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劳动文化的育人生态理路与实践逻辑

2024-09-24 00:00谭婧谢言兰杨川
现代教育科学 2024年5期

[摘 要]当今社会劳动的内涵和外延正在发生变化,职业学校作为劳动教育的主阵地应适应文化发展需要,构建合理的社会劳动文化育人生态。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研究分析职业学校劳动文化的生态结构,以此探寻职业学校劳动文化的生态理路,提出4个关键路径。一是和谐共生,以绿色新质发展奠定纯生态的育人理念;二是融合融通,强化劳动文化的育人内涵;三是守正创新,依靠数字赋能扩展劳动文化育人外延;四是承嬗离合,将传统文化精髓与劳动文化育人理念有机结合,实现文化基因的承续与文化特质的创新发展。在实践逻辑层面,依托生态框架,向心辐射。一是凝聚微观,聚焦学生个性化发展;二是靶向中观,打造独具特色的劳动文化景观;三是纵横宏观,加快教育全方位融合。

[关键词]职业劳动文化;工匠精神;生态理路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24)05-0059-06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4.05.009

随着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职业学校作为国家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其育人功能的发挥愈发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劳动文化作为职业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乎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更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具有深远影响。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如何通过构建积极向上的劳动文化促进职业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关于职业学校劳动教育的研究逐渐增多,但整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劳动教育的意义、目标、内容等方面,对于劳动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机制、构建路径以及实践挑战等深层次问题的探讨相对较少。职业学校劳动文化在育人方面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其内在机制及影响因素尚不清晰。因此,如何揭示职业学校劳动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机制,成为本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职业学校劳动文化的生态组合

(一)基点:以培育大国工匠为核心的价值观

劳动的发展轨迹中存在两种痕迹的印刻,一种是西方资本主义劳动观,一种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两者差异甚大。西方资本主义的劳动观往往将劳动视为一种获取利润的手段,忽视了劳动者的主体地位,以市场价格来衡量劳动的价值,忽视了劳动的社会性和历史性。而马克思主义则强调劳动者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劳动成果是社会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正是职业学校培育人才的总基调,职业学校也是马克思主义劳动文化的传承载体,是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劳动精神的重要基地。从党的十八大报告到二十大报告以及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劳动于党和国家经济发展乃至人类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应积极倡导并大力弘扬劳动精神,这种精神体现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中。同时,也应积极推崇工匠精神,即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通过培养具备这些精神的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我们将有力推动人才强国、科技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为职业学校构建校园劳动文化体系提供了模板,为职业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指明了方向。大国工匠的核心内核是敬业、精益、专注和创新,这正是职业学校劳动文化的灵魂。职业学校作为培养高质量、高素质、高层次复合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为实现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培养人才的重要时代使命。

因此,职业学校的劳动文化应彰显“‘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的复合式教育理念。全力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职业学校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具有指导作用,是促进学生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塑造高尚劳动品质、培养积极劳动态度和情感,并助力学生树立以大国工匠为核心的劳动价值观的有力保障和重要基石。基于此,新时代职业学校劳动文化作为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和精神文化,应彰显艰苦奋斗、匠心独运、实干兴邦、守正创新、开拓进取的价值指向[1]。弘扬新时代的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有助于培育学生形成以大国工匠为核心的劳动价值观。

(二)质子:以激发工匠精神为主流的氛围感

劳动文化是职业学校劳动教育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职业学校贯彻落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综合体现,是落实“三全育人”政策的重要文化支撑。职业学校劳动文化氛围对学生的劳动品格、劳动价值观、劳动习惯、劳动素养的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传承性的影响,对于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激发学生工匠精神,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具有深远意义。基于职业层面,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职业学校营造良好的劳动文化氛围不仅可以培育学生劳动文化意识,自觉肩负起新时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将个人发展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而且还具有深远的社会文化意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和吸引力。基于国家层面,新时代职业学校的劳动文化建设应顺应国家发展趋势,以激发学生工匠精神为主流,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工匠精神是更高层次的劳动精神,指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2]。这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教育的价值追求。职业学校可以通过营造以工匠精神为主流的劳动文化氛围,在提高学生劳动能力和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劳动品质和劳动价值观,培养学生形成爱劳动、会劳动、尊劳动、敬劳动的风尚,营造出一种劳动是光荣的、伟大的、美丽的,以及拥有专业技术技能是可贵的等校园软文化氛围[3]。职业学校作为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是大力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传播劳动教育文化的主阵地。加强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既是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新时代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因此,职业学校应营造以工匠精神为主流的劳动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劳动文化自信、劳动文化自觉、劳动文化自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就业观。

