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感可以分为信息不确定感和自我不确定感。信息不确定感源于社会环境的变化,特别是那些模糊或充满冲突的情境。例如,在职场中,员工可能会因为公司重组、职位调整或业务方向的突然改变而产生不确定感。自我不确定感深植于个体的内心深处,涉及个人对自己重要心理品质的质疑。例如,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可能在选择职业道路时对自己是否具备成功完成未来工作的能力和素质感到不确定,这种感受源于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以及对职业身份的模糊认知。
专家指出,信息不确定感很可能会转化为自我不确定感,外部环境的变化会导致个体产生自我怀疑的情绪。
在不确定感管理模型中,不确定感涉及个体对于自我、世界观和环境的怀疑。这种怀疑会削弱个体的安全感,导致强烈的不适和厌恶情绪,并加重个体对未来不可预知性的担忧。这些感受不仅会影响个体的决策行为,使个体变得犹豫不决,难以进行长远规划或作出果断选择,还会增加个体的焦虑情绪,引发抑郁、睡眠障碍等心理健康问题。
不确定感的延伸影响还包括社会适应能力下降。面对不断变动的环境因素和未知的未来因素,个体或许会减少社交活动,并在集体环境中感到孤立无助。随着时间的累积,这种孤立感会进一步削弱个体与社会其他成员的联系,从而对其社会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拜佛许愿之所以能吸引众多年轻人,除了这种行为在精神层面给予了他们一定的安慰之外,更多源于不确定感驱使下人们的从众心理。
根据社会比较理论,在情境不确定性增加时,个人会倾向于通过与他人的态度和信念进行比较来寻求确定感。这种心理需求可能会导致个体产生从众行为,因为在集体行动中,个体更容易获得社会认同感,并通过这种共同性的体验来应对环境的不确定性。
此外,意义维持模型指出,在确定感缺失的情况下,强化与团体的联系可以作为一种补偿机制,帮助个体重建或维持其意义体系。年轻人参与拜佛许愿,可能并非单纯爱好该活动本身,更多的是想通过这种富有仪式感的集体活动获得一种社会性的安全感与归属感。从众行为本身就是一种针对不确定感的社会性应对策略。
一些年轻人对于拜佛许愿的热衷可能并非源于深厚的信仰,而是在社会压力下寻求集体认同和短暂心理慰藉的表现。对于不确定感的长期管理与缓解需要其他更具主动性的心理健康管理方法,学习这些方法有助于提高个人的适应性和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
增加对不确定感的容忍度
不确定性是生活的一部分。个体应转变认知方式,将不确定性视为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同时将个人预期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计划,并以客观的态度描述可能遭遇的困难和挑战,这样有助于个体更加稳健地面对生活中的意外变化。
把未知事件当成冒险
不确定性有可能带来新的机遇和满足感。研究显示,当人们面对两种不同奖励方式时,他们更愿意接受不确定的奖励,因为这能够激发起他们更大的动力去完成任务,并且更容易感到满足。面对未知不必总是感到恐惧和焦虑,将其看作是一种冒险,可以带来新的经历和学习机会,有助于个体接受挑战,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潜力和乐趣。
增强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任务和达到目标的能力的信念。通过积极的自我对话和明确的目标设定,个体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感和控制力。在设立目标时,可从小处开始,并庆祝每一个小成就,逐渐增强对自我的信任,这对于减少未来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感有显著作用。
发展适应性思维
适应性思维要求我们在思考问题时能灵活多变,不拘泥于传统的解决方案。这包括学会在逆境中看到成长机会,以及面对挫败时能快速从失败中走出。发展适应性思维有助于个体建立起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压力。
寻求社会支持
寻求社会支持对于缓解不确定感至关重要。与亲朋好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可以使个体在面对挑战时获得必要的建议和情感支持。
注重自我护理和修养
良好的自我护理习惯对维持情绪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定期进行冥想、瑜伽或其他放松身心的活动,有助于减轻压力,提升幸福感。当个体处于良好的身心状态时,面对不确定性所带来的挑战就会更加从容。
基金项目:2023年度辽宁省教育厅基本科研项目(项目编号:JYTMS20231664)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