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婴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健康是每个家长最为关心的话题。其中小阴唇粘连是女婴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在2.34%~3.3%,多发生在3个月~3岁的阶段,尤其是1岁以内的宝宝更为多见。这类疾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会有什么不良后果呢?宝爸宝妈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处理此类疾病?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走进今日的科普小专栏。
小阴唇粘连是影响幼女生殖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它表现为两侧小阴唇在中线粘连,之间形成一层无血管的透明膜,可覆盖尿道口和(或)阴道口;亦可与同侧大阴唇的皮肤与黏膜结合部粘连,外观似小阴唇发育不良或未发育。通常通过常规体检或因排尿异常被发现。
雌激素水平低 这是目前国内外多数专家公认的病理基础,低雌激素水平导致女婴外阴阴道上皮细胞角化不全,细胞内缺乏糖原,使得局部抵抗力变低,容易受到外界、不良生活习惯及女婴特殊的生理解剖特点等影响,从而引起炎症;而炎症又会导致皮肤黏膜受损,在黏膜修复过程中,胶原蛋白分泌,两侧小阴唇融合形成粘连。
不良卫生及生活习惯 如长期使用尿不湿、更换不及时或大小便擦拭顺序不当等,都可能引起慢性炎症刺激导致粘连。
肥胖 下肢肥胖的女婴,在日常护理清洁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暴露生殖器官,局部清洁不当,易引起炎症导致粘连。
外阴生理特点 女宝宝生殖器官处于幼稚型,大阴唇不能很好地覆盖小阴唇及阴道口,使得外生殖器皮肤和黏膜暴露在外面,且皮肤薄嫩,易感染。
临床表现 多表现为排尿异常,包括尿液变细、分叉以及尿线方向异常,严重者可出现排尿不畅等;其次是看不到或不能完全看到阴道口,被误认为先天性阴道闭锁。
小阴唇粘连可能对女婴产生一系列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①排尿困难:由于尿道口被遮盖,可能出现排尿不畅、尿流变细等症状。②疼痛与不适:由于局部炎症反应,可能出现外阴疼痛、红肿、瘙痒等不适感觉。③反复感染:由于局部抵抗力降低,可能反复出现外阴炎、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
在未进行处理的情况下,严重者会随着年龄的发育,出现月经经血排出不畅,影响青春期女童身心健康发育。
①保持外阴清洁:宝爸宝妈要定期为宝宝清洗外阴,避免尿垢、分泌物残留。②保持外阴干燥:勤换尿不湿,避免生殖器官长期处于过度湿润的环境。③穿着舒适:为宝宝选择棉质、柔软的内裤和衣物,避免粗糙材质摩擦皮肤。④避免感染:适龄女童避免穿开裆裤,注意宝宝的个人卫生,勤换内裤,一人一盆,避免共用洗浴用品。⑤注意饮食、活动均衡:保持营养,增加抵抗力,适当活动,减少肥胖发生。
保守观察 对轻度粘连且无症状者建议临床观察,但前提是应做好局部清洁护理,积极治疗局部炎症。
药物治疗 仅部分黏膜粘连时,可局部涂抹雌激素软膏+局部抗感染药物治疗。将药物涂至粘连中缝处,每日1次或2次,疗程2~6周。
钝性分离 当黏膜完全粘连,无法暴露阴道口或尿道口时,应考虑就医使用钝性分离。医护人员在局部浸润麻醉后采用镊子或细小空针进行黏膜分离。
手术治疗 无法钝性分离或严重的小阴唇粘连需手术治疗,家长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
儿童小阴唇粘连是女婴较为常见的疾病,医护工作者有义务向家长普及相关知识,使宝爸宝妈能正确认知及学会预防措施。一旦发现宝宝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并接受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