(三)介子:以弘扬立德树人为目标的教育者

职业学校教师承载着传授劳动文化的使命,是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引路人,在劳动教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作为职业教育的直接实施者,他们不仅教授学生专业理论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职业学校教师应具备创新精神和开放心态,把立德树人贯穿在整个劳动教育活动中,积极探索新的育人方法和手段,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与同行、企业和社会各界交流合作,共同推动职业教育的劳动文化内核创新发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劳动教育,使他们由“知劳动”“学劳动”转变为“享劳动”“爱劳动”的自我内在驱动。从政策角度看,《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均明确指出,强国之基在于强师。为此,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师不仅需要具备坚实的思想政治素养,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需拥有精湛的专业理论知识,确保教学质量;并且还应兼具较强的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实操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建设具有工匠精神、高素质和专业化的创新型青年教师队伍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构建职业学校劳动教育文化生态组合的重要介子,是高等职业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抓手。

(四)中子:以文化回应观照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

劳动文化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简单的评价机制具有主观性和片面性,无法全面深入地反映劳动的丰富内涵。从文化回应理论视角看,它是一种深刻彰显劳动价值和劳动者尊严与权利的文化,主要弘扬劳动者的经济政治主体地位、精神文化主体地位以及社会历史主体地位,树立独特的历史观和价值观。这种文化源自劳动者,依赖于劳动者的辛勤耕耘,并致力于提升劳动者的福祉与地位,展现劳动者的力量与智慧。在职业学校这一特殊教育场域中,劳动教育评价机制的构建与实施更应体现其独有的教育属性和目标。职业学校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以塑造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劳动精神为目标,关注学生的职业素养全面发展。因此,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背景下,职业教育更加迫切需要从传统的“对学生的评价”模式,转变为“为了学生的评价”范式。这种转变不仅是对评价本质的回归,更是对教育价值追求的深化。一方面,文化回应强化了职业学校劳动教育评价的发展价值,超越了功利性评价。这表现为职业学校的劳动文化评价不仅是作为管理评优的工具,更是促进学生职业成长和个性发展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文化回应深化了对职业学校个性差异的尊重,避免了评价同质性。有研究发现,以往的劳动教育评价追求普适性和客观性,虽然评价方法较为标准,但是缺少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4]。在文化关怀下,职业学校劳动评价应聚焦3个点:一是劳动文化与职业素养融合,使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价值观有效融入学生职业技能和伦理教育中;二是延展了职业的多样性和包容性,评价体系应识别和尊重学生的文化背景和理论层次,确保在多元的工作环境里评价标准和方法可以适应不同的学生;三是教育适应性与职业发展的接洽应同频共振,在教育实践中更注重学生的文化需求与创新思维,评价重心为在实操中如何展现专业素养,以及适应新技术、新技能及理解企业文化的能力。

