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觉感知与视障人群友好型文化展陈空间设计

2024-09-25 00:00:00蒋奕轩
上海工艺美术 2024年3期

本文以提升观众在文化展陈空间中的体验好感度为目标,通过引入联觉感知理念,实现多感官体验整合,构建出感知叠合性的视障人群友好型文化展陈场景。通过探讨联觉如何赋能空间,并融合感官刺激、情境设计与情感引导,来消除视障感知障碍,提升全体观众的观展积极性。研究从视障人群的视角出发,提出创新思维与实用策略,推动实现视障人群与文化展陈空间的平等互动。

引言

文化展陈空间承载着社会文化交流的重任,但自18世纪大英博物馆“禁止触摸”规定以来,文化展示领域长期偏重视觉体验,固化了“安静参观”的礼仪规范,致使视障群体遇到观展障碍。对于视障群体来说,此类视觉中心主义的空间意味着重重阻碍,不仅体现在空间导航与信息获取的不便,更是剥夺了他们对展览内容的完整感知与体验。而将联觉感知作为文化展陈空间的首要设计手段,并将多种感官的整合置于设计的核心,则能够创造出深度沉浸、易于理解的展陈环境,使视障人群得以更全面、更直接地参与到展览之中,且能够显著提升所有观众在文化展陈空间中的体验好感度。

一、联觉感知在文化展陈空间应用的优势体现

在生物学领域中,“联觉”是一种罕见的精神类病症,这类患者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字色联觉、词味联觉等。“联觉人”是一类罕见人群,但对大多数人而言,感官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真实存在的,生物学赋予其解释为:对一种感官的刺激作用触发另一种感官知觉的现象。在文化展陈空间中,充分利用联觉感知可以更好地提升人群的观展体验,非可视的感官体验也将为视障人群提供更多接受展品信息的可能性。尽管当前国内多数视障人群友好型博物馆已涉足联觉感知在展陈空间的应用(图1),南京博物院、杭州良渚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等大型文化展陈空间中专注于为观众打造沉浸式观展环境,但在实践中仍以视、听、触三感联动为主。相比之下,一些具有特定文化主题的博物馆,例如中国茶叶博物馆、成都川菜博物馆、青岛啤酒博物馆等会在设计中着重考虑味嗅联觉,让观众加深对其文化的理解与感悟。

1.联觉强化体验:提升展陈空间感官互动性

联觉感知体现了人类大脑集成多种非视觉感知信号以构建内在图像的独特能力,这一过程借助与记忆中已有画面的映射来探索并固化新体验。换言之,要全面领略现实的丰富多样性,就必须超越单一感官途径,转而寻求多元化的感知表达。国内外视障友好的展陈空间正积极探索多感官融合的形式,尤以视听联觉为盛(图2)。视、听、触觉的同步调动目前已成为现代展陈空间设计的主流形式,其中触觉体验常借助数字媒体技术,构建“感官游乐场”,为视障者提供非视觉感知的展示途径。相较于文化类的展陈空间,嗅觉、味觉与其他感官的联结在商业性质的展陈空间中更为常见,特别是在部分餐饮品牌的文化展陈中。当展陈空间中的多重环境要素触动观众的各类感官,引发了丰富的知觉效应时,联觉感知的应用便能够增强空间的互动特质,大幅提升空间对参观者的吸引力。通过这种方式,参观者在游历博物馆的过程中,会被调动起探索的兴趣与动力,自身的感知能力得到充分施展,进而与文化展陈空间形成无缝对接的整体。

2.创设空间情境:深化观众的感知体验层次

联觉感知在构建视障人群友好型文化展陈空间时,尤其体现在营造富有情境感的空间环境,以此强化参与者多层次的感知体验。文化展陈空间的核心使命是构筑一个情感与叙事交织的的空间载体,以柔化甚至消除观者与展品间的物理及心理隔阂。当个体置身特定情境中,情境成为感知世界的关键所在,它既是人与环境互动的桥梁,也对认知的构建起到关键支撑。联觉感知可以通过整合多种感官刺激,丰富文化展陈空间的情境体验。在此理念指导下,现代展陈空间愈发关注参与者的身体存在及其情感波动、动机触发等多元体验,它致力于构建充满变化且引人入胜的情境氛围,确保每一位观众都能收获独一无二的感悟与体验,实现个体的认知升华。例如日本建筑师六角鬼丈设计的“感觉博物馆”,以独创性五感探索为核心,打破传统观展模式。博物馆以五感为设计轴线,联手艺术家打造沉浸式体验的空间。该空间旨在营造深度联觉刺激,构建五感互动体验,深度提升情境感知,为观众带来一场联觉盛宴。

