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幼儿运动核心经验的幼儿园运动活动实施路径

2024-09-30 00:00:00何巧凤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4年8期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提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总体要求中,也提到要遵循幼儿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完善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导向的学前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要求幼儿园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由此可见,在国家的幼儿教育理念、政策与教育规范文件中,运动处于重要位置,对促进幼儿身心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一、运动对幼儿的重要作用

1.培养幼儿的运动兴趣与习惯

幼儿要健康成长,除了保证营养、睡眠外,还应该加强运动,从小培养锻炼意识和锻炼习惯。体育活动是培养幼儿运动兴趣与习惯的最佳途径,能够增强幼儿的体能,培养他们终身运动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提升幼儿的身体机能

经常参加体能活动的幼儿血液循环快,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快,有利于增长身高、使骨骼变得粗壮坚固、肌肉逐渐变得结实有力量。长期不间断地进行体能活动还能提高幼儿神经系统的反应能力,使之更加灵活、迅速、准确、协调,并改善神经传导的不均衡性,促使大脑皮质的抑制加深,使幼儿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3.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

皮亚杰认为“动作先于发展”,因此幼儿个体身体动作和运动技能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前提。身体素质决定了个体的运动能力发展水平,如速度、力量、协调性、灵敏性、耐力等。《指南》在健康领域的“动作发展”部分提出了促使幼儿“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和“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的发展目标,而运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4.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在运动游戏中通过设置游戏条件、订立游戏规则,培养信息搜集、综合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幼儿在富有激情的共同任务、竞争对抗情境中,由认识自我到认可自我,由理解同伴到收获伙伴,从尊重对手到赢得尊重,初步理解我与他人、我与社会的关系,逐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二、幼儿园运动活动实施现状

幼儿园在实施高质量运动课程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运动时间、场地缺乏保障

《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的每天一个小时运动时间得不到保障。天气热或天气冷无法到户外运动,雨天室内运动不能很好地落实。运动课程简化或者等同于晨锻、户外自主活动、操节等。户外场地存在数量不够、过度使用、质地单一等现象。

2.内容及形式有欠科学

教师更关注课程呈现方式,场面好看、器械独特、玩法有趣等,而不重视基于儿童运动发展规律的教育内容、方法和目的,缺乏相关理论知识和运动素养。教学中平衡协调内容过多、力量与速度内容缺失等。

3.忽视运动不当对幼儿造成的隐形损伤

上肢悬垂类动作时间过长可能造成脱白损伤,纵身向下跳可能造成的骨盆损伤……这些运动不当的情况不仅难以促进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甚至还可能带给幼儿难以挽回的身心损伤。

三、基于运动核心经验促进幼儿运动能力的策略

1.关注运动核心经验,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基本运动能力的三个核心经验包括身体姿势控制与平衡、身体移动、器具操控。教师只有理解了基本的概念,才能对幼儿的表现和水平作出准确的分析,从而制定相应的教育支持策略。

(1)身体姿势控制与平衡。控制身体在空间的位置以达到保持稳定性和方向性的目的,表现为以下这些动作:在不同高低宽窄的平衡木行走、跑步不摔倒、木头人游戏、荡秋千、滑滑梯、能保持一定时间的单脚站立、在垫子上完成侧滚、旋转后不摔倒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支撑面的变化;从小幅动作控制到大幅动作控制的变化;把握好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之间的关系;等等。

(2)身体移动。个体产生位置移动,表现为以下这些动作:翻滚、钻爬、走、跑、跳、滑等。教师可以带着幼儿做体能大循环,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让幼儿出热汗,而不是出冷汗(因为惊吓而出的汗)。

(3)器具操控,指用投掷、接、踢、击等方式作用于不同的目标物体,并使之发生改变的过程。表现为以下动作:骑行、投掷、抛、接、击、踢等。器具是达成幼儿身体发展目标的载体,因此在这类运动中,一般包含许多的规则。

2.依据运动核心经验,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为了促进幼儿广泛开展运动游戏活动,幼儿园首先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场地功能,将场地、设施等园内资源与促进幼儿发展相结合,为幼儿提供三大运动核心经验的不同体验。

(1)根据园内户外场地的大小、场面特点及大型运动器械的摆放位置,创设不同的运动区域,如走跑区、跳跃区、钻爬区、攀爬区、球类区和投掷区等。

(2)利用室内资源,走廊、教室、楼梯等都可以作为运动游戏活动场所,在天气恶劣或者活动场地被占时开展运动游戏。

(3)利用园外资源,如附近的社区、公园或一墙之隔的小学等场所开展运动游戏活动。丰富的运动场景能够激发幼儿运动兴趣。

3.利用运动核心经验,推动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

(1)聚焦运动核心经验,将运动动作融入操节。早操是幼儿园体育活动形式之一,是发展幼儿动作技能,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园教师聚焦幼儿运动核心经验,通过编排早操,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能力,促进幼儿身体素质的提高。当然,在早操编排中要遵循科学的编排规律,结合舞蹈和律动元素,注重示范与指导,并定期更新操节内容。

(2)倡导活动内容多元化,重视活动任务的梯度性。运动核心经验相关理论强调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让幼儿在多样化的体育游戏或体育活动中,发展运动核心经验。在设计幼儿运动活动时,要着重思考如何将“运动核心经验”的基本内涵融入整个运动体系。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依照各个运动核心经验发展顺序及典型特质,制定适合各年龄段幼儿的活动目标,以目标为基准,选取活动内容。以身体控制为例,教师可预先设置不同层次的活动任务:双手悬挂、双手单杠向前移动、双手双杠向前移动等,也可根据悬挂的时长划分不同的任务要求。

(3)立足运动核心经验,丰富评价主体与内容。在评价模式上采用发展性与差异化评价,同时兼顾温情和童真化的评价方式,丰富活动评价的主体和内容。

评价主体包含教师、幼儿和家长三方。突出幼儿评价,让幼儿通过自评、同伴互评的方式来表达对自己运动的满意程度。教师可根据运动核心经验以及相关理论制定幼儿运动发展的关键发展指标来进行评价,也可以对幼儿的学习态度、遵守常规与规则情况以及挑战自我等方面进行评价,丰富评价内容。家长对幼儿的评价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借助家园合作的形式,将幼儿校外运动技能的实践、锻炼情况等评价任务交给家长,让其及时了解幼儿校外运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