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古厦门,今同安,绕岸皆海,民众傍海为生。唐宋伊始厦门已有盐业萌生,至明清而规模益发壮大。20世纪70年代,同安盐场一度跃为福建三大盐场之一,成为福建海盐的主要产区。21世纪初,因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厦门市同安区的各大盐场进行转型,而后逐渐消亡,现残存盐业遗存以近现代时期为主。文章以盐牵线做引,窥探厦门从古至今的盐场演化及厦门之盐文化,为厦门地区海洋文化研究提供新资料。
关键词:海洋文化遗产;厦门盐业;盐场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16.039
厦门作为傍海为生的小岛,厦门人民的生活离不开海洋,与此同时,海洋亦给厦门留下了丰富的海洋文化遗产。人们通过海洋进行海外贸易,在浅海滩涂发展渔业,以天堑之优抵御外敌侵略,同时也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制造海盐。在改革浪潮席卷厦门这座小岛之前,盐不仅是餐盘上一道必备的调味,更是厦门民众赖以生活的特色产业。
1 厦门盐业概况
1.1 盐场演变
据目前可见的史料记载,福建制盐始于唐代。在唐肃宗宝应元年(762)福建海盐生产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在长乐、连江、长溪、晋江、南安均有海盐产地①。隋开皇九年(589),今厦门地区隶属南安县。唐贞元十九年(803)南安县西南四乡置大同场,此场于后唐长兴四年(933)升为同安县②,即今日厦门。以此为断,唐代时期的厦门地区应属于南安范围,因唐代南安已属海盐产地,厦门地区的制盐史亦可以唐代作为起点。但具体而言,在唐代时期,今日厦门区域是否有盐场,未见相关记载,目前无从考证,暂且存疑。
宋代的同安县有四个盐场,分别为安仁盐场、上马栏盐场、下马栏盐场及庄坂盐场③。安仁盐场位于今厦门市同安区西南④,据清嘉庆戊午年间绘制的《同安县境图》(图1),安仁此地大致位于灌口附近,西与长泰地界相接,东面滨海,而安仁这个词作为厦门一处地名至今仍然在使用,现安仁社区为厦门市集美区灌口镇所辖;上马栏、下马栏盐场位于烈屿牧山附近⑤,而后演化为明清朝时期的烈屿盐场,现烈屿岛位于泉州市金门县,亦被称作小金门;庄坂盐场位于今厦门市翔安区大嶝镇⑥,此区域制盐传统保留至现代,而后因产业升级消弭。元代时期,福建设有盐运使司,彼时的同安县浯州场(现金门岛范围)所辖范围多达10埕,是福建七大盐场之一。明承元制,厦门地区的盐场依旧归属于浯洲场统辖范围,并无特别变更。
据现有史料推测,今厦门市翔安区及同安区域清代时期所涉及盐田(图2)主要为浯洲场、祥丰场及莲河场。清初,浯洲场管辖范围由10埕变为6埕,分别为:汪厝、海头、大嶝、林边、河口、泥浔⑦。此中,大嶝埕属于今厦门市翔安区范围。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厦门地区增设烈屿场(涵盖今小金门范围);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厦门地区增设祥丰场(图3),归属于泉州府同安县,盐场范围东至行厝,西至林边,南面临海,北达同安山;清嘉庆二年(1797),厦门地区增设莲河场(图4),裁去烈屿场,以浯洲场为总场。其中,莲河场归属于泉州府南安县,东、南皆临海,西接祥丰,北达安海。浯洲场场址位于东浦石鼓山下。此时,厦门区域内可考证总盐田面积已高达12.36416平方千米,堪称厦门地区在清朝时期盐业发展的高峰,为厦门近现代盐业的兴盛发展建立了基础。
