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地球村”时代的到来给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国际化素养培养是其重要任务之一。对学生国际化素养培养的渠道有很多,其中以课程国际化为中心来开展这项工作即为其一。意识的形成对人的行为及行为效果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相关方应首先确立和提升其自身的国际意识。推行课程国际化是在新时代顺势而为的选择,将提升学生国际化素养的任务纳入其中并形成两者协同发展的局面是一种理想模式。在具体工作中从课程调整角度切入,通过增设国际化课程或以“融入”和“嵌入”等方式对既有课程进行“改造”是直接有效的办法。按照课程国际化的基本要求且在尊重高等教育发展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设计科学的思路和选定符合实际的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国际化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课程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化素养;思路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24)05-0010-06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4.05.002
在相互依存的国际化背景下,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创造性的适应能力,“国际化教育是这项工作的中心”[1],且今已发展成为一种潮流——高等教育“从根本上明显变成了21世纪的一项全球性事业”[2]。我国为赶上这种发展趋势也做出了积极努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参与全球治理需要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以及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等重要文件也都对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部署。上述讲话及文件精神不但提出了培养国际型人才的重要任务,而且对其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条件也做了清晰界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教学组织管理层(者)和教学活动实践者的作用,以课程为中心引导和助力学生国际化素养的养成,以下就若干工作方法进行分析。
一、在课程国际化过程中增强教学活动相关方的国际意识
推行课程国际化可以提高学生的国际化素养,但这并非一蹴而就的,至少要经历国际意识培养、国际视野形成、在国际化情境中实践等基础性阶段。这些大大小小的任务需多方参与才能完成,重视发挥教学活动相关方的作用是一种有益尝试。
(一)从提升课程教学管理层(者)的国际意识着手
思想指导行动,行动检验思想的改进和提高程度,两者相辅相成。个人的发展、国家和社会的进步都必须在正确的思想意识指导下进行,各领域无一例外。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人才队伍需要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较高的国际意识,这是形成其国际化素养的前提。国际意识能使我们从多元文化的知识和经验中受益,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和谐共处,它既可以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尊重,又能推动我们对世界多元文化的认可。具有国际意识的认知主体对不同文化的了解、认知和欣赏往往具有主动的心理和客观的心态,并愿意加强同理心,易于形成与那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合作的能力。
要求所培养人才达到上述标准,教学管理层(者)应首先具有较高水平的国际意识。高等院校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其国际意识的成熟程度直接影响所培养人才国际化素养的水平。有调查显示,约46%的受访者认为院校领导在其间是“至关重要的内驱力”、69%的受访者认为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是院校领导的“首要”工作任务[4]。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教育管理层(者)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重要作用已被广泛认可。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在国际化课程和发展国际化教育问题上做出积极举措,在2023年10月成立了“大学生国际化素养提升服务中心”[5],极大地推动了该校人才国际化培养工作的开展。为提升学校国际化程度及所培养人才的国际化素养水平,陕西师范大学也有同类工作部署,“学科建设国际化、教师教育国际化、国际化人才培养”成为该校2023年及其后工作日程中的重要内容[6]。另外,强调“管理层(者)”的权责及其主导作用的同时决不能忽视“学”这一面,前者发展再成熟、再完备,若忽视了后者的地位则其作用一切归零。
(二)对“教”与“学”双方国际意识的养成工作同时并重
国际意识的养成是形成国际化素养的标志之一,也是推动课程建设和课程国际化工作的动力。课程教学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首先涉及的就是“教师”和“学生”,他们是矛盾的统一体,是不可分割的,两者共同构成了课程国际化的实践主体。在采用具体方法时,即便看似仅针对一方,但因二者有统一性的特点,所使用方法自然也会涉及另一方,只不过侧重点不同或主被动关系有别而已。因此,在推进课程国际化过程中必须充分激发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以这两者的联动关系为着眼点也是一种正确的思路。
