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四同”导向 推进共同缔造

2024-09-24 00:00张强陈彩虹
党员生活·下 2024年8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也强调,“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开展共同缔造活动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行动,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部署的重要抓手,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转变党在基层的组织方式和领导方式、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突破口,也是下一步开展强县工程建设、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作。

◎ 现状和问题

浠水县自2022年开展共同缔造活动以来,聚焦“美丽庭院整治、厕所革命提升、水质改善、垃圾处理、道路畅通、基础设施补短板、老旧小区改造、文化育人“八大工程”,坚持党建引领、试点先行、群众主体原则,扎实有力开展了共同缔造活动,目前已打造10个示范点,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推进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离上级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一)对共同缔造的理念领悟不透彻。共同缔造是一个新名词,什么是“共同缔造”,为什么要开展“共同缔造”,怎么样开展“共同缔造”,是新时期摆在党员干部、人民群众面前的新课题。以共同缔造为抓手,不仅有利于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品质,提高居民幸福指数,更是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县各个地方都在开展共同缔造活动试点,党员干部群众对共同缔造的基本单元、切入点、核心、目标、实质、路径有了一定了解,但存在理解还不够系统、领悟还不够透彻、干部群众认知不平衡、理念还没有入脑入心等问题。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理念没有真正树立起来,行动就难以真正落实。

(二)对共同缔造的方法运用不到位。共同缔造的路径方法就是用好“五共”金钥匙,即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关键和实质就是要组织群众、发动群众,要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村民自治组织,搭建起村民议事办事平台,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当好创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的主人翁。“五共”体现的是全方位、全过程、全链条。推进过程中存在“五共”方法运用还不够到位问题:一些党员干部对发动群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善于发动群众、缺乏做群众工作的本领;有的习惯于依赖自我经验,把群众的意愿和建议“晾”在一边,喧宾夺主;有的喜欢讲大道理,缺乏用群众语言做工作的本领,滔滔不绝,群众听得云里雾里;有的不敢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更别提发动群众参与共同缔造工作。

(三)对共同缔造的共识凝聚不充分。共同缔造的“共同”就是党员干部与群众要携起手来,变“你、我、他”为“我们”。群众知晓率高不高、参与率高不高直接决定着同心圆能不能画好。在实践中,有的试点出现较大阻力,究其原因是没有广泛凝聚共识。共同缔造,群众是主要参与者,同时也是主要奉献者,不可避免会触及到个别群众利益,面临着怎么平衡好群众的利益、化解群众的顾虑等问题。共同精神培育不足,难免出现“要我干,我不愿”“干部急、群众不急,干部干、群众看”的基层干部唱“独角戏”的现象,资金和精力花了不少,效果却大打折扣。

◎ 对策与建议

(一)破思想之冰汇“同心”。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想答好“共同缔造”这个新课题,首要的是提升思想认识,消除认识分歧,树牢“共同体”意识。破思想保守之冰,坚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摈弃陈旧观念,用新观念研究新情况,新思路破解新难题,尤其要树牢“五共”理念。破角色认知之冰,切实转变大包大揽的思想,变政府主导为政府引导。坚持群众主体地位,让群众当“主角”,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汲取群众智慧力量。破理念淡薄之冰,党员干部要学深悟透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充分认识到开展共同缔造活动的重要意义,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全方位多角度了解群众诉求、征求群众意愿,激发群众参与热情,使群众从“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

(二)搭沟通之台寻“同向”。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坚持理论讲授与现场体验、线上宣传与线下教育相结合,通过专题培训、观看视频短片、鼓书文艺表演、外出参观学习等方式,引导党员干部群众认识掌握共同缔造理念;搭建谈心议事平台,打造红星之家、红色驿站、夜话凉亭、心灵氧吧、微心愿墙等,通过院场夜话、板凳会议,给群众提供说话的机会和展现自我的舞台,真正引导群众从“旁观者”向“主人翁”转变。搭建共建共治平台,成立塆组理事会、评议监督会等,聚焦项目建设、环境整治、设施维护、资金使用、评先评优等方面,建立公开公示、民主评议、自治共管机制。

(三)汇各方之智聚“同力”。基层治理纷繁复杂,仅靠单方面智慧力量很难全面快速应对,只有众人划桨才能驱动基层治理航船乘风破浪。一是激活组织细胞。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乡镇党委+村(社区)党组织+塆组(片区)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架构,延伸党建触角,营造支部建在家门口、党员近在我身边的环境,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逐步将“你和我”变成“我们”。二是赋能乡村振兴。加强与在外乡贤能人的沟通联系,经常性地交流村级事务、乡村建设,利用传统节假日组织茶话会等共叙乡情、共谋发展,争取广泛的关心和支持。持续开展“最美庭院”“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致富带头人”等评选表彰活动,提升群众参与共同缔造活动的成就感、获得感。三是夯实产业支撑。产业发展是共同缔造活动的关键支撑,产业兴则乡村兴。盘活闲置固定资产、资金、土地、山林、水面等资产资源,引进市场主体,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业、城市智慧服务业等,增强村(社区)集体经济发展造血功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为共同缔造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四是培育内生动力。共同缔造活动,群众是主角,要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秉持群众的事群众商量着办,群众的事群众参与着办,善于发挥男女老少的特色优势,形成全民参与、全面参与、全程参与的良好氛围。要汇聚乡镇职能部门、下沉单位、社会组织、物业公司、党员骨干、乡贤能人、居民志愿者等多方力量,有效整合行政资源、市场资源、民间资源等各类资源,形成多方联动、合力推进共同缔造活动的生动局面。

(四)抢非常之机谋“同势”。一是抢抓政策机遇。将共同缔造活动同美丽乡村示范点、乡村振兴示范片、红色美丽村庄示范点建设、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有机结合,积极争取上级各项政策支持。二是打造特色品牌。充分考虑各村(社区)资源禀赋、经济状况、乡土文化、风土人情等条件,遵循城乡发展规律,科学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留住田园乡愁、提升城市品质。突出区域特色,找准项目载体,充分挖掘生态资源、文化底蕴、产业形态,围绕“一村一特色、一塆一风景”的标准,做好顶层设计,擦亮共同缔造特色品牌。三是推进辐射带动。总结各试点村(社区)的经验做法和特色成效,选树一批有特色亮点、可复制推广的示范点,建立长效机制,充分发挥试点典型引路和辐射带动作用,以先进带动后进,巩固拓展共同缔造试点成果,逐步实现从先行先试到全面铺开,以全域共同缔造推进村社全面振兴。

(作者单位:浠水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