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境题材在陶瓷中的艺术表现

2024-09-30 00:00:00王茹
佛山陶瓷 2024年9期

摘 要:瓷器作为工艺美术,发展历史久远,中国的瓷器艺术自先秦时期开始逐步发展,汉唐时期制瓷技术开始走向成熟,宋元明清时期的瓷器技术不仅讲求实用,更是注重美观与意趣的表达。瓷器的使用群体由最初的上层贵族阶级转向市民阶级,在此发展过程中瓷器的艺术语言更加丰富。

关键词:瓷器;题材;艺术表现

1梦境题材的概述

陶器的发展历史久远,彩陶的发展距今约七千年,仰韶文化为代表的《人面鱼纹彩陶盆》为代表,展现原始陶器的质朴之美,兼具实用与美观的双重属性,之后瓷器的题材更加丰富,以山水、人物、花鸟等纹样为主,而在明代,在瓷器艺术中产生了新的纹样艺术,即梦境题材。梦境场景多是隐含超尘绝世之念,是对于现实的超越,梦境是有具体的形态结构的,虽然虚幻缥缈,但是在艺术表现中,常常借助特定的元素来体现梦境场景。“梦境叙事的主要特点是将现实与虚幻打通,以现实写梦境。”[1]在有关梦境的图像叙事中,采用的手法多是借助带有梦元素的符号进行画面的表达,或是所描绘的图像是依据与梦境有关的文本来进行塑造。梦境作为艺术创作过程中的重要表现形式,为艺术创作提供思路。在梦境的表达方式中,不会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从而推动新的艺术形式的诞生。在梦境图中,艺术家将文化情景与现实生活结合,构造新的艺术语言,梦境图的生成过程中,也涵盖了梦境叙事的功能性。

2瓷器艺术中的梦境情节表现

明清时期,文学与艺术出现了新的结合。画家将文学中的故事情节绘制于瓷器中,梦境题材在瓷器中出现。以清代康熙景德镇青花《钱塘梦故事圆盘》(图1)为例,“《钱塘梦》讲述了宋代一名秀才在钱塘江上盖屋时发现一具无名骸骨,后将其安葬,半夜一美貌女子踏歌而来感谢收骨之恩,要以身相许,秀才惊骇之下拒绝,女子高歌半篇《蝶恋花》表明身份,秀才醒来另作半篇《蝶恋花》记载此经历。”[2]盘中描述的场景在庭院中,组建了多重空间,分为现实与梦境两个部分。盘中扭曲的线条将场景分为两个部分,右边则是书生梦境中呈现的内容,一女子双手持有拍板,面露微笑,嘴巴微张,似在歌唱。盘的边缘处绘有“歌罢彩云无觅处,梦见明月生南蒲。”

除此之外,背景中未有任何装饰元素。而对于书生的场景描绘较为丰富,室内设有桌几靠椅,书生在此伏案而睡,桌上的灯烛已被点燃,书桌上还放置有书籍、茶盏以及其他器具。庭屋左侧置有假山,院中有三两棵树,紧挨着庭屋,在庭屋后方还建有围栏,围栏将庭院包围,使得庭院仿佛位于高台之上。在庭前一角处绘有溪流,借助线条的虚实来表现溪水的流动。插图中书生与女子的面孔采用的手法非常相似,对于面部表情的刻画也是寥寥几笔,而对于人物的身姿、服饰进行了仔细描绘。《钱塘梦故事圆盘》中借助线条的粗细、长短体现人物形态,女子衣裙的线条细腻流畅,在表现书生伏案的动作时,衣褶处由于人物的躯体动作,呈现放射状的线条。圆盘中没有出现晕染的线条痕迹,衣纹的凹凸感借由线条之间的交错呈现出来。盘中构建了三重空间:第一层为女子独立于画面的空间,即梦境空间,第二层为书生所在的书斋之中,第三层即为院外的的空间,三重空间以书斋的圆形为核心向外延伸。梦境本身具有虚幻性,需要借助各种元素来体现梦境的主题。借助物件来进行象征或是影射的呈现,在图像中表现梦境的方式一般采用具有梦境特点的符号进行描述,对于梦境的表达方式一般借助于云纹或是采用特殊的符号来将梦境场景囊括其中,诸如《钱塘梦故事圆盘》,选用特殊的线条将现实与梦境世界区隔开来。线条不仅构造出梦境元素,在画面中构建起梦境空间的特殊作用。

