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积极人格教育理念及其现代转化路径探析

2024-09-24 00:00喻聪舟王宏宇
现代教育科学 2024年5期

[摘 要]促进传统人格教育创造性转化是推进新时代我国人格教育的有效路径,我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强调培养进取型的积极人格,道家思想提倡培养豁达型的积极人格,两种积极人格的相反相成构成了我国传统积极人格。从时代的要求看,传统积极人格的两个维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和豁达心态,但忽视了对科学素养、理性精神的培养。新时代传统积极人格教育的创造性转化应当通过扬其利弃其弊的方式来实现。第一,借鉴新时代的时代精神促进传统积极人格内涵的时代更迭,以更好地发扬我国教育传统的优点。第二,吸收现代科学精神丰富传统积极人格的内涵,以克服传统教育的弊端。第三,实现积极人格教育与学科教育之间的深度融合,促进其在学校教育中的有效落实。

[关键词]人格教育;积极人格;理想信念;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24)05-0046-06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4.05.007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分数是一时之得”,教育“如果最后没有形成健康成熟的人格,那是不合格的”,新时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应当超越简单对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最终落实到对学生人格的滋养上。有学者指出人格一词是近代引入中国的,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已经有关于人格的丰富涵义[1]。新时代教育的发展应当坚持本民族的文化自信,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应当在我国教育传统中探寻可能的生长点,立足时代精神与教育实际对我国教育传统因素在时代中的合理性加以审思、鉴别,进而通过对传统教育理念的“合理内核”在时代中的创造性转化,生长出展现中国智慧、适应新时代需要的中国教育发展的新可能。

一、儒道互补的两类积极人格特质是我国传统教育的宝贵资源

我国传统文化对理想人格的理解受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影响最深,二者表达了对培养不同类型的积极人格的关注。这两种积极的人格相反相成、相互补充,二者之间合理的张力构成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传统积极人格特质。

(一)儒家提倡培养进取型积极人格

儒家的理想人格表现为一种正向的“进取型积极人格”。按照梁启超先生的观点,儒家哲学将通过“修己安人”实现“内圣外王”的境界视为最终追求[2],这种人格理想强调个体不断通过内在的“修己”提升自己修养以达到“内圣”的精神境界,同时通过儒家式的“教化”将这种“内圣”的精神境界外推,从而使社会中每个人都成为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的人,实现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即在“修己”的基础上以“安人”来实现“外王”的理想抱负。可以说,儒家的理念强调的是通过“修己”与“安人”之间的内在统一,以达成“内圣外王”的人生境界。这种“修己”与“安人”的统一,一方面使儒家思想强调“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的理念,认识到“安人”的外在理想的实现,应当以内在自我修养的提升为根本,将内在自我修养的提升作为实现人格理想的根本;另一方面也使儒家思想家认识到“止于至善”的完满人生境界的达成,不能仅限于内在的精神世界的范围,而是应当“展开于家、国、天下的社会生活之中”,从而形成一种以修身为原点,内圣与外王相统一的涡轮结构[3]。在这个涡轮结构中,“外王”的社会理想与“内圣”的内在修炼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修身的重要方面,从而实现人格完满的必然追求。这种人格特质展现出一种弘毅致远、自强不息、刚毅强健的特点,可以称之为“儒家进取型积极人格”。

