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的编排创作

2024-09-24 00:00:00索亮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11期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对于娱乐生活和精神世界的追求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在这样的背景下,群众舞蹈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不仅有大量的中老年人在参与“广场舞”,也有不少年轻人在开展带有青年特色的舞蹈活动。群众舞蹈从身心和精神两个方面,为大家提供了锻炼自我、充实生活的渠道。基层文化馆作为相关的责任单位,应该为人民群众提供相应的支持,进行群众舞蹈的编排与创作,为社会输送优秀且合适的文化产品。以下即展开相关论述,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文化馆;群众舞蹈;编排创作

【中图分类号】G242;J7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11—157—03

群众舞蹈一般是由基层群众自发组织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同时还兼有锻炼身体的作用,能够很好地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让他们能够用舞蹈的形式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但一直以来,群众舞蹈只是表现出了较强的参与性,而参与的群众本身则大多缺少相关的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而在事实上,基层群众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基础知识,提升专业技能。所以群众舞蹈的编排与创作必须与基层群众的普遍水平相适应。鉴于大部分群众不具备舞蹈编排和创作方面的能力素养,基层文化馆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为人民群众服务。

一、基层文化馆编排群众舞蹈时应该表现出的特点

(一)群众性

群众舞蹈的编排创作要表现出群众性。顾名思义,“群众舞蹈”的表演者以群众为主,而群众学习和参与舞蹈活动必然要与自己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要有这质朴与率真的生活色彩。比如中老年女性,她们参与的群众舞蹈往往人数比较多,以生活中经常能够听到的音乐为背景,动作上较为简单,而较少出现单人表演、双人表演等。而由于群众舞蹈大都在比较空旷的场地进行,所以可以扩大舞蹈动作所涉及到的面积,以弥补舞蹈动作过于简单所造成的锻炼效果不足。这些都反映着群众性,即要符合人民群众的普遍特点和需求。

(二)多样性

群众舞蹈的编排创作要表现出多样性。首先,从现实生活来看,有很多中老年人几乎每天都会参与舞蹈活动。比如舞蹈的编排创作缺少创新、千篇一律,人民群众可能会逐渐失去兴趣,转而自己进行创编。而人民群众的创编质量一般是无法与基层文化馆相比的,相当于基层文化馆没有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所以,基层文化馆应编排创作丰富多彩的群众舞蹈,还要考虑到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乃至少年儿童参与群众舞蹈的现实,在带给人民群众新鲜感的同时,拓展群众舞蹈的功能,服务于更广大的人民。

(三)民间性

群众舞蹈的编排创作要表现出民间性,或者说要与某一地区普遍的民俗民风相适应。比如西北地区,人民群众平时比较喜欢听高亢嘹亮的歌曲,习惯于将之作为舞蹈的背景音乐。那么在编排创作民间舞蹈时,就不妨把动作的频率设计地快一些,动作幅度大一点。这样有针对性的舞蹈更容易流行开来,没有接受过专门训练的群众也愿意参与、学习,而且学习的难度也比较低。而对于本身就有区域文化特色的地区,则可以尝试编排创作舞剧。民间性是人民群众在群众舞蹈活动中感到快乐、有所收获的重要保障。

(四)普及性

在日常生活中,舞蹈是相对常见的艺术形式,很多人通过简单的舞蹈活动锻炼身体、展开社交、充实业余生活。因此,群众舞蹈是有着较高普及度的,受到了广泛的青睐。但是,这也说明群众舞蹈在很多人那里并不具有“不可替代性”。如果舞蹈本身较为专业,难以普及开来,那么相当一部分人民群众可能转而参与其他活动,或者如上文所说自己创编舞蹈。因此,基层文化馆在编排创作群众舞蹈时一定要体现出其普及性,要从人民72ad58c0571636e7c182ba826039510a群众的视角出发,明确舞蹈编排创作的目标、内容和形式。

二、基层文化馆编排创作群众舞蹈的基本思路

(一)群众舞蹈的选材

为了让群众舞蹈表现出上述特点,基层文化馆要有正确的基本思路。这是基层文化馆有效开展相关工作的必要指导,对舞蹈最终的质量及其作用有着根本性和关键性的影响。首先是在群众舞蹈的选材方面,要如上文所体现的精神,即结合人民群众的审美观念。比如歌颂祖国发展的、展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的、有较强地区特色的民歌等,这些素材比较容易引起人民群众的普遍共鸣,仅通过音乐或歌曲本身就能让人民群众明白其舞蹈大概要表达什么,可能会有哪些动作。相关工作人员为此要走进人民群众的生活,和人民群众密切沟通,亲密交流,收集人民群众的建议。