《钱塘梦故事圆盘》中人物本身是现实与虚拟的两个不同的世界,绘制者将两者重组于画面之中,描绘瞬时的场景,并依据故事情节组织人物与周围景物之间的空间,在描绘女子场景的时候背景做空白处理,有意将现实世界与梦境加以区别。采用俯视的观看视角,梦境本身属于私密性的个人空间,借助媒介将梦境再现于绘画中,某种程度上是将个人的私密性空间转化为公共性。《钱塘梦故事圆盘》中形状、线条和空间之间交相辉映,借助线条区隔不同的情景,构建了奇特的梦境。

3瓷器艺术中梦元素的艺术特点

表现梦元素的瓷器较多的出现于明清时期,往往伴随着人物图纹的出现来作为梦境的特指,多是依据文学中表现梦境的情节来进行创作,在青花瓷器与五彩瓷器中均有体现。瓷器的大小不一,造型多样,在盘、碗、瓶中各有出现。瓷器质地轻盈、釉面光滑匀净,兼具实用与美观的双重属性。在青花瓷器中,出现了多重表现梦境的场景,并采用分层分格的方式在青花器瓶表面进行展开,器型大多精致典雅。而在圆盘中表现梦境场景,在四周辅以各种纹饰,为器表增添了多重美感。

青花瓷器中,表现梦境场景的轮廓线采用各式线条进行勾描,并留有空白。以梦境场景为中心,在瓷器的口沿、底部、内壁等各处辅以各式形态的线条进行装饰,以青花勾绘双圈,设色较为统一,以浓淡深浅来对画面进行绘制。相较于前期,明清时期青花瓷绘制技艺已趋于成熟,对于人物服饰等多处细节勾勒较为精细,在四周也配以各式形态的纹样进行装饰,主要以花纹为主,所呈现的花纹以牡丹花、菊花、莲花纹为主。圆盘中心除了描绘有关梦境情节,在圆盘四周也绘有人物纹样,表现手法较为写实,观赏性较强。

五彩瓷器中,表现梦境图案的场景构图清新疏朗,色泽鲜亮。色彩以红、蓝、绿、黄为主,色调较为纯正,存在于盘、碗、瓶之中,画面场景与瓷器的本身的釉色融为整体,背景中并未进行过度的填充,相较于同时的明清五彩瓷器,与梦境有关的瓷器中的除了人物纹样外,其他装饰性的纹样较少的出现。人物纹样中出现的场景描绘多是选取戏剧性的瞬间,耐人寻味。

4梦境在瓷器艺术中的意趣表达

瓷器中梦境图的出现,体现了明清时期人们对于瓷器艺术独特的审美需求,促进了瓷器艺术发展的多样性,反映出明清时期的瓷器艺术不仅聚焦于日常生活的意趣表达,同时也凝结了诗歌文学中的审美意蕴,将文学内容以艺术化的手法展现于瓷器之中,将自然审美、工艺审美、生活审美融于一体,在不同审美的影响下,促进了瓷器技术的成熟。梦境在瓷器艺术中的描绘体现出人物纹样极富灵性的动态美,以细劲的线条与清新的色彩体现情景交融的意境,增添了几分灵韵的表达。

5结语

梦境题材在瓷器中的出现,增添了瓷器的趣味性与形式美的表达,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作为室内陈设的器物,梦境图在瓷器表面构造出幻象空间,在画境与现实之间相互交织,带给观者视觉上的错乱,体现了不同时期艺术家与观赏器物人士在文化品味和审美意趣味的变化,促进瓷器艺术审美和境界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乔光辉.明清小说戏曲插图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6:49.

[2] 王实甫.新刊大字魁本全相参增奇妙注释西厢记(上)[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