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丰登仓廪实

2024-09-29 00:00:00姚玲玲张文玲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16期

摘 要:咸阳茂陵附近的西汉空心砖墓中发现的5件墨书题记釉陶仓,里面残存有麻、粟、麦等粮食作物,对研究西汉时期关中地区的农作物种植情况和民众饮食结构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佐证,文章对此进行了介绍和浅析。

关键词:茂陵;题记陶仓;粮食作物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16.004

“国家大本,食足为先。”历史上各朝各代无不把五谷丰登、仓廪实、衣食足作为国泰民安的标志。《管子·牧民》曾说:“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这里的“仓廪”指的就是储备谷米的仓库。中国古代很早就开始重视设仓储粮,传说神农氏时代就有藏谷而有仓之说。汉代对于建仓储粮尤为重视,汉高祖七年(前200),在开始营建新都城长安的时候,国家粮仓就被列入规划之中。汉代不仅有多处中央直接管辖的大粮仓,各郡县和军队中也建有粮仓。同时,随着儒家独尊地位的确立,汉代人所崇信的“死人有知,与生人无异”的观念使厚葬之风盛行。“事死如事生”,因而用现实中经常出现的粮仓模型作为明器陪葬的习俗也逐渐盛行起来。

1979年11月,考古工作者在咸阳茂陵之东南约2千米的地方发现4座西汉空心砖墓①。经清理发掘,出土器物100多件,其中釉陶仓7件,现有5件藏于茂陵博物馆,形制相同,仅大小和墨书题记有别。里面残存麻、粟、麦等粮食作物,已发表的资料对之提及甚少甚简,本文进行了介绍,以供大家欣赏和作为研究资料之用。

1 “麻一京”黄釉陶仓

高32.9厘米,口径7厘米,底径20.7厘米。泥质红陶,通体施黄釉。小圆口,口上置覆钵式盖,仓顶呈伞形,饰三层瓦纹,出檐较短。筒腹上粗下细,上下饰两周阴弦纹,平底出沿,柱形三足(图1)。仓顶板瓦上墨书隶体“麻一京”三字(图2)。出土时仓内有麻的外壳。

麻即今日桑科的大麻,既是粮食作物,也是纤维作物。京是高大的圆形谷仓,《管子·轻重丁》云:“今者夷吾过市,有新成囷京者二家,君请试璧而聘之。”②大麻的栽培起源于中国北部或中亚地区③。在我国,大麻遗存大多出现在北方地区,目前发现最早的大麻实物遗存是甘肃省东乡县林家遗址出土的大麻籽,距今4700年左右④。《诗经》中关于麻的记载,已经有了“枲”(雄麻)和“苴”(雌麻)的区分。麻因其雌性结的籽实可以食用,被列为“五谷”之一,而其雄株的纤维细柔,可用作纺织原料。商周时期,麻成为一种相当重要的作物;秦汉时期,于黄河流域普遍种植。

2 “粟一京”黄釉陶仓

高36.7厘米,口径7.3厘米,底径20.3厘米(图3)。顶边墨书“粟一京”三字(图4)。仓内有粟的外壳(图5)。

粟俗称“谷子”,又称为“禾”“稷”等,脱壳加工后称“小米”。其原产黄河流域,因耐干旱、易培育,在我国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西安半坡、河北磁山、河南裴李岗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均出土有粟粒,距今已有六七千年。春秋战国至隋唐之前,粟是中国北方最重要的粮食作物,被奉为百谷之长。汉代,粟在国家农业中具有显赫的地位,深受统治者和民众的重视。据目前考古资料可知,有明确出土地点、时代的书有“粟”字的西汉陶仓有:西安三兆村3号西汉墓出土的釉陶仓(M3∶2)上墨书“粟一京”,而仓内所盛谷物经鉴定为粟;洛阳烧沟汉墓出土有1件陶仓,上书“粟万石”,洛阳五女冢267号新莽墓的陶仓上墨书有“粟万石”等,新安铁门镇15号西汉墓陶仓(M15∶12)上写有“粟”字。另外,居延汉简记述的粮食出入中,粟是最为常见的粮食品种。

3 “月粟一京”黄釉陶仓

高36.5厘米,口径7厘米,底径19.5厘米(图6)。顶边墨书“月粟一京”四字(图7),“月”在古汉语中通“肉”,“月粟”应该是脱壳后的粟。出土时仓内盛有粟的碳化物,粟粒为卵圆形(图8)。应与西安白鹿原西汉早期95号墓出土的陶仓(M95∶10)上粉书有“白粟粟”的意思是一致的。

