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当满坡的油菜花盛开的时候,村主任牛攀接到了老垭镇党委的通知,要他去县委党校学习两个月。
牛主任是属牛的,生于二十世纪七○年代初,如今已五十岁开外了。他身材魁梧,手脚粗壮,为人忠厚,虽然话不多,做事却实实在在,油菜坡人都说他像一头老黄牛。这几年,他带领村民致力于乡村振兴,默默无闻地干成了好几件大事——铺了一条水泥路,建了两个茶叶场,修了三排安置房,还给每家每户装上了自来水。去年秋天,牛主任因为事迹突出,经村民极力推荐,组织认真考察,被评为全县十佳村干部。在老垭镇十二位村主任中,他是唯一获得这项殊荣的。牛主任评上十佳后,村里不断传来好消息,其中一条说,镇上将要选拔一位优秀的村主任去担任副镇长。当时,大家便觉得牛主任最有希望,现在又安排他去上党校,看来他这个副镇长不是板上钉钉也是十拿九稳了。
临行前一天下午,牛主任把村里的班子成员召集到村委会开了一个会。班子成员共有五位,除了牛主任,还有四十八岁的治调(全称治安调解)主任尚达、三十六岁的妇女主任皮红、三十一岁的会计洪钟和二十七岁的网格员唐凤。
在这个会上,牛主任不摆架子,不卖关子,不绕弯99da3b17cb7d3e1534b2e6d94f51d346子,开门见山地讲了三个内容。第一个是,牛主任去上党校这段时间,村里的工作由洪钟会计代为主持。牛主任说,洪会计年纪轻,身体好,能力强,脑瓜子转得快,正是牵头干事的好光景;第二个是,村里还有三户人家的厕所没有改造,上面拨下来的“厕所革命”经费已发给他们了,一定要督促他们在两个月之内完成厕所的改造与升级。改造后的厕所必须达到三个起码要求,就是进得去,闻得了,蹲得下;第三个是,全县大部分村里都修建了村标,造型别致,色彩亮丽,寓意深刻,充分展现了这个村独特的风土人情、物产资源和人们的精神追求。说到这里,牛主任停下来喝了一口水,然后接着说,所谓村标,说白了就是一个村的形象标志,对外有宣传价值,对内有激励作用。可惜的是,我们村至今还没自己的村标。因此,我希望你们尽快设计一个出来,也可以找附近的设计师帮忙,比如邻县远安的陈石美,望家冲村人,听说他既会设计又能施工。村标设计好了就建到村口,也就是开始上坡的那个垭上。那里地势高、开阔、显眼,是个竖立村标的好地方。希望你们抓紧时间,让我从党校回来时,一到村口就能看到我们的村标。
牛主任讲完后,请各位班子成员发表意见,说如果觉得他的安排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希望直接指出来,还可以进行调整。这是牛主任的一贯作风,当了这么多年的村主任,凡事都要和班子成员共同商量,从来不搞一言堂。牛主任善于听取别人中肯的批评和合理的建议,比如他以前开会时总爱吸烟,会议室里烟雾缭绕,皮红选上妇女主任后,第一次参加会议就劝他不要在集体场合吸烟,还说当众吸烟是不文明的表现。皮红直言不讳,一针见血,他虚心接受了皮红的意见,从此开会的时候再没有吸过烟。刚开始,皮红还担心牛主任今后会给自己小鞋穿,但牛主任没有这样做,相反,在工作上更加相信和重用她。洪钟第一个发了言,他显得很兴奋,平时就泛红的脸这会儿变得更红了,尤其是两个被唐凤戏称为高原红的颧骨,红得越发厉害,仿佛有人在上面搽了红汞。他发言前先站起来,毕恭毕敬地给牛主任敬了个礼,然后高声表态说,感谢牛主任信任,我保证在您从党校回来之前,圆满完成您交给我的光荣任务。牛主任立刻纠正道,你只是牵头负责,要想做好这些事情,光凭你一个人是不行的,必须依靠在座的每一位。洪钟很快意识到自己刚才说的话不够周全,有点不好意思地说,请牛主任放心,我一定会团结大家一起干,正如您一贯所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嘛。随后,洪钟转身又面向大家弯腰鞠了一躬。
洪钟讲完坐下后,皮红和唐凤同时把目光投向了尚达,意思是,他岁数大一些,资格老一些,让他先说。尚达毫不推让,倚老卖老地说,既然牛主任决定了由洪大会计牵头负责,那我也表示同意。其实,那三户厕所改造不达标的人家,我都能做好他们的工作。他们一个是我的叔伯舅官儿,一个是我的堂姐夫,还有一个……他话没说完,皮红快嘴快舌地说,还有一个是你的老相好,我们都晓得。尚达连忙说,以前的,以前的,我们早就一刀两断了。唐凤抿着她的薄嘴唇,窃笑道,藕断丝连吧?他们还想接着打嘴仗,牛主任及时扭转话头道,两位“半边天”也表个态吧。
皮红的皮肤实际上并不红,倒是白得发亮,如同一块精致的白玉。她先看看唐凤,示意她先说,唐凤却给了她一个礼让的手势。皮红便认真地说,我完全同意牛主任的安排,一定尽力配合洪会计的工作。牛主任刚才提到的那个陈石美,是我一个叔伯舅舅的儿子,比我大半岁,逢年过节都互相走动。他本来叫陈世美,上高中看了京剧《铡美案》以后,把“世”改成了“石”。如果需要的话,我随时可以联系他。他是一个玩石头的高手,远安的好多村标都是他用当地的怪石垒成的。洪钟喜出望外地说,那真是太好了!
