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博物馆社会教育发展新路径

2024-09-29 00:00:00周密密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16期

摘 要:文章以博物馆社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为切入点,以常德博物馆作为个例分析与支撑,从馆校合作、主题式项目教学、叙事性展陈设计及趣味化引导等方面对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加以讨论,探讨如何有效利用博物馆丰富的教育资源,激发博物馆文化资源的潜在教育影响力,不断推陈出新,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关键词:常德博物馆、社会教育、新路径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16.017

1 研究背景、意义

近几年呈现的“博物馆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在精神层面上有了更高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民需求层次的提升,人们越来越追求多元化的学习,希望在博物馆获取更多教育资源。2015年我国《博物馆条例》对博物馆的定义将“教育”调整至博物馆基本职能的首位,突出了博物馆教育的重要性。

常德博物馆作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和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常设多个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为公众提供丰富的历史文化教育资源,具有极强的社会教育功能。2023年常德博物馆开展教育活动200余场,惠及线下公众3万余人次,其中青少年2万余人次,活动的线上点击量超过80万次。

本文以常德博物馆开展的社会教育活动为一手资料,通过分析其社会教育案例,进一步探讨博物馆如何推陈出新,向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教育服务。

2 博物馆社会教育模式

2.1 馆校合作模式

博物馆作为青少年的第二课堂,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通过沉浸式学习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双减”背景下,博物馆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常德博物馆不断创新讲座内容与讲述方式,积极探索馆校合作模式,多次开展公益讲座进高校活动。“一个关于城的故事”讲座以常德城史为主线,介绍了不同时期常德的发展历程,并结合常德地区出土的文物进行阐述,让学生们对家乡历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2022常德楚墓考古新发现》重点介绍了2022年在常德发掘黄土山墓群的考古新发现,介绍其墓葬形制、出土文物、墓葬来源等,鼓励大家多来博物馆参观体验,共享考古成果;“浅谈博物馆展览及博物馆公众教育”讲座,以博物馆展览的三大要素“场”“物”“人”为切入点,讲述了博物馆藏品的分类与来源、博物馆展览的策划流程与叙事方法及博物馆公众教育的三大板块,引导学生对博物馆有了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

202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常德博物馆教育员带着“红色印记 百年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特展”来到常德市各个中小学进行宣讲。通过宣讲,激发了孩子们爱国爱党的热情,让孩子们接受了一次系统而印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近年来,常德博物馆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优势,不断加强馆校合作,通过搭建实践平台、推动创新建设、培养志愿者等形式协同育人,让博物馆陈列展览、公众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实现博物馆和学校之间的双向赋能。

2.2 主题式项目教学

2015年《博物馆条例》对博物馆的定义中将“教育”调整至博物馆基本职能的首位,突出了博物馆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的概念已经不再局限于博物馆单方面的信息输出。博物馆教育更多地融入了公众主动学习的元素,这一变化是博物馆从“以物为中心”转型至“以人为本”的最直接体现。

例如,故宫博物院开设了“故宫文创儿童体验店”,通过独立的场所为儿童提供专门的文创产品,寓教于乐,尝试主题化经营;上海博物馆创立了“上博学院”品牌,作为博物馆基础教育活动的衍生,开发出符合市场定位的系列化教育课程和项目。

这些教育项目虽然各具特色,但都体现了参与公众的主动性和互动性。

常德博物馆在传统节日教育项目上进行了大胆创新。2023年2月3日,举办“博物馆里闹元宵”活动,不同于以往单向授课模式,加大了体验互动力度,分为参观、体验和猜灯谜三个环节。首先,讲解员带领观众参观“有模有样—桃花源里传统糕点印模艺术展”,通过200余件传统糕点印模,感受传统糕点精巧别致的印模文化;其次,观众在社教中心观看常德桃源县非遗土家族打糍粑团队展示糍粑制作流程,伴随着土家族摆手舞的音乐,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欢乐的节日氛围;最后,观众在展厅猜灯谜,猜中者还可以领取一份文创礼品。通过一系列社教活动,潜移默化地加深了观众对传统节日的理解与认同。

由此可见,常德博物馆教育团队注重发挥资源优势,不断利用创新思维推陈出新,通过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地输送到公众生活,让博物馆不再高冷,而是以更加多元和亲民的方式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图1)。