晚清民国时期,因政权更迭与战争影响,厦门地区的盐场经历了行政所属范围的变更与部分盐田停晒。其中,1916年时,原属同安县的祥丰场并入金门县,盐场于地理位置上无变化,仍然为原祥丰场的大嶝坵。1933年春,金门县所辖三盐场因交通运输不便、产量稀少等原因被福建盐务管理局下令剔除⑩,至此,厦门地区盐场仅剩莲浔场中的莲河场。至1949年,今厦门市境内盐场仅存莲河场中的珩厝、东园、茂林、董水、后村5埕盐田,总面积1.23476平方千米k,与清代时期的总面积相差甚远(表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莲浔盐场进行接管。1951年,为照顾主产区盐民生活,厦门盐场废弃茂林、董水、后村3乡盐坎l。1957年,福建省盐区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全省盐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此时的同安盐区已有鲟窟、嶝崎、白头、东园、吕塘、霞浯、莲河等盐田,共计1.406255平方千米,年产盐能力达到10万吨以上m。至1986年,同安县总计新旧盐田总面积高达20.280034平方千米,比解放时的盐田面积增长15.42倍。2005年,为适应产业结构转型需要,福建盐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厦门盐场仅余大嶝盐田,后因经济转型需要,大嶝盐田亦进行变革。
如今(2023)笔者于昔日大嶝盐田、东园盐田及莲河盐场所在地进行田野调查,发现当地盐场多数已深度回填,地表未见明显盐业活动痕迹,笔者选择对部分当地村民进行走访调查n。在大嶝当地的《郑氏族谱》中,有关于大嶝晒盐的历史自明朝即有相关记载,一说,大嶝田前村的盐田为明朝沿用至现代。据悉,近现代时期的大嶝盐田覆盖范围至下红壁区域,相较清末民初时期范围略有扩大,大嶝盐田大致位于现嶝崎社区龙田中路附近(地理坐标:24°33′49″N,118°19′21″E),前大嶝盐场管理所位于环嶝北路,现嶝崎社区行政执法大队附近(地理坐标:24°33′44″N,118°18′32″E)。据传大嶝盐田(图5)一度因产出的盐品质较好作为贡盐,亦称为“尚方”盐场o。
东园盐业同样源远流长。据《东园志》所载,清嘉庆二年(1797)东园已有盐业。此时的东园盐田与珩厝等26乡共同归属于祥丰场,其盐田总面积已超过10平方千米。然现在的东园盐田遗迹难寻,均已废弃回填,有的改为建筑用地,上面已经盖起了高楼,只尚存一些盐堤。东园盐田曾经很繁荣,下湖(音译)的盐都会运到东园来晒,大约一星期到这晒一次。东园盐田(图6)的每个盐区都有自己的名字,如六八围、七八围、门口兜、东兜、西兜等。六八围、七八围盐区是东园盐田最大的盐区。
清同治六年(1867)莲河已设有“莲河盐务正堂”管理海盐生产,后莲河盐场与浔美盐场合并,行政上归属于南安县分管。现莲河盐田(图7)大致范围位于今莲河社区新店镇传播管理站附近(地理坐标:24°35′1″N,118°20′30″E),其遗迹附近有一石屋,为此前看守盐田人员所居住,平时用于盐民休息并存放各类晒盐工具,如盐铲、磨等。
纵观厦门盐场之变革,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唐宋时期为厦门盐业的初步萌芽期,此间关于盐场的文献记载较少,但部分盐场可于其后的盐业遗迹或史料之中得到印证;元明时期厦门盐业的逐渐走向成熟,至清朝时期为鼎盛,盐场数量与盐田面积均达高峰;而后因战争动荡、政策更迭等因素影响,晚清民国时期的厦门盐业发生了一系列变革,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恢复,又于21世纪初进行转型。
1.2 盐政沿革
以唐代为厦门盐政起点,此时福建盐务均归东南道盐铁使管辖。后于福州置侯官,厦门盐场归属南安盐官管辖,其盐运归漕司统辖。宋代,盐务改为茶盐使管辖,分监、场、务、栅4级。厦门境内盐务依旧为泉州府管辖,盐场属路转运司主管,分别为同安县的安仁盐场、上马栏盐场、下马栏盐场及庄坂盐场。元代初,盐政统归盐使司,福建盐务归于福建盐运司,厦门境内为浯洲场盐课司。至顺元年(1330),厦门盐场依旧为浯洲场,此时每场设司令一员,从七品;司丞一员,从八品;管勾一员,从九品。
