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里个当,当里个当,闲言碎语不多讲,咱表一表好汉武二郎……”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几句自带山东方言 “配音”的唱词,早已成为山东快书的标志性符号。而在很多观众眼中,被几代山东快书艺人传唱了一百多年的“武松”“武老二”与一位山东快书演员在形象神采上最为契合,他便是有着“活武松”之称的山东快书表演艺术家周弘。
周弘,原名周学声,1944年生于济南,从小受到济南“书山曲海”文化氛围的熏染,对说唱艺术情有独钟。1958年,14岁的周弘经人引荐拜山东快书名家黄枫为师,并跟随黄枫进入黑龙江广播电台说唱团参加工作,开始学习、表演山东快书。
黄枫是“高派”山东快书创始人高元钧的得意弟子,是山东快书的改革派,善于创作表演反映时代生活的新作品,还是第一个穿西服上台演出的山东快书艺术家。周弘随黄枫学习,既有“高派”山东快书的潇洒火爆,又承袭了师父黄枫广收博取、继承开新的艺术品格。
青年时代的周弘活动范围既不囿于其师所在的东北地区,也没有局限在他的家乡,即山东快书根据地—山东,而是在时代和机缘的双重影响下,辗转大江南北,或随师学艺,或撂地说书,或靠地献艺,他的表演艺术在不同的环境中得到了锻炼。
周弘随黄枫到达哈尔滨不久,黄枫受邀到中央广播电台说唱团帮助工作,周弘便随师来到北京,在中央广播电台说唱团学艺近一年时间。那时的中央广播电台说唱团是中国曲艺界最具实力的演出团体,几乎涉及众多北方曲种和代表性演员。当时的周弘与刚刚调入中央广播电台说唱团不久的马季住同一间宿舍,两人经常一起观摩侯宝林、刘宝瑞、孙书筠、马增芬等曲艺名家的演出,聆听老一辈曲艺艺人之间的切磋交流,渐渐地,二人在开拓艺术视野的同时,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东北地区山东人多,山东老乡喜欢山东快书这一饱含乡音乡情的曲艺形式,这给初来乍到的周弘带来莫大的鼓励,让他能够在轻松包容的环境下锻炼技艺、增长本领。黑龙江广播电台说唱团解体后,周弘被分配到哈尔滨市民间艺术团(即后来的哈尔滨市曲艺团)相声队,与当地鼓曲、二人转、古彩戏法、相声、魔术等领域的民间艺人同台演出。当时艺术团相声队的负责人是老一辈相声艺人师世元(相声表演艺术家师胜杰的父亲),对周弘关爱有加。因为有了这段经历,后来师胜杰在很多场合遇到周弘都亲切地尊称周弘为师哥。
1962年,周弘回到家乡济南,为了生计,他白天穿梭于济南周边的唐王、仲宫、柳埠、桑梓店、西营、齐河等地赶集撂地,晚上则在新市场张老太太茶馆租赁场地说山东快书。为了进一步学习提高,周弘经人介绍先后到武汉市说唱团、河南省曲艺说唱团、徐州市曲艺团、蚌埠曲艺团、南京市曲艺团靠地献艺近3年时间①。长期撂地说书、跑码头献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很多曲艺老艺人的常态,对于周弘这一代乃至更为年轻的曲艺演员们来说似乎并不多见,而正是这样的经历让周弘在表演技巧和艺术眼界上都得到了非凡的历练。
不论是在哈尔滨、北京随师学艺期间,还是在武汉、郑州、南京等地工作生活期间,周弘一直在广泛接触各地曲艺名家大师,学百家艺、化他为我,这成为其艺术不断精进的重要基础。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周弘进入济南市曲艺团后,其利用一切机会向团里的老艺人学习,特别在山东快书表演上,周弘作为“高派”传人,在与杨立德的朝夕相处中不断观察学习,融会吸收了其快书的优长,从而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表演。
高元钧先生身材魁梧,嗓音洪亮,表演粗犷有力,他所开创的“高派”山东快书注重表演,动作潇洒有气势,重视“包袱儿”的使用,以风趣滑稽为特色,演出气氛热烈,“甚至举手投足,一晃膀子一摇脑袋,就能引人发笑,而被称为‘滑稽快书’,从而形成了富于激情的刚健奔放和轻松滑稽的艺术格调”②。而杨立德先生身材较为矮小瘦弱,在表演中他扬长避短,不追求黄钟大吕、气势恢宏,而是强调亲切感人。他所开创的“杨派”山东快书表演风格以细腻见长,靠“快嘴”取胜,“特别注重板稳口俏嘴皮子功夫,唱起来富有连贯性,多用巧口、贯口以增强语言艺术魅力”③。还有学者指出,杨立德的快书“说书味重”,即注重表演的繁简得当、点到为止,体现了传统说书艺术的规律④。周弘脸盘方正、身材高大,先天条件与高元钧十分相似,他的表演也继承了“高派”注重表演、轻松滑稽等优良特点。然而,与同时代其他更具典型性的“高派”快书演员相比,周弘的表演风格更加含蓄稳重,在力道和气势上有所收敛,这与杨立德的影响密切相关。《贴报单》《溜溜球》等“杨派”代表书目也是周弘的保留节目,他表演的这些段子“脆、准、清、俏”,很有杨立德的那股“黏糊劲儿”,这在“高派”山东快书演员中并不多见。
