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夏称於越,简称“越”。春秋时期,於越民族以今绍兴一带为中心建国,称越国;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降越君,置会稽郡;东晋建会稽国,南朝复设会稽郡,并与诸郡置东扬州;隋开皇九年(589)改置吴州,大业元年(605)起称越州。此后越州与会稽郡名称交替使用。宋高宗赵构取“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之意,于公元1131年改元绍兴,升越州为绍兴府,是为“绍兴”名称之由来,并沿用至今。
绍兴地处浙江省中北部、杭州湾南岸,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东亚文化之都,稽山鉴水,闻名遐迩,河湖密布,土地肥沃,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城市。
绍兴名人辈出,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为舞台艺术的兴起与繁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流传至今的声腔、剧种有绍兴目连戏、新昌调腔、绍剧、诸暨西路乱弹、越剧。
绍兴的曲艺艺术,在与戏曲的相互影响下共同发展。明代始有称为“越郡南词”的平湖调,乾隆年间出现了一位“可与昔柳敬亭之说书、苏昆生之昆曲鼎立”①的高手胡嗣源。与平湖调约略同时的说唱艺术有绍兴词调。绍兴词调又名“花调”,俗称“话词”,唱者均为盲人。绍兴宣卷,源于唐朝“变文”,是一种具有宗教色彩、用于祀神祈福的说唱形式,艺人均为业余,因可翻阅卷本、照本宣唱,所以艺术形式名为“宣卷”。绍兴莲花落约问世于清光绪年间,是一种走唱形式的绍兴地方说唱形式,经过数代艺人的努力,传唱广泛,深受绍兴民众欢迎。此外,流传至今的还有绍兴评话、诸暨鹦哥调等。
绍兴摊簧也是绍兴地区众多艺术形式中的一种。
摊簧(曾写作滩簧,也叫鹦哥戏),流行于江浙沪一带。清道光以后,昆曲由盛转衰,摊簧应运而生。摊簧,顾名思义,是“摊而簧之”,演员以不同的乐器演奏,分派角色演唱。
摊簧有前摊、后摊之分。前者如杭州摊簧,是从昆曲中移植而来,以坐唱为主,辅助各种伴奏乐器进行表演。后者则多从民间花鼓戏发展而来。据资料记载及艺人口耳相传,绍兴摊簧大约形成于清乾隆、嘉庆年间,从余姚传入绍兴,与绍兴当地的民间小调相结合发展而成,也叫绍兴鹦哥戏。前期,绍兴摊簧的男艺人身穿竹布长衫,女的头包花布,手敲小锣,沿街卖唱。
之后,艺人们吸收、改进了《七朵花》《玉美人》《孟姜女》等一些民间流行的小调,并加入胡琴、三弦、斗子等乐器,丰富了演出内容和形式。演员也由原来的2人(一花脸、一旦堂)逐渐增多,最多6人。据绍兴市志记载,“清乾隆、嘉庆之际,山阴、会稽一带盛行‘鹦哥戏’。扮演者多为一旦一丑,偶有三人演出,故亦称‘对子戏’或‘三脚戏’。从业者非专业戏文子弟,俗谓之‘串客’。演出以说唱新闻与小型杂扮相结合的形式,反映民间生活,尤以男女私情为多。”②因其内容不雅,常遭官府禁演。
绍兴摊簧演员的服饰非常简单,一般女角头上戴有头饰,俗称“包头”,再自备几套红绿小袄小裤以便换角色时更换,而男角一般是秋帽一顶,长衫一件,如果扮演劳力者,就把长衫塞起而已。因此绍兴有歌谣云:“鹦哥戏,勿是戏,也无刀枪也无旗,也无蟒靠也无衣”。
绍兴摊簧的演出内容多为世俗情态,剧中人大多为各色平民百姓。剧情常常取材自日常生活的某一片段,且多嬉谑、调侃之作,唱词夸张、幽默,多用方言俚语,因此深得当地百姓的喜欢。越谚云:“看了鹦哥班,男人覅出畈,女人覅烧饭”。
