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儿童肥胖拒绝“肉肉”上身

2024-09-29 00:00:00杨新斐
家庭医学 2024年18期
关键词:界值脂肪体重

预防儿童肥胖,家庭是第一道防线。家长要谨防孩子们“肉肉”上身,节假日既要保障孩子享受舌尖上美食的乐趣,又要帮助他们控制好体重,不要以小胖墩的身姿去迎接开学。

什么是肥胖和超重呢?如何判断自己的孩子体重是否在正常范围?现代医学认为,超重是指体内脂肪积累过多,可能造成健康损害的一种前肥胖状态。肥胖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导致体内脂肪积累过多达到危害健康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我们要关注和重视孩子的体重变化,通过科学的标准判断孩子是否超重肥胖。衡量孩子是否超重和肥胖的指标较多,WHO推荐的方法是将同一身高人群体重的第八十百分位数作为该身高人群的标准体重,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标准体重10%~19%为超重,超过20%以上者便可诊断为肥胖症,超过20%~29%者为轻度肥胖,超过30%~49%者为中度肥胖,超过50%者为重度肥胖。但最常用的指标是体质指数(BMI)。计算公式为BMI=体重(千克)/[身高(米)]2。家长们可以使用表1中6~18岁学龄儿童青少年性别年龄BMI筛查超重与肥胖界值进行超重判断:凡BMI大于或等于相应性别、年龄组“超重”界值点且小于“肥胖”界值点者为超重;凡BMI大于或等于相应性别、年龄组“肥胖”界值点者为肥胖。年龄以半岁为单位,一律使用实足年龄。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白白胖胖的,营养充足,就是健康的象征。其实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在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超重和肥胖是一个急需关注的健康问题,可能影响全身多个系统,不及早干预将会引起很多并发症。比如2型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高血压、高脂血症、女童月经紊乱、男童阴茎发育不良及男性乳房发育、体能下降、骨关节异常、黑棘皮病等。还会影响心理健康。因外表形象让孩子缺乏自信,产生自卑心理,逃避社交场合,对孩子日后发展有长久的不良影响。

表16~18岁学龄儿童青少年性别年龄BMI筛查超重与肥胖界值 单位为千克/米2

科学控制孩子的体重,超重和肥胖的孩子减重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既要有效减重,又要有利于孩子的发育成长。建议家长们从生活方式、心理、药物以及手术四个方面人手。

料学的生活方式

饮食调整 在食物的营养保证生长发育所需的前提下,控制孩子每日的食物总量。能量分配上,脂肪占20%~30%,碳水化合物占40%~45%,蛋白质占30%~35%,其中优质蛋白最好能占蛋白质的50%左右。选择体积大、饱腹感强、热量低的黄瓜、菜花、胡萝卜等蔬菜类食品以及甜度低的水果和脂肪低的瘦肉等,以满足孩子食欲,避免饥饿感。在两餐间饥饿时,优先选择能量密度低、饱腹感强的食物,如低脂奶制品、新鲜蔬果等;而富含精制糖的糖果、糕点、饮料等以及含大量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油炸食品和膨化食品等应该限制。儿童减重饮食需要合适的脂肪总量而不是过分低脂或无油,但需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增加不饱和脂肪的摄入量。在饮食行为上,减少快餐食品、在外就餐及外卖点餐;减少高脂、高钠、高糖或深加工食品;进食速度不宜过快,每餐时间建议控制在20~30分钟;避免进餐时看电子屏幕,包括电视和手机。家中不要储存高热量的零食和饮料,也不要拿零食作为孩子表现好时的奖励。可以用餐盘将孩子每顿的食物搭配好,定量配给,避免孩子进食过量和偏食。

适当运动 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个人身体状况,选择形式多样的运动。身体健康的6~17岁儿童每天至少累计达到60分钟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以有氧运动为主,如健步走、跑步、游泳等;每周3次增加肌肉力量的运动,如拔河、跳绳、双杠支撑、弹力带运动等;每周3次增加促进骨骼健康的运动,如跑步、跳绳、跳远、打篮球等。每天看电子屏幕的时间限制在2小时内。如果孩子超重或肥胖,在达到一般儿童推荐量的基础上,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逐步延长每次运动的时间、增加运动频率和运动强度,达到每周有氧运动3~5次,并形成长期运动的习惯。

良好的睡眠 睡眠不足是导致儿童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的重要高危因素。养成健康的睡眠卫生习惯,假期也要按时睡觉和起床;睡前避免参与较兴奋的活动,食用影响睡眠的食物和饮料,等。

心理行为干预

行为改进 发现孩子存在肥胖的危险行为,如进食过快或过量、经常进食快餐和含糖饮料、看电子屏幕时间过长及静坐少动等,要和孩子共同制定改变计划;若在规定时间内纠正可给予一定奖励。

心理疏导 家中小胖墩如果存在心理偏差,要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使他们能够自觉控制饮食,主动锻炼,并能正视自我,消除因肥胖而产生的各种不良心态。必要时可以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

医学治疗

药物治疗 经过以上方法仍不能控制体重增加或改善并发症,或有运动禁忌时,才能对肥胖儿进行药物治疗。小于16岁的超重但不肥胖的患儿不要使用减肥药物,使用药物要严格遵照医嘱。

代谢减重手术 对以上措施都失败的重度肥胖儿,若符合下面两种情况:(1)即BMI≥32.5千克体重/米:或BMI≥P95的120%,并且伴有严重肥胖相关并发症(如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2型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或重度脂肪性肝病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等);(2)BMI≥37.5千克体重/米2伴轻中度肥胖相关并发症者,应慎重选择代谢减重手术。

儿童肥胖不仅影响儿童近期身心健康,亦可对其长远的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引起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严重问题,希望引起广大家长的注意。然而,孩子体重的管理需要家长和孩子相互配合。为了“神兽”们健康快乐成长,我们家长需要肩负重任,与孩子共同努力吧!

猜你喜欢
界值脂肪体重
减肥后脂肪去哪儿了
英语世界(2022年9期)2022-10-18 01:11:24
脂肪竟有“好坏”之分
保健医苑(2022年4期)2022-05-05 06:11:14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脂肪的前世今生
肝博士(2021年1期)2021-03-29 02:32:10
《确认GRADE证据评级的目标》文献解读
称体重
反派脂肪要逆袭
初中数学中绝对值性质的应用
你的体重超标吗
部分国家和地区司机血液酒精浓度界值及相关处罚规定
汽车与安全(2016年5期)2016-12-01 05: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