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窑生物质燃料创新烧窑法

2024-09-25 00:00:00刘红生
上海工艺美术 2024年3期

钧窑作为中国陶瓷艺术的瑰宝,以其独特的窑变效果和丰富的色彩变化而闻名于世。然而,传统烧窑方法存在着上下温差大、烧成时间长、能耗高等问题,限制了钧瓷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提出了一种创新烧窑法——生物质烧窑法,并以倒焰鸭蛋钧瓷窑炉为例,详细阐述了其原理、操作过程以及优势。研究发现,生物质烧窑法能够有效解决传统烧窑方法的弊端,实现上下温差小、烧成时间短、能耗低,并能烧出质量上乘的窑变艺术作品。此外,该方法还具有环保效益显著、可持续发展等优点,为钧窑的艺术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

一、引言

钧窑,以其独特的“窑变”釉色而闻名于世,其釉色变化无穷,令人叹为观止。钧窑的烧制工艺极其复杂,对温度控制和窑内气氛要求极高,传统烧窑方法往往存在以下问题:上下温差大。传统窑炉结构设计存在缺陷,导致窑内温度分布不均匀,上下温差较大。高温集中在窑炉底部,而顶部温度较低,造成坯体烧制不均匀,影响钧瓷的烧成质量,导致坯体变形、釉面开裂等现象。烧成时间长。传统烧窑方法采用固体燃料,如煤炭、柴等,燃烧效率低,热能利用率较差,烧成时间长,耗能高,成本高。同时,由于固体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不稳定,难以精准控制窑内温度,影响钧瓷的烧成效果。环境污染。传统烧窑方法产生的烟尘和废气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例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排放,造成空气污染,影响周围居民的健康。同时,传统烧窑方法还存在着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问题,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创新的烧窑方法——生物质燃料烧窑法,并以倒焰鸭蛋形钧瓷窑炉为例,详细阐述了其原理、操作过程以及优势。

二、倒焰鸭蛋钧瓷窑炉结构与原理

倒焰鸭蛋钧瓷窑炉是一种具有匣钵的正压烧窑法窑炉。其主要结构包括:窑体:窑体通常采用耐火砖砌成,尺寸根据烧窑规模而定。本文所述的倒焰鸭蛋钧瓷窑炉,宽2米、长3.4米,高2.2米,实用容积为6.6立方米,火膛:窑炉内设有两个火膛,每个火膛面积为1.3米×0.5米,火膛的尺寸和位置设计需要合理,以确保火焰能够均匀地覆盖窑内空间。

烟道系统:窑体下部有支烟道通向流经主烟道,烟气通过风机和消烟除尘设备处理后排出,实现了节能环保的设计目标。烟道系统的设计需要科学合理,以确保烟气能够有效地排出,避免污染环境。

生物质燃烧系统:该系统是生物质烧窑法的核心,主要由产气室、供气室、炉排、除渣机、燃烧嘴、鼓风机和电气控制柜等部分组成。产气室用于生物质燃料的预热和气化,供气室用于储存和输送生物质气体,炉排用于生物质燃料的燃烧,除渣机用于清除燃烧后的残渣,燃烧嘴用于控制火焰的形状和大小,鼓风机用于提供燃烧所需的空气,电气控制柜用于控制整个燃烧系统的运行。

该窑炉的关键在于其生物质燃烧系统和结构原理。生物质燃料通过上料梯进入进料机,在供气室点燃后,在炉排上燃烧产生气体。当生物质燃烧量达到一定产气容量时,高压风机将生物质天然气送进窑内燃烧室,开始烧窑过程。

三、生物质烧窑法的操作过程

生物质烧窑法的操作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准备阶段

燃料选择:仔细挑选高质量的生物质燃料,确保燃烧效率高,污染少。常用的生物质燃料包括木屑、稻壳、秸秆、树枝等。优良的生物质燃料应具有以下特点:水分含量低,热值高,燃烧稳定,灰分含量少。

设备检查:仔细检查烧窑设备,包括燃烧嘴、供气室、高压风机等,确保它们能够正常工作,为烧窑过程提供稳定的火焰和气体调节。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可以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生物质燃料烧成与燃气均压燃烧

均压烧成:生物质烧窑法采用均压烧成技术,使燃烧室内的压力尽量均匀分布与燃烧,燃气能够稳定、直接地进入窑室。均压烧成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热能利用率,减少热量损失,提高烧成效率,使得窑内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有利于钧瓷的烧制。传统的烧窑方法通常采用间接加热方式,火焰需要先加热窑壁,再通过窑壁传递热量给坯体,热能损失较大。而均压燃烧能够减少热量损失,提高烧成效率,并能更好地控制窑内温度,有利于钧瓷的烧成质量。

