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小舞台 乡村大世界

2024-09-29 00:00侯涛
曲艺 2024年9期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一环,是与乡村产业、人才、生态、组织等并列的乡村社会发展目标的有机构成。以曲艺为代表的传统表演艺术有着上千年的发展历史,至今在乡村地区有着广大的群众基础。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乡村曲艺的发展不仅是体现乡村文化振兴效果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折射乡村文化本体地位与自觉意识,反映乡村文化市场发展“人民性”的具体表现。

随着近代以来乡村面貌与文化生态的根本改变,一方面古村落、古民居等传统文化物质空间逐渐消亡;另一方面包括曲艺艺术在内的乡村非物质文化资源不断流失。在传统文化缺位背景下,部分乡村表演存在着庸俗化演变趋势,乡村社会更是面临着精神空心化与文化异化倾向的巨大挑战。值得庆幸的是,如果回到乡村文化场域的基本现实,以曲艺为代表的传统艺术形式在乡村文化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更为重要的是,曲艺在营造良好乡村风气、构建传统朴素道德观与价值理念过程中持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影响力。千百年来,曲艺等艺术形式在为乡村居民提供休闲、审美价值的同时,其内容传达的都是忠孝仁义、诚信爱国等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一度成为乡村社会的重要价值与伦理标尺,在维持乡村社会和谐,促进基层自治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因此,曲艺等传统艺术形式的发展不仅关乎艺术自身的保护与弘扬,同时对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与乡村治理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当下我国正处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如何促进乡村曲艺表演样态的发展,助力乡村文化繁荣,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是文化主管部门与每一位曲艺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乡村曲艺表演市场的基本判断

(一)曲艺表演的根基在乡村

乡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也是曲艺等艺术形式的根基所在。相较于城市社会,乡村受到的工业化与外来文化冲击较小,因此较好保留了传统文化生态与审美倾向。通过比较不同艺术门类演出的城乡供需情况,可以观察到城乡演出的市场分化情况,以此理解乡村演出市场所占据的重要地位。根据《中国文化文物和旅游统计年鉴(2020)》中,2013年至2020年的艺术表演团体演出情况数据显示,在乡村演出市场中,戏曲、曲艺、乌兰牧骑等传统表演居于主导地位。2020年之前,戏曲类、曲艺类、乌兰牧骑表演团体的乡村观众人次占比年均超过60%,远远高于其他类表演团体(见图1)。这3类表演团体的演出内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成为乡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供给效率与供需匹配度较高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与其他艺术表演团体相比,戏曲、曲艺艺术团体在乡村市场拥有更高的演出效率。根据图2数据进行计算,戏曲、曲艺表演单场观众平均规模为577人,远高于其他艺术表演团体311人的平均规模,这说明我国戏曲、曲艺表演的乡村供给效率更高。通过观察戏曲、曲艺表演供需总体动态变化,不难发现表演场次与观众人次之间呈现出同步波动趋势,这说明戏曲与曲艺的演出需求对当年演出供给产生了较好的同向反馈。然而比较供需增速差异时,发现二者增速并不同步。根据图2中2013年至2019年戏曲、曲艺演出供需情况显示,戏曲、曲艺表演团体的乡村供给频次增加对需求拉动效果并不理想,同时也说明乡村戏曲、曲艺市场受众主要集中在存量人群,乡村地区的戏曲与曲艺的市场增量,例如乡村中年轻一代的传统审美偏好应该得到培养与重视。

比较戏曲、曲艺乡村演出情况会发现(见图3),乡村曲艺演出市场发展速度比预期中更快。乡村曲艺表演场次从2013年的3.1 2万增长到2019年的8.62万,年均增长率29.38%,其观众人次同期从790万增长到2019年的2510万,年均增长率36.43%。而乡村戏曲表演场次同期从43.67万增长到76.11万,年均增长率为12.38%,其观众人次从32.04千万增长到46.18千万,年均增长率7.35%。以上数据表明,与戏曲相比,乡村曲艺市场未来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三)市场化成效显著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演出行业市场化进程加快,包括曲艺团体在内的乡村文艺演出供给以非公有制艺术团体为主,且市场化水平逐年提升,艺术表演的市场化进程也随之加快。如图4所示,2020年之前,非公有制戏曲、曲艺团体的乡村观众人次由2013年的1.52亿人次上升至2019年的3.32亿人次,非公有制演出的观众同期占比从46.45%上升至68.10%。非公有制传统表演团体的演出场次则由2013年的29.78万场次上升至2019年的66.98万场次,同期占比从63.65%上升至79.05%。该趋势表明,乡村戏曲、曲艺演出市场呈现出以非公有制市场为主导的发展态势,乡村表演样态正在向市场化方向不断深化。如果对比供需增速,2013年到2019年,非公有制演出场次增长了125%,同期乡村观众人次增长了117%,同期公有制团体演出场次和观众人次分别增长了4.35%和下降了11.67%,这表明市场化的戏曲、曲艺表演团体在乡村的供给效率方面已高于公有制团体。