唐凤最后说,作为一个刚进村委会半年的新兵,我在各位面前还是个小学生。不过,我保证虚心学习,做好大家的助手。说到这里,她停了一会儿,伸出舌尖轻轻地舔了舔自己的薄嘴唇,然后接着说,那三户需要进一步改造厕所的人家,我也可以做一些工作。高中毕业后,我曾在老垭镇幼儿园当过两年老师,他们三家的孩子我都教过,与三家的户主全打过交道。洪钟立刻拍了一下巴掌,感叹道,真是鱼有鱼路,虾有虾路啊!
开完会已是傍晚六点半,牛主任说,时间已过了饭点,我请大家去谢尚春的农家乐吃个便饭吧,他那儿的野韭菜煮野泥鳅特别好吃。话说在前头,今天这顿饭一定是我埋单。洪钟却说,吃饭可以,但不能让牛主任埋单。我建议由我们四个人一道请牛主任,算是为他饯行。尚达怪怪地哼了一声,酸溜溜地说,依我看,这顿饭应该由洪大会计一个人请。洪钟一愣,问,这是为什么?尚达提高嗓门儿道,你别揣着明白装糊涂,牛主任一去镇上当副镇长,你就是村主任的接班人了。洪钟正不知道如何回答,皮红正色道,还是由牛主任请我们吧。唐凤紧跟着说,我赞成皮姐的意见。牛主任起身说,少数服从多数,既然有三人同意我请,那就这么定了,走吧,我们去吃野韭菜煮野泥鳅。
谢尚春农家乐离村委会只有五分钟的路程。他那儿的野泥鳅来自远安的望家冲,每天早晨都有人专门送来。望家冲到处都是烂泥滩,每个滩里都有野生泥鳅,泥鳅又粗又长,肥嘟嘟的,肉质细嫩。谢尚春将野泥鳅放到自己腌制的野韭菜火锅里一煮,再加上本地的花椒壳和胡椒皮,吃起来酸酸的、麻麻的、辣辣的,堪称人间美味,天下佳肴。
二
洪钟不负重托,牛主任一去党校,他马上便进入了角色。在他看来,三家农户的厕所改造问题比村标的事情更为麻烦。那三家都有点儿“钉子户”的味道,有的卫生观念太陈旧,有的胡搅蛮缠不讲理,有的狮子大开口瞎要钱,仿佛三块难啃的硬骨头。经过反复琢磨与权衡,洪钟决定先全力以赴把厕所问题解决掉,然后好集中精力去设计和修建村标。
起初,洪钟考虑到尚达与三个“钉子户”有这样和那样的亲戚关系,就准备把这三块硬骨头交给他去啃,其中也有尊重尚达的意思。主意已定,洪钟便亲自去了一趟尚达家,诚恳地请他出山主抓厕所改造这项工作。可是,尚达却没给洪钟这个面子,开口就拒绝了他,自称身体出了毛病,不是头昏就是脑涨,无法担此重任。洪钟工作刚一开始就被尚达当头打了这么一闷棍,不禁灰头土脸,脸红脖粗,深感沮丧。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多亏唐凤主动请缨,要洪钟让她去试试。她说,我在幼儿园工作时很负责,那三个“钉子户”我都去做过家访,他们对我还挺热情。如果他们答应配合厕所改造,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洪钟听了唐凤这番话,感觉就像有人于黑夜中在他眼前划燃了一根火柴。借着火柴的光亮,他发现唐凤的薄嘴唇分外好看,薄如蝉翼、晶莹闪光。洪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唐凤,还夸她巾帼不让须眉,祝她马到成功。唐凤果然出手不凡,没用三天便把那三块硬骨头啃下来了。接着,洪钟便安排人手立即动工,紧锣密鼓地干了半个月,三个“钉子户”的厕所全部完成了改造升级。
接下来,洪钟就一门心思扑在了村标上。关于村标的设计与修建,他的思路非常明晰。他觉得这项工作应该分三步走,一是确定主题,二是设计方案,三是开工修建。在这三个步骤中,最关键的是给村标确立一个主题。洪钟上过高中,虽然高考名落孙山,但语文成绩并不差,尤其爱好写作文,所以深知主题对于一切艺术作品的重要性。村标作为形象艺术或者叫视觉艺术,自然也不例外。只有确定了主题以及它的载体,设计师才能根据主题进行构思,从而拿出具体的设计方案,然后才能交由施工者按照方案进行修建。
