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建构游戏对幼儿来说有着重要意义,能够促进幼儿认知发展、提升幼儿审美能力,进而发展其综合素质。本文围绕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的有效策略展开讨论,列举了科学有效的活动组织策略,为幼儿园开展户外建构游戏提供新思路。
一、户外建构游戏的作用
1.深化幼儿认知发展
在户外建构游戏中,幼儿不仅能获得愉悦与满足,也能结合具体的游戏情境展开积极思考,锻炼动手与观察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如在游戏中,幼儿会通过材料的互动,熟知活动材料的形状、颜色及不同组合,从而增进对空间思维的感知能力,认识多种图形。
2.提升幼儿审美能力
户外建构游戏也是一种艺术活动,幼儿通过欣赏艺术家、自己或同伴的作品,能够增进对物体结构、形态及色彩的认知,逐步提升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从而促进审美素养的提升。
3.提高幼儿的身体技能
幼儿在户外建构游戏中,会有大量的抓、握、举、拼插等动作,其大肌肉动作、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等会得到一定发展。户外建构游戏还可以帮助幼儿提升平衡感知,完善综合素质与体能。
4.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户外建构游戏不仅迎合了幼儿爱游戏的天性,还能满足幼儿集体玩耍的需要。在很多户外建构游戏中,幼儿需要相互合作、明确分工,从而顺利完成任务,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二、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的有效策略
1.构建适宜环境,激发参与欲望
教师应为幼儿营造一个适宜的户外游戏环境,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一方面,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兴趣与发展需要构建游戏环境,刺激幼儿的感官体验。例如,教师围绕幼儿的生活经验,以“美好幼儿园”为游戏主题,挑选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活动区域作为主要的游戏场地,这样可以确保幼儿能够仔细观察建构对象,了解环境布局和物体的结构特点,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另一方面,教师需为幼儿营造自主、轻松的氛围,将游戏的决策权交给幼儿,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鼓励幼儿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和对美好幼儿园的创想,自主完善对作品的设计,彰显建构游戏的鲜活生命力。
2.整改材料投放,丰富游戏方式
在户外建构游戏中,游戏材料扮演着重要角色。教师需结合游戏目标,选择适宜的游戏材料来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一方面,教师需注意不同年龄段幼儿对建构游戏材料的需求,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方式,有选择地投放建构材料。小班幼儿以平行游戏为主,需要提供幼儿喜爱的材料,并重复性、多数量投放,同时引导幼儿观察和理解材料;中班幼儿处于联合游戏阶段,教师除了关注幼儿和材料本身的互动外,还要重视材料能否调动幼儿间的游戏互动;大班幼儿处于合作游戏阶段,教师可提供多样化的材料,鼓励幼儿通过自主商讨游戏内容、确定材料玩法,合作游戏。另一方面,教师需注重对游戏材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与幼儿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补充游戏材料的种类和玩法。例如,我们以“环保小卫士”为主题,引导幼儿在家中合理利用废旧物品,如旧衣服、牙膏盒、毛线球、小树枝等制作自己喜欢的玩具,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
3.适当引导介入,助推幼儿发展
在户外建构游戏中,教师可根据幼儿的需要做适当指导,帮助幼儿突破游戏瓶颈,推动游戏进程。首先,教师需在观察幼儿的游戏开展状况后,发现问题、把握时机并适时介入。教师需要综合考量干预时机:如果幼儿的行为会威胁其身心健康,如为了摘取树枝爬高、趴在湖边捞石子等,教师需及时制止;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产生过激情绪或同伴间为了争夺同一游戏材料产生冲突,教师应适时介入,提供建议或解决办法。其次,教师在户外建构游戏中需给幼儿搭建交流展示平台。如幼儿在完成作品后,教师可用拍照留存或者现场分享的方法,鼓励幼儿轮流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做交流与讨论;或请幼儿阐述作品的灵感来源,分享自己的设计与制作过程,让幼儿对自己的作品做介绍与评价。这样做既可体现教师对幼儿作品的尊重与认可,同时也给幼儿带来了游戏的成就感,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最后,教师可结合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及游戏后的交流分享,对幼儿的态度、行为做合理评价,将幼儿的建构体验转变成为游戏经验,最终实现幼儿综合素质能力提升。
户外建构游戏不仅适合幼儿独自进行,也适合幼儿合作游戏。游戏过程中,教师应促进幼儿间的相互协商、合理分工任务,让幼儿在与他人的合作中提升合作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