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生活素材的应用备受关注。生活素材是指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例如花草树木、建筑物、街景、食品、交通工具等等。将这些素材应用到美术课堂中,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生活,增强对生活的情感体验和认识。此外,生活素材的应用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作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同时,更好地发掘和培养自己的艺术细胞。本文探究了生活素材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了其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生活素材;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11—217—03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美术教学也逐渐从传统的书本教学转向注重实践操作和生活体验的教学方式。生活素材是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和体验。在未来的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生活素材的应用和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美术教育。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将生活素材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美术素养,从而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生活素材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积极意义
(一)促进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质效水平的提升
生活素材的引入可以使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具体。除了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感知生活中的美术元素以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小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引入不同文化背景的美术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艺术特色;鼓励学生进行创作,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和挑战;引导学生进行美术作品的评析,提高其审美水平等等。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质量水平,让学生在欣赏、创作、鉴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得到全面的成长和提高。
(二)促进小学生美术课堂学习兴趣的提升
在促进小学生对美术课堂学习的兴趣提升方面,可以采用一系列有效的方法。例如,可以通过故事、情境等形式,向学生传达美术元素的重要性。此外,还可以通过引入生活素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感受美术元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如美术比赛和手工制作,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动力。通过这些方法的应用,相信小学生对美术课堂的兴趣将会得到有效地提升。
(三)促进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及趣味性增强
生活中有许多美术元素可以应用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这可以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也可以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兴趣。除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可以在课堂上引入不同的艺术作品,或者让学生在课后参观美术馆,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美术比赛,或者让学生制作自己的艺术品,以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更好地掌握美术知识。
二、生活素材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将适宜的生活元素与实际教学相互联系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将生活元素与实际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感性、贴近生活。通过引入适宜的生活元素,如植物、动物、建筑等,与美术知识相互联系,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所学内容,并且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例如,在学习植物的形态特征和色彩运用时,教师可以通过实地采集植物样本,让学生亲自感受植物的外形和颜色,从而更好地理解植物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形式。此外,生活元素也可以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例如让学生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拍摄周围环境中的美术元素,然后进行分析和创作。这样的方法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将适宜的生活元素与实际教学相互联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增强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这不仅有益于学生个人的发展,也有助于提升整个教育系统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生活元素的应用和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美术教育。
(二)与趣味教学机制紧密结合挖掘生活中的美术元素发挥生活导向性作用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将这些生活素材与趣味教学机制紧密结合起来,挖掘生活中的各种美术元素,发挥生活导向性作用,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在周边环境中观察、拍照、收集等方式,发现生活中的美术元素,并运用到绘画、手工、雕塑等活动中。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和认知能力。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探索艺术的魅力。
例如,在学习绘画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活元素,发现其中的美术元素,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绘画作品中。例如,让学生自行收集树叶、花朵等自然素材,然后使用这些素材进行素描、水彩等绘画活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提高,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各种美术元素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另外,在手工制作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入不同材料和工具,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制作不同物品的方法和技巧。例如,让学生使用棉线和纸板制作手工小物件,或者使用黏土和工具进行雕塑活动。通过这些手工制作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不同材料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结合小学美术教学内容和目标创设生活化情景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结合小学美术教学内容和目标创设生活化情景,从而使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感受美术元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在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发现美术的奥秘。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和事物,从中发现美术元素的存在和运用。同时,还可以通过组织实践性的活动,如户外写生、手工制作等,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例如,在教学色彩运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颜色,如天空的蓝色、草地的绿色、花朵的红色等等,让学生感受色彩在生活中的运用。在教学造型特征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如树木、花草、动物等,让学生感受物体形态的多样性和特征之间的差异。在教学光影效果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光影变化,如阳光下的影子、灯光下的反射等等,让学生感受光影对于画面效果的重要作用。
除了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以外,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活动来创设生活化情境。例如,在教学绘画技法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然环境中的美术元素,并通过实践操作来掌握绘画技法。在教学手工制作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作和装饰自己的生活用品,如文具盒、书签、画框等等,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感受美术元素的应用和价值。通过这些具体生活化美术情境教学的举例,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注重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和实践操作的引导,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美术教育。
(四)将民间美术资源进行整合融入美术课堂开拓学生美术学习视野
民间美术是一种宝贵的美术资源,可以为小学美术教学提供更加丰富的素材。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将民间美术资源进行整合融入美术课堂,开拓学生的美术学习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将民间美术资源融入教学中,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美术文化。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一些民间艺术品,如刺绣、陶瓷、木雕等,让学生自由地欣赏和品味。然后,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艺术品的历史背景、制作方法、艺术特色等,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民间艺术品的美妙之处。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民间文化艺术作品的创作,如剪纸、剪窗花、刻字画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从民间艺术品中汲取灵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创作出具有自己特色的艺术作品。或者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民间艺术村、民俗博物馆等场所,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了解民间艺术文化的魅力。在参观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民间艺术品的制作方法、艺术特色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民间艺术品的美妙之处。
(五)在手工类美术教学期间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手工类美术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它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此外,手工制作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手脑协调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这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手工类美术教学中,实践动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实际操作和创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手工制作中得到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在手工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让学生了解材料和工具的特性和使用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此外,在手工制作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灵感,让学生自己设计和制作作品。例如开展制作纸面具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设计和制作出自己的纸面具。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使用剪刀、胶水、颜料等工具,让学生掌握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此外,学生还需要思考面具的设计和构造,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还有可以带领学生制作生活中常见物品的手工艺品,如花瓶、画框、手提包等等。在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习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如剪刀、胶水、线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手脑协调能力。
(六)将生活当中可利用的废物运用到美术课堂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
在现代社会,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而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也是环保的重要一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将生活中的可利用废物运用到美术课堂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创新空间,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废物再利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环保方式,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各种废弃物品的特点和材质,鼓励学生进行创意设计和再利用。废物再利用的实践活动可以包括制作各种手工艺品、设计创意家具、制作模型等等。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从废旧报纸、纸盒、塑料瓶等材料中制作出各种花瓶、笔筒、书签等实用的生活用品,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感受美术元素的应用和价值。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设计创意家具,如利用废旧木板制作书架、利用旧轮胎制作花园椅等等。这些具体的教学举例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三、结语
生活素材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注重将生活素材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红.让美术走进生活——探索小学美术生活化课堂构建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20(23).
[2]方月含.基于生活教育理念的小学美术高效课堂构建[J].小学生(上旬刊),2022(12).
[3]于雷轻.生活化视界下开展小学美术教学的应用途径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2(10).
[4]陈颖.基于“双减”政策下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2(42).
[5]尤小兰.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策略——以非遗的融入为例[J].亚太教育,2022(20).
[6]戴萍.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与学生美术素养培育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18).
作者简介:刘广廷(1976—),男,汉族,山东青岛人,本科,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金口古港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