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新课改为高中政治课程注入了新的内容和思考角度,议题式教学法的应用可以促使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本文从“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应用意义,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应用策略”两个方面入手,探索了如何有效地整合议题到政治课程中,利用多元化教育策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助力学生建立更加广泛的知识视野,更好地适应持续变化的世界。
关键词: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教学策略
在现代社会快速变化的背景下,高中政治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议题式教学法有效地将当前的社会和技术问题融入课程,使学生能够直接参与这些问题的讨论和分析。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复杂的政治和社会结构,还鼓励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更好地理解和评价周围世界的变化。
一、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应用意义
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政治课中具有以下好处:一是通过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了学生的投入度和兴趣,实现从被动到主动的知识接受方式转变。二是这种教学方法深入探讨中心议题,培育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技能,对个人成长和社会适应起到重要作用。三是学生需独立搜集、分析信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研究技能,为将来学习与工作奠定基础。四是议题式教学通过实际社会问题的探讨,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五是符合现代教育需求,强调学生全面发展以及终身学习能力,为应对未来社会挑战提供了开放式学习环境。总之,议题式教学在提高学生参与度、促进个人成长、价值观塑造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因此是高中政治课堂中一种有益的教学方法。
二、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一)精心选择议题
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政治课程中非常有效,尤其是当涉及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主题时。
以“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例,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深层含义,并激发学生的文化自豪感和责任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强调中华文化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遗产和深远的文化价值。面对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如何保持和发展这些传统文化,是一个关键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现代社会中维持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并将其与现代价值观相结合[1]。具体措施包括探讨如何将孔子的仁爱思想应用于现代社会,以及现代教育如何帮助传承这些思想。学生可以研究中华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以及这些文化因素如何影响了全球文化格局。此外,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书法、国画和传统音乐等文化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还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这些文化,从而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
(二)多元教学资源
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政治课程中发挥作用,通过挑选紧密关联学生生活与社会的主题,运用多元化教育资源如网络、教材、参考书、视频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兴趣。这种方法有助于提升学生政治知识的领悟和运用能力。
以“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例,教师可将其作为课程重点,引导学生洞悉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及对全球文化的贡献。为避免单一教学削弱学生热情,教师可利用各类资源。首先,网络资源提供文化根源、发展及关键人物与事件案例,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其次,教材和参考书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巩固基础。再次,视频展示手工艺、民间艺术和古建筑,提升学生的感知和审美能力。最后,实践活动如书法、国画、音乐欣赏和文化遗址参观,让学生亲身体验文化,深化对价值和传承的了解。
(三)分组合作学习
议题式教学法在高中政治课程中强调小组合作,创造了一个互动和探索的学习氛围。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将理论与学生的个人经验结合,使得学习内容更加贴近生活,更加生动[2]。小组合作的实践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帮助和交流,促使学生在讨论和活动中积极参与,共同解决问题,这不仅增强了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也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此外,小组合作还让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深入理解问题。
以“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例,教师可设立以其为主旨的专题学习活动,从而鼓励学生通过团队协作,深度探讨此主题。在活动起始,教师会向学生讲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心思想及其价值,从而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随后,学生会被组织成数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特定的文化元素(如书法、京剧、中医或中国哲学)作为研究对象。各小组通过协作,对所选文化元素的历史根源、现代意义以及在当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方式进行深入探讨。团队成员共同进行信息搜集和分工协作,完成研究报告并准备好展示所用的PPT。在活动最后阶段,各小组会在班级面前展示自身的研究成果。展示过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讨论,对各个小组的发现和见解进行评价,以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理解。
(四)引导式提问
议题式教学是一种围绕问题展开的教学策略,特别适用于高中政治课程。这种方法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兴趣,还能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师通过提出既具挑战性又贴近实际的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并在讨论中形成个人见解。此教学法中,引导式提问扮演着核心角色。教师会设计一连串逐步深入的问题,帮助学生逐步探索并深刻理解议题。这些问题通常分为三个层次:起始的事实性问题帮助学生掌握基础信息;其次的解释性问题促进学生探讨原因与后果;最终的评价性问题鼓励学生做出价值判断和提出解决策略。
以“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例,教师可以设计序列性的引导式提问,让学生系统地考查这个议题。初始阶段,教师会抛出一些明确事实的问题,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定义是什么?它的组成部分包括哪些?”这是帮助学生建立基础理解,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广度和深度,这涵盖了哲学、道德、艺术和科技。接下来,教师可以通过解释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演变及其对现代社会的积极作用,例如,“传统文化如何历经岁月沉淀并不断发展?对当今社会具有哪些重要影响?”聚焦这些问题,学生有机会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脉络和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所在,包括增进社会团结、塑造道德规范、丰富文化生活等方面[3]。教师进一步抛出评价性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在当前社会环境下,落实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例如,“应如何提升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效果?”此时,学生可以从教育、媒体、政策等多角度出发进行讨论,总结出一些行动方案,比如在教育环节深化传统文化的教授、运用现代科技传播传统文化、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传统文化的传播等。整个讨论过程中,教师以引导式提问助力学生深度思考,从而形成全面理解。学生不只在讨论中增进了传统文化的认知,同时也锻炼了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五)角色扮演和模拟活动