3.燃烧气体的精确调节

流量和压力控制:通过燃烧嘴和供气室的高压风机,精确地控制燃烧气体的流量和压力,确保窑内温度的稳定性和均匀性。流量和压力的精确控制能够保证火焰的稳定性,避免火焰忽明忽暗,影响烧成效果。

火焰大小和温度调节:根据钧瓷的烧制需求,灵活地调整火焰的大小和温度,满足不同品种的烧制要求。例如,在烧制釉面要求光泽度高的钧瓷时,需要更高的温度和更大的火焰;而在烧制釉面要求细腻的钧瓷时,则需要较低的温度和较小的火焰。

4.烧成过程与时间控制

分阶段控制:将烧成过程精确地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温度和时间都经过严格地控制,以确保钧瓷的烧成质量。传统的烧窑方法往往缺乏对烧成过程的精确控制,导致烧成质量难以保证。

升温阶段:初始升温阶段,窑内温度逐渐升高至300℃,这个阶段主要是排出窑内的湿气和杂质,为后续的烧制过程打下基础。

中温阶段:窑内温度从300℃升至600℃。在这个阶段,陶瓷坯体开始逐渐收缩,同时釉料也开始软化,这个阶段的温度控制非常重要,因为它关系到釉料是否能够均匀地覆盖在坯体表面。

高温阶段:窑内温度从600℃升至900℃,此时陶瓷坯体开始发生明显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如晶体结构的转变和釉料的熔化,这个阶段的温度控制需要非常精确,因为过高的温度可能会导致坯体变形或釉料流动不均匀。

釉料流动阶段:窑内温度从900℃升至1100℃。在这个阶段,釉料开始流动并与坯体紧密结合形成美丽的釉面。此时匠人们需要密切关注火焰的变化和釉面的流动情况,以便及时调整火焰大小和温度。

窑变阶段和保温阶段:窑内温度继续升高至1300℃并保持一段时间,确保窑变现象的充分发展和釉面的完美呈现。在1280℃时匠人们会进行挑火照等操作观察釉面的流动情况和窑变效果,如果釉面已经流动且色彩丰富则可以进行平烧操作屏住火,在平烧过程中窑内温度保持稳定上下温差小有助于实现均匀的窑变效果,最终烧成的钧瓷色彩万紫千红、窑变自然丰富,展现出钧窑独特的艺术魅力。

四、生物质燃料烧窑法的优势

生物质烧窑法相较于传统烧窑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1.烧成质量稳定:均压烧成技术使得窑内上下温差小,保证了陶瓷作品的烧成质量更加均匀稳定,减少了产品瑕疵和变形现象。

2.燃烧质量高:生物质燃料燃烧时能够充分燃烧完全,满足钧瓷烧成的需求,并能烧出质量上乘的窑变艺术作品。生物质燃料燃烧产生的火焰更稳定,温度更均匀,有利于钧瓷釉色的变化和窑变效果的形成。

3.劳动强度低、安全性高: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了对燃烧过程和烧成时间的精确控制,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

4.环保效益显著:生物质燃料是一种可再生的低碳排放能源,来源广泛,成本低廉,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经过处理后对环境的污染较小,符合环保政策。

五、生物质燃料烧窑法的环保意义

生物质烧窑法具有显著的环保意义:

1.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2.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减少废物对环境的压力,降低烧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促进可持续发展:推动陶瓷行业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六、未来展望

生物质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资源,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可以通过固化、液化、气化和直接燃烧等多种方式转化为能源,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持续动力。

生物质燃料烧窑法作为一种创新的烧窑技术,为钧窑的艺术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了全新的途径。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以下几个方面:生物质燃料的制备技术:探索高效、低成本制备生物质燃料的技术路线,以提高其经济效益。

生物质燃料的燃烧特性:研究生物质燃料的燃烧特性,优化燃烧参数,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污染排放。

生物质燃料烧窑技术的优化:进一步优化窑炉设计,提升烧窑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增强环保效益。

生物质燃料烧窑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广生物质烧窑技术,推动陶瓷行业向绿色发展迈进。

七、结论

生物质指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大气、水、土地等自然资源而产生的各种有机体,具有可再生性、低污染性、广泛分布性、资源丰富和碳中性等特点。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促进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应当加强对生物质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力度,推动其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生物质资源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是自然界最为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之一。其碳中性特征使其在生长过程中吸收二氧化碳,并在利用过程中释放二氧化碳,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碳循环体系,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生物质燃料烧窑法作为一种创新的烧窑技术,在提升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为钧窑的艺术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随着环保意识不断提升和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生物质烧窑法必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陶瓷行业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参考文献:

[1] 刘红生. 一窑一世界薪火亦相传: 任星航与钧瓷[J] . 上海工艺美术,2023(4):32-34.

[2] 刘红生,任星航,李正安. 传统钧窑的生态烧制路径再探究[J].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

[3] 李程莹,任星航. 高山流水出窑万彩[J]. 中华手工, 2018(3):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