明代盐场管理依循元代制度,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浯洲场设盐课司,管辖浯洲、烈屿2场10埕14仓。明万历八年(1580),各属盐课司经过裁撤,后置盐场公署,盐场均设大使、副大使各一员,下分设盐团、由总榷、秤手、团首组成。清朝盐政设都转运司专理。清初,浯洲场仍设盐课大使,隶属于盐法道。乾隆元年(1736),小埕6所(汪厝、海头、大嶝、林边、河口、泥浔)由县代管。乾隆四十八年(1783),增设烈屿场盐大使;乾隆五十一年(1786),增设祥丰场盐大使;嘉庆二年(1797)增设莲河场盐大使,裁去烈屿场盐大使,烈屿场归浯洲场管理,此时厦门境内盐场为莲河场、浯洲场以及祥丰场。
民国元年,盐法道改为盐政处,负责制盐、运输、收税;次年改名为盐运使署,又更名为盐务稽查所,专管产销事宜。当时因盐税抵押给外国,在厦门另设盐务稽核支所,由外国人任经理,专管盐税稽征事宜。民国四年(1915),祥丰场并入莲河场,民国十六年(1927),晋江境内浔美盐场并入莲河场,二者合称莲浔盐场,并设立莲浔盐场公署,盐场境内盐务由莲浔盐场公署管理。民国二十四年(1935)4月1日,盐运使署与稽核所合并,成立福建省盐务管理局,属下7个盐场及3个盐务所,厦门境内为莲河盐务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厦门盐务管理机构几经改制,历经福建省直属盐务所、盐务局、盐务管理所、盐业分公司等,现在为厦门盐业公司(厦门市盐务局)。
1.3 盐之经济
肃宇乾元元年(758),盐法初变,实行食盐专卖。宋代福建盐利收入分为盐课与专卖两类,盐课为对于盐亭盐丁征收税赋,即盐税。自元代起,盐税收入就在福建财政中占据主要地位。据《福建通志》卷19《盐政志》,福建省此时每年秋粮为二十七万八千九百余,夏税为一万一千五百余锭,但盐课已达到了三十九万锭,其收入已远远超过两税。明清时期福建盐税盐法多变,历经计口配盐法、引岸制、按包抽课、计坎定则、票运法等,盐税水涨船高,导致盐税萎缩,但亦是福建主要财政收入之一。据《鹾政全书》所载,清代厦门所占浯洲盐场,与浔美盐场、丙州盐场三场所得盐税需送至泉州府清军配予附近官军月粮,可见此时盐税已不仅为国家财政出力,亦成为地方财政的补充。
盐之利不仅是税赋利于国,于民亦有益处。尽管昔日盐场已然消弭,关于盐的故事仍然存在于当地村民的记忆之中。譬如大嶝盐场历史悠久,晒盐技术好,产出的盐品质较高,盐民收入颇丰。据大嶝村民所述,由于当时盐民的收入很高,几乎每家都有盐民,且限制一户仅限一人能当盐民。
2 厦门盐业文化
2.1 盐业遗迹
厦门盐场现虽已大多覆灭,但盐业活动亦留下了许多遗址遗迹。古代福建盐业行销之路被称为闽盐古道,厦门的浯洲场、祥丰场、莲河场属于官运范畴,位于其中的泉永线之上p。就厦门本身盐运而言,刘五店码头与澳头码头在明代以前已有之,厦门境内产盐大多由此二处码头运销。现厦门市翔安区新店澳头附近的广应宫(澳头妈祖宫)前有一块为蒋鲸台所立的“蒋公均饷功德碑”,据悉,明天启四年(1624),蒋鲸台在家乡沃头减免盐税q。
前莲河盐务局(图8)位于莲河莲兴街4号,正处于莲河商业区中心的莲河老街之中,虽现已弃用,但仍可从其旧址中窥见昔日繁华。旧址门口挂牌“福建南安盐务局”及“福建省盐业公司南安支公司”,内部含前盐务局办公楼、前盐务局职工医院、前盐务局职工宿舍,集医、住、食为一体。
据《厦门市志》载,莲河有一古渡口,正是西南面对厦门岛,东南面对大嶝岛和金门岛,航路三面畅通,港口深阔无暗礁,既是对外通商口岸,又是避风良港,明代时期为闽南著名的渡口。据与当地村民进一步了解,在莲河老街附近确实曾有一古渡口,曾经一度是台湾、大小金门、大嶝、小嶝、角屿等诸岛与大陆重要客货往来的桥梁渡口,现已废用。
清末至民国时期,大嶝地区曾驻守着盐兵,修筑了盐兵楼,现址为翔安区大嶝街道田墘村北里。建筑一楼门窗为闽南传统建筑,二楼则为欧式,中西合璧风格浓郁,二楼中部上端镌刻“仰之弥高”四个大字,两侧有飞马图案r。抗日战争时期,该盐兵楼为金门县政府办公地点。
2.2 制盐技艺
古代福建制盐工艺分为两种,一为煎法,即煮海水成盐,始于宋元时期,惠安县多用此法,工序为先淋卤,后煎盐;另一法为晒盐法,宋元时期为“刮咸聚溜、浇淋取卤、晒曝成盐”,明代逐渐引入坎晒工艺,至清代福建沿海地区已普遍转为滩晒盐田。