教师是课程建设任务的具体承担者,是课程教学活动的一线实践者,尤其要引导其积极思考如何将更多国际化元素主动融入课程中、带进课堂里。师资队伍是实现课程国际化这项复杂工程的最主要力量,与国际化接轨的专业知识和国际化职业素养需要持续更新,这是课程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学校或院系层面建立奖励激励机制以调动师资队伍的积极性,对课程国际化程度不高的院校而言这种思路见效很快。新千年后,美国一些普通院校也更多地采用了这个方法:圣路易斯社区大学(St.Louis Community College)向25名教师提供了为期两年的资助,受资助者在教学活动中将更多的国际化内容融入了所授课程中去;加州州立大学(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建立了校内专项基金,对推进课程国际化的最佳方案进行5 000—10 000美元的奖励[7]。这类做法非常普遍,但却有事半功倍之效。由于每门课程国际化水平的提高都需要一个打磨过程,其效果也非短期可知,“投入”和“产出”之间有个时间差,不能有仓促求成的心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程国际化的主要对象,在对时代和自身价值有清晰认知的前提下,要努力提高学习国际化课程的主动性以培养其国际意识,进而提升自身国际化素养水平,否则不可能胜任未来的岗位,自身价值的实现也就无从谈起。简言之,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寻找和创造提高的机会,这既是朴素的思想方法,也是取得进步的通用途径。
(三)妥善处理两组关系使之转为两种工作思路和方法
这里的“两组关系”是指在以课程为中心增强学生国际意识和国际化素养的工作中应时刻注意的两种情况:一是指处理传统课程模式和创设国际情境之间的关系,这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途径问题;二是指课程国际化与民族文化意识的关系,这是保证正确工作方向的问题。这两两相对的两组关系处理不当便会成为障碍,反之则会变成有效的工作思路与方法。
第一,必须在课程学习与实践中突破传统模式积极创设国际情境。此举旨在为师生在校内外提供富含国际化元素的学习进步机会,这对教学双方均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教学管理层(者)和教师在这一点上应是先行者,打破经年不变的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不断探索创新模式,增强自身国际意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国际意识。为师生创造条件参加各类具有国际化元素的学术会议或参与项目研究——即便是“观摩”也好,也会产生积极效果。开展这类课程实践的目的并非希望其通过参加活动、参与研究能取得多么高深的成果和得出富有见地的结论,而是应着眼于参与过程,考察其在国际视野、国际意识等国际化素养方面的长进程度。韩国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非常重视这一点,2010年的数据显示,这种办法的支持率近90%[8]。教学管理层(者)要营建多样化的氛围以便使教师能承担且愿意承担与课程国际化相关的工作,这种支持政策必须具有持续性且应根据具体情况做动态调整。根据课程内容,在校内创设国际情境以便为学生对毕业后可能面对的新环境提供“预热”机会,至少在日后身临其境时不至于产生很强的陌生感。寻找渠道与国内外高校建立校际联系,为师生创造接触多元文化的机会。外派留学生已成为教育国际化的一种明显表现,1981年全球国际留学生数量约为91.23万人,到2011年该数字增加了3倍[9],到2020年达630万人[10]。若直接派出的条件尚不成熟,则可先协调选择远程教育或短期交换等课程学习形式。
第二,要特别注意处理好培养国际意识与保持和传承民族文化意识之间的关系。与上一问题相关联,创设多样化的国际情境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养成国际意识并提高其国际化素养水平,但强调这一点绝非意味着淡化本民族文化意识,要努力在这两者间形成一种协调关系。这实质是如何能有效融入国际化大潮且保持传统民族文化的问题,这不但是在提高学生国际化素养方面应注意的一个方向性问题,而且也是在推行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应着力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不能在国际化大潮中迷失自己,而是要积极主动地保持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在这个根本原则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包括提高学生国际化素养任务在内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工作。在课程传授及课程实践活动中,对民族意识和国际意识的理解和认知不能带有成见和偏见,应从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角度来对待课程所涉及的“异族”元素,比如在教授和学习《世界古代史》中的“轴心时代”课程内容时可运用对比教学方法,将“中国先秦文明”“古希腊文明”和“古印度文明”相互作为背景联系起来,加深对世界不同地区历史文化的宏观认知,这十分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历史观和“地球村”意识。在其他专业领域,通过此法也可直观形象地对不同文化及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方式和风俗习惯等进行了解,在推行课程国际化过程中应加大对此工作思路的思考及相应方法的利用。
二、推进课程国际化与素养提升任务并行并举的育人思路
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是其首要任务,这主要是通过相关课程的课堂教学及课程实践等途径实现的,若其国际化素养等方面在此间也一并得到了提高,那就有了“一石二鸟”的收获。
(一)两项工作齐头并进的必要性
此言“齐头并进”,一是指“课程国际化”和“国际化素养提高”同步进行,一是指上述两项工作与实现教育国际化的任务同频开展。
推进课程国际化工作是时代的要求,时代的快速发展使我们无法回避日益加快的国际化趋势。课程国际化是在课程内容中加入全球性、跨文化或国际性元素的过程,它能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加强学生对区域性和全球性问题的认知理解,并在学习和实践中形成对多元文化的敏感性。这类课程在形式和内容上具有国际导向,它能为学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做好准备。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与普渡大学印第安纳波利斯联合分校(IUPUI)是一所新型的国际性联合大学,它非常重视对学生国际化素养的培养,明确提出向该校所有学生“提供至少一种有意义的国际经历”,其实现方式之一就是推行课程国际化[11]。
“课程国际化”和“国际化素养提高”之间是子母集关系,这两者作为同一单元内容与“高等教育国际化”之间又构成了更高层级的同类关系。既然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不可避免,那么其组成要素也就自然产生了向心作用。如果从基础性环节入手,使每个组成部分都得到充分发展,那么作为整体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目标也就可以早日实现了。
(二)同步同频推进两项工作有其可行性