2.3 叙事性展陈设计

博物馆是知识生产场所,展览是向观众传达地域历史文化知识和实施公共教育项目的常见方式,通过教育,加强公众与地方历史文化的连接,引导公众关注身边的文化遗产。

讲述地方历史故事,让市民了解和热爱家乡,是地方博物馆的宗旨。常德博物馆展览扎根地方历史文化,将最具本土特色的内容进行提炼和整理,把最能代表地域文化精髓的内容简明扼要地展示给了观众,从具体到宏观、从细节到时代的内容挖掘。基本陈列“常德历史”分为“史前探源”“墟中觅史”“汉后撷珍”“悲壮抗战英雄城—日军常德细菌战暨中日常德会战”四部分,以时间为脉络,展示常德这座古城悠久的历史文化。专题展“常德根艺”“常德民俗”“常德名人”“常德名胜”充分展示了当地丰富的民俗风情和文化底蕴。

2.4 趣味化引导

博物馆教育的本质是通过展览、研究、社教活动等一系列工作实现知识的普及和传播。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出于娱乐动机参观博物馆的观众越来越多。博物馆应增强教育内容的趣味性,提高观众参与度。趣味性教育活动改变了传统说教灌输式教育模式,使学习者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

2023年暑假,常德博物馆推出3期“触摸历史探古寻踪”模拟考古体验,“小小考古家”在模拟考古体验区挖土、清理文物、填写记录卡,体验考古的乐趣。孩子们通过新奇有趣的互动体验,学习考古知识、了解本土历史文化,让考古和文物保护成果与人民群众共享。

2017年常德博物馆举办小小讲解员夏令营,33名队员前往常德南坪考古工地,听考古专家现场讲解东汉砖室墓的构造,近距离观看文物出土过程,并亲自体验了清理器物环节。从考古工地回到博物馆后,考古专家做“常德南坪考古发掘鉴赏—身边的地下博物馆”知识讲座。南坪高戎墓出土的文物让同学们大开眼界,八枚滑石印章和一枚铜印述说了高戎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升迁过程,这些文物成了穿越千年的人生档案库。通过看工地和听讲座的方式,孩子们对考古工作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常德博物馆策划推出“常博奇妙夜”活动,这是常德博物馆成立以来首次尝试夜间开放,当晚就吸引了6000余名观众参与。活动设置了丰富多彩的“趣味大闯关”游戏(图2),激发了观众的互动热情。如“五谷丰登”谷物大转盘、“承古拓今”金石拓片、“百步穿杨”投壶体验、“化零为整”文物拼图、“寻宝”拍照打卡,市民穿梭在各个展厅,完成一个个闯关任务后,即可得到文创礼品。

3 博物馆社会教育提升路径

3.1 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内涵

博物馆是地域文化传播载体,每个博物馆都代表着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长期以来,我国文物收藏研究大多停留在器物学、文物学和考古学的层面,未达到透物见史、见人、见精神的高度。为讲好文物故事,博物馆收藏研究时要以展示传播和公共教育服务为导向,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揭示文物所反映的地域历史文化现象,生动讲述地域历史文化的故事。常德博物馆可围绕馆内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物来策划展览和社会教育项目,与当地学校合作开发地域文化教育课程,形成本馆特色教育品牌,提高公众参与社会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体验感。

3.2 整合多方资源

教育项目的开发涉及文博、教育、艺术设计、传播学等专业领域,地方博物馆由于缺乏人才、资金和社会资源,应积极寻求外部合作,创新突破,整合资源。

3.2.1 发挥区域中心馆的带动作用

湖南省博物馆作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依托馆藏文物资源优势,开发馆际交流教育项目“博物·湘行”,课程分为“汉服之美·礼仪课”“茶器之趣美学课”两部分,该馆教育员化身西汉“辛追夫人”和唐代“仕女”,以贴近历史的姿态向孩子们讲述文物的前世今生。湖南省博物馆教育团队带着“博物·湘行”项目,先后来到湖南各地,让当地的孩子体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3.2.2 成立区域博物馆联盟

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丰富且多元,远远超过当前一座博物馆包含的内容范畴。成立区域博物馆联盟,开展多元化的区域博物馆教育交流活动,如进行传统文化体验、艺术体验、红色故事宣讲等。同时举办博物馆教育专业工作交流活动,进行专家讲座与案例分享,通过活动凝聚区域博物馆力量,打破行政区划界线,以公共教育的方式增进公众对区域文化的了解。

