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的“中国好邻居”

2024-10-01 00:00:00刘平
青年文摘 2024年18期

“东坡数间屋,巢子谁与邻。”公元1083年春天,苏轼在被贬地黄州(今湖北黄冈),遇到倒春寒,他去看望了邻居巢三,并留下《大寒步至东坡赠巢三》一诗。那么,巢三是谁?

巢三是个平凡人。在北宋的科举场上,如果说苏轼是万众瞩目的分子,那巢三就只能是无人问津的分母。他曾经参加过科举考试,然而并没有中第。

但巢三是个不平凡的人。巢三的朋友韩存宝因事犯罪,自料必死,托付巢三:“我泾原武夫,死非所惜,顾妻子不免寒饿, 中有银几百两,非君莫使遗之。”当时存宝供职四川,其妻子远在陕西,路途可谓遥远,存宝是朝廷要犯,为其妻子送银肯定凶险异常。然而,巢三慨然允诺,他更名改姓,一路风餐露宿,远赴千里之外。完成承诺后,他躲至深山,直到3 年后天下大赦,他才出来。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写道:“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这样的人不正是巢三吗?

当初,苏家兄弟“一举成名天下知”,与他们交游的朋友多如过江之鲫,然而,此时没见到巢三在列;苏轼曾经在高太后执政时期,迎来“高光八年”,这段时间,他宾朋满座,此时依然没见到巢三。后来,苏轼被贬黄州,亲自耕地度日。至暗时刻,一些所谓的朋友纷纷远离他。这时,巢三来了,他自眉州老家远赴黄州,陪着东坡走过人生中的沼泽地。

巢三总是在朋友落难时出现,恰如一道光,为黑暗中的朋友送来灯火。当听闻东坡再次被贬海南时,巢三已经是七十几岁的老人了,时光销蚀了他的健壮体魄,却带不走他的如山情义。这次,他再度从眉州出发,在那个交通极原始的时代,步行万里,去看望苏家兄弟。“行行重行行”,不知看过了多少日出日落,度过了多少阴晴雨雪,已到暮年的巢三终于到了岭南,先见到了苏辙,盘桓月余之后,又准备去见苏轼。苏辙知其志向已决,只好任这位中国好邻居再度踏上旅途。谁知巢三这一去竟一病不起,永远离开了人世。苏辙感其生平事迹,挥泪为他写下了《巢谷传》。

后人评价巢三:是危急可托之人,是侠肝义胆之人,是蔑视权贵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