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需提高自身国际化素养,这种双重任务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并行不悖。课程国际化的目标就是要培养适应国际社会多元文化背景的合格人才,以便使之在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能自然融入国际社会。如果要给在校学生提供国际化的学习经历,在诸多做法中从课程着手是“任何国际化努力的关键所在”,即课程国际化是“问题的核心”[12]。
这种“核心”的作用是课程国际化过程本身所产生的,而实现课程国际化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对课程不同程度、多种形式的调整来实现的,这项工作在高等院校中非常具有可操作性。对于专业课程,根据课程大纲及课程内容的实际情况,尽量涵盖不同国家或不同领域的文化并实现“无缝对接”。调整专业课程实习实践活动的内容比重,侧重分析解决跨文化问题,为日后按国际标准开展实践工作提供经验准备。相对于20世纪的专业化教育大潮而言,培养具有国际化素养的高层次人才和在高校中大力开展通识教育是一种“逆举”,但实际上它却是全球化发展的客观结果,也是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通识课及通识课程体系的调整是学生国际化素养得以形成和提高的另一重要途径,高等教育水平较高的国家也在持续加大通识教育的力度,《美国大学生通识教育课程的继承与发展》和《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估》等指导性文件也在不断更新出台,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通识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依然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三)在两项任务“衔接”过程中应把握的要点
第一,在同时推进两项工作时必须避免牵强附会情况的出现。这一点谈的是工作方法问题——务必注意两者间及其与其他常规工作的耦合性问题。以课程为中心推动学生国际化素养的提升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途径而非终极目标,它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一种方式,任何机械的移植和嫁接都是无益的。
第二,要实现预期目标需清晰了解课程国际化的内容及特点。这要求对所要执行的任务事先要有明确的基本认知,也是展开工作的前提之一。课程国际化需要将国际化的理念融入课程设计、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学习结果及评价方式等环节,从而使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得以实现,其重点是把跨国、跨文化的知识技能融入培养计划、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及其他辅助性教学活动中,它具有多维性、动态性、周期性和专业性的特点。只有对此充分把握才能设计出符合实际的实现课程国际化的总体规划和路径,既要涵盖课程大纲的主要内容,也要兼顾学校、地区、国家和全球范围内与课程相关的国际化元素。
第三,对传统课程实践模式进行多样化改革。这第三点指出了可预见的困难,也是为同时推进两项工作找到了一个发力点——通过改革突破束缚取得发展。推动实现课程国际化是一场改革,其间势必遇到种种阻力,必须利用科学的方法予以克服。加强课程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并扩大实践课程比重,按国际范式开展案例分析、实验和实习等课程实践活动。根据教学内容,加大对国际公认的教学资料的利用,拓宽视野,了解前沿。前往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实习单位和科研机构进行实践,争取和创造机会参加校内外带有国际化元素的报告会、音乐会和文艺作品展览等社会活动。通过模拟、角色扮演或举办辩论赛等形式来了解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各类情境。总之,学生的国际意识正是在这类活动中点滴积累并逐渐成型的。
三、把课程调整作为培养学生国际化素养工作的切入点
要通过课程国际化来提升学生的国际化素养,且提出了“并进”的思路方法,那么如何据此开展下一步工作呢?突破口有很多,笔者认为通过课程调整的形式可以有效达到目标。
(一)增设国际化课程是最为直接的办法
国际化课程是个有机组合体,是跨国、跨文化和全球化知识与技能的整合,也是一个以学习者为重心的综合体系。着眼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要求,秉持国际化教育理念,增设富含国际化元素的课程并逐渐形成课程系列,使被培养对象在学习过程中直接接触并融入国际情境。经过调整的课程及课程体系可以加速学生在跨文化、跨学科领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高,使之在创新精神、价值观念、专业技能和跨文化素养上逐渐与全球化发展趋势接近。对国际化课程的学习与实践能使学生从不同文化视角更深入地探索未知世界并能批判地分析和解决面临的问题,从而在国际社会及多元文化背景下有效履行专业职责和社会责任。
增设此类课程必须事先进行实事求是的充分论证,以确保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设置新课程及课程体系的相应调整一定是涉及教学工作全局的问题,会增加相关任务量和办学成本,院校主管部门在制定和执行计划时必须周全考虑。还有师资力量的问题,即现有的师资力量能否能承担新增国际化课程的任务。这样的师资队伍是承担此类任务的一线主力,是落实这一计划的直接参与者与实践者,这个环节在理论上必须在推行课程国际化计划之前完成。新的课程和教学计划必须配备具有国际意识和国际素养的师资队伍,这支师资队伍本身应具备国际化的、全球性的和区域性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然而,并非所有教学单位都具有成型的师资队伍、完善的机制及配套的措施,要根据这支力量的实际情况有步骤地推进课程国际化工作,在条件不具备时切忌盲目跟风,这是正确的工作思路。在设置新课程方面,除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之外,具备条件的院校还可考虑增置国际资格认证等方面的培训、训练和实践课程,这也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便捷途径。
(二)探索有效方式“改造”既有课程
设置新课程的办法在具体实践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况且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大量增设课程。设置新课程还可能相应地产生“新”或“准新”的课程体系,其磨合和完善过程也都是需要时间的。既然如此,为了加快推进课程国际化进程,还可采用通过“融入”或“嵌入”两种方式对既有课程进行“改造”的方法。所言“融入”,涉及面较大,类似制作面团的过程,是将国际化元素注入课程并进行充分的理顺进而形成一门准新课程,“新旧”内容有机组合实现对接;所谓“嵌入”,涉及面相对较小,就是在课程内容中将国际化元素“镶嵌”到课程中去,有时甚至就几个方面若干点,类似“锦上添花”之举。通过对既有课程或课程内容的增删调减再将国际化内容融入其中,能为学生提供更多拓宽国际视野和提高国际化素养的机会。尽管采用“融入”或“嵌入”这两种方式无需与设置新课程的标准一致,但课程国际化是一个动态的建设过程,这两类方法在不同课程的国际化过程中应区别对待。我们需要将国际化元素通过不同方式融入课程之中,并非简单机械添加而是要运用切合实际的方法才能达到既定目标。