二、职业学校劳动文化的生态理路

(一)和谐共生:绿色新质发展奠定纯生态的育人理念

绿色发展强调可持续性和环境保护,这与劳动文化中对工作质量、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相契合[5]。有研究表明,和谐的劳动教育环境能够促进学生、教师和行业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为学生提供全面的职业技能和环境意识教育。这就需要学校创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鼓励学生参与到绿色劳动实践中[6]。尤其是在当前全球化与信息化时代背景的交融下,GO3C35DUbhJijVrA8tpjXu9FZ2Hw65jo/2lNaVGacgw=生产力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即新质生产力阶段。和谐共生彰显绿色发展与新质生产力的融合,并致力于构建纯生态育人理念格局,这一理念不仅响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更是为教育领域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布局提供了支持和力量。新质生产力强调以创新为主导,以知识和技术为核心,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劳动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技能的传授,而是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适应新质生产力对人才的需求。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职业学校应将绿色发展理念与新质生产力的培养紧密结合,通过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创新,将绿色技术、循环经济、生态工程等内容纳入教育体系。这样的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欲望,为社会培养出既具备专业技能又能够推动绿色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1+1>2”的融合路径中,促进劳动与绿色新质的结合,也是对新质生产力下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创新探索和对传统教育模式的超越。职业教育的劳动文化需聚焦2H问题导向,即学生在实践学习中如何运用新技术解决环境问题、学生如何在生产过程中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再生。可以看到,职业教育文化的内核必须进行战略性革新,以融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绿色理念中,从而培育出能够引领和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型技术人才。这种革新不仅是对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革新,更是对教育理念和目标的战略性重塑,以确保职业教育劳动文化能够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融合融通:多维共育强化劳动文化育人内涵

从传统的劳动教育到现代劳动文化建设的深化,新时代职业学校劳动教育强调的是“实质”而非“形式”的结合。文化内涵是基建,应扣住民生属性和战略属性的基调,关注学生技能成长到综合素质的转变和注重国家需求到兼顾个人发展的实现。然而,当前职业学校劳动文化建设存在缺乏系统规划、劳动文化与其他文化融合不足、缺乏动态协同等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7]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是实施教育强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契合点,也是开辟经济新局面新航路,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重要切入点[8]。畅通职业学校劳动文化机制内核,需抓住“三融”的关键点,促进职业院校劳动文化建设,强化复合型应用型及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培养。文化融合机制的构建在于找到融合点。一是职普融通强调两类教育模式的协调,这种协同育人性将普通教育的学术性、理论性与职业教育的实用性、操作性相结合,涵养了创新与实践的复合人才。二是产教融合增质职业学校劳动文化的内源动力,通过将产业界的需求与教育界的培养目标相结合,实现教育内容与劳动市场的紧密对接,而校企文化中的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等优秀元素更加可以作为职业学校劳动教育的有益添补。三是科教融汇推动了职业学校劳动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这与新时代的职业教育劳动文化相一致,强调生成性的主体经验。因此,以“三融”为骨干,构建职业学校劳动文化生态体系,可以找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强化劳动文化育人内涵,实现教育、产业、经济、科技和文化的有效衔接,建立职业教育社会劳动文化认可的环境。

(三)守正创新:数字赋能扩散劳动文化育人外延

劳动文化外延是劳动创造性价值和劳动社会关系和谐构建的综合概念,这就要求我们在理解劳动文化概念时,不仅专注于劳动本身,更应关切到劳动在社会中的交互作用。尤其置身数字语境下,劳动教育的文化外延正在扩展。这一变化不仅是技术革新的直接产物,更是对教育体系适应未来劳动市场变化的必然要求。AI技术的介入对职业学校文化服务功能的范围提出新的挑战,AI的替代效应与创造效应在数量上形成了明显的结构性矛盾[9]。一方面,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进程替代了执行重复性或低技能任务的劳动力,减少了对某些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另一方面,AI的发展也催生了新的职业和任务,为劳动力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和吸纳更多劳动力的潜力。因此,在职业学校劳动文化服务的形态和结构上需延展辐射面,尤其是对待知识技能的盈缺和增量与存量的变化上,职业学校劳动文化需转换对数字素养、编程思维新兴领域的容纳。

