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国家“双高计划”的推动下,高职院校教育质量和专业建设水平面临新的提升要求。本文基于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在提升教学质量中的重要作用,在客观分析目前学生高职院校教学信息员制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选拔标准与方法、培训与发展、激励与监督、质量监控与反馈、教师与教学管理互动、学生参与与民主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学生教学信息员组建与管理策略,借此为高职院校完善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双高计划;高职院校;学生教学信息员;教学质量;队伍管理
[中图分类号] 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4648(2024)03-0045-05
Research on Management Strategies of Student Teaching Information Officer Tea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High Plan”
Ma Shanyun
(Jiangsu Vocational College of Business ,Nantong 226600)
Abstract:Under the impetus of the national "Double High Pla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facing new requirements for improving education quality and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levels. Based on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student teaching information officer system in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this article objectively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student teaching information officer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t proposes strategies for the 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of student teaching information officers from the aspects of selection criteria and methods,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motivation and supervision, quality monitoring and feedback,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student participation and democratic management. This provides a useful reference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improve the student teaching information officer system.
Keywords:Double high pla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tudent teaching information officer; Teaching quality; Team management
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在支撑国家全面现代化、民族全面复兴和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越加凸显。2019年,国家正式启动实施中国特色的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旨在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高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双高计划”的实施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产生鲜明的导向作用、强烈的示范效应和现实的推动作用。对此,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充分发挥学生教学信息反馈对评估教师教学表现、推动教学方法革新和课程内容优化、提升教学质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1]。
一、完善高职院校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的意义
(一)国内外视角下学生教学信息员的作用
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作为连接学生与教师之间沟通的桥梁,在全球范围内被多个教育体系采纳,具体实施形式根据各国文化和教育政策有所差异。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学生教学委员会(Student Learning Center)自1970年代起就通过学生反馈推动教学改革,学生满意度从最初的68%提升至2022年的95%,美国的学生评教系统主要侧重于通过学生反馈来评估教师的教学表现,从而推动教学方法的革新和课程内容的优化。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实施5年来,课程质量评估优秀率从72%提高到91%,学生对教学参与度和获得感显著提升,英国更加注重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学生代表参与教学委员会和课程审议过程,这一做法在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满意度方面发挥了显著效果。这些国际经验表明,学生教学信息员在提升教学质量、增强教学互动以及促进教学改革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相对于国际情况,中国的高职院校在“双高计划”推动下,尤其看重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在本土教育环境下的本地化适应与发展。通过制度化的学生反馈,学生教学信息员不仅能够提供直接的教学质量反馈,还能够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教学活动的透明度和学生的参与度。此外,学生教学信息员还能通过日常的互动收集教学现场的直接信息,为学校教学管理和决策提供实时数据支持,这在推动教育公平和教学质量均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2]。
(二)学生教学信息员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地位
作为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一环,学生教学信息员的直接反馈机制为教学管理层提供了关键的第一手资料。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高职院校被鼓励构建包括学生在内的多元评价体系,学生教学信息员的角色因此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这种由学生参与的评价体系不仅提高了评价的多样性和覆盖面,也增加了评价结果的公信力和透明度。实际上,学生教学信息员的意见和反馈成为了教学质量评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环境的评价直接影响到教学改进措施的制定和实施。通过定期和系统的数据收集与分析,高职院校能够根据学生教学信息员提供的信息调整教学策略,优化课程设计,改善教学环境,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此外,学生教学信息员在推动教育公平性和包容性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通过他们的努力,可以确保各类学生群体的教学需求和期望得到充分考虑和适当反映,进而推动校园内外的教育公平。