3.触发情感认同:联觉感知的情感赋能作用

情感作为个体对现实世界的主观感受与内在反应,尤其在文化展陈环境中体现为个体在多元感知交互作用下形成的特定情境认同。联觉感知具备整合各类感知并传递深刻情感的能力,它在展陈空间内创造生动的互动情境,使视障人群及其他观众都能够真切感受到与空间的亲密对话。空间中的社交角落和互动元素是促进情感认同的重要设计元素,为视障观众提供与他人分享感受的机会。

当文化展陈空间融入情感性的设计元素后,其与观众的距离感也在逐渐缩短,可以有效激发观众的求知欲与热忱,使观众感到与展品之间的紧密联系与互动,催生深刻记忆与情感共鸣。设计师可以合理利用联觉感知的概念,在空间设计中突破仅依赖单一感官体验的传统框架,积极倡导并践行多维度、全方位的感知唤醒机制。

二、联觉感知在文化展陈空间的设计案例分析

1.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以“生活”为核心,围绕“人与过程”,生动展现了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全貌,凸显出地域文化特质与精神,以“一条逻辑主线+三个文化空间+若干互动体验”布局,多维度诠释浙江人民的文化创新力。馆内巧妙运用联觉感知,构建主题展陈场景,带给观众深度沉浸体验。例如,馆内“手艺生活”区域由手工艺老师现场教学互动(图3),让观众亲身体验手工艺,该区域中结合茶文化展示、茶香氛围与多媒体茶艺互动,营造全方位感官体验。在“身心智慧”场景,中药材抽屉墙以视觉与嗅觉联觉加深观众对药材的认知(图4),易筋经互动装置致力于实现身心智慧的多维度感知。地下一层则集非遗美食体验、传承实践与临时展览于一身,非遗美食展示体验区以“生活情境化”理念构建沉浸式空间,践行了“食育”观念。非遗馆凭借联觉感知的运用,生动展示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面貌,开启了一段富有知识性、趣味性与互动性的深度文化之旅。

2.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

荷兰国立博物馆馆内集结专职讲解员、教育人员、舞台剧演员等组成强大团队,联手打造多样专题导览活动,巧妙运用联觉感知来提升参观体验。以嗅觉互动为例,讲解员在展示描绘17世纪运河房屋的油画时,引导观众闻取模拟当时运河边树木气息的香精,揭示因缺乏卫生设施导致运河异味及人们植树遮蔽的历史事实,以此深化对画作内涵的理解。对于《滑铁卢战役》等巨幅作品,馆方与IFF公司合作研发十余种香精再现战场气息(图5)。面对涉及殖民、奴隶贸易争议的藏品,如1698年战船模型,讲解员借让观众品尝肉桂糖的形式,揭示荷兰殖民时期香料贸易与奴隶运输真相,旨在构建反思历史、凝聚情感与塑造认同的文化展陈空间。作为荷兰首推视障人士导览的博物馆,国立博物馆与荷兰声学与视力基金会合作,构建声学模型(图6)。模型融合声音与触觉,提升视障者对建筑空间的认知。通过触摸按比例缩小的模型,视障者感知不同区域模块的形状与材质,同时耳机传来对应空间的解说,帮助其定位自身及找寻不同展厅、设施等。

三、提升视障人群在展陈空间的知觉体验策略

1.空间知觉体验中的感官整合模式

感官整合模式将来自同一感知途径的多种线索以及源自不同感知途径的信息有效地汇合,形成一个统一、连贯且强有力的感知结构。普通的文化展陈空间往往会导致视障人群受制于完全依赖视觉才能展示艺术形式的“视觉审美”,无法通过其他感官了解展品的艺术形式。文化展陈空间本身是作为感官场域而存在的,所以多种感官相互作用既能够解决视障人群无法适应单一视觉环境下的文化展陈空间,又能够为普通观众提供更为丰富的感知体验,使其在感知文化艺术的场域中获得更多的参与感和享受感。

