济经纬,2023,40(4):26-36.
徐圆,邓胡艳.多样化、创新能力与城市经济韧性[J].经济学动态,2020(8):88-104.
卢现祥,滕宇汯.创新驱动政策如何提升城市经济韧性:基于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机制分析[J].中国软科学,2023(7):102-113.
庞效民.区域一体化的理论概念及其发展[J].地理科学进展,1997,16(2):39-47.
吕承超,杨珊珊.中国城市群一体化水平测度及趋势演进[J].统计与决策,2023,39(8):40-45.
张合林,都永慧.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2(1):45-49+127.
徐斌,柯达,刘杨倩宇.中国区域一体化如何影响碳排放效率[J].当代财经,2023(1):120-131.
汪小龙.区域一体化、经济韧性与科技创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23,44(12):101-117.
王建康,范倩夕,胡家勇.区域一体化能够增强城市韧性吗?——基于城市韧性多维度的视角[J].财经研究,2024,50(2):4-18.
Eraydin A.The role of regional policies along with the external and endogenous factors in the resilience of regions[J]. Cambridge Journal of Regions Economy and Society,2016,9(1):217-234.
祁芳梅,吴文菲,徐庆,等.数字经济、区域一体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基于长江三角洲数据的实证[J].统计与决策,2023,39(21):70-74.
陆铭,陈钊.分割市场的经济增长——为什么经济开放可能加剧地方保护?[J].经济研究,2009,44(3):42-52.
郑军,郭宇欣,唐亮.区域一体化合作能否助推产业结构升级?——基于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的准自然实验[J].中国软科学,2021(8):75-85.
刘成杰,苏虹,高兴波,等.数字经济发展与城市韧性提升——水平测度和影响机制分析[J].城市问题,2023(11):94-103.
张跃胜,张寅雪,邓帅艳.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与城市经济韧性——来自全国278个地级市的经验考察[J].南开经济研究,2022(12):150-168.
王冲,王磊.区域市场一体化促进城市技术创新吗?——基于“撤县设区”的实证分析[J].财经论丛,2023(12):3-13.
孔令丞,柴泽阳,邱丹霞.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创新能力驱动研究——基于长三角的实证分析[J].科研管理,2022,43(12):34-43.
程广斌,靳瑶.创新能力提升是否能够增强城市经济韧性?[J].现代经济探讨,2022(2):1-11+32.
孔令丞,王悦,谢家平.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扩容、协调集聚与区域创新[J].财经研究,2022,48(12):34-47.
余明桂,王空.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挤出效应与企业劳动雇佣[J].经济研究,2022,57(2):58-72.
邓慧慧,薛熠,杨露鑫.公共服务竞争、要素流动与区域经济新格局[J].财经研究,2021,47(8):34-48.
Hering L,Poncet S.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exports:evidence from Chinese citie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2014,68(2): 296-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