相较于传统的教学督导和领导听课等教学质量监控方式,学生教学信息员具有更广泛的覆盖面和更直接的反馈渠道。据调查,教学督导每学期平均听课10次,而学生教学信息员的有效反馈则高达124次。传统听课制度由于流于形式,实际改进效果不佳。而学生教学信息员提供的反馈具有更高的针对性,能以学生视角发现教学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如图1所示,通过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学生教学信息员的反馈成为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督导评价、同行评价等共同构成全方位的教学质量保障网络。
(三)“双高计划”背景下完善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的意义
“双高计划”实施方案明确提出,高职院校要树立现代质量文化,建立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具体要求包括:(1)建立多元评价机制,引入学生反馈等第三方评价;(2)吸收行业企业、社会机构参与教学质量评价;(3)深化教学管理信息化,提高教学质量监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这对学生教学信息员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首先,需要更全面系统地收集学生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践实训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其次,要学会利用新技术新工具开展信息化质量分析,为教学诊改提供精准数据支持;此外,还要协调兼顾各方主体利益诉求,在更大范围内争取对教学改革的理解与支持。可以说,“双高计划”对学生教学信息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双高计划”旨在打造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群,核心目标是提升教育质量和学校治理水平。在此背景下,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学生教学信息员不仅需关注教学的直接效果,还要评估教学策略、课程设置与职业技能的匹配程度,确保专业教育与行业需求紧密对接。此外,“双高计划”过程中还强调创新和技术整合能力的提升,这要求学生教学信息员在收集和分析教学数据时,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工具,以更科学的方式参与教学质量评估与反馈。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和精确性,也使得教学改进措施更加针对性和及时性。然而,这也对学生教学信息员的专业能力和技术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需要在原有基础上加强对教育科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同时,随着“双高计划”的推进,学生教学信息员面临的挑战还包括如何有效平衡其他行政教辅部门的期望和需求,如学校管理层、教师和学生等,在资源配置和教学改革决策过程中展现出更高的协调和沟通能力。
二、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存在的问题
尽管高职院校在实施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和问题。首先,制度执行中存在参与度不均和信息反馈质量问题。由于缺乏足够的激励措施和明确的责任界定,学生教学信息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导致实际执行效果与预期目标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其次,选拔机制的不透明和培训不充分严重影响了信息员的效能和操作专业性。这导致收集到的教学反馈信息往往无法全面准确地反映教学现状,进而影响教学管理决策的有效性。第三,信息处理和反馈机制的滞后也是一个突出问题。教学信息的处理常常缺乏系统性和及时性,反馈给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未能有效转化为教学改进措施,降低了整个制度的影响力和实用价值。最后,文化因素也不容忽视。在高职院校中存在的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师中心主义思想有时会对学生教学信息员的正常工作构成阻碍,使得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难以被教师和管理层接受,从而影响制度的执行效果。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削弱了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的实际影响力,也限制了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体系的整体优化。
据不完全统计,在实施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的南通高职院校中,43%的学校反映学生参与度不高,反映意见表面化;37%的学校表示教师对学生反馈的认可度偏低;28%的学校反映信息收集渠道不畅,数据分析不够及时有效。总体而言,目前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在组织管理、队伍建设和实施效果等方面尚需进一步完善优化。
以作者所在学校为例,64.5%的教师认为学生教学信息员提供的反馈“没什么价值”,52.8%的教师对学生参与教学质量管理持保留态度。访谈中,不少教师表示担心学生“越俎代庖”,质疑学生是否具备评判教学的能力。这反映出部分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还不到位,传统的“教师中心主义”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教学信息员的发挥作用[3]。
三、高职院校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的组建策略
(一)选拔标准与方法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选拔标准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学术表现、责任心、沟通能力以及对教育过程的理解。有效的选拔方法不仅应包括传统的成绩评估,还应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兴趣。例如,可以通过模拟教学场景的面试来考察学生对教育问题的敏感度和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在模拟的教学管理情境中的表现。此外,心理测试和团队合作能力测试也可用于评估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协作精神,这对后续的教学信息反馈和教学质量改进活动至关重要。选拔过程应采用透明且公正的方法,确保所有潜在的学生教学信息员都有平等参与机会,从而提高选拔过程的公信力。同时,高职院校应建立动态数据库记录学生表现和反馈,不仅为教学信息员的持续培养提供数据支持,也能及时调整选拔标准以适应教育发展需求[4]。
(二)培训与发展
培训是提升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能力的关键环节,应包含基础教学法则、数据收集与分析技术以及高级教育评估和反馈技巧等各方面。培训内容需根据“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的具体需求定制,确保教学信息员能有效监控评估教学质量,并提出建设性改进建议。培训不仅限于理论学习,还应包括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如有效使用教学反馈工具、处理解读教学数据以及在真实环境中应用知识。发展计划还应包含定期研讨会和工作坊,促进学生教学信息员与教师管理人员直接对话,共探教育改进策略。高职院校还应鼓励参与国内外教育会议,拓宽视野,了解最新教育理念和方法。全方位培训和持续专业发展支持将使学生教学信息员更有效促进教育质量提升,实现高职教育长远发展目标。
(三)激励与监督机制
