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舞蹈作为以身体为媒介的艺术门类,其教学应当以身体美育作为应然指向,并且围绕《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四大核心素养展开。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应调动学生的知觉,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渗透舞蹈内涵,以此激发学生的身体感知力、身体创造力和文化理解力。
【关键词】身体美育;舞蹈教学;课程标准;核心素养
随着《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颁布,舞蹈这一艺术形式正式进入国民基础教育课程中。在《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小学舞蹈教学须紧紧围绕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四大核心素养推进。身体美育是一个融合美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概念,旨在通过身体活动实现对美的感知、理解与表达,从而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与舞蹈教学的理念不谋而合。本文基于身体美育的立场,探讨小学舞蹈教学的定位与应然指向,并深入分析如何在身体美育理念的指导下,围绕核心素养实施小学舞蹈教学,以期为未来小学舞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拓宽路径。
一、概念界定:身体美育
身体美育以身体为切入点,力求在认知美与表达美的过程中实现统一,推动个体在情感、认知和身体等多个维度实现协调发展。身体美育不仅关注身体的外在形式和技术训练,还强调身体作为感知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媒介,在个体的审美体验和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发现,身体美育关注身体在审美中的双重功能:一方面,身体作为视觉和表演艺术的直接表达工具,能够通过姿态、动作、节奏等要素呈现美感;另一方面,身体作为感知主体,将会参与到对外部美的体验与判断中。因此,身体美育不仅倡导形体的塑造,还倡导通过身体实践达到对美的内在感悟。不仅如此,身体美育还强调体验性学习和身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可见,身体不仅是学习和表达美的工具,还是培养个体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载体。不难发现,身体美育旨在引导学生在身体活动中探索美、表现美,由此实现个性发展、情感表达、社会互动以及对美的深层次理解。
二、身体美育是小学舞蹈教学的应然指向
(一)小学舞蹈教学应定位于学生的身体教育
基础教育阶段的舞蹈课不同于专业的舞蹈课。学者宋瑾指出,从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现实或可能性看,应该明确普通学校美育范畴的艺术教育不是专业教育,也不是业余教育,而是核心素养的培育。[1]因此,小学舞蹈教学应超越专业局限,将舞蹈课堂的着力点放在以身体教育为核心的教学路径上,促使学生提升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与文化理解等方面的能力。
(二)小学舞蹈教学应指向学生身体审美力的培育
舞蹈美育是身体力行的实践性、体验性美育,它强调一种通过身体运动感觉内化为个体自觉追求的生命体验。[2]《课程标准》框架下的舞蹈学科课程内容包括表现、创造、欣赏、融合四类。舞蹈教学将身体作为核心媒介和审美体验的直接载体,旨在通过听觉与动觉的体验,增强身体的审美力和知觉力,从而提升个体对身体感官的控制能力。
(三)小学舞蹈教学应顺应综合艺术教育趋势
《课程标准》汲取了综合艺术教育的思想,旨在改变以往过于强调某一艺术学科本位、科目过多且缺乏整合的现状。通过统整艺术课程,一定程度上能够弥合各艺术科目之间的割裂状态。[3]因此,小学舞蹈应顺应综合艺术教育趋势,运用智慧的手段,培养学生感受、剖析生活世界的经验并进行身体表达的能力[4],使舞蹈教学回归到培养健全人格的育人层面。
三、身体美育视域下的小学舞蹈教学实践
基于身体美育立场的小学舞蹈教学应围绕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四大学科核心素养展开。教师应尝试激活学生的身体感知力,激发学生的身体创造力,强化学生的文化理解力,从而构建以身体为核心的教学实践路径。
(一)调动知觉,激活学生的身体感知力
身体美育的重点在于构建“以身体之”的课堂教学理念,调动学生的审美感知。舞蹈教学中,学生的审美感知常借助身体体验形成。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身体体验的机会,引导学生感知环境与事物。学生通过感知训练,利用各种感官感知身体的动作和姿态,从而增强对身体各部位的认识,唤醒“沉睡”的感官。梅洛·庞蒂认为,触觉具有“双向感觉”,就像左手触摸右手,既是主动的,又是被动的,形成内外两种不同的触觉体验。[5]这意味着没有身体的感知,人们无法真正体验和理解世界。因此,身体就是舞者与外界交流的桥梁。教师应调动学生的知觉,激活学生的感官,并利用身体的联觉感知来深化学生对动作和姿态的认识,促进学生身体感知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学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上册趣味单元“可爱的动物”时,教师先给学生展示了一系列介绍动物的图片、视频和音频,让学生观察动物的行为和动作,并通过模仿探索动物的移动方式。接着,教师让学生蒙上眼睛,触摸模拟不同动物皮毛和皮肤质地的材料,猜测这些材料分别代表哪种动物。随后,学生带着视觉、听觉、触觉经验进一步体验动物的跳跃、爬行、奔跑等动作,了解这些动作的特点。这样的体验能够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与身体活动中进一步了解动物的特性,并将其转化为创意舞蹈的表达方式,以此增强自身的观察力、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力,为下一步的舞蹈创作提供灵感。最后,在前几个环节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借助已有经验,将动物的运动特征转化为舞蹈动作。学生探讨袋鼠完成跳跃动作时腿部是如何发力形成特定姿态的,以及大象缓慢移动时重心是如何下沉的。不仅如此,学生还利用先前触摸过的材料发挥创意,围绕选择的动物编创有趣的故事,并结合本单元的音乐与舞蹈元素来表演故事。这种方法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动作的理解,也帮助学生完成了艺术创作中的实践应用。
