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创新实践路径探索

2024-09-29 00:00姚宇娟
理论观察 2024年9期

摘 要: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三全育人的有效举措,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也是拓展和完善大思政格局的重要抓手。本文从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客体和环体三个维度入手,以主体关键发力,客体主动作为、环体着力改善为突破口,着力探寻其实践路径成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一招和构建大思政格局的创新举措。

关键词:课程思政、实践教学、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4)09 — 0034 — 04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构建大思政课格局,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完善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其作用和地位不言而喻。但是,目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仍然存在着教师思政素质有待继续提升、学生重视程度不足、课程思政建设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因此,从教师主体、学生客体和课程思政环体三个维度出发,探究高校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课程思政主体关键发力

“课程思政是通过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良性互动,实现价值观的树立和践行”[1]。传授知识与引领价值的关键在教师。教师同时也是课程思政的主体,帮助大学生在学思践悟中树立正确价值观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通识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为重点的教师队伍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中坚力量。因此,以教师思政素养为核心,从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等方面推进教师全方位提升,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专业人才队伍保障必不可少。

(一)教师着力提升思政素养推进课程思政队伍建设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教师思政素养是课程思政建设能否有效推进的关键,使各类课程教师成长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至关重要。

思政课教师提高政治站位。“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思政课教师应及时学习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力争在思想政治领域引领其他教师,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和专业知识技能,为学生树立良好典范,在课程思政育人理念指引下主动承担起责任与使命。

专业课教师提高课程思政能力。专业课教师是“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2]228的重要参与者,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一是人文学科教师提高思政能力。“必要的知识是我们进行思想的基础和前提”[3],人文学科教师自身要注意把握意识形态问题,力求尊重差异,传递正确价值理念。二是理工科教师提高思政能力。增强自身思政意识,开发课程思政功能,突出培育科学和创新精神、工匠精神,使学生踏踏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做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

通识课教师强化课程思政水平。通识课教师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融会贯通,并达成育人共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从学生兴趣出发,让思想政治教育通过通识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教师正确引导课程方向推进课程思政精准滴灌

“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也应趋向于思想”[4]。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在思想与实践交汇中掌握不同层级学生的认知与需求特点,尊重学生发展规律和思政课程教学规律,引导课程思政建设方向,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精准滴灌。

着力推进有效教学。遵循学生发展规律,尊重学生个性特征。坚持以人为本,聚焦满足学生需求,烹饪符合学生胃口的课程思政大餐,既要让学生“吃饱”,还要让学生“吃好”,追求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高效完成。

推进大中小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5],高校课程思政不只需要高校教师进行努力,还需中学和小学教师共同配合,久久为功、绵绵用力,注重各个学段思政内容衔接,把自成体系的各学段思政内容整体化、系统化、体系化。做好课程衔接工作,及时转变教学思路,有效应对认知偏差,精准回应学生难点和痛点。

(三)教师拓展教学方式推进课程思政创新发展

教学方式丰富多彩更能吸引学生眼球,提升课堂抬头率、点头率,有利于助推课程建设实效,增强育人实效。充分利用新媒体打造线上线下多元交互式课堂,第一第二课堂串联式教学方法,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思维,而后提升综合素养。

充分利用新媒体等互联网创新方式,营造线上线下合力教学方法。利用慕课、雨课堂、学习通和钉钉等软件进行思政教育和课程思政教育,增添教师和学生的多元一体互动形式,或运用专业思政软件和网站深化思政教育,促进课程思政的建设与发展,推动学生成长为符合党和国家要求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与建设者。

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打造第一第二课堂串联式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主阵地外,开辟卓有成效的第二课堂。运用实地参观和创设身临其境的教学场景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思政育人元素,使学生在春风化雨般的滋润中得到心灵浇灌和洗礼,真正了解社会、认识民生、体恤民意,更加坚定始终站在人民立场的政治取向。

(四)教师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为课程思政建设增添素材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6]“教师充分挖掘各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以政治来统领学理,以学理来阐释政治”[7]。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和准确的政治表达,向学生传达课程思政理念,借助网络平台和实践感悟挖掘思政教学资源。

