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22版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遵循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创新导向的原则,旨在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引导学生明确发展方向。核心素养是本次改革的核心概念,有利于明确和落实培养目标,满足新时代的育人要求。素养导向下的学生学习方式变革以学科实践为主要表征。学科实践以引领课程改革、构造价值尺度以及深化文化育人表明其在教育工作中的价值意义,以变革学生发展观念、学生学习方式以及学校教育活动体现其在素养理念下的教育意蕴。同时,学科实践在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路径中,“以动手为起点,以情境为载体,以经验为切入,以学科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以过程为核心,以认知为关键”为具体实现。
[关键词]学科实践;变革价值;教育意蕴;实施路径;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24)05-0128-06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4.05.019
2022年4月,国家公布义务教育新版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目标以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为手段,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进入了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阶段。至此,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目标与要求经历由“双基”导向到三维目标再到素养导向的变革。在教学中,体现学科育人价值并以此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当下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和重要诉求。在这样的顶层设计之下,学科实践成为构建新型育人方式、推动传统课程与教学模式变革的关键一环。要充分发挥学科实践的建设力与引导力,需要我们明晰其内涵要求,探索其教育意蕴,明确其现实路径。
一、 学科实践成为核心素养培育的必然要求
(一)核心素养培育是教育工作的应然方向
人类对事物的认识与理解会随着实践的进行呈现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趋势而不断演进。教育理念的变化本质上就是一种对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价值取向的持续再认识活动。理念指引行动,教育教学改革需要从理念变革开始。“核心素养”最初由经合组织(OECD)提出,如今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主流教育理念。广义的素养是指人类在后天的学习和实践中所积累的有助于生活和发展的能力和品质,它不是先天的,而是可以习得的。作为素养的下位概念,核心素养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被定义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强调了核心素养的基础性、关键性和主导性。核心素养是本次改革的核心概念和重要支点,它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当下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而着眼于素质的可塑性的教育教学改革,将成为新时期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1]。首先,核心素养培育有利于明确和落实培养目标,满足新时代的育人要求。素养理念使教育工作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地进行,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差异化的发展需求。其次,核心素养培育有利于优化和改进教育内容,逐步脱离传统教育的桎梏。素养理念使教育内容更加贴近社会生活和未来发展,更加注重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专业与通用、本土与国际的融合与平衡,进而更加体现课程内容结构化、综合化、实践性等特征。核心素养作为基于信息时代人的终身发展需要而提出的概念,是一种培养“完整人”的目标取向[2],也是一份覆盖了人的整体人生跨度的培养方案。总体来说,这是一个“从学科知识到学科本质再到学科育人价值”的过程[3]。因此,核心素养理念与我国新课程改革方向高度契合,成为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育人新阶段的行进路线,亦是教育工作的应然方向。
(二)学科与实践的关系决定了学科实践的内涵要求
学科及其对应开展的实践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即“学科成于专业的实践,学科在实践中得以发展,学科致力于人类实践的改善”[4]。认知在实践中得以发展,而理论又源自实践中的认知,并且改善人类的实践。学科产生于教育性实践,并为实践活动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而实践则帮助人们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实践又帮助学科验证并不断完善自身理论,为学科发展提供反馈和改进的方向,从而推动学科发展。学科实践是以学科内容为基础、以实践活动为核心、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学习方式及教学方式,是在某个学科领域内,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不断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科实践是以专业学科知识为背景开展的实践活动,具有体验性、反思性等特点,是一种区别于一般实践的“教育性实践”[5]。可以说,学科实践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人类实践活动,是将学科理论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将学科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以解决具体问题的活动。它是一种融合理论和实践的过程,旨在提高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并将这些认识和理解真正回归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学科实践对即将开展的学习活动有如下要求:首先,学科实践要求学习活动必须是真实的。学习活动要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社会需求相联系,反映真实的问题或情境,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动机。