4 “小麦一京”黄秞陶仓

高30.8厘米,口径7厘米,底径19厘米(图9)。盖顶边墨书“小麦一京”四字(图10),仓内有小麦的外壳(图11)。

“小麦”原产西亚,大约在距今5000年左右传入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⑤。据最新的考古资料,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遗址出土的碳化小麦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小麦遗存⑥。郑州二里岗商文化遗址小麦颗粒的发现,证明了小麦在当时已经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甲骨文中的“来”字本意指小麦,便取自其抽穗时的形象。《诗经》中已经有多处提到“麦”字。到了春秋时期,小麦已经是中原司空见惯的作物了,《左传·成公十八年》记载:“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⑦可见当时不能分辨大豆、小麦要成为“无慧”的标志,所以才有了成语“不辨菽麦”。战国时期发明了石磨,汉代时推广使用,使小麦从粒食发展到粉食,口感更好。铁制农具和牛耕广泛使用,一些新式耕田法(如代田法、区田法)相继诞生,加之水利设施的发展,这些都使小麦的种植得到了大力发展。《汉书·食货志》记载,董仲舒认为“圣人于五谷最重麦与禾也”。西汉时,种植麦子甚至引起了汉武帝的重视,西汉元狩三年(前120),汉武帝“遣谒者劝有水灾郡种宿麦”⑧,“宿麦”即冬麦。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曾以“军资未充,故须后麦”为由,拒绝亲征。在汉代,小麦甚至成了重要的战备物资。

5 “小豆一京”黄秞陶囷

高33.6厘米,口径7.2厘米,底径19厘米(图12)。盖顶边墨书“小豆一京”四字(图13),仓内有碳化的小豆(图14)。

小豆,古代叫“小尗”“小菽”“荅”,又叫“赤菽”。菽是豆类的总称,古语云:“菽者稼最强。”尗,《说文解字》中给出的解释是:“豆也,像尗豆生形也,凡尗之属,皆从尗。”苔,《说文解字》中记载为“小尗也”。尗为豆,那小尗就是小豆。赤菽即赤小豆,为小豆中最多见的品种,《韩非子》就记载了吴起用赤豆立信的故事。中国是小豆的起源地之一,栽培小豆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的小豆遗存相比其他植物遗存较少,目前国内最早的小豆淀粉粒遗存发现于距今7000多年的浙江跨湖桥遗址陶釜内,发现碳化小豆种子时代较早的遗址还有山东日照两城镇遗址、湖北黄冈遗址、河南禹州杜岗寺遗址等⑨。汉代,农耕技术和灌溉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小豆种植率的提高,汉代人普遍食用豆类。《急救篇》中提到一种“甘豆羹”,就是利用带有碱性的淘米水将小豆煮烂成粥,但不加调料,是北方的一种主食。

汉墓中随葬大量陶仓正是汉代经济繁荣、粮食丰收以及人们储藏粮食以备凶荒、重积贮思想的体现。《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⑩同时,随葬陶仓也反映了老百姓对丰衣足食美好生活的期盼。陶仓的数量反映出墓主人拥有粮食和土地的多寡,是一种财富、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茂陵附近出土的5件墨书题记黄釉陶仓,栩栩如生地为我们再现了墓主人的生活,体现了汉人更加注重生活的实用主义,为我们研究西汉时期地处关中的茂陵地区的农作物种植情况和民众饮食结构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佐证。

注释

①陕西茂陵博物馆,咸阳地区文管会.咸阳茂陵西汉空心砖墓[J].文物资料丛刊,1982(00):21-24.

②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古代汉语字典:第2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756.

③刘兴林.先秦两汉农作物分布组合的考古学研究[J].考古学报,2016(4):465-494.

④王庆瑞,郭德勇.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稷与大麻[J].考古与文物,1984(7):654-655,663,679.

⑤曾雄生.论小麦在古代中国之扩张[J].中国饮食文化,2005(1):99-133.

⑥于建军,何嘉宁.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遗址发掘获重要收获[N].中国文物报,2017-12-01(008).

⑦吴哲楣.十三经:左传:成公十八年[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5:770.

⑧班固.汉书:武帝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7:44.

⑨陶大卫.国内若干考古遗址出土小豆遗存的初步考察[J].西部考古,2017(3):274-281.

⑩班固.汉书:食货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7:159,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