(二)道家提倡培养豁达型积极人格

如果说儒家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可以称为进取型的积极人格,那么道家思想所提倡的理想人格则可以称为豁达型积极人格。道家的理想人格体现了一种体悟与道合一而感到的逍遥豁达。在道家思想看来,人在社会中的异化造成了人与自然、人与道的隔离,体悟与道的合一首先在于祛除这种异化的状态,因而道家强调“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老子·道德经》),只有通过“损之又损”的过程实现“弃智绝学”才能实现与道同一的“大宗师”境界。冯友兰先生将这一方法称之为“负的方法”[4]。这种“负的方法”使人在复杂的生活情境中能够获得超然物外的简单与逍遥。这种人格理想与儒家的进取型积极人格形成鲜明的对比,如果说儒家的理想人格体现的是面对自己使命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式的弘毅刚健,道家追求的则是感悟了“道”后“知其不可而安之若命”(《庄子·人间世》)的逍遥豁达。这种人格理想赋予了个体面对困境时不为物所扰、不为情所困的豁达性情,使个体能够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挫折与困难,以超越的心态面对世俗生活的得失,继而能够以豁达的心态面对挫折苦难,甚至以安之若素的心态面对死亡。这种安之若素的心态使道家所提倡的理想人格具备豁达性的积极一面,可以称为豁达型的积极人格。

(三)儒道两类积极人格的互补构成了我国传统积极人格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儒家与道家提出了两种追求迥异的人格理想,前者表达了一种弘毅进取的人格理想,后者反映了一种豁达淡泊的人格理想,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都对我国文化的形成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心理”结构。更为重要的是,按照李泽厚先生的观点,“中国古代辩证法,更重视的是矛盾对立之间的渗透、互补,重视整个机体、结构的动态平衡稳定”[5],中国传统文化中西方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思想并不盛行,传统文化关注的也向来不是如何通过矛盾双方彼此的辩证转化以实现螺旋式上升的问题,而是关注风格迥异的事物之间如何通过动态的平衡而实现“和而不同”式的“美美与共”。因此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表面看来,儒家与道家是离异对立的……但实际上他们刚好互相补充而协调”[6]。一方面这两种思想都表达了一种积极的而非消极的人格理想,另一方面这两种追求迥异又紧密互补的人格理想相反相成、紧密结合在一起构成了我国文化传统中特有的人格特质。这种积极人格使我国知识分子身上既具有“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式的奋发进取,也能够以“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艰难困苦,庸玉汝于成”式的豁达对待奋发进取过程中的困境与逆境,在保持自强不息的同时,能够以“自为、调和、持中为根本精神”乐观地面对现世生活[7]。这种进取型积极人格和豁达型积极人格之间的相反相成构成了我国文化传统中特有的积极人格风骨,是值得新时代我国人格教育借鉴的宝贵资源。

二、我国传统积极人格教育合理性的时代审视

推动传统积极人格教育的创造性转化首先应结合新的时代特点考察这种人格教育传统是否依然具有时代中的合理性,进而审思这种教育传统在当代的弊端,在时代精神的要求下通过扬其利抑其弊促进传统积极人格教育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

(一)进取型积极人格合理性的时代审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这个时代“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8],可以说新时代注定是一个奋斗的时代。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9]的重要性,并寄语“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10],可见开展好理想信念教育同样是新时代对教育提出的重要要求。以远大的理想感召、引导学生为了实现理想而奋斗,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重要要求。对时代发展而言,传统儒家进取型积极人格具有积极意义。首先,儒家进取型积极人格重视“知命”的理念,强调严肃的使命感的树立,关注通过激发个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使命担当树立正确崇高的理想信念,这与新时代对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视相一致。其次,儒家进取型积极人格所具有的弘毅致远、自强不息、刚毅强健等特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奋斗精神。最后,儒家进取型积极人格强调“明其道不计其功”的观念,不片面地重视外显性目标达成,而是更加重视为了正确理想奋斗的过程,这种理念的引导更容易使学生真正成为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豁达型积极人格合理性的时代审视