(四)承嬗离合:传统文化耦合劳动文化育人精髓

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和思想内涵为职业学校劳动教育提供文化蓝本,传统文化中强调“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种理念在劳动教育中体现为对劳动价值的尊重和对劳动过程的敬畏。正如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所言,“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种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劳动方式,赋予了人们新的生活活力和精神寄托。并且,我们常说的农耕文化其本质就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母文化,劳动则是传统文化的基因,塑造传统文化的本体性格,所以不能避开传统文化的视角独立研究劳动教育。但是有研究指出,在“五育论”的架构中,尽管“劳动教育”被确立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在论述中未能充分融合和体现中华优秀文化和教育传统对劳动及劳动教育的独特见解[10]。对传统文化有机联系的忽视,会限制对劳动教育本质的理解。传统文化与劳动文化在教育实践中的继承、发展、融合与创新这一过程不仅涉及对传统文化价值的传承,还包含了对现代劳动文化实践的适应与创新。因此,这种耦合并非简单的叠加,而是通过深层次的融合与互补,实现传统文化精髓与劳动文化育人理念的有机结合。一是文化基因的承嬗。在传统文化中“民生在勤则不匮”的观念深入人心。勤劳奋斗不仅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家族、社会和国家繁荣的基础。通过劳动,个体能够创造财富、积累资源,进而实现家庭的安定、事业的兴旺和国家的繁荣。二是文化特质的离合。传统文化在劳动文化的实践中不断与现代教育元素碰撞,突破旧有模式的刻板认知桎梏,解放被固化在权力结构中的劳动年龄、性别歧视。

三、职业学校劳动文化的生态实践逻辑

(一)凝聚微观:聚焦学生个性化发展

好的劳动教育应超越将人仅仅视为劳动力的狭隘视角,强调个体的全面发展和创造性潜能的培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讨论了劳动异化的概念,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人被剥夺了对自己劳动成果的控制,导致劳动成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劳动者与其劳动产品、劳动过程、类本质以及他人之间的疏离状态不仅表现在物质层面,还更深刻地影响了人的精神世界和个性发展。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是人实现自我表达和发展个性的途径。因此,职业学校的劳动文化应遵循这一宗旨,不能只是单调、重复地进行机械活动,无法体现个性和创造性,将职业学校劳动教育的主体变得压抑和克制。个性行为的塑造可以通过劳动教育活动探寻自我风格,发现自我兴趣的动机,形成由下向上的结构教学表征,呈现出学生以劳动表达自我个性的文化风格。以学生主体为轴心,培育职业教育学习主体对生产方式与社会结构的敏锐性批判。劳动本身有具身性,学生对劳动场域的判断源于对环境交互的生成体验,教育的引导和加持可以削弱学生对劳动的片面观点,但是前提在于学生主体是自发参与,调控实践进度,满足自我需求。

(二)靶向中观:打造独具特色的劳动文化景观

延展核心圈层回归职业学校校园本体,劳动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应扩展研究视角,关注学校主体。首先,职业学校教育理念与定位的确定应遵循实用性与职业性、教育性与艺术性的原则,拓展劳动文化主题的深度与广度。应融入更多多元化信息。例如在劳动文化体系的构造中立足职业教育加入企业、行业等相关的元素,让学生在学校就能感受到真实的职场氛围。虽然学校育人的主场地依然是课程体系的建构,但是经调查发现,有56.78%的职业院校缺乏专门的劳动教育教材;在这些院校中自行编写校本教材以满足教学需求的比例最高,达到了18.52%;此外,有13.96%的职业院校采用了专家编写的教材,而10.74%的职业院校则选用了其他院校编写的教材[11]。职业学校劳动教育的课程准入空间受阻,各地方在执行地方教材课程时,难以标准和规范。应着力构建统一的顶层设计职业学校劳动教育课程蓝本,各地方院校根据定位职业学校劳动教育的特色分主题版块的由上向下驱动管理,因校制宜开发实践权威性课程。其次,基于职业学校的功能定位,这种景观的打造,不能仅仅是独立课程的设计,应重视劳动文化的跨学科融合与交叉。因为劳动文化课程是基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且吸收其他文化体系所积累的深层内涵与精神实质而构建的。这一过程只有充分利用跨文化元素的互动与融合,才能实现劳动教育在培育人才方面的多元文化价值。例如传统的农耕文化、耕读文化、乡土文化等本土特色,历史的中国共产党榜样文化、地方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精神谱系都可融入职业学校劳动教育文化体系中。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劳动文化内涵、根植中华民族悠远绵长的优秀文化基因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技艺,还能激发学生艰苦奋斗、守正创新的劳动精神和久久为功、锲而不舍的工匠精神。