事实上,洪钟对村标的主题及其载体早已成竹在胸了。早在牛主任去党校之前,也就是在他召集的最后一次班子会上,当他让洪钟负责修建村标的时候,洪钟脑子里瞬间便闪出了一头牛的形象。洪钟当即决定,就在村口塑造一头威武雄壮的牛,让这头牛成为油菜坡村的精神标志。更为重要的是,村主任姓牛,正是在牛主任的带领下,全体村民借助乡村振兴的强劲东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任劳任怨,昔日的这片穷山坡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洪钟虽然已经独自定好了村标的主题,但还是象征性地召开了一次村委会,征求各位班子成员对村标主题的建议。他开始没有透露自己的想法,而是希望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洪钟说,为了集思广益,我们今天专门讨论一下村标的主题,包括它的载体。主题和载体一旦确定下来,我们就可以着手设计和施工了。他话音未落,尚达马上阴阳怪气地问,什么主题、载体的,你能不能说得通俗点儿?我小学没毕业,请你们这些高中生不要在我面前故作高深。洪钟一听,心里火直冒,但强忍着没跟他计较,还耐心地解释道,主题就是中心意图,再说直白一点儿,就是作品想要表达的主要意思。载体就是一个具体的形象,和主题是连在一起的,任何主题都需要一个具体的形象传达出来。尚达听后冷笑一声说,你要早这么讲,我不就明白了吗?何必绕那么大一个弯子呢?
唐凤斜着眼睛瞅了尚达一下,连忙引开话题说,闲话少聊,言归正传,我们还是赶快讨论村标的主题吧。稍微停顿了片刻,她接着说,我觉得,我们可以从油菜花上找出一个主题,因为油菜是我们坡上最有代表性的物产,油菜年年丰收,给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一到油菜开花的季节,满坡金黄,风景如画,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如果在村口打造一朵盛开的油菜花,它必将成为一个令人注目的村标。
不等唐凤话音落地,皮红马上接话说,油菜花这个载体似乎弱了一些,轻了一些,不足以体现油菜坡精神。停了一会儿,皮红接着说,除了油菜,茶叶和烟草也是我们坡上有名的经济作物,它们已成为我们村的支柱性产业,与油菜产业相比,我认为茶叶产业和烟草产业更有优势,更有前途。因此,我建议用茶叶或烟草来作我们的村标。
唐凤和皮红说完,尚达不屑一顾地哼一声道,你们找的这些所谓载体,不是花就是草,用一些花花草草来显示一个村的精神面貌,我总觉得不太合适,因为它们太肤浅、太轻薄、太直白。作为一个村的标志,应该深刻一点儿、厚重一点儿、含蓄一点儿。如果要我定主题和选载体的话,我认为石头最恰当。在我们这坡上,油菜、茶叶、烟草虽然多,但最多的还是石头,油菜、茶叶和烟草都是季节性的,而石头却全年都在。更值得注意的是,这坡上的石头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和形状也多。论种类,有青石,有黄石,有红石,有黑石,还有麻壳石;论形状,有的像龙,有的像凤,有的像龟,有的像兔,有的像猴子,有的像老虎。更重要的是,石头坚硬、强壮、厚重,完全有资格成为我们的村标。
听完尚达这番话,洪钟顿时沉默下来,一声不响,良久无语。大约过了三分钟,洪钟才断断续续地说,尚主任的意见很有道理,我们坡上的石头的确有特色,正如尚主任所说,它沉甸甸的,有一种厚重感。而且这厚重里蕴藏着一股精神的力量。村标是一个村的标志,所要展现的恰恰就是精神的力量,也可以称为人文性。从这个角度来看,唐凤所说的油菜花,皮红所说的茶叶和烟草都没有石头做村标合适。原因是,石头不仅具备一定的实用性和观赏性,还具有强大的人文性。