如果比较戏曲、曲艺乡村演出情况会发现,近些年曲艺演出的市场化成效更加显著。如图5所示,2013年到2019年的乡村演出数据中,非公有制曲艺团体比重从52.56%上升到76.91%,同期观众比重相应从42.04%上升至78.09%。同期乡村戏曲表演中非公有制曲艺团体比重从64.44%上升到79.29%,观众人次占比则从46.56%上升至67.56%。对比2019年非公有制艺术团体的乡村演出市场供需比重变化值,曲艺艺术团体的乡村演出供给主体市场化的实际市场反馈效果更好,曲艺市场化成效也比戏曲更为显著。

二、乡村曲艺表演样态面临的挑战

(一)需求侧:乡村娱乐方式发生根本转变

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普及深刻影响了乡村文化生活方式。根据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乡村居民休闲活动中频次最高的两项为看电视与上网。其中乡村居民每天收看电视节目的比例由2017年的51.52%下降到2020年的43.30%;每天上网的比例由2017年的23.46%增长到2020年的43.23%,之后几年依旧保持增长态势。由此可见,上网已成为当前乡村居民日常娱乐方式的首选。与城市居民相比,乡村居民休闲娱乐习惯改变尚存在一定程度滞后,但乡村文化生活已经从线下参与转为线上活动,这成为近年来城乡文化消费习惯最重要的改变。

与上述数据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乡村居民线下公共文化活动参与度较低。据CGSS调研数据显示,2017年,有近85%的乡村居民表示从未参加过任何公共文化活动;2020年,该比率下降到73.29%。而对城市居民的同期调查中,表示从不参加公共文化活动的比例分别为63%和57.77%。与城市相比,乡村居民参加公共活动频率明显不足。另外从参加公共文化活动的人数高频分布看,乡村居民参加公共文化活动频率最多每年1次,且主要集中在春节这一重大节日活动。以上现实表明,我国乡村传统娱乐方式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具体表现为线下文化活动的参与度相对不足,日常娱乐活动线上化趋势显著。

(二)供给侧:乡村表演的文化生态完整性丧失

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之间彼此依存,共同构成了乡村文化生态系统的内核①。老茶馆之于曲艺,承载表演的物理空间功能固然重要,但二者的强关联性在于这类表演与传统建筑空间的审美同构性。当空间与内容相得益彰并以整体面貌传达给受众时,会对观众产生超越表演视听感受之外的多维审美抓力,这也是线下文化消费有别于线上消费的独特魅力所在,也是其无法被数字化影音技术完全取代的主要原因。近百年来,乡村文化生态几经社会变迁遭受了巨大冲击,曲艺与其美学同构的建筑空间日渐分离。部分原始乡村文物建筑散落于乡野,处于自生自灭状态,传统曲艺逐渐被功能化e90e4517ffc5c6c2c52e60347f08b019的现代声光电设备环绕,文化内容与空间的分离导致曲艺的传统美学生态遭到空前肢解。生态完整性缺失必然带来美学表达的不充分和不完整,导致演出效果大打折扣,丧失了演出的感染力和观众的审美性。

与此同时,乡村文化宏观生态同样遭遇空前破坏。20世纪以来,国家工业化进程加速让乡村人口加速流失,乡村生态加速破坏,我国传统村落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加速消亡②。出生在工业化完成时态的城乡居民对田园式传统乡村的文化感知力逐渐消失,最终造成国民对传统文化的集体“失忆”③,国民的传统文化需求更是无从谈起。我国传统文化的变迁史表明,一旦传统文化生态环境遭遇系统性破坏,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本民族的文化生态多样性。

