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连出爆款

2024-09-26 00:00:00何己派
21世纪商业评论 2024年9期

网文一哥,仍是当打之年。

8月中旬,阅文披露,1—6月营收41.9亿元,同比增长27.7%;净利润(Non-IFRS)达7亿元。

重回增长轨道,离不开掌舵者的努力。

去年5月,阅文换帅,总裁侯晓楠接替程武,兼任CEO,领衔约240亿资产的网文巨头。

过去一年多,他调架构、做生态、搞AI,亲自下场抓落地,提振士气。

变革初见成效。今年影视圈的大热门,《热辣滚烫》《与凤行》等多部爆款都经阅文之手,令其挣得盆满钵满。

多管齐下

侯晓楠领队,阅文IP系统化运营大干快上,并快马奔赴衍生品、短剧等更多新战场。

其步入IP大年。电影《热辣滚烫》,斩获35亿元票房。其8家出品方里,阅文系占据两席——新丽电影、阅文影视。

电视剧这块,《与凤行》《庆余年第二季》《玫瑰的故事》,热度颇高。其中,《庆余年第二季》在腾讯视频上热度值超34000,刷新平台历史。

有爆款加持,上半年,阅文的IP运营及其他收入,同比大增73%。

IP运营玩出新花样,背后功臣是侯晓楠。

过去,阅文开发了大量IP,但做法未成体系,“东一榔头西一棒”,哪个长起来算哪个。侯晓楠希望,能摸索、输出一套通用方法论。

到任CEO仅1个月,他全盘梳理业务,操刀变革组织,将以前“各打各的”的内容和平台两个部门,整合在一起,共同负责IP开发。

在他主导下,早在剧集播出前,阅文就成立了IP专项组,跨部门、跨产业链,多端协同。

以《庆余年第二季》为例,围绕其组建了公司史上最大规模的IP专项组。剧集一播出,起点读书APP就同步上线活动专区,带动原著阅读量环比增长38倍。

侯晓楠团队也猛推衍生品。

《庆余年》的盲盒销量超20万只;该剧播出前,影视卡牌的GMV,就高达2000万元,1—6月卡牌GMV,合计近亿元,计划推出《大奉打更人》等卡牌。

其6个月上线几十部短剧,流水最高的《叮!我的首富老公已上线》,创收约3000万元。

“全年来看,我们预计上线100多部短剧。长短剧联动,形成互补。”业绩说明会上,阅文高层透露,《庆余年》短剧正密集开发中。

高管表示,短剧的三大环节,剧本创作、拍摄制作和运营投流,阅文主攻第一和第三环。

短剧业务要真正起量,尚需时日。一位短剧行业资深人士告诉《21CBR》记者,任何人或机构来做短剧,做起来都需要起码半年以上。

整个行业一年300亿元的流水,投流的成本能占去80%甚至更高,片方利润率,仅有7%。

侯晓楠还是一位音乐人。他自己写歌创作,拿过腾讯中层干部里的人气歌王,在QQ音乐平台,拥有“腾讯音乐人”的认证,发布了23首歌曲。

这位文艺青年,重视内容,且商业触角敏锐,曾推动腾讯投资拼多多。

由他带队,阅文在内容上贯彻“付费阅读为主”的路线,脚步变坚决,也免不了经历阵痛期。

“妙笔”武装

上半年,阅文的在线业务收入19.4亿元,同比微降2.2%。

其中,以付费阅读为主的自有平台产品,收入为16.9亿元,同比微降0.9%。

公司称,更多内容通过付费阅读渠道分发,免费阅读的广告收入减少。

付费阅读渠道的地位升了,免费阅读渠道的获客也少了。腾讯产品自营渠道的月活跃用户,同比减少33.5%。

阅文一度发力免费阅读,正面迎战以“免费阅读+现金奖励”为噱头的番茄小说。后者是字节跳动旗下平台,攻势迅猛,去年底的日活,接近1亿。

之后,公司纠偏,回归付费航道。“精品化”,成为侯晓楠多次提到的关键词。

“阅文的基因核心是内容,这点跟番茄不一样。”

侯晓楠说,自己也因番茄小说有增长焦虑,后来想通了,每个平台都要有自己的特色,而“免费内容很难长出IP”。

侯晓楠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读的计算机科学专业,技术出身,产品经理入行。他格外关注AI的应用和机会。

去年,阅文发布大语言模型“阅文妙笔”和应用产品“作家助手妙笔版”,用于辅佐网文作者创作、提升效率。

“作家群体反馈积极,AI功能的周使用率达30%。”高管层表示。

出海业务亦有AI的参与。高层透露,阅文训练的AI翻译模型,可高度自动化翻译,效率提升近百倍,成本降低超9成。

1至6月,阅文海外阅读平台WebNovel,新增超1200本AI翻译作品,产量惊人。

在WebNovel畅销榜前100的作品中,AI翻译作品占比约40%。

“这证明了,用户对AI翻译内容质量的认可和强烈的付费意愿。”高管层透露,正训练自研的文生图/文生视频的垂类模型。

目前,文生图的功能,处在内测中,少量用于制作连载书的插图,未来还可用于设计衍生品形象。

侯晓楠团队,试图用AI武装业务,麻烦也不少。

典型的例子是,上个月,番茄小说因“AI 训练补充协议”,遭遇网文作者的联合声讨及抵制。

“AI不会取代作家,它是创作的‘金手指’。”就AI角色的界定,侯晓楠如此表态。

眼下,侯带领的阅文,看似渐入佳境,但他依然要证明,自己有复制更多《庆余年》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