尚达的建议得到了洪钟的肯定,乌黑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然而,洪钟没让尚达的笑意在脸上停留,话锋突然一转说,尽管尚主任提出的石头的主题非常不错,但我却有一个更好的村标意象。我建议在村口塑造一头牛的形象,传达一种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的劳动精神。我们村正是凭这种牛的精神脱贫致富奔入小康的。
洪钟说完,皮红和唐凤异口同声道,这个主题好!还是洪主任见识广,水平高,点子多,难怪牛主任让你替他主持工作呢。尚达慢慢从刚才的尴尬中走了出来,先坏笑了一下,然后歪眉斜眼地瞪着皮红和唐凤道,请问,它好在哪里?唐凤抢先说,洪主任说到的“三性”,都能从牛身上体现出来。尚达追问,如何体现?唐凤说,牛能耕田犁地,生产粮食,有很强的实用性;同时,它身材雄壮、四肢稳健、埋头奋蹄的形象看上去如同浮雕,活灵活现、生动可感,给人一种艺术的享受;另外,牛也是勤劳的象征,浑身体现出劳动的精神,这便是洪会计所说的人文性。皮红补充说,我们坡上的牛也多,几乎每家每户都养牛,好多人家还靠养牛发了财。
尚达却不以为然,故意干咳了一声说,要我看,洪大会计这个关于牛的主题只有一点好,就是牛主任姓牛。他用一头牛做村标,说穿了就是为了讨好牛主任。洪钟一听气不打一处来,正要张口辩解,尚达猛然挺身而起,伸手指着洪钟的鼻梁说,你为啥要讨好牛主任呢?因为你想接他的班。你这个村标选得真好啊,不露声色,一箭双雕。只要你在村口立起了一头牛的形象,牛主任一旦去老垭镇当了副镇长,就肯定会让你当他的接班人。尚达话音未落,洪钟愤怒不已地说,姓尚的,你这完全是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尚达没再还击洪钟,扫了另外两位一眼说,对不起,本人身体欠安,先告辞了。说完,他便昂首挺胸地拂袖而去。
洪钟生了好半天闷气,鼻头气得差点儿着了火。过了许久,他才强装笑脸说,让他去吧,我们三个人照常开会。为了体现民主,我们还是举手表决吧,请同意用牛做村标的举手。结果很快出来了,洪钟字正腔圆地宣布说,关于以牛为主题的村标,三人赞成,一人弃权,通过。
三
皮红果然面子大,一个电话就把她表哥陈石美从远安叫到了油菜坡。陈石美身材细长,面部清瘦,脑后用橡皮筋扎了一把鸡尾似的小辫,下巴上留着一撮山羊胡,虽然看上去男不男女不女,却别有一番艺术家的味道。
出于礼节,洪钟事先便通知班子成员到村委会会议室集合。陈石美是自己开车来的,停车时按了一声喇叭。皮红一听到喇叭响就连忙起身出了门,另外三位班子成员随后也一起来到会议室门口,大家一道列队欢迎,巴掌拍得啪啪响。见到这么热烈而隆重的阵势,陈石美不禁有点儿受宠若惊。他以为这都是皮红的安排,情不自禁地给了她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唐凤心明眼亮,低声问皮红,你和陈石美不只是一般的老表关系吧?皮红犹豫了片刻道,他曾追求过我,因为有血缘之亲,我没同意。唐凤莞尔一笑说,难怪呢。
陈石美进入会议室刚坐下,洪钟就迫不及待地要大家讨论村标的设计方案。皮红说,等他喝完一杯茶再讨论吧。陈石美摆摆手说,不用等,我一边喝茶一边参加讨论。实不相瞒,皮红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正在远安的马洼村修建一座村标,马洼村过两天要迎接上面的检查,村主任要我务必在今天完成村标修建的收尾工作。如果不是皮红在电话里催得急,我压根儿就来不了。说了半天,我的意思是,下午我必须赶回工地,争取在天黑之前完成马洼村村标的建设任务。皮红听了很感动,发自肺腑地说,真是难为你了。