“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8]。一方面,搭建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平台。搭建一个共商、共建、共享的思政网络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群团作用,共同维护思政网络平台,并实时更新相关资源素材。另一方面,深入挖掘其他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重点是从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注重隐性教育的思政资源开发和使用,为课程思政建设增添素材,为学生成长成材提供条件。

二、课程思政客体自觉践行

课程思政建设不仅需要教师引领,而且离不开学生广泛协作与配合。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更是由学生的综合素养来体现。黑格尔认为:“主体就等于它的一连串的行为。”[9]学生作为课程思政的客体,充分发挥其积极主动性就成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强心针和助推剂,因此,学生是课程思政建设奋进的重要动力之一。

(一)学生准确认知课程思政

在我国,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维护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不移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是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10]。大学生应对马克思主义是课程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有准确认识。在思想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锻造中确立正确的政治认识和价值取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11] 。“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建构课程思政更需要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守正的确政治观点,而后对课程思政建设生成正确的认知。

(二)学生自觉认同课程思政

“思维无内容是空的”[12],大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应有丰厚的学理支撑,内容丰富、内涵深蕴,使之情感认同有充足的理论依据。当认同这一价值理念时,学生便会自觉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读中国实际问题,能够用理论来解释和说明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方面的多种问题”[13]。自觉认同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地位,主动转变为参与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真正做到政治认同、政党认同,以及社会主义制度和文化等方面认同,将自己所学理论践行在实际生活中,转化为道德行为。

(三)学生坚定课程思政信念

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价值引领,始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世界,开展实践活动。这就需要有坚定执著的信念支撑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14]。课程思政建设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生主动根据课程思政建设对标对表,明确自身要求和发展期待,按照国家和社会发展要求确立价值追求,并坚守正确价值导向。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指导实践,任由国内外意识形态形势惊涛骇浪、风高浪急,始终处变不惊地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不断提升政治觉悟、思想道德和法治素养。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等为基础,加深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坚定党的领导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四)学生主动践行课程思政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15]。大学生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思想的洗礼,并形成正确价值认知和坚定信念,在此基础上自觉将价值理念转化为实践行动。思想指引行动,行动则对正确思想进行验证。“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16]。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思想指导实践活动,将思想力量转化为物质实践力量,突出思想实践伟力。脱离实践的思想“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17],大学生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开拓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使自身发散性思维的光芒充分迸发与积极主动创新的活力充分涌流。主动探索课堂有益资源,在实践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动员广大青年把报国之志转化为实际行动” [18]22,加快课程建设,使学生将课程思政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步伐。

三、课程思政环体着力改善

“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19]。课程思政建设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深受社会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社会环境能够为课程思政建设开辟新道路,提供新方向,反之,则阻碍课程思政建设进程。因此,需要着力改善社会、学校、师生和课程四位一体的建设环境。

(一)构建健康有序课程思政社会环境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党和国家的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20]。 社会环境既有线下传统环境影响,也有线上网络新环境。线下推动风清气正的环境构建,线上保障网络环境的良好发展,确保课程思政建设的良性社会实践环境。

线下推动风清气正的环境构建。一是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的引领作用”[21]147,举办大型宣讲活动、张贴宣传标语等,让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入脑入心。二是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与身边榜样,发挥朋辈力量教育引导作用。三是领导干部、党员等争做先锋模范,维护良好的社会风气。

线上保障网络环境的良好发展。一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面对重大突发事件,主流媒体发声定调压舱,保证网络环境正确的舆论导向,给大学生以正确思想引导。二是加强网络监管。行政部门在网络监管中要做到尽职尽责,“批判性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22],对不良网络倾向敢于亮剑,勇于精准打击,以期改变网络不良环境,净化网络生态。三是加大网络宣传力度。“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23]74。在各大官微、网站、平台醒目位置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二)完善课程思政学校实践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可不是一个象牙之塔,也不是一个桃花源。”[24]学校环境深刻影响大学生三观的形成和人格的塑造,因此,不断改善校园环境至关重要。注重隐性环境教育,注重实践活动价值,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健康有序的校园氛围。