(三)供需互动:供需主体空间阻隔,互动性减弱

除了东南沿海少数经济发达地区的乡村外,大部分乡村地区的民间表演团体并不活跃,艺术表演团体在空间上的乡村疏离成为不争事实,“文化下乡”式供给主导模式依然是乡村演出市场的重要形态。改革开放初期,鉴于当时行政体制与市场条件等诸多限制,曾经作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重要载体的县级剧团规模逐渐缩小。乡村文化的乡土性与草根性决定了乡村演出市场供需主体间须保持深度互动联系,二者一旦疏远,乡村空间语境下的文化供需活跃度下降,文化需求的审美粘性随之下降。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国家对乡村文化工作的高度重视,县级剧团数量开始得到恢复性增长,但供需主体的空间阻隔依然广泛存在。通过观察曲艺类非遗传承人的城乡分布,便能清晰地看到这一供需鸿沟(见表2)。在第一批至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曲艺类非遗传承人的城市集聚形态尤为明显,且东部地区情况更为明显。对比乡村表演艺术市场的巨大需求,这种供给与市场的脱节现象不仅不利于乡村表演市场的良性发展,更会造成非遗传承的脱域问题,不利于非遗项目的传承。最应当警惕的是,一旦曲艺的供需互动消失,文化市场“供需相长”的正向反馈趋势就会发生逆转,市场萎缩将在所难免。

三、发展乡村曲艺表演的时代意义

乡村曲艺表演市场发展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必然性、现实必要性与目标人民性等底层逻辑,共同构成了曲艺等乡村艺术表演的发展底气与依据。支持乡村曲艺市场发展与乡村文化振兴,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前提和重要一环,更是持续改善乡风乡貌,推进乡村振兴“铸魂工程”,营造爱国爱家、安定团结良好乡村社会氛围的有力工具。

(一)符合文化发展的历史规律

从历史发展规律看,在本国经济从封闭落后转向开放繁荣时,必然会引发对本民族文化的反思浪潮。该过程即一国经济基础与文化自觉关系的历史周期律,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否定之否定”规律在文化经济领域的具体表现。中国经济在经历改革开放4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民族审美心态也悄然发生转向,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空前重视,民族审美指向逐渐从外向求索转为内向审视。越来越多的个人、组织开始关注并思考本民族文化所经历的历史命运与现实动向,那些曾长期被遗弃在历史角落中的乡村古建、传统艺术、民俗活动重新得到关注。乡村文化不再是孤立于城市流行文化之外的“弃婴孤儿”,在文化周期律作用下,乡村文化也必然会重新回归到民族文化的大雅之堂,为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丰富的创作素材与精神滋养。

(二)符合乡村文化发展的现实需求

曲艺等艺术表演的发展对繁荣乡村文化事业具有现实意义,也是现实国情农情下的最优选择。曲艺经典曲目历经数百年文化、社会、市场的打磨,经过无数次审美检验与市场检验得以传承至今,其艺术形式、表演内容以及精神内核与我国民族文化和精神诉求达到了深度融合,互为表里。一方面,曲艺艺术最能代表我国的传统美学精神,也是其成为百看百新、经久不衰经典作品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从经典曲目中反映的文化精神看,其背后无一例外都是宣扬爱国爱家、诚信友善、公正廉洁等民族核心价值与道德观念,成为宣扬教化、改善乡风,营造良好乡村社会氛围与实现乡村自治的精神辅助。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历史时期,我国的民族精神与传统道德观念不但不会过时,更成为营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目标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持。繁荣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当下乡村文化发展道路的现实选择。

(三)符合乡村文化发展的人民性要求

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繁荣发展乡村曲艺艺术从根本上体现了人民意志,是坚持文化市场发展导向人民性的必然选择。曲艺艺术在我国乡村地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与现实需求,由于乡村地区的文化生态相对完整,传统审美惯性更加稳定,乡村地区的文化需求具备天然、自觉的内生性特征。因此,坚守乡村文化立场,不断提升曲艺表演的供给质量与服务水平便是符合最广大乡村居民文化权益与审美诉求的集中体现。繁荣的曲艺市场有助于筑牢乡村社会的精神文化家园,让乡村真正成为中华文化的蓄水池与活化石。