(三)纵横宏观:加快教育全方位融合

立足于新时代职业学校的自身定位和学生全面发展,劳动教育是职业学校贯彻落实“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立德树人”“职普融通”“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创新创业教育”和“产学研一体化”等目标任务的关键一环,与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同向育人的功能。因此,为充分发挥劳动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协同育人功能,纵深推进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以及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深度融合是“大思政”和“大劳动”视域下构建“劳动教育+”育人模式的必然要求。利用不同教育之间的关联性和互通性构建“劳动教育+”协同育人模式或一体化育人模式,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挖掘教育最大合力、发挥育人最佳效果、建设一体化育人体系等方面具有独树一帜的优势。“劳动教育+”一体化育人模式可以立足于教育内容的契合性和互融互通性构建融合机制,基于教育的合作性营造学校、企业、社会、政府、家庭多方协同育人环境,鉴于学生综合素养培育建立学生劳动教育素养综合评价机制。相较于各自发展的劳动教育模式,职业学校构建“劳动教育+”一体化育人模式更有利于丰富劳动教育内涵,助力劳动文化建设,拓展劳动教育资源、渠道和平台,提升学生综合劳动素质,造就懂劳动、爱劳动、会劳动、自觉劳动的综合应用型技术人才或专业技术人才,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职业学校劳动教育的政策,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参考文献:

[1]刘书蕾.新时代劳动文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24.

[2]马晖,唐国伟,吴丹.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素养培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研究[J].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3(06):111-116.

[3]刘双,高洁.“立德树人”视阈下职业学校青年教师工匠精神培育体系构建[J].广西教育, 2020(15):3-9.

[4]刘美辰,郭顺峰.文化回应性评价视角下中小学劳动教育评价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4(11):9-13.

[5]Wals, A.E.J..Sustainabi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UN DESD: A review of learning and institutionalization processes[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4(jan.1):8-15.

[6]Nolet, V.& McLaughlin, M.J..Access to whatRethinking inclusive education[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05(08):949-963.

[7]邹黎黎.优化定位,加强高职创新创业教育[N].湖南日报,2023-08-24.

[8]钟祖荣.论职业教育“三融”的要义、意义和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23(06):57-60.

[9]李钰靖.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技能劳动力需求特征及职业教育供给思路——基于人工智能劳动介入的研究视角[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4(15):13-24.

[10]张应强,唐宇聪.立足“教育”抑或立足“劳动”?——对两种通行劳动教育观的审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4(06):38-50.

[11]佛朝晖,张宇泉.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实施成效、问题与建议——来自754所职业院校的调研报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1 (06): 20-25,49.

The Educational Ecological Route and Practical Logic of Labor Culture in Vocational Schools

Abstract: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labor in todays society are changing, and vocational schools, as the main position of labor education, should adapt to the needs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build a reasonable ecology of social labor culture. Based on the socialist labor valu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we study and analyze the ecological structure of labor culture in vocational schools, so as to explore the ecological path of labor culture in vocational schools, and put forward four key paths. Firstly, harmonious symbiosis, with green new quality development to lay a pure ecological concept of nurturing; secondly, integration and integration, strengthen the connotation of nurturing labor culture; thirdly, the right and innovation, digital empowerment to expand the extension of nurturing labor culture; fourthly, the transmutation and integration, the esse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labor culture nurturing concepts organic combination, to achieve the inheritance of cultural genes and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qualities. At the level of practice logic, relying on the ecological framework, radiating to the heart. That is to say, it follows the practical logic of cohesive micro, focusing on students personalized development; targeting meso, creating a unique labor culture landscape; and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macro, accelerating the all-round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

Key words:vocational labor culture; craftsmanship spirit; ecological ro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