(二)群众舞蹈的形象

其次是群众舞蹈在形象上的创编思路。目前来看,群众舞蹈的形象创造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条是没有明确的要求,群众只要穿着生活中的服装参与舞蹈即可;另一条就是有相应的服装或者道具,有形象上的特征,不过也不会要求群众每一次参与舞蹈时都“全副武装”。这两条形象设计的思路其实也是与群众的普遍情况相适应的,要考虑群众的接受能力,认识到除了某些较为重要的活动外,过多的服装或道具上的形象要求对群众来说是一种负担。因此即使是有要求的形象设计,也要尽可能简单、轻便,不能因追求形象反而影响群众的参与。

(三)群众舞蹈的结构

所谓“群众舞蹈的结构”,可以理解为舞蹈的整个内容是如何组织起来的。比如以歌颂家乡美好风光为主的舞蹈,其主题和舞蹈名称可能是《家乡美》,那么就要通过音乐和舞蹈的动作从山、水、人文等不同角度把家乡的美展现出来,产生对他人的艺术感染力。那么舞蹈编排创作时就要思考:整个舞蹈是否要以“故事”的方式进行编排;如果是的话,故事要分为几个部分;每一个部分在动作上怎样表现、区分和建立关联,等等。最后,通过上述结构,能够突出舞蹈的主题意义。

(四)群众舞蹈的动作

在基层文化馆编排创作群众舞蹈的过程中,对动作的思考是基本的组成部分。没有动作,也就不成其为舞蹈;没有合适的动作,舞蹈就很难达到较高的质量,人民群众也会感到“别扭”。比如舞蹈的主题是祖国的西部风光,背景音乐比较“大气”,但设计的都是小幅度的动作,没有豪爽的感觉,更像是水乡江南的“小家碧玉”的气质。这样的动作编排思路显然就是错误的。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和艺术表达两方面进行思考,既要尽可能简单易行,又要让群众觉得动作与舞蹈的主题、音乐背景等相适应。

三、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的编排创作策略

(一)积极融入生活元素

基于以上论述,可以得出基层文化馆在编排创作群众舞蹈时的基本策略。首先是要积极融入生活元素,以吸引群众使用相关的舞蹈素材并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客观上,以“广场舞”为代表的群众舞蹈现在已经较为流行,但其中利用基层文化馆工作成果的并不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基层文化馆对群众的生活并不是很了解,只能影响到日常亲近文化馆的部分人民群众,难以普及开去。其他大多数群众要么自行创编,要么照搬其他群众团体的舞蹈,创新性、趣味性、艺术性难以提高,吸引力不足,参与的群众数量很难扩大。

所以,基层文化馆的相关工作人员应该走进群众的生活,进行细致入微的调查,包括群众舞蹈的类别,如广场舞等;群众舞蹈的主要开展地点,如当地的公园、广场等;参与群众舞蹈的群众年龄和比例,比如绝大部分是中老年人等;群众舞蹈的在题材、动作等各方面的特点,等等。了解了这些情况后,再从恰当、创新的角度,在群众当前舞蹈活动的基础上展开创新,而且要加价宣传推广力度,尝试与各群众团体密切合作,进行示范,并在后期继续保持彼此的密切交流,不断了解群众的意见建议,和群众一起对舞蹈进行微创新。

(二)保持较高创新频率

群众舞蹈的编排创作要保持较高的创新频率。在一个城市或一个较小的区域内,可能会有大量群众在通过“广场舞”等途径参与群众舞蹈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还会有人不断退出或加入。只有新颖的舞蹈,才能满足这些群体长期参与舞蹈活动的需求。另外,上文已经多次强调,参与群众舞蹈的人群,一般都不具备较为专业的舞蹈知识和技能,所以舞蹈的创新不用“大刀阔斧”,只要进行微创新即可。或者在舞蹈创编的同时就给出多样化的建议,由群众自己在舞蹈的过程中进行微创新,自己寻找和体会其中的新鲜感。

比如上文提到的舞蹈结构。基层文化馆可以尝试将舞蹈的整套动作模块化,对于类似的主题和背景音乐,群众可以自行对舞蹈的动作模块进行调整,重新衔接。虽然基本的动作没有变化,但整体上能够让人耳目一新。又如,针对年轻群体,基层文化馆可以在舞蹈的编排创作中融入霹雳舞和街舞等舞蹈元素,一方面吸引年轻群体参与群众舞蹈,另一方面也为今后的舞蹈创新留出“接口”。不过要注意的是,重视创新不是让群众对所有舞蹈都浅尝辄止,一些得到群众普遍认同且长期进行的舞蹈要坚持开展,乃至成为文化馆的特色舞蹈项目。