据老艺人回忆,清末民初,绍兴活跃着小乔、薛长明、谢六五、樊五十、吴大四等十多名摊簧艺人;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尚有樊五十、樊巧云、顾吉生、夏福堂、缪凤仙、丁继生、洪长友、钱友生、高爱花、薛爱玉、陈杏花、陈阿宝、韩家友等十多名艺人。这期间,最负有盛名的摊簧艺人当为樊五十,因其没有演出时以打制香篮为业,故又被称为“香篮五十”。1957年,绍兴成立曲艺工作者协会。摊簧艺人在协会的引导下,对演出内容进行了整理和净化。1961年11月,绍兴举办曲艺训练班,分平湖调、摊簧、莲花落、大书(评话)等多个专业组,其中摊簧组累计招收学员21名,有宋小青、孔莲芝、顾关德、陈福恩、杨美娟、王雅娟、沈小宝、陈渭茹、董巧云、王如花、沈玲玲、戴学妍、张丽娟、刘小英、金南辉等演员15人,金宝珍、高明亮、陈国庆、沈春木、王世清、洪流等乐队伴奏人员6人。培训3年后摊簧演出队成立,在绍兴五星书场及市内外演出,除排演《卖青炭》《摘石榴》《草庵相会》《阿必大回娘家》《杨乃武与小白菜》《半把剪刀》《珍珠塔》《玉蜻蜓》等传统节目,还排了《血泪殇》《夺印》《杜鹃山》《关不住的小老虎》《进山》《朝外货》等现代节目。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绍兴曲艺团解散,艺人全部改行。1978年,绍兴曲艺团复建。1981年之后,曲艺团处于逐渐减员状态,只剩下少数几位莲花落演员,于1994年并入绍兴县文化馆。
1998年,著名绍兴莲花落演员(后被认定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绍兴莲花落代表性传承人)胡兆海兴办绍兴地方曲艺学校,分别于1998年、2000年招收了两届学生,培养莲花落、摊簧等曲种演员。受胡兆海邀请,在20世纪60年代后成长起来的摊簧演员宋小青、陈渭茹担任该校的摊簧教师。随后,宋小青拉起了一支摊簧业余演出队伍,活跃在绍兴城乡,常年演出,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在此前后,民间莲花落艺人沈宝炎也集聚了一批摊簧演员,活跃在绍兴演出市场。
2003年,浙江省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绍兴也很快行动起来,启动了项目申报。2008年6月,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绍兴摊簧成功入选。2009年5月26日,宋小青成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之后,又有孔莲芝、孟娇丽被认定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邵洪涛、沈金其被认定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传承人队伍的壮大,成为绍兴摊簧在新时代发展的坚实保障。
绍兴摊簧的初期,演员往往即兴发挥,用口头俗语现编现唱,因此并无定本刊行。江、浙一带的摊簧,素有“七十二本小戏”的说法,根据老艺人的回忆和梳理,主要流传下来的曲目大约有二三十本,即《大采桑》《双买花》《磨豆腐》《跳高楼》《荡湖船》《打窗楼》《草庵相会》《后游庵》《前落发》《后落发》《双落发》《买草囤》《买石榴》《摘石榴》《猜木箱》《借披风》《还披风》《男教情》《女教情》《三官堂》《卖青炭》《十不许》一名《游码头》《胡子哥》《落布》《老实头人烧香》《毛瞎子捉奸》《阿必大回娘家》《前见姑》《后见姑》《相骂本》《箍桶记》《吕洞宾三戏白牡丹》《赖婚记》《老少换妻》《磨房串戏》《三喜临门》《孝顺儿子》《小凤仙嫁老公》《婆媳和》《小姑贤》等。