正如上文所述,新时代是一个奋斗的时代,但选择迎难而上、矢志奋斗的人生也同时意味着面临更多的困难甚至是挫折。正如尼采指出的,“若往一个深渊里张望许久,则深渊亦朝你的内部张望”[11]。新时代注定是需要奋斗的时代,但在与困难、挫折斗争之时,困难和挫折也可能消磨人的意志、打消他们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勇气。就当前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看,学生因为不能面对学习或是生活中的问题而一蹶不振,甚至对自己造成伤害的现象在教育中屡有发生,因而培养学生以豁达、开朗的心态对待一时的困难、挫折也日益成为教育的重要问题。此外,任何物体在阳光下都难免会有阴影,任何改革都难免存在问题,完成新时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以刚健的勇气去直面这些问题,同时也需要以积极阳光的心态去理解这些问题存在的阶段性,不能因为角落里小小的阴暗而否定整个世界的阳光普照,不能因为改革带来的一些问题和所导致的一小部分人利益受损而否定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奇迹式的发展和给每个人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各种声音、思潮涌入我国,并伴随着互联网的传播,对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面对着如此复杂的社会状况,培养学生以阳光的心态关注社会的正能量,也是当前教育必须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学业成长的挫折,教会学生以豁达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挫折,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负面消息的影响,也是新时代教育必须面对的重要挑战。而道家的豁达型人格能够以“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辩证思想去看待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理解任何事物都是积极面与消极面的相互依存,能够看到暂时的挫折打击中的积极一面,辩证地看待、理解世界发展、进步中出现的问题,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对待一时的困难与挫折、部分的灰暗与阴霾,并且积极地在挫折困难中吸取教训,实现祸福之间的辩证转化。这种理念有助于超越外在事物带来的困扰,以豁达的心态面对外界的困难、挫折,尤其是对教育当前青少年重视生命、珍爱生命有特别的价值。

(三)传统积极人格教育弊端的时代审视

对传统人格教育理念的创造性转化,应当是一种辩证式的发展,这不仅仅需要继承传统人格教育在时代中的合理性,也应当对其存在的弊端进行时代性的扬弃。因此应当立足时代精神对传统积极人格存在的弊端加以澄清。从新时代的特点看,无论是儒家式的进取型积极人格还是道家式的豁达型积极人格,关注的都是人的现实生活问题,缺乏西方为真理而真理的求真精神。正如梁漱溟先生所言,“单为用而不含求知的意思,其结果只能产生‘手艺’‘技术’而不能产生‘科学’”[12]。逻辑理性的缺位导致中国文化“再走三百年、五百年、一千年也断不会有这些轮船、火车、飞行艇、科学方法和‘谟克拉西’精神产生出来。”[13]传统积极人格教育的一个重要弊端在于过于重视人的现世生活,使实用理性压倒了思辨理性(启蒙理性),过于关注当下生活的经验而忽略了抽象性、普遍性的知识,使个体的逻辑理性与科学精神难以得到发展。而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应当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向前行,绝不能退回到传统封建式、农业式的前科学时期,忽视对现代科学精神、科学素养培养的教育难以适应当前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因而如何通过对传统人格教育的创造性转化,扬弃传统人格教育压抑个体科学精神、理性精神的一面,是实现我国教育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必须考虑的问题。

三、推动传统积极人格教育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的实现路径每种教育观念都有其核心理念,实现传统积极人格教育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首先应当完成对其理论内核的创造性转化,实现其在现代教育语境中的落地;其次还应当立足时代精神完成对传统积极人格教育的丰富与扬弃,一方面根据新的时代精神丰富传统积极人格的内涵,另一方面根据时代的要求扬弃传统积极人格中的不合理因素。

(一)以时代先进性标准促进积极传统人格含义的时代性更迭

历史唯物主义“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14]的原则,对任何观念的考虑都应当借鉴“时代精神的精华”去完成其在时代中的更新,实现积极人格教育创造性转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样在于按照时代先进性的要求对其进行丰富,使其能够与时俱进地发展,与新的时代精神相一致。