真实性是学科实践的基本要求,学习者感受到知识于自身在生活中的实用程度和相关性,并以高度参与的状态投入其中,将知识应用于真实的问题或情境,使学习者能够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其次,学科实践要求学习活动必须是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要与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和发展目标相适应,反映知识的意义与价值,促进学习者理解并应用,使学习者感受到知识的适应性和系统性,从而促进知识建构与内化。同时,意义性使学习者能将知识与自己的先前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提高知识整合与认知拓展能力。最后,学科实践要求学习活动必须能提供反馈。实践活动要提供及时、有效、多维的评价和反馈,提供知识学习的效率评价和改进路径,以此提高学习者的自我监控及调节能力。反馈性是实践活动的最大特点,学习者感受到知识的生成与演绎的逻辑,以此增强自我信心及学习体验。学习活动的反馈性使学习者能根据评价和反馈来调整自己的认知策略和行为方式,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效果。
(三)学科实践活动是素养形成的重要路径
学科实践引领了课程改革。学科实践对素养导向新阶段中“怎么教”“怎么学”标准的制定起到了重要指引作用,为学科育人、课程育人指明新方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一条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路径。因此,除了要持续深化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之外,《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还给出了深化改革,使发展核心素养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学科实践,即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注重“做中学”。通过“加强课程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的结合”推动育人方式的变革,从而“充分发挥实践的独特育人功能”,最终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因此,培育核心素养是学科实践的应有之义,学科实践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
学科实践构造了价值尺度。人的发展是衡量学科育人价值大小的标准[6],而学科实践下素养的形成是衡量人的发展水平的尺度。素养导向的教学以学科实践为主要教学方式,把握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在要素,切实发挥育人功能,从而促进学科知识向学科素养转化。学科素养以知识为载体,代表了学科的核心内容、独特的学科思维方式、问题解决的方法,以及学习者在特定学科领域所需具备的能力和经验[7]。而学科育人价值体现为学生通过实践学习和交流互动,丰富素养、提升品质。因此,学科实践促进了素养的转化与提升,使学生得到多维度的发展,进而体现学科育人价值。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学科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载体,其育人价值就在于能否促进人的发展,使人具备适应社会和时代变化的能力和素质。学科实践下素养的形成体现了学生在学科领域内的发展状况。学生在学科实践中不仅掌握了学科知识和技能,还形成了一定的学科态度、价值观等,从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这种素养不仅反映出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提升,也反映出学生的发展潜力和可能性。
学科实践深化了文化育人。知识是一种文化体现,具有包括价值、意义在内的文化内涵。知识的文化内涵承载着特定时期、地区或社会的认知方式、观念、信仰和经验,反映了人类对世界的理解和创造。知识学习的本质是文化学习,而文化学习的本质是“以文化人”[8]。文化育人即通过传授和培养文化知识、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规范,引导个体形成具有丰富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的人。为了深化学科的文化育人功能,教学必须真正引导学生将知识作为文化进行学习,忠诚表达知识的文化属性及其价值[9]。学科实践将知识与相关的文化背景联系起来,把知识放入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去思考,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不同文化的历史、价值观等,感知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使其能对文化理解进而认同。同时,学科实践将抽象的学科知识转化为具体的问题解决过程,可增强学生深入理解和感知问题。学生通过实践型课程直接接触相关文化,不仅使其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的内涵和意义,还能让其在实践中感受到知识实际运用的效果和价值,培养出对知识的深度认知和情感共鸣。
二、 学科实践促进学生素养发展的教育意蕴
(一)学科实践促进了学生发展观念的变革
学科实践加快了学习观的转变进程。学科实践体现了传统学习观向素养导向学习观的转变。传统学习观忽视知识的建构性和学习的复杂性,以储存知识为核心,强调被动接受,将学习视为考试工具,以考试为学习目标,表现出功利主义倾向[10]。素养本位学习观则认为学习在个人与环境的互动中主动建构和发展,鼓励学生主动追寻问题的答案,深入了解问题背后的原理和逻辑,从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持续学习意识。学科实践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学习可以激发个人潜力,鼓励学生思考和质疑,不断追求更深层次的理解,形成批判意识。学生通过实践中的自主探索、自我评价和反思,主动规划学习目标,制定学习策略,调整学习方法,逐渐意识到学习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在各个阶段不断更新和发展知识与技能。这种素养导向的学习观使学生逐渐养成自觉主动且持续的学习态度,认识到格物致知与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学科实践转变了知识观的价值取向。传统知识观关注知识的内容、结构和形式,以及知识本身的逻辑关系。素养导向的知识观则认为知识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主体自主建构的结果,强调知识与个体主体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关注知识的生成、发展和转化过程。素养导向的知识观符合当代社会和时代的特征和要求。认识上,知识观开始强调个体在知识生成和运用中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态上,知识观完成了由静态到动态的转变。知识融入课程的反思性实践中,表征为超越书本符号的存在,才能使学生深入理解并内化。知识观的变革引领我们从简单追求知识的客观性和普适性,转向更加注重知识的理解性、建构性、境遇性和个体性[11],即知识与个体主体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知识来源于个体主体,又反作用于个体主体,促进其素养的提升。这种素养导向的知识观使学生以全新的视角看待学科知识,认识到知识建构与素养转化的重要性。