洪钟也代表村委会对陈石美表达了感谢,还尊称他为陈大师。接下来,洪钟便讲了他关于本村村标的构想。他说,我想在村口塑造一头老黄牛的形象,以此彰显一种传统的老黄牛精神。他话刚出口,陈石美便击节称赞道,这个创意好。我本人也非常喜欢老黄牛形象,它象征着勤劳、苦干和奉献。这实际上代表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文化精神。面对陈石美如此高度的评价,洪钟的脸抑制不住地从额头红到了耳根。他兴奋不已地问,陈大师能亲自设计和施工吗?陈石美稍微想了想说,没问题,我收集了几十头牛的形象,仅老黄牛的图案就有五六种,我可以从中选择一头最威武、最雄壮、最卖力的,再以一比二的比例进行放大,然后选用本地的黄石头,或者垒砌,或者雕刻。洪钟一边听一边频频点头,然后问,如果设计和施工都由陈大师来担纲,大约需要多长时间?陈石美掐着指头算了算说,少则十天,多则半个月。
洪钟听了十分满意。不过,他没有立即表态,先环顾了一下班子成员,笑容可掬地说,我觉得陈大师的想法很好,不知各位意见如何?尚达首先发问,牛本来已够庞大了,为啥还要把它放大?陈石美说,放大之后更能突出老黄牛精神。皮红接着问,垒砌和雕刻有多大区别?陈石美说,垒砌简单一些,工价也便宜一点;雕刻要复杂很多,工价也高不少,但效果比垒砌的更加传神。唐凤说,既然是村标,我认为还是要尽量做到完美,该放大的放大,该雕刻的雕刻,不要吝惜那几个钱。洪钟提高声音说,我同意唐凤的说法。停了一下,他又说,为了民主起见,我们还是举手表决吧,同意陈大师设想的请举手。除了尚达,另外三人都举手了。洪钟于是总结说,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现在我宣布,村标的设计与施工都由陈大师负责。
从会议室出来,已是中午十二点。陈石美一出门就要上车,打算马上返回远安。皮红诚恳挽留道,你再忙也要吃了午饭再走,我私人请你去谢尚春农家乐吃你们望家冲的野泥鳅。一听说有望家冲的野泥鳅吃,陈石美顿时舌尖生津了。他急忙问,是用腌酸的野韭菜煮的吗?皮红说,正是,保证你吃了还想吃。陈石美一拍大腿说,好,那就让我表妹破费一次吧。皮红请班子成员都去陪一下陈石美,洪钟和唐凤欣然答应了,只有尚达没有赏光。他不屑一顾地说,酸韭菜酸不溜秋的,我吃了反胃。
在午饭席上,他们一边品尝野韭菜煮野泥鳅,一边又聊到了村标。洪钟问,陈大师在远安马洼村修建了一个什么样的村标?陈石美说,因为马洼村姓马的人数占一多半,村主任也姓马,所以我就用当地的红石头雕刻了一匹奔腾的骏马,表现的是“一马当先”这个主题。洪钟赞叹道,这个创意好,与我们村的牛有异曲同工之妙。午饭接近尾声时,洪钟又强调了时间。他说,你务必在半个月之内把一座老黄牛石雕立到我们村口。陈石美拍着胸脯说,这个请你尽管放心。我今天再晚也要把马洼的村标做好,从明天开始就把心思和精力从马上全部转到牛上。说完,他迅速起身回了远安。
陈石美言而有信,次日上午八点半便带着两个助手来到了村委会。洪钟早已泡好了茶在会议室恭候他,见面就问,马洼的村标做好了?陈石美说,做好了,我加了三个小时的夜班,回家已快半夜,但我没有马上休息,又赶紧为你们设计牛的图案。洪钟说,真是辛苦你了!陈石美喝了一口茶说,为了充分表达勤劳、苦干和奉献的主题,我画了一头埋头拉犁的老黄牛。说完,他从包里掏出设计稿让洪钟过目。洪钟打开一看,双眼不由豁然一亮,连声说,太好了,太好了!