应当借鉴新时代的新理念、新思想对传统积极人格教育的合理特点进行丰富。如上文所述,传统积极人格主要包含进取型积极人格与豁达型积极人格两个方面,并且这两个方面在新时代依然具有时代价值,因此对传统积极人格的丰富首先表现为对这两个维度内容的丰富。在澄清对传统积极人格教育进行丰富的基本维度后,进而需要思考如何对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丰富。当前我国学校教育主要是按照工业革命以来的现代教育模式而非传统教育体系展开的,许多先进现代教育的理念、方法有助于更好地发掘、开发、转化教育传统的思想精华,同时时代的发展也对人格的培养提出了许多不同于传统的新要求。因此实现传统积极人格教育的创造性转化,应当实现传统积极人格教育在现代化教育话语中的转化,借鉴现代教育的理论资源去丰富传统积极人格教育的方法、内容。

具体而言,从培养“进取型积极人格”角度看,应当基于儒家“内圣外王”的人生追求,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与坚定的使命感,引导学生不断为之奋斗,并引导学生在奋斗中体验自我实现的获得感。为实现这一目的,在教育方法方面可以借鉴现代德育、价值观教育在树立理想信念方面的理论、方法,以提升进取型人格培养的实效性,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在教育内容上应当以新时代的新要求丰富对传统人格理想的理解,以现代道德教育、我国公民教育以及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丰富对传统积极人格的理解,坚持展开正向、进取的积极价值观教育。

从培养“豁达型积极人格”角度看,应当培养学生以豁达的境界、洒脱的心态理解世界,鼓励学生以乐观、阳光的心态生活。在新时代语境下对豁达型积极人格的培养,教育方法上可以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积极心理学理论在培养学生积极心理、阳光心态方面的科学方法,更加科学、高效地对学生的豁达心态进行培养。教育内容上应当结合新时代对健康心态、积极心态、阳光心态以及新时代对幸福的新理解,借鉴生命教育的理念、观点,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同时,注重结合新的时代要求引导学生从更高的精神境界去看待问题、理解世界[15],从而丰富对“豁达型积极人格”的理解;引导学生以豁达的心态、乐观的态度对待学习、生活中的困难挫折,使学生在承担自己历史使命的时候,能够以豁达、乐观的态度迎难而上。

(二)以科学精神的培养为内容丰富积极人格内涵

促进传统积极人格教育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不仅要“扬其利”还需要“克其弊”。如果说以时代先进性丰富对积极人格教育的内涵则是实现传统积极人格教育“扬其利”的必要方式,那么以现代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的内容补充传统积极人格的内涵则是积极人格教育“克其弊”的关键。

现代教育是以学科知识教育为核心的知识教育,这种教育尽管存在很多问题,但就目前而言依然是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最有效的手段。随着学习型社会、知识经济等新兴社会发展趋势的来临,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精神日益成为国家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正如上文分析,传统积极人格教育的弊端在于片面强调对德行的塑造而忽略了对学生科学素养、科学精神的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不少“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式的书生。如果新时代的积极人格教育不能和知识教育紧密结合,不能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理性精神的发展,那么培养出的这类人难以真正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大任。因此,在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与豁达心态的同时,还应当加强对学生的科学教育,将具备科学素养、善用科学技术尤其是勇于追求真理作为新时代积极人格教育的重要目标。同时随着知识化、信息化、生态化、全球化等社会发展新趋势的来临,对学生接受新鲜事物、批判创新、终身学习等方面的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的积极人格教育应当对这些新理念、新技术、新趋势保持开放的态度,在教育中使学生对这些趋势有所了解,并对这些新趋势带来的新观念加以鉴别,以其中有正向作用的积极理念作为积极人格科学精神的重要构成。