学科实践助力了学习者的自我实现。学习不仅能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个体对知识所蕴含的意义进行追寻,并将其反向作用于自身的实践主体。个体通过学习将知识运用于具体情境中,通过对知识的转化、创新和扩展,实现自身能力的发展和提升。学习最终意味着指向人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建构、个体在学习中思考、探索并提出新的问题和观点,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实现自我超越,迈向更高层次的认知和思维发展。个体在将学科知识与真实情境相结合的过程中,将知识转化为行动和实践来深化理解,从而进行自我建构。通过实践的验证和应用,个体对所学知识进行确证,明白其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有效性和意义。
(二)学科实践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学科实践革新了学习方式。相比于以往理论主导、被动接受和应试训练的学习方式,学科实践更加注重实践和交互。学科实践转变了学习观念,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注重实际应用。学科实践深化了三维目标时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发挥出更大的主动性和自主性。通过学科实践,学生可以有机会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从而培养自律、批判思维和持续学习的意识。学科实践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协作,使其互相交流和分享,共同形成新的理解和见解。同时,学科实践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索和实践,使其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主思考和探索能力。学科实践倡导探究学习,在实践中主动发现问题,从中获得更深刻的学习体验。学科实践为学生提供了丰富而真实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更贴近实际的环境中,注重多维度实践活动,使学生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素养,从而培养协作与沟通能力。通过学科问题的解决,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并培养了自主学习和持续学习的意识。
学科实践强化了学生存在。学习方式是学生表达自我的方式,也是学生与环境互动的一种方式,目的是获取知识、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它不仅涉及学习的技巧,还深层次地反映了学生的思维方式、行动方式和存在方式。学生的存在方式即他们在现实世界中存在和活动的方式。每个学生都拥有独特的个性、价值观和认知模式,这些因素影响着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和方式。存在方式决定了学生如何理解世界、与他人互动、解决问题以及实现个人价值。学科实践是注重实践性的学习方式,展示了学生将实践作为其存在的基础。通过实践,学生能够关注问题、应用知识和展示个体的实际能力,从而实现全面发展和价值实践[12]。学科实践作为一种引领学习方式变革的力量,通过强调实践性、应用性和主体性,对传统的学习方式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学科实践的引领作用在推动学习方式变革的同时,也为学生的存在方式提供了更广阔和更丰富的可能性。学科实践鼓励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应用知识和技能,以提高学习成果的可持续性和实效性。它强调学生通过实践来关注问题、发现问题,并通过分析和解决问题来提升自己的实际能力。
(三)学科实践促进了学校教育活动的变革
首先是课程取向与教学方式的转变。传统课程观使课程设置整体呈现出“知识中心的理性主义倾向”[13],静态知识在课程设置中占据主导地位,强调知识的存储和传递,导致课程内容表征为线性结构。这种脱离教育对象和具体情境的观念导致教师在教学时忽视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积极性和学生的个体差异[14]。素养导向课程观注重整合性,强调以网络化和结构化的方式理解知识,通过强化学科内的知识联系以形成学科核心素养,使不同学科之间打开壁垒。素养本位的教学是基于立德树人的教学,人是教学对象,也是教学目的,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15]。教师从知识教授者转变为提供情境化学习环境的设计者。素养导向的改革将教学方法根植于学科实践中,让学生“像学科专家一样去思考”。同时,学科实践取代了传统的“坐而论道”教学方式,超越了传统教学认识论的局限,使教学内容从“割裂”走向“统整”[16]。由此,新的教学以课程标准为导向,遵循教学活动规律,使教学活动有效果、有效用且有效率[17],实现真正有效的教学。
其次是教师角色与学习活动的革新。学科实践需要长时间的前期规划。作为情境创设者和实践引导者的教师需要做好前期的组织和规划,以确保实践活动顺利进行,成为一个优秀的“学习任务设计者”[18]。同时,教师的评价行为也发生了改变。实践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和实践效果具有一定的困难,教师需要从传统的单一评估转向多元化的综合评价。此外,如果教师在依据课程标准设计实践活动时没有充分考虑个体差异,使用固定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学科实践可能会趋于同质化。因此,学习活动的构建与评价的进行需要依据学生的主体性,遵循知行合一理念,使学生的所有具身实践有针对性且多样化[19]。在实践中,学生以项目任务为驱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完成培养相应素养的活动,以动态地参与和连续地思维以及选择性、个性化的感知体验促使自身得到全方位发展。由此,学习活动达到“行以求知”,保障了学生学习过程的“相对完整性”[20],使学生主动思考所学知识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体会学科思想中的深刻意涵。
三、 学科实践培育学生素养的现实路径
(一)激活学习情境,关注问题解决
学科实践从知识情境化出发,强调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提供具体的情境和实践环境,将抽象知识与具体情境中的复杂问题相联系。实践学习是基于情境参与和问题解决并在实际情境中开展的活动。学科实践使知识情境化,用情境理解培养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能力和问B6jhbPg7Dvir7jBQwANiEyyTAQh5meg8Mfui3/9G/mg=题意识,以情境参与和问题解决增强学习体验,从而培养学生“应对不确定性和复杂情境的高阶认知能力”[21]。通过具体实践,学生能够将非书面的、不易言传的、嵌入主观意识中的经验和技能转化为明确、可建构的知识。学科实践提供情境以激发学习者自己的思考和总结,帮助他们将潜藏的隐性知识转化为外显知识。这种显化过程使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内涵,促进对知识的内化。