接下来,洪钟便亲自陪陈石美一行三人去坡上找黄石头。他们很快找到了一块理想的,有农用车那么大,足够将老黄牛放大一倍。洪钟办事雷厉风行,当天上午就安排人用吊车将这块大黄石运到了村口。
谢尚春农家乐兼做民宿,而且离村口近在咫尺,为了抢抓时间,洪钟把陈石美一行三人的吃住都安排在了这里。陈石美没有辜负洪钟的厚望,找到石头的当天下午就开始了雕刻。他的两个助手并非跑堂打杂的等闲之辈,均是远安境内有口皆碑的石匠师傅,尤其擅长照着葫芦雕瓢刻瓢。陈石美把老黄牛的图案复印了两份,让他俩照着图案雕刻牛身,牛头、牛尾和牛的四条腿则由他亲自掌钻。他们三人齐心协力,日夜工作,只用了九天时间便把一头栩栩如生的巨型老黄牛雕刻成形了。
雕刻期间,洪钟一直陪在陈石美左右。皮红和唐凤经常结伴去雕刻现场观看,有时还带一包茶叶或几包烟。尚达也去过一次,是下班后一个人去的,当时陈石美和两位石匠师傅都去谢尚春农家乐吃晚饭了。
四
老黄牛雕刻正式完工的那天上午,洪钟通知几位班子成员都去村口集合,一是共同欣赏一下那头埋头拉犁的老黄牛;二是由村委会出面宴请一次陈石美和他的两位助手,以此略表敬意和谢意。得到通知后,大家都准时来到了村口,尚达也没有迟到。
那头老黄牛的确292xsZ8oXf635SHKobScWdy9QehObZY2XT0tLkNxgLE=雕刻得很好,勾着头,撅着尾,前蹄弓着,后蹄蹬着,浑身充满了力量。洪钟由衷地赞叹道,这头牛既形似又神似,可以说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也是我见过的最有创意的村标。皮红和唐凤看了一遍又一遍,禁不住连连咂舌,都说这个村标好。可是,尚达却不以为然,板着脸怪腔怪调地说,我觉得这头“牛”太夸张了,特别是朝外的那个牛卵子,像一个吹鼓的气球,让我一看就头晕目眩,还感到恶心,差点儿没吐出来。说完,他转身就要离场。洪钟忙问,你不一起吃午饭吗?尚达头也不回地说,不吃了,我姐夫今天过生日,我要赶往县城吃寿宴。喜庆的气氛被尚达的一番话搅得荡然无存,洪钟感到哭也不是笑也不是。沉吟良久,洪钟一挥手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他想走就让他走吧,反正这个村标已有三人赞成,也可以通过了。感谢宴嘛,他不参加我们照样吃。
次日上午,陈石美给洪钟提了一个建议,让村里买两丈红绸布,先将村标严严实实盖上,等牛主任从党校回来的时候再把红绸布揭开,给他一个惊喜。洪钟当即接受了这个建议,立刻安排唐凤去买红绸布。
九点钟左右,唐凤刚从老垭镇将红绸布买回来,等在村标前面的洪钟和皮红接过去正要往老黄牛身上盖,一辆黑色公务车突然开到了村口。车刚停稳,便下来了三个穿制服的人,走在前头的那位五十多岁,肚子挺得高高的,像一个即将临盆的孕妇,另外两个都很年轻,对大肚子毕恭毕敬。洪钟朝他们扫了一眼,发现那个大肚子有点儿眼熟,似乎在哪里见过,可一时想不起来了。他将嘴巴凑近皮红的耳朵,低声问道,那个大肚子是谁?皮红悄声回答说,他是尚达的姐夫,名叫方志远,前不久当上了县文明办副主任。
洪钟正感到莫名其妙,方志远已快步走到了村标前面。出于礼节,洪钟赶紧松开手中的红绸布,上前握住方志远的手说,欢迎方主任来我们村指导工作。方志远打着官腔说,指导谈不上,听说你们刚修建了一个非常独特的村标,我专门来欣赏学习一下。
方志远说完便转过身去,一眼看到了那头巨大的老黄牛。看了一会儿,他黑着脸问洪钟,这就是你们的村标?洪钟连忙点头哈腰地说,是的,我们想借这头老黄牛的形象来彰显一种勤劳、苦干和奉献的精神。方志远单刀直入地说,你们的想法倒是不错,但设计上有问题,比如牛肚下面的那坨东西,搞得那么大,不文明啊!作为县文明办分管乡村文化的副主任,我觉得这个设计有问题……要么推倒重来,要么进行大刀阔斧地修改。洪钟一听,仿佛五雷轰顶,一下子蔫成了一个霜打的茄子。方志远走的时候,他连招手再见的劲儿都没有了。
幸亏陈石美当时还没有离开油菜坡。他本来吃过早饭就要打道回府的,但皮红非要留他吃了午饭再走不可。方志远的公务车刚一开走,洪钟就拨通了陈石美的手机,让他火速赶到村口来。陈石美从手机上听出洪钟遇到了急事,没用五分钟便连走带跑地来到了村口。
洪钟见到陈石美,先大骂了一通方志远。他愤愤不平地说,姓方的算个什么玩意儿?居然说老黄牛的那个卵子太大了,完全是在鸡蛋里面挑骨头嘛。他这种连起码的艺术修养都没有的家伙,不知怎么还混了一顶县文明办副主任的乌纱帽!唐凤疑惑地问,方志远这么快就知道我们雕刻了一头牛,会不会有人给他通风报信?皮红说,我想肯定是尚达捣的乱,他昨天不是去县城给方志远祝寿了吗?洪钟一听,不禁恍然大悟道,哦,原来有内鬼啊!