议题式教学侧重以问题为中心,促进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来学习。这种方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特别有效,既能引发学生兴趣,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教师提出的问题既富有挑战性也紧贴实际,促使学生多角度分析并形成个人见解。引导式提问,即教师设置的一系列深入问题,是深化学生理解的关键步骤。此外,角色扮演和模拟活动在此教学策略中占据重要位置。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不同的观点和立场,而模拟活动帮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知识,提升操作和适应能力。
以“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例,教师可以运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法加强学生的理解力。首先,提出一个问题:“如何在当代环境中保持并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此问题不仅联系到学生的生活,也引发了深入的思考。然后,通过小组分工、角色扮演和模拟活动,让学生全面地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具体操作时,将学生划分为政府官员、文化研究者、商业人士和普通居民等角色,各组从自己的视角讨论如何支持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政府组可以讨论政策支持,学者组关注学术研究与文化沟通,商业组研究商业战略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普通居民组从日常生活出发,探究如何融入文化传承。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各个角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同时,在讨论互动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4]。进行活动总结,分析各种解决方案的实际可行性,并进一步探讨如何将这些观点融入实际生活。
(六)相关案例分析
议题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尤其依托案例分析,显著促进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解题能力。通过引进真实或构建的情境案例,学生得以在特定背景下审视问题、探讨方案,进而深化对政治理论与实践的认识。案例分析作为一种探究具体实例以理解复杂情况的方法,在政治学习中,助力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融合,提升学习的目标性与应用性。同时,此方法还能唤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激励学生积极思考与批判性分析,助力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以“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例,教师可以挑选从历史事件、文化现象或政策措施的角度入手。例如,在“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议题中,学生首先应掌握非遗的概念和它的价值。随后,研究传承这些文化财富时所碰到的困境,诸如传承人年龄偏大、古老技艺需求萎缩、现代生活对古文化的冲击等。学生可采用小组研讨形式,探讨教育、政策支持与社会参与等多维度手段来加大保护传承力度。这类案例剖析不仅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更深入的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借助教师的引领和课堂讨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公众演讲和团队协作技巧。
(七)批判性思维训练
在高中政治课堂上,议题式教学法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通过引入和讨论具体议题,该方法激活了学生的思考与互动,增强了学生对不同观点的分析和评估能力。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要全面理解问题,还需学习提出建设性的问题与解决方案,这对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
以“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例,首先,教师向学生阐述了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如仁、义、礼、智、信等,并讨论了这些理念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接下来,提出了几个关键性的探讨点,比如:“在全球化与现代化的进程中,人们如何有效地保护和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在今天的社会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扮演何种角色?”为了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学生被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一个特定问题进行探究。这一过程要求学生查找相关文献,分析案例,甚至开展实地考察,以便收集所需的信息与数据。此过程中,学生被鼓励采用多角度分析,以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学生将对现行的保护措施进行评估,并探索如何通过教育、法律及社会活动提升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尊重。在研究的最后阶段,各小组需在全班前展示自身的发现,通常采用报告和辩论的形式。这样的展示不仅展现了学生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展现了学生的思考过程和批判性分析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展示了自身如何利用批判性思维解决复杂问题,并深刻理解传统文化。此案例有效展示了议题式教学法在高中政治课程中的应用,如何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学生如何进行思考和分析,对于学生成为具备文化自信和历史责任感的新时代公民来说,这一点至关重要。
(八)反思与评价
以学生为核心,议题式教学法强调在高中政治课堂中运用问题驱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能力。这种方式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政治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讨论实际议题,学生能将知识运用于现实,形成深入理解。同时,鼓励多角度看问题培养分析和批判性思维[5]。尽管如此,这种教学法也存在着较大的挑战,首先,教师需具备丰富知识、先进的教学策略和良好的课堂管理。此外,确保每名学生参与讨论。最后,评估学习成果复杂,需兼顾学生的参与情况、讨论质量及解决问题能力。
以“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例,首先,教师向学生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及其价值。接着,提出若干探讨问题,例如“如何在现代化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在今日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学生分组挑选问题,通过文献审查、案例分析和可能的现场调查来搜集资料。小组讨论让学生能够多角度审视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每组需在全班前展示研究成果,采用报告和辩论形式。此方法不仅在政治课上有效,还深化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力。此外,它增强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和历史责任感,为成为新时代的公民打下基础。
结束语
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超越了简单的知识传授,促进了学生对问题的深刻思考。这一模式让学生面对社会热点,培养了学生分析和审视不同观点的能力。目的是让学生发展出批判性和独立的思维,帮助学生适应一个持续变化的世界,以及成为对社会有益的成员。
参考文献
[1]王丽.“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运用分析[J].中国教师,2020(S2):153.
[2]颜孙华.浅论高中政治新课程议题式教学下的“教”与“学”[J].新课程,2020(52):100.
[3]刘社锋.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政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24):22-23.
[4]乔金国.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实践探索[J].天津教育,2020(35):96-97.
[5]刘欣欣.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上旬),2022(9):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