感官整合模式的具体策略可以从跨感官对应、感官冲突与惊喜、空间情境构建、感官叙事手法、参与式设计等方面入手(图7)。跨感官对应即巧妙地将一种感官的刺激与另一种或多种感官的反馈相匹配,如同步视觉与听觉元素以营造视听同步的和谐场景,或者通过触感设计来呼应食品的口感与风味,从而丰富和深化视障人群的感知层次。在空间中引入感官冲突与惊喜元素,可以打破观众常规预期,通过创造性的反差激发观众的惊奇感和探索欲望,使体验更具吸引力和记忆点。

2.空间规划设计中的内部设施完善

空间动线规划应当依据展览内容与受众特点,精心设计直观易懂的导览系统与合理参观路径,引导普通观众及视障观众高效有序地接触展品。在设计动线时注意强调空间流线的连贯性和无阻性,减少不必要的迂回曲折,力求形成最为自然和谐的移动轨迹,用最流畅的方式呈现艺术。通过优化布局与精准的动线指引,有效疏散人流,能够提升视障观众在观展过程中的便利性、舒适度与体验质量。

为了确保视障人群能够无障碍地参观,无障碍通行设施是在文化展陈空间设计中应当着重考虑的内容。但室内盲道很少出现在国内的文化展陈空间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社会对于视障人群的关注程度还不够,国内对于残障群体的服务内容完善程度还有待提高。广州南汉二陵博物馆特展厅在2023年的“羊城烟火气——广州出土汉代建筑模型明器展”中首次将盲道铺进临展厅,近距离信息海报、音频讲解、可触摸的文物模型轮廓和五感体验盒等展出形式都体现了该展的人文关怀,专门铺设的盲道、为视障人群设置的盲文充分显示了该展的社会包容性。除了盲道、扶手等无障碍硬件设施外,室内空间还应当考虑到触摸导览和标识的设计,使视障人群能够通过触觉感知展览空间的布局和展品的信息,包含警示标识或地标等的设置。文化展陈空间的服务内容也应该是多样化的,包括口述影像、语音导览、专人讲解等,这些人性化的无障碍服务可以更好地满足并尊重不同群体的参观需求。

3.空间场景打造中的智能数字技术

构建视障友好型文化展陈空间的第一步在于弱化视觉主导地位,重视非视觉感官的需求,并引入互动展示模式。现今先进的智能数字化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可能,它们有助于视障人群更加高效地从空间中汲取信息。例如,通过语音导览系统提供展品介绍,使用触摸模型或凸起文字标识展品名称和描述,以及提供触摸式互动装置让他们探索展品细节,都可以帮助视障人群更轻松地理解展览内容。而采用如红外感应、压力感应、语音识别、动作感应、面部表情识别等智能化技术,配合室内的导航系统及机器学习算法,可将文化展陈空间转变为一个高度包容的非视觉沉浸式环境。这样的技术革新不仅简化了视障人群检索信息的过程,而且也能吸引普通观众共享多维度体验,共同构建多样化的认知视角。这一体系的普适性和包容性,能让观众在自我探索和欣赏过程中获得更大的独立性和乐趣。

结语

在设计视障人群友好型文化展陈空间时,如果充分考虑联觉感知理念,可以构建出既让视障者乐于前往、又能让普通观众深度受益的沉浸式文化展陈环境。通过联觉感知的概念,在空间中加入丰富感官刺激的情境化设计与非视觉感官形式的叠合性空间感知设计,就可以打破视障人群与文化展陈空间的壁垒,建立深层次情感联系,实现对艺术与文化的全面感知与理解。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关注不断提升,期待更多的前沿技术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与联觉感知理论深度融合,为所有观众打造更为个性化、精准化的沉浸式文化展陈体验。

蒋奕轩:浙江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 妮娜·莱文特. 博物馆学认知与传播译丛:多感知博物馆触摸声音嗅味空间与记忆的跨学科视野[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0:366-367.

[2] 王祖远.“五感”激发为中心的展陈设计策略:以日本感觉博物馆为例[J].中国博物馆,2020(1):65-71.

[3] 文小辉,刘强,孙弘进等.多感官线索整合的理论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09,17(4):659-666.

[4] 潘玉珊.浙江省视觉障碍博物馆建设重要性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22.

[5] 王峰,霍慧煜.对话与共情:无障碍视角的博物馆多感知叙事探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2(5):172-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