听了他们的对话,陈石美已经明白了洪钟急着找他的原因。他哭笑不得地问,方主任彻底否定了这个村标?洪钟说,他也没有彻底否定,只说了两句含糊其词的话,要么推倒重来,要么进行大刀阔斧地修改。陈石美面有难色地说,因为时间限制,推倒重来肯定来不及了,修改倒是可以考虑考虑。洪钟说,我和你的想法一样,要赶在牛主任回来之前建好村标,也只能修改了。说到这里,他停下来看了看站在他左右的皮红和唐凤,提高声音说,请大家都开动脑筋想一想,这头老黄牛该如何修改。
恰在此时,尚达闲庭信步似的来到了村口,脸上堆满笑容,显出很得意的样子。他老远就跟大家打招呼说,各位还在忙啊。然而,在场的班子成员都没有理他,故意对他视而不见。陈石美和他的两个助手也只是冷冷地扫了他一眼。
皮红埋头想了一会儿,忽然扬起头来说,方主任主要是对牛肚下面的那坨东西不满,认为太大了不文明。其实,他说的那东西牛肚下面有两坨,靠里面的那坨小一点儿,看来他对那坨小点儿的并不反感。因此,我建议把靠外面的这坨大的凿掉,只留下靠里面的那坨小的,这样的话,方主任就无刺可挑了。皮红话音未落,陈石美连忙说,这个主意不错!再说,雕刻作为一门艺术,是可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洪钟立刻表态说,好,我同意皮红这个修改意见。
谁也没料到,皮红的建议刚得到肯定,尚达却在一旁打了两个冷哈哈。皮红顿时火冒三丈,扭头质问道,你这是什么意思?尚达皮笑肉不笑地说,我觉得你刚才的这个主意完全是一个馊主意。皮红愤怒地问,此话怎讲?尚达假装心平气和地说,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头老黄牛是代表牛主任的,如果凿掉了一个卵子,那它就成了一头独卵子牛。这不是在借村标诅咒牛主任吗?假若牛主任的老婆和孩子看到了,他们会怎么想?要知道,他们和我一样,都是不懂艺术的人。再设想一下,牛主任回来时,一到村口就看到一头独卵子老黄牛,不说当场气死,也会难受一辈子的。尚达这么一说,皮红便缄口不语了,在场的人也随之沉寂下来,只能面面相觑。
良久过后,洪钟才有气无力地问,谁还有更好的修改建议?唐凤先伸出舌尖舔了舔她的薄嘴唇,然后半真半假地说,方主任不是嫌牛肚下面的那东西太大吗?为了推进乡村的精神文明建设进程,我建议给老黄牛穿上一条大裤衩,把那不文明的东西藏起来。当下,无论城乡,都有不少人在养宠物狗,出于文明,养狗的人大都会在狗肚上套一个红兜兜。既然狗能套红兜兜,我们为什么不能给牛穿条大裤衩呢?时代在发展,一切都应该与时俱进嘛。陈石美沉吟了片刻说,这个构想挺有创意,我认为可以考虑。洪钟接着说,我赞成唐凤的修改建议,这样改起来更简单,也不会拖延时间。皮红犹豫了一下说,我也同意唐凤的这个新主意,做大裤衩的事,就交给我吧,我婆婆是裁缝,家里的缝纫机也是现成的。唐凤马上接过话头说,布由我来出,我去年从网上淘了一卷纯棉布,做了一条睡裙,还剩下一块,正好做一条大裤衩。
唐凤正说到兴头上,站在对面的尚达陡然朝她泼了一盆冷水,浇了她一个透心凉。尚达说,恕我直言,你这个主意也是一个馊主意。修建村标是一件严肃的事情,能像养宠物狗那样随心所欲吗?如果真给老黄牛穿上一条大裤衩,往重里说,那是在戏弄和丑化传统的老黄牛精神;往轻里说,那也会让全村的人笑掉大牙。经尚达这么一上纲上线,平时伶牙俐齿的唐凤也无话可说了,现场的气氛再一次沉寂下来。
后来,洪钟只好无可奈何地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今天,我们就不谈村标的事了,各自回家好好休息。明天上午八点,请大家再到这里集合,争取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修改方案来。
五
第二天上午八点,除了尚达,油菜坡村委会的班子成员全部到了村口。陈石美和他的两名助手也到了。因为村标出了意外,洪钟没让他们返回远安。唐凤心细,善于观察,一到村口就发现洪钟的眼眶又红又肿,便问,洪会计昨晚彻夜未眠吧?洪钟一愣,问,你怎么知道的?唐凤说,你的眼睛告诉我的。皮红随即接话道,他肯定为村标的修改方案想了一个通宵。洪钟揉了揉眼皮说,虽然想了一个通宵,但还是没想到任何满意的方案。