四、乡村曲艺表演发展对策

(一)明确乡村本位

以曲艺为代表的传统艺术的基本盘在乡村,坚持传统艺术的乡村市场基本定位,不仅是其生存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作为文化传承者延续基层文化命脉的必然选择。我国传统文化的审美主体在乡村,传统文化中的物质文化遗存与非遗活动场域也主要集中在乡村,立足乡村本位本质上是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位。不同于流行文化与纯娱乐表演,曲艺等传统艺术形式有效打通了文艺作品的娱乐功能、教育功能边界,经过千百年传颂不衰逐渐内化成中国人的价值观,为世界提供了民族艺术发展的中国范式。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历史阶段,立足乡村本位,关注广大乡村居民的精神文化需要,在传承和演绎优秀经典曲目的基础上,以传统美学机理为本,创作出更多新的高质量作品,成为曲艺工作者的重要历史使命。

(二)改善文化生态

文化生态的完善程度及其内部构件之间的自洽水平决定了各构成要素的健康水平与功能稳定性。完善的传统文化生态是滋养曲艺市场繁荣的“土壤养分”,是保障曲艺艺术持续、健康发展较为重要的外部因素。按照曲艺对文化生态圈层的依赖,可优先从文化微观生态条件到宏观生态条件逐次进行改善。其中完善微观生态需要以恢复曲艺传统舞台美学系统为手段,达到舞台体系与内容体系美学特质相互观照的效果,进而营造出美学氛围。一方面,应该鼓励越来越多的曲艺曲目回归到乡村舞台,这样做不仅可以更好实现“让文物活起来”的活化利用目的,还可以通过艺术表演的完整呈现唤起更多观众的民族审美共鸣;另一方面,呼吁现代舞台体系的民族化重构,鼓励曲艺舞台设计除了遵循现有技术性标准外,融入更多传统美学考量纬度,逐渐引导实现曲艺舞台美学设计的中国化发展方向。此外,应加强乡村社会的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如加强对传统村落、历史建筑、古树名木、民俗活动、自然环境的整体保护,最大程度保留好乡村传统文化生态完整性。

(三)融合线上线下

在人手一部“摄影机”的新媒体时代,信息鸿沟所引发的认知不对称被彻底瓦解,真正实现了优秀文艺作品“酒香不怕巷子深”,曲艺也可以从中受益。曲艺应善用互联网工具,推动线上线下互动引流、实现线上“种草”带动线下消费的新发展模式。线上线下融合有助于激活群众的民族审美,特别是年轻一代对传统艺术的共鸣。通过培养乡村年轻群体这一潜在的市场增量,可以有效夯实乡村曲艺市场基础,缓解欣赏人群老龄化带来的市场增量不足问题。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还能有效促进乡村居民的自我身份认同,不断增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乡村不再是城市文化的追随者,而是真正代表了中华农耕文明之美的精神家园。虽然有人质疑线上演出就像商品市场,可能会挤占线下演出的市场空间,但由于文化消费具有空间与场景的消费特点,线上线下服务具有较强的异质性,两者融合不仅不是零和博弈,更是促进传统艺术市场持续增长的有力手段。

(四)增强供需互动

增强供需互动是确保乡村曲艺市场旺盛生命力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尊重文化市场“供需相长”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增强地方性曲艺表演的本地化发展是保证乡村曲艺表演样态焕发持久生命力的必要手段。一方面要鼓励更多的地方性曲艺剧团扎根乡村,回归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回归到传统美学生态中去,在接受传统美学氛围熏陶的同时,不断关注乡村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与审美偏好。要利用好自身的艺术素养与专业知识宣传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观众的审美品位,善于挖掘乡村潜在的文化需求,不断推动供需主体审美共鸣与乡村表演样态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善用互联网工具促进艺术供给与乡村群众互动,可以通过微信群、公众号、抖音、快手等多渠道互动平台实现供需主体之间的日常化交流,搭建常态化有效沟通机制。

注释:

①侯涛、王亚华:《县域非遗空间分布的文化生态影响因素—基于社会生态系统(SES)框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7月出版,第61卷第4期,第75—85页。

②冯骥才:传统村落的困境与出路—兼谈传统村落是另一类文化遗产,民间文化论坛,2013第1期,第7—12页。

③朱启臻、赵辰鸣、龚春明等:《留住美丽乡村—乡村存在的价值》,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出版,第26—29页。

(作者: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文创金融研究中心博士后、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邵玉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