绍兴摊簧的唱腔以【基本调】为主,有男、女腔之分。【基本调】有一种附属唱调,称为【走板】。绍兴摊簧唱辞用方言俚语,具有民间口头文学生动活泼、浅显形象的特色,基本句式为七字句,有减步、增步、增逗、增叠等变化,句末以三字为结,常以一韵通押全段,有十八个半韵(辙)之说。【基本调】有若干附加腔句,如【双花】【双宕】【叫弓】【大落调】【中落调】【小落调】等。
沿街卖唱时期,绍兴摊簧的伴奏乐器一般是一把胡琴、一副竹板。有时根据书情需要,演员手拿瓷碗和竹筷,发出特定的声音,以烘托情节。发展到后来,一般伴奏乐器有鼓板加小锣、三弦、斗子等。目前的演出,伴奏乐器主要有鼓板加锣、二胡、四胡、琵琶、扬琴、三弦等。
2001年以来,绍兴摊簧有两支民间演出队伍,活跃在演出市场。
一支是宋小青所带领的队伍,主要演员有孟娇丽、马吉荣、陈福恩、陈渭茹、叶月芳、王苗娣、余晓敏、金丽琴、车晨栋等,乐队成员有阮余庆、祝立铨、沈金其、薛洁峰、胡兆强、钱泽霖等。
另外一支是由民间艺人沈宝炎带领的队伍,主要演员有:孔莲芝、韩会稽、邱丽丽、沈国琴、赵小英、周丽琴、俞永樑、周彩阳、徐惠丽,乐队成员有胡平、阿欢、陈张海等。
目前,因带头人年龄渐大,两支队伍的演出均呈减少趋势。宋小青的队伍主要由孟娇丽接替组织,而沈宝炎的队伍主要由俞永樑接替。
2011年9月至2015年6月,绍兴市柯桥区文广局开办了曲艺国遗班。专门培养地方曲艺人才,共招收了20名学生。4年时间内,全体学员对绍兴的五大曲种均进行了学习。其中摊簧从2012年9月份起教,唱腔主教是宋小青,身训主教是邵洪涛、何瑾、胡小凤等。学成后,李灿宇、杨波、陈丹、陈梦婷、钟佳炜、倪银锋、杨舒童、包敏丽等人进行摊簧演出,能演《阿必大回娘家》《买青炭》《姐妹易嫁》《十只桶》等传统节目。绍兴小百花实验曲艺团于2015年成立,邵洪涛先后担任副团长、团长。
2013年以来,绍兴市非遗中心分别举办了两期摊簧传习班。第一期传习班主要由宋小青担任教师,孟娇丽担任助理教师,对已有舞台演出经验的10多位业余摊簧演员进行了较为规范的唱腔、曲调教习。
2016年开办的第二期摊簧传习班,由绍兴市非遗中心的曲艺干部孟娇丽作为负责人,宋小青为顾问,通过考试招收了20名表演爱好者,由宋小青、孟娇丽担任唱腔老师,绍兴艺术学校的戏曲教师张可平担任身训教师,排练了《买青炭》《胡子哥》《相骂本》等传统节目。
目前,绍兴摊簧有两种不同的表演形式。一种是曲艺演员(一般为2人)或持辅助道具,或自弹自唱,以坐唱或走唱的方式表演,乐队有3至6人,如3人则分持鼓板、四胡、琵琶,人多则可追加扬琴、二胡、阮、三弦等乐器。另外一种是前场演员直接扮演角色,演员数量一般为6至8人,乐队一般为3至7人。
与余姚滩簧、上海滩簧、湖州滩簧等相比,绍兴摊簧的发展稍显乏力,原因值得我们分析。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三个。
一是生存空间小。在花鼓戏进入绍兴之前,绍兴已是一个戏曲繁盛的地区,据绍兴市志记载,“明嘉靖、隆庆年间(1522-1572),昆腔由吴中一带迅速扩散到江浙各地。万历年间(1573-1620),昆腔大见流行,越中士大夫纷纷组成家班、女戏,声势颇盛。……明末,兴调腔,其时,目连戏自成一系。清康熙、乾隆年间(1662-1795),乱弹起,与调腔并行,其后,鹦哥班出;咸丰、同治时(1851-1874),嵊县‘落地唱书’勃起”③。在这样的背景下,绍兴范围内同一时期多剧种(除本地剧种、曲种,还有周边地区的剧种、曲种前来竞争演出市场)相互挤占生存空间,鹦哥戏竞争能力弱,生存空间小,很难得到较大的发展。