八点过一刻了,尚达仍然不见踪影。皮红心直口快地说,其实,最先的那个方案一点儿问题也没有,如果不是尚达从中捣乱,我们怎么会这样折腾来折腾去?唐红接着说,是啊,我们随后想到的几个修改方案都被尚达否定了,按说,他应该拿出一个方案才是,可他到现在还不来,真是太不像话了。洪钟咬牙切齿地说,我马上给他打手机,问他为什么迟迟不来。手机响了许久,那头终于有了声音。洪钟劈头盖脸地问,你是不是睡懒觉睡忘了,拖到现在还不来?尚达不紧不慢地问,我来干啥?洪钟说,来商量村标的修改方案,别明知故问了。尚达说,对不起,关于村标的修改,我没有任何方案,所以就不去打搅你们了。话刚说完,他便迅速挂了手机。
九点钟左右,洪钟埋着头,正在挖空心思想村标的修改方案,忽然听见了一声汽车喇叭响,抬头一看,原来是村主任牛攀坐着他儿子的小车回来了。他禁不住吓了一跳,赶忙朝着小车跑过去。牛攀从车上下来时,洪钟一眼就发现他胸前多了一块白地红字的小牌子,形同徽章,上面的五个红字是:为人民服务。洪钟赞叹说,您胸前这个牌子真好看!牛攀说,这是党校发的校徽,我们每天都戴在胸前。接下来,洪钟又握着牛攀的手问,您怎么提前回来了,两个月还差好几天呢?牛攀说,党校的课程都结束了,后面两天安排我们去外县参观,我不放心村里的事情,就请假先回来了。说完,牛攀停下来跟在场的人分别打了招呼,然后又扭头问洪钟,我临走时交代给你的两件事,办得咋样了?洪钟半边脸晴着半边脸阴着,吞吞吐吐地说,三户厕所的改造升级,已经圆满完成了;村标的事,由于某些人从中捣乱,所以还没能完全建好。说到这里,洪钟的眼睛不由自主地转向了那头老黄牛。
随着洪钟的眼神看去,牛攀很快也注意到了那头老黄牛。这就是你们设计的村标吗?牛攀指着老黄牛问洪钟。洪钟迟疑了片刻说,是的,您正好姓牛,我们选择老黄牛这个意象,以此彰显我们村和您身上的那种勤劳、苦干和奉献的精神。始料不及的是,我们刚把老黄牛雕刻成形,县文明办副主任方志远突然来了。他鸡蛋里面挑骨头,非说这头老黄牛太夸张了,还上纲上线,说这个村标有损精神文明。无奈,我们只好修改。
牛攀沉默了许久,然后叹口长气说,我也不赞成用一头老黄牛来做村标,这不明显是在歌颂我个人吗?老实说,我最反对歌颂个人了。听了牛攀这番话,洪钟顿感无地自容,也无言以对了。皮红和唐凤也没想到牛攀会这么说,一下子都成了哑巴,仿佛有人在她们嗓子口那里塞了一团棉花。
这个时候,陈石美开口了。他先跟牛攀介绍了一下自己,然后满怀诚意地问,牛主任,您认为用什么做村标最好?牛攀默默地考虑了一会儿,突然摸着胸前的校徽说,石美,我建议选一块长方形的大青石,把毛主席写的“为人民服务”这五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刻到青石上,再往字上涂上一层大红色的油漆。你觉得我这个想法如何?陈石美说,好,很好!牛攀看了看洪钟、皮红和唐凤,问,你们觉得呢?唐凤说,好!毛主席的字本来就好看,放大后刻在石头上,将更有观赏性。皮红说,我也觉得好,它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洪钟说,真是太好了,还是牛主任站得高,看得远!牛攀最后说,既然大家都认为我这个建议还行,那就辛苦石美了,尽快做出来吧。
三天之后,“为人民服务”的主题村标终于矗立在油菜坡村口。那天,春光明媚,暖风拂面,村民们像赶集一样,前呼后拥,成群结队,络绎不绝,都来到村口看村标,一个个看得眉开眼笑,神清气爽,有的频频点头,有的啧啧咂舌,有的高高地跷起了大拇指。
原刊责编 郭海燕
【作者简介】晓苏,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湖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先后在《人民文学》《收获》《作家》《钟山》《花城》《天涯》《大家》《十月》《北京文学》《中国作家》《上海文学》等刊发表小说五百余万字。曾获湖北省文艺明星奖、百花文学奖、汪曾祺文学奖、湖北文学奖等奖项。有多部作品被译为英文、德文、法文和西班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