古代厦门制盐多采用晒盐法,晒盐法主要依靠两个条件,一为太阳,二为风力。若单看这两个因素,日照时间更长的夏季看似最宜晒盐。《福建盐法志》亦称,一年之中产盐最盛的时期为五六七月,此间按气候多处于厦门之夏季,到了近现代实则不然。据当地村民介绍,厦门晒盐近现代时期多在冬季。冬季的厦门并不寒冷,温度适宜,而厦门夏季多台风暴雨,冬季相比夏季而言气候更为干燥,更加适合盐田进行晾晒工作。近现代的厦门盐田沿用了清末民初时期的埕坎晒盐法,此前使用水车、吊缸辅助晒盐工作,后逐步改为抽水机。所谓“坎”,为筑堤之后依据地形垒土作梗而成,盐田内一般划分为6至7坎,出盐的地方为头坎,总称为盐埕。一个盐田会配备一个专门的技术员,盐田底下会铺满泥沙、泥土以及防止海虫用的石灰,只有出盐的头坎下面会铺设瓦片。
2.3 盐饮食
因盐业发达,厦门本地特色饮食中亦有盐的参与。据传戚继光发明的咸光饼是以食盐融入面粉的美食,在这之中佐以红糖、芝麻等,采用无烟烘烤而成,其口感酥脆,半咸半甜。在产盐历史悠久的大嶝亦以鲜咸甘甜的大嶝紫菜为特色食品。因大嶝浅海范围污染少,海水质量优良,所生长的紫菜甘甜可口,口感上佳,堪称上品。许多厦门本地的饭馆均以大嶝鲜紫菜为原料制作紫菜煲,以紫菜为底料,加入新鲜海蛎、虾仁等,佐以食盐入味闷煲,其成品味道极其鲜美,备受推崇。
3 结语
厦门盐业考古是对于厦门本地海洋文化遗产的进一步调查与保护,是赓续厦门地区盐业文化的一条重要线索,亦可作为福建盐业史的补充。本文结论为对历史文献分析及当前厦门部分盐业遗址调查所得。据悉,厦门市内并不存在盐矿与盐井,盐场均以海水蒸发提取制盐。然而目前所调查盐业遗迹未能得到有力保护,多数湮灭或地表不可见。随着后续文物调查与考古勘探工作的开展,对于厦门盐业考古的研究将更为详致。
注释
①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志:盐业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38.
②吴锡璜.同安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29:32.
③王存.元丰九域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4:403.
④⑤⑥吉成名.宋代食盐产地研究[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2009:67.
⑦kl同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同安县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0.
⑧于浩.稀见明清经济史料丛刊:一辑:第二十九册:福建盐法志[M].北京:国家图书出版社,2008:284-285.
⑨于浩.稀见明清经济史料丛刊:一辑:第二十九册:福建盐法志[M].北京:国家图书出版社,2008:286-287.
⑩黄振良.浯洲盐场七百年[M].金门:金门县立文化中心,2003:66.
m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志:盐业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40.
n探访村民为:前大嶝盐场场长(谢振聪)之子谢先生、前大嶝战地摄影记者郑水忠先生、东园村盐田附近的村民张女士及居住于莲河盐田附近的村民。
o赵逵.中国古代盐道[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315.
p赵逵,李雯,邢寓.闽盐古道上的遗珍:以泉永线盐道上的传统聚落和建筑为例[C]//郑长铃,萧百兴,张杰.闽东之光:聚落文化的历史走向与保护振兴—第五届两岸大学生聚落文化与传统建筑调查夏令营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20.
q《中国海岛志》编纂委员会.中国海岛志:第三册:福建卷[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4:332.
r靳维柏.厦门闽南红砖建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