“文化”限定“认知”,应在某一文化背景中去理解领会所学知识,在相关课程学习与实践中必须对此有清晰认识。被融入或嵌入课程的不同内容与多样性文化之间有紧密联系,比如仅从东方文化视角去理解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莫卧儿帝国的衰落,那么这种认知就失之偏颇。在这个环节中应将欧洲因素注入课程中去,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历史本相,锻炼其从国际视角分析具体历史问题的能力,也加强了“全球史观”的培养。在实习实践课程的“改造”方面,可酌情增加与国外文化群体的接触和联系以及参加专业研究工作坊的机会。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全球网络学习”和“虚拟交流学习”的形式已然成为效率较高的课程学习方法,它促进了跨文化交流能力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的提升。通过融入或嵌入的方法让学生处于仿真情境中,十分有助于语言学习和全球公民意识的发展,学生的国际化素养水平在其间自然会得到提高。对通识教育体系进行科学的调整是课程国际化实践的试验窗,在课程“改造”工作中可首先从通识课着手。由于这类课程涉及教学单位数量多且专业领域广,若要通过对它的调整来推动课程国际化的发展,做通盘分析和缜密调研是先行步骤。
(三)对课程创设及调整环节的困难要有所预见
虽然通过课程的调改增删能助力学生国际化素养的提高,但其中的掣肘因素也不少,在具体实践中需有料远若近的能力。上述方法在实操中遇到的麻烦可能会比预料中的复杂得多,这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在将国际化元素融入或嵌入已有课程时可能会遇到困难。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将国际化内容“编辑”到既有课程中,可能使学生产生植入感和突兀感,应在“新旧”内容的有机衔接方面多下功夫,注意增加的内容与原课程内容间的关系是否贴切、是否兼容等问题,也就是说应认真地思考利用何种具体方法才能将这两种方式自然地运用于实践中。这需要在课程整体构成、教学内容和教学法等方面做出相应调整,而且还涉及教师的课程授课方式、教学态度和主动性与积极性等因素,如此看来这显然不是简单的内容增删调整问题了。
另一方面,决策部门可能遇到系列难题。将国际化元素注入课程需要技巧和方法,这是通过施教方长期实践认真总结才能形成的。此间,高素质师资力量的引进与高质量师资队伍的培育、设施设备的更新配置、行政辅助机构的设置或功能调整以及资金投入等因素也一并需要兼顾。实现课程国际化的目标非短期内可达到,若要跟上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步伐,制定中长期发展目标和指导方针实属必要。以课程调整为中心提高学生国际化素养这一工作思路和方法是否符合本校实际,也是决策部门需要注意的。师资力量问题尤为如此——即便在师资队伍配备齐全的情况下,关于师资队伍建设、长效监督、达标标准和难易度、奖惩赏罚激励机制等问题更是决策者不可不虑的,因为这涉及这支队伍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而也就上升为影响课程国际化和人才素养培养等工作大局的因素。
四、结语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讲求思路与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前提。通过国际化课程及课程体系对学习者进行跨文化和跨学科领域的知识传授及对能力与素养的培养,使之在创新精神、价值观念、专业技能和跨文化素养方面符合全球化发展趋势,这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艰巨任务。本文的枚举之法在不同专业领域课程国际化进程中都会发挥作用,也必然对所培养人才综合素养的提高产生积极影响,但“教无定法,学无定式”,在具体实践中还一定会发现更多有效思路与方法。“国际化”是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与表现①,而且日益成为“核心动力”[13]。以课程国际化为重要标志之一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这不单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在21世纪初也面临着诸多挑战[14]。随着国际化发展的加速及程度的加深,国际化课程的评价指标也不断提升,“非语言类专业使用外语授课课程门数”“通过国际认证专业数量”“与国外学习经历互认专业数量”以及“有无外文选课系统”等评价标准已被应用于大学国际化评价体系之中。据此看,我国的普通高等院校现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缺项漏项的情况,当务之急是积极行动起来,尽早采取实际步骤迎头赶上,阻碍因素一定存在,但要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注释:
①“高等教育国际化”在西方国家成 为一个关键问题并开始对其进行讨论是在20世纪90年代,有“欧州心中论”的色彩,比如在讨论高等教育问题时“在欧洲常用的3个术语分别为‘国际的欧洲的和全球的’。”也有学者称“国际化一词并非一个新词语,但被流行用于教育领域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
参考文献:
[1]Jane Knight.Internationalization: Elements and Checkpoints[R].Ottawa: Canadian Bureau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1994:1.
[2]Patti McGill Peterson.Challenge and Opportunities for the Engagement of Higher Education[R].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 2013:1.
[3]习近平.加强合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共同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N].人民日报,2016-09-29(01).
[4]Eva Egron Polak.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Converging or Diverging Trend[J].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2014:7.