博物馆还可以与周边的艺术馆、文化馆、展览馆形成联动,共同策划展览和公共教育项目,通过跨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

3.2.3 形成全馆大社教态势

在馆内,社会教育工作要与展览、宣传推广、典藏、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等工作进一步融合协作,合作效应更加明显。

3.3 打造沉浸式互动体验

为增加公众对博物馆展览的参与和体验,博物馆可运用现代科技让文物“活”起来,让公众在寓教于乐中学习历史文化知识。

如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华彩万象—石窟艺术沉浸体验”,以莲花为造型设计成巨型数字装置,艺术家们结合数字绘制、3D投影和AI技术,来表现克孜尔石窟、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艺术风格与丰富内涵;殷墟博物馆使用UI技术,设置了10多种人机交互体验区,各种拼图、甲骨文闯关游戏、甲骨文互动投影等,观众隔空操作就可以答题;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历史小剧场《梦见瓯骆》与展览一起创造出一场沉浸式的多媒体舞台秀,现场增设与观众互动的环节,让大家能够参与到实际体验中。

同时,不少博物馆探索“娱乐+学习”的模式,深受年轻观众喜爱的“博物馆+密室逃脱”“博物馆+剧本杀”等形式慢慢普及,例如,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创建了“大明都水监之运河迷踪”主题展厅,提供密室逃脱游戏,让观众在探索中欣赏大运河沿岸的美景;浙江自然博物院推出“山海秘境”实景科普剧本游,将自然生态和中国神话相结合,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探索方式。

3.4 创新教育传播手段

当今处于互联网时代,日新月异的大众传媒、新媒体,日臻成熟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观众欣赏习惯的变化,为社会教育的多样化发展拓宽了平台。同时也要求我们适应技术和公众文化消费的习惯,不断创新社会教育的平台和方式,推动社会教育活动的知识化、通俗化、趣味化、体验化。

常德博物馆可探索通过App、游戏、动画、AR和VR技术、文创产品、文物知识“故事化”解读等手段,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推动社会教育向纵深推进,扩大博物馆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3.5 构建分众化教育格局

作为一座综合性博物馆,应针对不同年龄段群体开展教育服务,确保博物馆的公共教育服务全覆盖。目前,常德博物馆拥有多个教育品牌外,参观大闯关、暑期夏令营、快乐课堂等教育项目主要面向青少年,“诗词雅韵吟寒食”“我们的中秋”“端午民俗体验”等传统节日教育项目面向全龄观众,而面向老年群体的教育项目还未完善。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博物馆应推出专门针对老年群体的教育项目,如开设老年专场导赏等活动,彰显博物馆的人文关怀。

常德博物馆除了现有的教育品牌,还可以通过高品质文化讲座、临展导赏、线上课程、线上讲座与导赏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扩大教育服务覆盖面,让博物馆与广大观众建立更广泛的连接。

4 结语

在强调博物馆社会性与服务性的当今,传统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已不适应当代观众的需求,常德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应立足馆藏文物,整合内外部多方资源,运用新媒体等大众传播媒介,将现代科技手段应用到教育活动中,构建分众化教育格局。希望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与教育的重要场所,充分发挥自身教育职能,能持续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斯齐.传播、意义与场域: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多维度分析[J].博物馆管理,2020(4):61-67.

[2][佚名].城市历史博物馆社教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探寻[EB/OL].(2024-03-01)[2024-04-21].http://sanyamuseum.com/a/chenliexuanjiao/2024/0303/5844.html.

[3]陆建松.如何讲好中国文物的故事:论中国文物故事传播体系建设[J].东南文化,2018(6):117-122.

[4]王诗宇.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融合发展模式探究:以大连博物馆“馆校合作”实践为例[J].大连大学学报,2023(6):129-134.

[5]赵纯菊.区域文化视域下成都地区博物馆公共教育研究[D].成都:成都大学,2023.

[6]王之.晋商博物院的传统文化构建与应用推广[D].太原:中北大学,2023.

[7]罗宇芬.贵州省民族博物馆社会教育发展研究[D].贵阳:贵州民族大学,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