(三)持续丰富音乐素材

在舞蹈活动中,音乐素材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音乐决定了舞蹈编排创作应该秉持的风格,比如之前提到的西北音乐和江南音乐,与其相适应的动作就是不一样的。另外民歌和流行歌曲,对应的舞蹈也是不同的。在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基层文化馆一定要不断充实音乐素材的储备,而且要根据人民群众的生活现状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针对性。如近段时间流行的《奢香夫人》,那么就可以把这首歌作为群众舞蹈的音乐素材,进行动作等编排创作。

不过,音乐素材的更换或创新,并不代表就要创编出全新的一套舞蹈。比如凤凰传奇的很多歌曲,大都是四四拍或四二拍,由五声音阶组合而成,“强、弱、次强、弱”或者“强、弱”循环往复,所以有很高的传唱度和流行度。本来就是以凤凰传奇的某种音乐为背景所创编的舞蹈,当更换成另一首凤凰传奇的歌曲时,就不用再重新创编动作了,只要根据其主题的不同进行一些“微创新”即可。这与上一条策略是相通的。这样一来,音乐发生了变化,动作有所不同,群众就可能感受到很强的新鲜感,同时有比较容易熟悉、上手。

(四)提升形象设计水平

这里所说的“形象”不是舞蹈动作所表现出的肢体形象,而是借助服装和道具所营造出的整体气质形象。比如石家庄的“常山战鼓”,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了现代舞蹈艺术。其表演时不仅要擂鼓,有相应的动作,表演者还需要穿上类似盔甲的服装。如果没有盔甲和相应的道具,“常山战鼓”的观赏性就会下降不少。群众舞蹈也是如此。虽然并不是所有的群众舞蹈都需要特定的服装和道具,但在公开表演等场合,服装和道具能够极大提升舞蹈的观赏性,这对参与和观看的群众都有较强的吸引力。

在具体的做法上,服装道具的设计要呈现出舞蹈主题、地方文化、群众生活等各方面的特点,所以要丰富多彩。比如有些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比例较高,而且他们中有很多都在参与群众舞蹈活动,那么在服装和道具设计中就要引进民族风格,并且与舞蹈所使用的少数民族音乐及舞蹈的民族主题相适应。又如表现北方农业生产的群众舞蹈,则可以根据农具的外观设计道具,外观小巧一些,比较容易认出即可。又或者南方产茶地区,可以用采茶工具为蓝本设计道具并设计绿色的舞蹈服装,以突出地方群众舞蹈的特色。

(五)全面考虑群众需求

上文的论述充分体现出,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的编排创作是为了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丰富而服务的。事实上,群众是否接受这些舞蹈的编排创作成果,能否一直积极地参与群众舞蹈活动,决定权都在群众手里。他们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做出选择。比如年轻群体,他们会被比较“新潮”的舞蹈所吸引,因身体素质相对较好所以希望有更复杂、更“酷”一些的舞蹈动作。如果群众舞蹈的编排创作有这方面的考虑,他们就愿意尝试。所以,基层文化馆的群众舞蹈编排创作本质上是要围绕人民群众各方面的实际需求。

这方面要依托于基层文化馆前期进行的调查分析。比如前期调查分析显示出,参与群众舞蹈的人群中涵盖了中老年和青少年两个群体,而且后者的数量并不是很少,那么就应尝试将其分为两种类别。二者在音乐素材、动作难度、服装道具等方面都要有所差异,适应各自群体的实际需求。在条件合适的时候,也可以组织两类群体的相互交流,彼此尝试对方群体的舞蹈,在彼此的互动和碰撞中挖掘和发现新的需求。对于群众普遍反映的新的文化内容或文化现象,要及时转化为群众舞蹈的资源,体现在其编排创作中。

综上所述,对于很多人民群众来说,群众舞蹈已经成为了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大众文化的重要体现。希望基层文化馆能够对此予以充分重视,有“引进来,走出去”的态度,和丰富的群众舞蹈活动相结合,做好相关的编排创作与推广传播,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自身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程华威.探寻群众文化艺术舞蹈编导法则[J].文化产业,2023(31).

[2]康惠娟.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的编排创作举措[N].山西科技报,2022—10—31.

[3]于杨.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创作编排的创新途径[J].中国民族博览, 2022(20).

[4]李江涛.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创作初探[J].四川戏剧,2022(6).

[5]张凤丹.文化馆群众舞蹈的编排创作[J].戏剧之家,2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