二是演出的自发性局限。据绍兴市志记载:鹦哥班演出最多8人,其中前场演员6人(三花脸,三旦堂),后场乐师2人(一人操琴,一人鼓板)……有时仅2人,无法扮演,则自拉自唱,沿门卖唱觅食,谓之“排街”④。类似于越剧的“落地唱书”及“小歌班”初期。而且,摊簧的演出队伍一般都是临时组成,演员之间没有紧密的合作关系,很难自发进行规模化的排练。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绍兴摊簧长期停留于原生态式演出样式。虽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绍兴地方曲艺组织和相关从业者尝试开展常态化的排练演出,力求使之成为固定化的戏剧模式,但因种种原因未能成功。而越剧戏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就有私营班主负责经营。戏班成员少则20人左右,最多40人左右。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绍兴文戏时期,戏班除了演员,已有派场、检场、戏装管理、后场头(乐队)等人员。到20世纪40年代新越剧时期,又增设剧务部,增加了编剧、导演、作曲、舞美设计、舞台监督、票务宣传和总务、财务、杂务等人员,使越剧成为较早建立正规编导制的剧种,形成了规范管理的机制。这为越剧艺术革新不断深入创造了条件,使越剧走在时代发展前列。
三是演员的业余性局限。很多摊簧演员都不是职业艺人,或由别行别业转入,或是业余演员,并且也没有严格的师承关系,没有经过系统性的培训,文化水平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自身表演的突破。而从“落地唱书”发展而来的越剧,则形成了科班培养演员的方式。如绍兴文戏时期,民国12年(1923),为培养绍兴文戏女艺人,浙江嵊县开办了第一个科班。20世纪40年代在上海演出的绍兴文戏女艺人,多出自浙江嵊县的科班。“在民国27年(1938)至民国38年(1949)的10余年间,据不完全统计,曾开办科班10副以上,培养出戚雅仙、毕春芳、陆锦花、吕瑞英、陈少春等一批著名演员”⑤,对剧种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总而言之,在较长的时期内,绍兴摊簧虽有一批民间演员,但没有专业的演出队伍,20世纪60年代培养的摊簧演员,目前基本上年事已高。在国家日益重视非遗保护的大环境下绍兴摊簧虽又培养了一批新的演员,但仍未打破业余演出为主的格局,少量专业演出也是以兼唱多个曲种的方式存在。
当前,国家十分重视曲艺等优秀传统文化形式的保护发展,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也已开展了20余年,但绍兴地方曲种的发展振兴仍然较为艰难。平湖调和词调尚未摆脱濒危状态;绍兴评话正力图重兴,但新传人稀少;绍兴摊簧虽然努力培养新人,但演出市场有进一步缩小的趋势;绍兴宣卷仍以自发性的传承为主;绍兴莲花落是影响力最大的绍兴地方曲种,依托文化馆的生存空间,与民间演员相互结合,仍有良好的发展态势。从绍兴摊簧的角度以及绍兴地方曲艺的整体情况分析,笔者认为当前的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缺少专业团体,需要政府大力支持。当前,曲艺戏剧等传统艺术的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的阶段。而与戏剧相比,绍兴曲艺缺少专业团体的问题更值得关注。如昆曲、绍剧、越剧等剧种,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就陆续成立了国营剧团,由政府注入资金,保障演员收入、创排新的剧目。但绍兴曲艺团解散后,原曲艺演员均到各行各业工作,唯有零星演员担任了群文系统的业务干部,难以形成强大合力,无力托起摊簧等曲种的振兴。目前,仅有绍兴柯桥区拥有绍兴小百花实验曲艺团。跟上海、苏州、杭州等地对相关人才的培养相比,绍兴的规模和力度仍然不足。如果绍兴不在市一级层面成立专业曲艺团,光靠社会力量及散落在各区、县群文单位的曲艺工作者来维持这些曲种的传承和发展,则绍兴曲艺仍会是“一盘散沙”。因此,或由政府投资,或采用民办公助的方式,成立绍兴市曲艺团势在必行。唯有如此,才能通过专业培养、加强创作、集中排练,不断提升演员素质,创排出优秀的作品,在政府、中国曲协举办、开展的各级各类比赛和展演中扩大知名度,使曲种发扬光大。