注重隐性环境教育。“学校党组织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紧紧抓在手上”[25]86。学校办学宗旨、规章制度和教学理念等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学校各层面工作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要求,从严要求工作人员,自学生入学伊始,就营造和谐奋进的学校氛围。校领导、教师现身说法,课堂上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课下和蔼可亲,主动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注重隐性教育资源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推动作用。

突出实践活动价值。“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26],使学生在集体实践活动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注重以文化人,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举办文化交流会、文艺汇演,与校外的志愿服务团队合作等。通过挖掘本校或当地特色育人资源,使课程思政建设不再止于口头表达,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创建师生合力共进体制机制

“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27],教师和学生都是现实存在于课程建设过程中的,而课程思政建设正是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的双边互动过程。师生和谐作为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环境的重要环节,是构建课程思政和谐环境的重要保障。“亲其师,信其行”,师生共同参与,以教师思政能力吸引学生自觉投身到课程思政学习中,推动以构建课程思政和谐环境为基础的思政建设步伐。

“要增强制度意识,善于在制度的轨道上推进各项事业”。课程思政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教师和学生强烈的规则意识,自觉在体制机制范围内进行课程思政活动。准确把握“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必然是互相一致的”[28]。要求教师以把握学生自然成长规律,遵循学生成长特点的系统思维,使课程思政丰富有效进教案、进课堂、进头脑。学生客观公正进行教学评价,并将其作为教师考核制度的重要参考指标。师生共同努力、双向互通、共教共长。

(四)协调课程互通的“大思政”格局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发力,是着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举措,更是“大思政”格局下课程思政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汇聚育人合力,构建“大思政”教育共同体机制,保障课程思政健康运行环境建构,在着力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中落实时代新人培养目标。

把思政之“盐”融入课程之“汤”。使“思政课与专业课互学互鉴,汇聚育人合力”[29]。思政课程教师入专业课堂,与专业教师共谋学生成材,与学生共话发展规划。专业课教师入思政课堂,与思政课教师协同合作,满足学生个性需求,提升思政教育说服力和信服力。

构建“大思政”课程格局和教育共同体机制。构建以思政课为核心,各类课程为基础的创新互通“大思政”课程格局,推动形成系统完备的课程体系。完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注重教师思想和思政元素挖掘融入等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结果性评价,并将考评结果纳入绩效、评优评模考核中。构建教育共同体机制。成立课程思政专项工作小组,构建党委牵头、行政部门主抓、各院系落实、学生全员参与的教育共同体机制。有机融合各类课程的思政教学资源,实现课程间协同发力,开创立德树人同频共振的良性机制。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旨在把握教师、学生和环境三个维度,聚焦立德树人根本要求,依托“大思政”大格局,具体提出构建课程思政的有效方案。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体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要求,为课程思政的理论解读、制度安排和价值意蕴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方法,有利于整合思政教育资源,提升育人效果,也对思政课程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探索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实践策略,有效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可持续发展,为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

〔参 考 文 献〕

[1]巩茹敏,林铁松.课程思政: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态[J].教学与研究,2019(06):45-51.

[2]冯刚,彭庆红,佘双好,白显良,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3]吴宏政,黄蕾.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区别及其教育原理[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34(02):34-38.

[4][6][14][15][16][17][18][19][26][2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3,11,163,500,320,500,11,533,571,1.

[5][11][2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31,322,9.

[7]刘建军.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八个统一”[J].教学与研究,2019(07):13-19.

[8]马福运.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创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9][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145.

[10]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66.

[12][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2.

[13]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4.

[21]王晖,吕立志.当代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发展与实践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22]刘建军.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八个统一”[J].教学与研究,2019(07):13-19.

[23]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24]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奋斗,2020(17):4-16.

[25]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2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89.

[29]万林燕,姚音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同向同行[J].中国大学教育,2018(12):52-55.

〔责任编辑:丁 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