周弘对山东快书“高、杨”两派的继承和发展,鲜明地体现在他表演传统书目时对“武松”形象的塑造上。在一次采访中,周弘谈道:“山东快书虽然以说为主,但塑造人物也十分重要,如果在紧要关头没有相应的动作做配合,武松的人物形象就难以展现,但说书动作必须少而精,点到为止才能事半功倍。”这一认识充分体现了他对“高、杨”两派快书表演风格的融合与吸收。他参考了盖叫天在京剧《武松打虎》中的许多经典动作,精心打磨并提升了自己的表演。通过使用大褂等道具,并运用提、翻、甩等动作,展现了武松的果敢和机警等不同情态,在人物塑造和情感外化方面,延续了“高派”快书的独特优势。同时,他的这些动作非常含蓄,有时甚至显得漫不经心,从而让观众更容易聚焦在他的语言节奏上,这与说书以“说表”为根本的传统相契合。常祥霖先生看了周弘表演的《武松打虎》后,撰文指出:“周弘能够在叙述时把身材、语气、节奏浑然一体地表现出来,让一个雄壮凛然的武松鲜活地立在大家面前,‘快书戏作,一人多角’的规范,被他演绎得活灵活现。” ⑤
周弘作为一名典型的山东大汉,他在自身努力的基础上融会山东快书“高、杨”两派的表演优长,塑造出的武松形象更加传神,也在一次次遍及全国的演出中得到了观众的喜爱和认可,逐渐成为广大观众心目中的山东快书“活武松”⑥。
除了说唱表演传统武松故事,周弘还立足时代生活和观众需求积极开展新书目的创作表演。周弘先后演唱了赵连甲创作的《赔茶壶》《街头哨兵》《巧开车》,军旅曲艺家陈增智创作的长篇山东快书《李三宝传》(《李三宝比武》《李三宝看门》《李三宝参军》)等。他演唱的《李三宝》系列快书作品在部队慰问演出时反映很好,受到广大官兵的欢迎,而《赔茶壶》成了周弘至今仍在演唱的保留书目。
周弘在济南市曲艺团退休后,他依托济南本土曲艺作家创作表演的一批山东快书新作,无不是传统艺术精华与新时代精神内容的有机结合。这既是周弘作为山东快书一代名家的创造与担当,更是济南这块曲艺沃土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生动写照。这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李慎武创作的《双退款》,张军创作的《武松打狼》《雷锋送钱》,王宏创作的《孔夫子打的》,王宏、周弘共同创作的《两个鸡蛋》《老虎夜话》,孙立生、周弘共同创作的《水果挑前》,孙立生、刘拥政创作的《闪光的镜片》……这些作品多次通过剧场演出、流动演出、电视台节目录制播出以及参加各类比赛展演等形式与广大观众见面,取得了积极的社会反响。其中《武松打狼》获得了全国曲艺优秀节目观摩演出二等奖,《孔夫子打的》获山东省曲艺会演专业组一等奖。周弘曾表示:“遇到具有时代特色,符合观众审美需求的作品,作为演员表演也会更加用功,唱起来也更有劲儿。”时任总政话剧团团长的王宏在谈起周弘表演的《孔夫子打的》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虽然周弘一米八几的个子,200多斤的形体,但在舞台上一点都不笨,演起人物来活灵活现,几个小动作就把人物表现得出神入化,把孔夫子的儒雅气和的哥的世俗气分得清清楚楚,将山东快书最大的特点——一人多角、跳进跳出,表现得淋漓尽致。”⑦显然,周弘的新创作品所依托的依然是其在广收博取的基础上打下的坚实表演功底。
周弘注重向戏曲等姊妹艺术学习,但并不是机械吸收,而是遵循以我为主的“拿来主义”的原则。2018年10月25日,周弘接受原济南艺术创作研究院《泉城艺术名家》摄制组采访时曾说道:“要爱惜山东快书的优秀传统,可以学习戏曲艺术的程式,但不能公式化,京剧艺术一板一眼、一颦一笑都要讲究,但曲艺与京剧不同,要自由化、群众化,才能接近观众。”周弘强调的自由化应是指在借鉴其他艺术形式时要达到一种化他为我、融会贯通、游刃有余的状态。群众化则是指要符合曲艺观演实际,易于被观众接受。