同时,学科实践本着问题导向的原则,将情景化体验与社会热点进行联结。学科实践强调实践与理论结合,只有在实践中探索并运用新知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原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才能充分体现。学科实践将知识与现实世界中的社会问题进行密切关联,学生可以在真实的环境中探索和应用所学知识,形成“社会问题和学生经验间的互动”。学生参与到现实社会问题中,发现问题并实现对问题的直观认知。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一方面可以锻炼自身实践能力,更好地参与社会事务;另一方面可以提供各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为现实社会问题的解决贡献力量。
(二)聚焦直接经验,强调动手操作
学科实践从直接经验入手,促使经验转化和知识内化,突出活动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学科实践强调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探索和应用所学知识,促使间接经验即学科知识内化为直接经验。较之传统的知识授受型理论教学,学科实践将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鼓励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对学科知识的深入理解。在学科实践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项目,根据实际需求制定学习目标,并在实践过程中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及创新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主性。
在动手操作过程中,知识依然作为教学内容,它包含着普遍规律和科学原理,也承载着价值观念和文化传承。人知互动以建立知识与人的发展之间的意义关系为前提,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理解知识和处理知识,确立知识的育人导向。学科实践能实现人知互动,使学生发挥自身主体性和主动性,积极构建自己的学习路径和知识体系。学生的主动性和价值意识形成了与知识密切相关的存在方式。知识与学生的互动,是知识被吸收和转化为个体认知一部分的关键形式。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与学科知识相互依存。学科实践在人知关系上强调学生与知识的互动。学科实践为学生提供了与知识直接接触的机会,在学生的生命成长过程中引入了知识的互动。
(三)拓展学习领域,体现综合开放
学科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引导学生运用学科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发挥学科育人功能。学生将知识从理论转化为实践,从抽象转到具体,从孤立转到联系,从表面转到深入。学科实践能弱化学科的边界性,在学科之间建立起通道,使学生可以在各个学科之间进行联系和互动。在实践活动中,学习者往往会遇到跨越单一学科的问题或情境,需要借助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或情境要求学习者打破传统的学科划分,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弱化各个学科之间的隔阂和界限,让学科之间不再是孤立的岛屿,而是相互沟通和支持的网络,为学习者提供更广阔的视野。
学科实践高阶形态的形成,就是通过打破学科边界的“学科互涉性”进一步拓展育人空间,即“从学科实践走向跨学科实践”[22]。高阶的学科实践涉及多个学科之间的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跨学科的实践能给学习者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因此,学科实践是建立跨学科整合学习的有效方式。学生本身是知识积累和能力发展的主体,而学科实践以综合开放的姿态,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经验出发来展开学习活动,以整合性学习资源为指引,使学生在实践中实现跨学科学习,领悟学科知识融合的意义,并建立自主学习意识。通过设计有意义的学习任务、建立批判性思维的学习环境、引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供跨学科整合的学习机会等,达到有意义学习的最终目的。
(四)立足参与过程,突出认知反思
学科实践关注学习过程本身,以及学生认知层面的变化。学科实践是认知密集型的实践活动[23],关注学生在整体活动中的认知过程,并强调从实践中积累经验、反思和总结,在活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学习策略。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不断地探索事物变化的规律,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问题背后的本质,从而加深对知识体系和实践方法的认识。过程为反思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得学生能够从多层次、多维度去反思自己的认知。而认知又为过程提供了有效指导,使学生能更好地执行、调节自己的实践过程。通过学科实践,学生有机会挑战既定观念,发展多元、客观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在复杂环境中做出明智决策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及批判精神。
在提升认知的基础上,学科实践丰富了学生的生命感悟,使知识学习达到生命学习的最高境界,进而形成促进对自身认知的生命自我感。学科实践引导学生感受人类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发展出对于生命的高度思考。学生能深切体会到人类活动与环境、社会以及人群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进而意识到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深化对生命的认知。同时,学科实践鼓励学生“像专家一样思考”,通过具身体验,感受学科知识中人类的智慧结晶和精神力量。此时,学生在教师的持续引导和自身的密集认知驱动下进行沉浸式学习,仿佛置身于人类第一次探索该领域的情境中。当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学科经验而有所感悟时,就完成了跨越时空的生命对话。