(三)以知识教育为依托展开新时代积极人格教育

积极人格教育想超越一种教育理念真正落实到当前我国的学校教育中,除需要建设专门课程资源、开展专门的人格教育外,还需与学校的学科知识教育相结合,依托学科知识教育展开。随着应试教育弊端的显现,对学生人格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不同学者从心理学、哲学角度对培养积极人格进行了有益探索,比如以塞利格曼等人为代表的心理学家提出的积极心理学理论对积极人格的特质、测量、分析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伦理学、道德哲学对如何理解积极人格提供了很多形而上的思考,不少学者还基于自己的理论通过讲座、培训等方式展开了一些积极人格培养的实践活动。与这些理论研究、实践活动相比,教育领域对学生积极人格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双重意义上的独特性何在?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无论是哲学式思辨或是心理学式的调查、实验都不能等同于教育视角下对积极人格的培养,更不能替代系统性的教育实践。教育研究的独特性就在于作为一种教育学的思考,积极人格教育必须立足于当前我国学校教育的真实情景展开,必须考虑教育理念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有效地落实。因此,积极人格教育需要以一定的心理调查、哲学思辨为基础,但它不能仅仅停留在实验或是思辨的层面,而应当进一步考虑到这种理念在具体学校课堂中的展开。就我国当前学校教育的实际而言,具体学科知识教育在当前以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将是我国学校教学的主要部分,如果积极人格教育仅仅简单地以几场学术讲座、几次心理辅导、几次课外活动的形式展开,将造成这种教育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边缘化,使这种教育看上去热热闹闹,但难以真正起到实际效果。

因此,积极人格教育在学校中落地离不开开设专门的人格教育课程,更离不开与具体学科教学的实质性融合,应当超越知识教育与人格教育非此即彼的对立思维,依托学科知识教育促进积极人格教育在我国学校教育中的真正落实。首先,在教育目的上,使学科知识教育重归立德树人本质,认识到知识教育与培养人格之间的关系,在坚持扎扎实实做好知识教育的基础上,改变学校教育、课堂教育对升学率的片面关注,认识到对学科知识的教学与滋养人格的教育之间的目的与手段关系,以积极人格培养为目的重新审视、统筹学校教育的各方面活动。其次,有意识地在学科教育的内容中挖掘培养学生积极人格的课程资源,从整体上考虑好如何通过不同的学科教育完成这一任务,并在学科教育课程内容中积极选择有助于培育学生积极人格的课程资源。最后,重申教学的教育性原则,在有效完成学科知识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有意识地结合知识教育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引导,在各学科知识的实际教学中注意渗透积极人格教育理念,并鼓励教师运用好具体课堂教学情景中的教学智慧,结合具体教学情境中的实际问题与课堂教学的突发情境培育学生的积极人格,实现教学的教育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虎林.当代人格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34.

[2]梁启超.儒家哲学[M].长沙:岳麓书社,2010:3.

[3]于述胜.通情以达理——《大学》“格物致知”本义及其理论价值[J].教育研究,2020(03):47-65.

[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涂又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222.

[5]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25.

[6]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56.

[7][12][13]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63;54;72.

[8]习近平.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一八年新年贺词[N].人民日报,2018-01-01(01).

[9][1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

[11]〔德〕尼采.善恶的彼岸[M].赵千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119.

[14]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37.

[15]喻聪舟,温恒福.重归人生境界教育:我国现代德育的返本开新[J].中国教育学刊,2019(04):89-94.

Chinese Traditional Positive Personality Education Concept and

Its Contemporary Transformation

Abstract: Promoting th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personality educa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promote Chinas personality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onfucianism emphasizes the cultivation of aggressive positive personality, while Taoism advocates the cultivation of open-minded positive personality. The opposite and complementary of the two positive personalities constitute Chinas traditional positive personality. From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the two dimensions of traditional positive personality are helpful to cultivate students struggling spirit and open-minded attitude, but neglect the cultivation of scientific literacy and rational spirit. Th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positive personality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should be realized by promoting its advantages and abandoning its disadvantages. Firstly, learn from the spirit of the new era to promote the change of the times of traditional positive personality connotation, so as to better carry forward the advantages of Chinas educational tradition. Secondly, absorb the modern scientific spirit and enrich the connotation of traditional positive personality, so as to overcome the dis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education. Thirdly, realize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positive personality education and subject education, and to promote its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in school education.

Key words:personality education; positive personality; ideals and beliefs; promote morality and nurture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