第二,演出氛围不浓,需开辟更多的曲艺演出场所。绍兴原有曲艺演出的专门书场“五星书场”,随着曲艺团的解散而消亡。原先盛行于茶馆的绍兴大书(即评话),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年代之后逐渐销声匿迹。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因各种历史原因,绍兴地方曲艺走过了一段十分萧条、衰落的时光。2015年以后,因非遗保护的推进,绍兴有曲艺演员、民间经营者陆续兴办了闲园书场、稽山书场、越州书场,每周有定期演出,2024年又有越红绍兴非遗客厅的迎恩书场加入其中。政府下属的有关单位,也推出了市文化馆“水乡戏台”、柯桥区文化馆“莲花书场”、上虞区文联“峨江书场”等几个戏剧曲艺演出场所,基本上保持一周一次的演出频率。但如与苏州比较,绍兴的曲艺演出市场规模仍然不足。同为历史文化名城,苏州除了苏州评弹团的专门演出场所,老城区、老街巷及旅游景点,书场、茶馆林立,苏州市民、外来游客,到处可欣赏苏州弹词、苏州评话的演出。从这一点上来讲,绍兴还需加大政府扶持和引导的力度,推动政府宣传窗口以及民间表演场所的长效发展。
第三,文本十分稀缺,需大力培养创编人才。摊簧的文本主要有两种来源,一种是从其他剧种、曲种借鉴而来,另一种是根据当时的社会生活由艺人创作而成。根据老艺人回忆,绍兴摊簧有72个传统文本,但常用的只有27本左右。绍兴曲艺团在存续期间,曾排练一些现代性作品。曲艺团解散以后,除了群众文艺比赛和演出中出现的五六分钟到十多分钟体例的摊簧小戏、节诗、小回书,绍兴摊簧尚未有新的成规模的文本出世,而莲花落、平湖调、评话、词调等曲种也基本如此。文本是演出的基本,没有文本,绍兴摊簧就少了舞台的根基。如仅仅依靠传统本子,绍兴摊簧迟早会让观众审美疲劳,也无法紧跟时代的审美要求。因此,培养创编人才,应是当前绍兴曲艺人才总体培养中的一项重大任务。
绍兴地方曲艺是瑰丽多姿的,是丰富多彩的,是雅俗共赏的。笔者在工作过程中对地方曲艺了解不断深入,越来越感受到地方曲艺的宝贵。无论是摊簧,还是莲花落、平湖调、词调、评话等,都可以作为绍兴的一张金名片。虽然在历史的尘埃中,有些地方曲种尚没有散发出耀眼的光芒,但我相信,只要后人用心发展,它们的芬芳是能够传播得更广的。
注释:
①【清】吕善报:《六红诗话》卷四,第34页。
②任桂全总纂:《绍兴市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11月版,第2285页。
③任桂全总纂:《绍兴市志》,第2249页。
④任桂全总纂:《绍兴市志》,第2286-2287页。
⑤上海越剧网站:https:// www.yueju.net/api/group_details. html?id=48
参考文献:
【1】王慧、王云根:《绍兴鹦哥戏漫话》,《绍兴戏曲丛谈》,宁波出版社,2012年4月版,第182-192页。
【2】阮余庆、陈天成:《绍兴滩簧概况》,《绍兴文史资料选辑第十四辑》,1995年5月印制,第156-157页。
【3】徐晓阳编著:《绍兴摊簧》,浙江摄影出版社,2014年1月版。
【4】越剧发展史编写组:《早期越剧发展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1月版。
(作者:俞斌,绍兴艺术学校副研究馆员;俞婧,浙江理工大学学生)
(责任编辑/马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