我国教育改革一直在改善现状和纠正偏向方面不断求索,保持积极进取的姿态,不断适应变化。在发展中改进,才能在改进中实现更大的发展。重塑教育价值与教育理念,才能使培养人的教育能够适应新时代而不落伍。在以核心素养为基本理念和价值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学科实践无疑是变革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关键手段,它正以实践思想为引领样态,充分融入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中参与学科育人。
参考文献:
[1]柳夕浪.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J].教育科学研究,2N8U/IoLVrO7a+0PTpQX9mw==014(03):5-11.
[2]岳欣云,董宏建.素养本位的教育:为何及何为[J].教育研究,2022(03):35-46.
[3]余文森.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改革开放40年我国课程教学改革的三个阶段[J].课程·教材·教法,2019(09):40-47.
[4]崔允漷,张紫红,郭洪瑞.溯源与解读:学科实践即学习方式变革的新方向[J].教育研究,2021(12):55-63.
[5]郭元祥.论实践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12(01):17-22.
[6]束婷婷,陈建建.学科育人价值:内涵剖析与实践审思[J].当代教育科学,2022(09):69-75.
[7]郭元祥.论学科育人的逻辑起点、内在条件与实践诉求[J].教育研究,2020(04):4-15.
[8]郭元祥.论学习观的变革:学习的边界、境界与层次[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8(01):1-11.
[9]郭元祥,刘艳.论课堂教学中的文化育人[J].课程·教材·教法,2020(04):31-37.
[10]张紫屏.论素养本位学习观[J].全球教育展望,2016(03):3-14.
[11]郑利霞.论知识观转型与课程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8):45-48.
[12]于世华.基于学科实践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设计[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2(06):50-55.
[13]郭元祥.新课程背景下课程知识观的转向[J].全球教育展望,2005(04):15-20.
[14]赵卿敏.课程观与教学观的变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01):39-41.
[15]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50-52,101-104.
[16]余文森.育人方式变革的四个体现[J].基础教育课程,2021(Z1):18-20.
[17]余文森.有效教学三大内涵及其意义[J].中国教育学刊,2012(05):42-46.
[18]夏永庚,尹巧玲.论“学科实践”的课程与教学论意义[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10):48-53.
[19]陈佑清,胡金玲.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特质——基于核心素养特性及其学习机制的理解[J].课程·教材·教法,2022(10):12-19.
[20]吴晓玲.从形式到实质:学科实践之强化路径探析[J].教育科学研究,2023(05):13-19.
[21]苏鸿.学科实践:时代内涵与现实追求[J].课程·教材·教法,2023(04):28-33.
[22]徐鹏,王彤彦.学科实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育人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22(11):14-20.
[23]刘艳.学科实践:作为一种学科学习方式[J].教育研究与实验,2022(01):57-63.
The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and Practical Paths of
Subject Practice under the Competency Orientation
Abstract: The 2022 curriculum plan and curriculum standards follow the principles of goal orientation, problem orientation and innovation orientation, aiming to cultivate students key abilities and necessary characters, and guide students to clarify their development direction. Core literacy is the core concept of this reform, which is conducive to clarifying and implementing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meeting the educational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era. The change of students learning style under the guidance of literacy is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subject practice. Subject practice leads curriculum reform, constructs value scale and deepens cultural education, which shows its value significance in education work. To change the concept of students development, students learning methods and school education activities, and to reflect their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under the concept of literacy ;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path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core literacy, discipline practice is realized by starting with hands-on, taking situation as the carrier, taking experience as the entry point, taking discipline as the basis, taking problem as the guidance, taking process as the core, and taking cognition as the key.
Key words: subject practice; value transformation; educational implication; implementation path; core liter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