[5]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我校大学生国际化素养提升服务中心揭牌成立[EB/OL].https://www.hue.edu.cn/2023/1023/c14854a167390/page.htm,2023-10.
[6]陕西师范大学.关于实施我校2023年“国际化素养和能力提升计划”的通知[EB/OL].http://www.snnu.edu.cn/info/1015/32535.htm,2023-05.
[7]Christa L.Olson, etc.A Handbook for Advancing Comprehensive Internationalization: What Institutions Can Do and What Students Should Learn[R].Washington DC: 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 2006:41-42.
[8]Eun Young Kim.Internationalization of Korean Higher Education[R].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 Champaign, 2010:112.
[9]Philip G.Altbach.Agents and Third-Party Recruiters in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R].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2011:11.
[10]UNESCO.International Students, Migration Data Portal, June 2, 2023[EB/OL].https://www.migrationdataportal.org/themes/international-students,2023-6.
[11]Offic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IUPUI is committed to providing all students with at least one meaningful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EB/OL].https://international.iupui.edu/global-learning/curriculum-internationalization/index.html,2023-10.
[12]Madeleine F.Green.Internationalizing the Campus: A Users Guide[R].American Council Education, 2003:57,67.
[13]Eva Egron Polak.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Growing Expectations Fundamental Values[R].Paris: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 2014:5.
[14]Darla K.Deardorff.Intemationalization:In Search of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J].International Educator,Spring 2004:13-15.
On Some Methods to Elevate the Levels of International Natures of
Students Related to the Cas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urriculum
Abstract: Much higher requirements have been brought forward to the work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th the coming of the age of Earth Village, among which the cultivation of internationalized natur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oles. There exist many more channels to achieve this goal, for instance, to carry out the task in way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urriculum is one effective method. The formation of our awareness plays a key role in our behavior as well as its final results, thus the related parts in this process should raise their own international awareness. It is a right choice in line with the time to pus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urriculum. It is an idealistic mode to join the two tasks together. The fruitful methods might be the ones like setting up new courses or adjusting the established in the forms of blending or embedding the global element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qualities of the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t be on a smooth way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right logical working ideas and practical methods are found and used.
Key words: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urriculum; talent cultivation; international literacy;ideas and metho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