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24-09-27 00:00周文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24年5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1]6。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重点部署未来五年的重大改革举措,强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七个聚焦”,囊括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重点,准确标定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攻方向,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中,中国以坚定不移的步伐,书写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壮丽篇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不仅是推动国家繁荣发展的强大动力,更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由之路。随着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更需要坚定信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管理监督体制机制,增强各有关管理部门战略协同,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坚持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深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坚持和加强党对经济工作集中统一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过程。新征程上,要坚定不移地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特征,动态地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更大、更好地发挥出来。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2]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随着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日益彰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大踏步赶上时代的历史进程中,集中力量建设了一个又一个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极大提升了我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极大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既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也用好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让“两只手”有机配合、协同发力。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共同富裕,一方面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微观主体不断呈现出生机和活力,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从而不断把“蛋糕”做大;另一方面要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把做大的“蛋糕”分好,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坚持共享发展,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二、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如何建设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种全新探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我国经济发展获得巨大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我们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深刻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冲破传统思想和体制的桎梏,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与此同时,我国在探索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不断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开辟新境界。总结改革开放40多年的成功经验,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形成鲜明对比,最终走出一条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在于不但推进和不断开辟市场经济发展新境界,而且还确保和驾驭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局和正确的方向。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成就,已经向世界展示了一个不断让市场经济展现活力和生机的全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模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有力指导了我国经济发展实践。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立足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创造性地提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创造性地建立起富有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飞速发展。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经济治理方式,深入阐述和更好统筹政府与市场关系,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有机融合的创造性与优越性。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是改革开放取得的重大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把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摆在全面深化改革重要位置,谋划和部署一系列重大任务和举措。通过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我国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健全,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扎实成效,国家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步伐。实践充分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极大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极大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极大增强了党和国家的生机活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到二○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4,提出“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1]4。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制定了新的战略部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的里程碑。

三、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着力点当前,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比如,市场体系仍不健全,市场发育还不充分,产业体系整体大而不强、全而不精,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等等。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才能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让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推动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完善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要素价格机制,防止政府对价格形成的不当干预。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

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障市场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要坚持平等准入、公正监管、开放有序、诚信守法,畅通市场循环,疏通政策堵点,提升市场监管服务的规范化和便利化程度。完善产权制度,依法平等长久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完善市场信息披露制度,构建商业秘密保护制度。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深化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改革,实行依法按期认缴。健全企业破产机制,探索建立个人破产制度,推进企业注销配套改革,完善企业退出制度。

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决定》明确提出必须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围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决定》从多个方面作出部署,提出“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1]19,明确“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拓展地方税源”“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等一系列改革举措[1]19-20。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离不开高质量的金融体系。《决定》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着力破解制约金融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提出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完善金融机构定位和治理、发展多元股权融资和优化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等系统性金融改革举措。

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也是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显著特征。在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方面,《决定》明确提出“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1]25,提出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和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等具体改革举措。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

[2]习近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6-01.

责任编辑:武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