(二)关注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身体创造力
情感是外在表达的基础,身体表达素养是一种由情感驱动的艺术表现能力。同样,身体训练也可以对情绪产生积极影响,如人们常通过调整呼吸减轻压力。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认识自己身体的基础上,通过舞蹈来理解和表达情绪,从而获得身体和人格的健康发展。
教师可利用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身体创造力,使教学过程超越技能传授,成为探索个性化表达和艺术创新的摇篮。在教学小学中段舞蹈综合表演课《去踏雪》[6]时,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在雪地里玩耍的经验。先引导学生回顾“搓手”“拍腿”等动作,唤醒学生对雪的认知、记忆,然后营造在雪地里玩耍的场景。接着将“踩雪”的活动情境作为主要的学习情境,以“碎踏”“颤踏”为主要动作,让学生根据不同的音乐体会动作的特点。值得一提的是,在教学设计中,教师有意进行了留白处理。比如在表现“寒冷”“扬雪”“滑雪”等环境和动作时,教师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立足真实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的情绪、特点编创基于“踏雪”这一基础动作的律动或舞蹈动作。在此过程中,学生将自身的情感体验和创意想法融入了作品,充分发挥了艺术创造力。
(三)渗透舞蹈内涵,强化学生的文化理解力
在符号学的背景下,舞蹈者不仅扮演着文化体验者的角色,还担任着文化传播者的职能。在此背景下,身体也可以成为连接文化、艺术和教育的关键纽带。在教学中,带领学生探讨身体动作与音乐节奏、旋律、结构之间的关系,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舞蹈艺术中的文化内涵,使他们清楚地辨识身体表达与审美追求之间的差异,从而提升他们对舞蹈文化的理解。同时,这种互动能让学生深入理解文化因素对舞蹈艺术的塑造作用,完成对知识的迁移与整合,实现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深度融合。
以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下册《金孔雀轻轻跳》一课为例,教师将舞蹈背后的文化内涵的渗透作为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了解舞蹈这一艺术形态是由地理环境、经济、文化等因素决定的。也就是说,文化环境影响着舞者身体的姿态、律动和运动方式。《金孔雀轻轻跳》一课旨在通过经典的民族舞蹈作品,让学生整体把握民族音乐与舞蹈风格之间的关系,突出中国民间舞蹈的地域特点。一方面,教师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雀之灵》《傣家的女儿傣家的雨》等一系列傣族传统舞蹈视频,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舞者的体态、动作节奏、步伐和服饰等元素,帮助学生从民俗文化的角度理解舞蹈与不同民族地区的多元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不仅能感知舞蹈中的身体表达特点,还能领会其与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深层关联,加深对民族舞蹈的认识。另一方面,教师以“下场”的方式,亲身演绎具有传统傣族审美风格的舞蹈片段,让学生模仿傣族舞蹈“勾踢步”,认识舞蹈步伐的各种形态。学生还体验了典型动作“曲肘弯臂”,透过“三道弯”的身体文化符号,拓展舞蹈背后的历史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文化视角理解傣族舞蹈中肢体动作的特点,将舞蹈风格与人文内涵联系起来。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切身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强大表现力,获得了独特的身体和情感体验。
小学舞蹈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育学生的身体表达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个性与素养的全面发展。在以身体美育为核心的小学舞蹈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舞蹈关注身体,并运用具身融合的理念实施教学,充分发挥舞蹈在学校艺术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获得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宋瑾.普通中小学艺术课程改革亲历记叙与思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2(5):151-160.
[2]史红.具身、舞蹈与美育[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2(5):19-26.
[3]易晓明.新时代综合艺术课程的实践原则及其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22(2):139-147.
[4]林扬帆,易晓明.从“离身”到“具身”:舞蹈教育的当代转向[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4(1):150-155.
[5]SHUSTERMAN R.Thinking through the body:essays in somaesthetics[M]. New York:Cambridge Univiersity Press,2012:330.
[6]史渊萍.小学舞蹈艺术教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