周弘认为演员在舞台演出时要认真,要敬畏观众,不能偷懒。现在很多年轻演员上台看上去一板一眼,却少了与观众之间亲切灵活的互动,他认为上台与观众进行互动也要遵循群众化、自由化的原则。与青年时代急切想要进入国营团体渴望在大舞台演出的周弘不同,晚年的他经过大半生在各式场地演出的历练,反而愈加喜欢在小剧场演出时与观众亲密无间进行互动的感觉,这时的他表演更加游刃有余,展现了非同寻常的舞台掌控力。周弘演出上台的方式往往不拘一格,在他看来,在小剧场不需要遵循大剧院“报幕—上台—表演”的严格程序,提前上台反而更能表现出演员急切见到观众的心情。在济南铁艺小剧场演出期间,主持人报幕还没结束,周弘就溜溜达达地从后台走出来。主持人刚报完幕,观众的注意力便一下被他吸引过去,接着再配上他的标志性“包袱儿”,便会立刻引得观众哄堂大笑。
“包袱儿”是相声艺术常用的表现手法。与其说周弘在山东快书中使用“包袱儿”是对相声手法的吸收与借鉴,不如说通过稳健的铺垫和机智的表演讲述故事本身就是很多曲艺形式吸引观众、传达思想的基本手法,也是演员自身功力的重要体现。在表演上,周弘反对劲儿使得太足、绷得太紧,那样演员往往很累,效果也不好。他认为演员表演单纯卖力气,缺少节奏感和灵活性,观众可能会给掌声,但那种掌声是给演员卖力、流汗的鼓励,并不是对其表演能力的认可和赞许。在表演中稳健灵活地使用“包袱儿”“现挂”等手法,才能在轻松的气氛中吸引观众,达到最好的演出效果。
在山东快书技巧的运用中体现趣味性和韵律感,也是周弘“群众化、自由化”观念的重要体现。在传统节目中,周弘对《武松赶会》中“贴报单”的部分十分重视,“贴报单”作为山东快书中的一段“贯口”,不仅是快书演员技巧水平的展示,还是《武松赶会》音乐性、节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周弘认为现在很多演员为了压缩节目时间,唱《武松赶会》时把“贴报单”的部分掐掉,是对艺术完整性的一种损害,缺少了“贴报单”,整个作品韵律的轻重缓急、高低起伏就会削弱,从而损害山东快书的艺术性和独特魅力。周弘回忆当初自己在济南天庆剧场和解放桥剧场演唱“贴报单”时,三四分钟的时间,如果观众不叫3次好就等于演出失败。“‘喯’的一声骗了海了,吉林沈阳黑龙江,下了关外了……”山东人将“闯关东”叫“下关外”,这是山东人历史上的集体记忆,很多人对此有共鸣,这段贯口到这里有一个小结,留出气口,观众必然叫好鼓掌。“济南府贴到了趵突泉的前门外,泺口街贴到泉神庙门上”,讲到济南观众又是一阵叫好。到了最后“他清早起来贴的报,到回来还没落太阳来”,脆爽的演唱与夸张的内容又引起一阵叫好鼓掌。周弘说道:“这段节目到外地演出一样能火,‘懂艺术的观众有的是’,虽然全是地名,但只要演员唱出其中的节奏感、韵律感,就能得到观众的肯定。”
群众化、自由化是周弘在总结自身表演经验时对好的曲艺表演的概括,也是一名老曲艺工作者对曲艺创演规律的思考、提炼和总结。但他在谈到自己具体表演的过程中却谦虚地认为,这些表演手法是他结合自己的特点在实践中形成的,并不适合所有的演员。每个演员要想获得观众的认可,必须在遵循群众化、自由化原则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特点,在创演实践中不断琢磨探索出属于自己的表演语汇。这些朴素却充满辩证法的经验之谈和他的表演艺术一样,都是经过岁月沉淀和舞台历练的结果,值得后辈曲艺工作者们仔细品味、继承发展。
注释:
①彭翔华:《武汉民众乐园故事》,长江出版社,2017年出版。
②张军、郭学东:《山东曲艺史》,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出版,第425页。
③张军,郭学东:《山东曲艺史》,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出版,第426页。
④贾振鑫:《山东快书发展史考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出版,第188页。
⑤常祥霖:《浓淡相宜齐鲁情—济南曲艺团专场观后感》,《曲艺》,2007年第6期,第12—13页。
⑥李雪萌:《形神兼备“活武松”—寻访济南曲艺名家周弘》,《济南日报》,2005年7月22日。
⑦济南艺术创作研究院:《泉城艺术名家·周弘》,山东文化音像出版社,2019年版。
〔作者:济南市文化馆(济南市艺术创作研究院)艺术创作研究部负责人、副研究馆员〕
(责任编辑/邵玉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