激励机制应当多元化,结合物质和精神奖励,以增强学生教学信息员的积极性和归属感。物质激励可以包括奖学金、优秀证书、实习机会等,而精神激励则包括公开表彰、职务晋升机会及更多参与院校重大教学决策的机会。此外,激励机制还应该根据学生教学信息员的实际贡献和表现进行动态调整,确保其能持续对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保持高度的热情和专业性。与激励机制并行的是严格的监督机制,监督不仅关注学生教学信息员的表现,还包括对其工作效果的定期评估。监督机制应通过设置明确的评价标准和常规的反馈会议来实施,确保每位学生教学信息员都能在规定的框架内高效工作,并对可能的偏差进行及时调整。高职院校应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监督工作,如使用专门的教学管理软件来追踪和记录教学信息员的工作记录和成效,这不仅可以提高监督的透明度,也方便进行实时的数据分析和管理决策。通过这样的激励与监督机制,学生教学信息员能够在严格而公平的环境中成长,更有效地服务于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和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5]。
表1展示了作者所在学校学生教学信息员的激励措施及其实施效果。结果表明,多元化的激励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优秀信息员的反馈数量和质量均有显著提高。
四、高职院校学生教学信息员的管理策略
(一)教学质量监控与反馈
教学质量监控与反馈是高职院校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的核心功能。通过有效的监控和反馈机制,教学过程和结果得以持续改进。学生教学信息员负责搜集和传递教学活动中的关键信息,涉及课程内容的适宜性、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以及教学环境的优化等方面。他们通过定期或实时收集教师授课的直接反馈、学生反映的学习体验以及课程评估结果,为教务部门提供第一手数据支持。经系统分析后,这些数据转化为具体改进措施,指导教师改善教学策略和课程设计。为确保信息收集的广泛性和多样性,高职院校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教学管理系统和移动应用程序,支持教学信息员工作,实现教学信息的实时更新和高效管理。这种技术支持提高了数据收集效率,并增强了数据处理准确性,使教学管理决策更科学精准。通过系统的教学质量监控与反馈机制,学生教学信息员成为连接教师与学生、教学与管理之间的重要桥梁,有效推动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二)教师与教学管理的互动
教师与教学管理的互动是通过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得以强化的关键环节。在这一制度框架下,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执行者,也是教学改进的直接受益者。学生教学信息员作为教师与学校教学管理层之间的纽带,有效地传递教师的需求和反馈至管理层,同时将管理层的教学政策和改革措施反馈给教师。这种双向交流机制使得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响应教学政策,同时教学管理层也能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资源和支持策略。此外,学生教学信息员在收集教学反馈时,应注重保持数据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确保信息的可靠传递,从而避免信息失真或误解。高职院校应为学生教学信息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包括沟通技巧、数据分析能力以及职业伦理,以确保其在教师与教学管理互动中发挥最大的效能。通过这种有效的互动机制,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感受到来自学校管理层的支持与关注,增强教师的职业满意度和教学动力,最终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6]。
(三)学生参与与民主管理的实践
在高职院校中,学生教学信息员的设立不仅是监控和反馈的工具,而且促进了教育民主化和管理透明度的提升。通过这一制度,学生能够直接参与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估,确立了他们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教学信息员作为学生与教学管理层之间的桥梁,让学生能够就教学问题和改进意见直接与管理层对话,从而提升了学校决策的响应速度和适应性。这种参与方式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政策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在实施层面,高职院校需要确保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包括合理制定选拔标准、确保信息收集的全面性和时效性,以及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和处理机制。此外,学校应定期评估该制度的执行效果,并通过定期报告和会议等形式,让全校师生了解学生教学信息员的工作成效和存在问题,以便进一步优化和调整制度设计。这种动态优化过程不仅提升了制度本身的有效性,也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声音受到重视,激发了他们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管理的热情,最终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和教育服务的优化。
以作者所在学校为例,通过开展学生教学信息员述职会、教学恳谈会等活动,拓宽了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渠道。学生反映,通过担任教学信息员,他们对教学过程有了更全面深入的认知,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显著增强;同时,直接参与教学质量改进,实现了自我价值,获得了更多的成就感。民主管理指数从实施前的72分提高到86分,学生的参与度和获得感有了明显提升。
未来,高职院校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的发展趋势可概括为“四化”:信息化、专业化、常态化、制度化。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应用,信息收集、问题诊断、改进决策的信息化水平将持续提升。高素质的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将成为“双高计划”的重要推动力量,助力高职院校实现内涵式发展和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提升[7]。
结论
综上所述, 在“双高计划”的背景下,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对提升教学质量和促进民主管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研究通过探讨学生教学信息员在教学监控、互动反馈、参与决策等方面的实践效果,提出优化选拔培养、创新激励约束、强化反馈运用等改进策略。研究表明,通过学生教学信息员参与,教学反馈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显著提高,师生互动更加顺畅,学生获得感和参与感明显增强。本研究对高职院校完善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下一步,还需加强对学生教学信息员参与教学诊改的实证研究,并探索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长效机制,以推动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持续优化,更好地服务于“双高计划”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田凤娟.“双高建设”背景下托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路径探究[J].陕西教育高教,2024(04):55-57.
[2]严玲玲.高职院校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运行机制及其问题[J].科教文汇,2023(10):24-27.
[3]王双双.高校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建设的思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04):129-131.
[4]陈瑜.学生教学信息员管理的策略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2(16):160-162.
[5]胡蝶,余亮,唐浩如.本科院校教学信息员教学反馈的问题研究——以W学院为例[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1,29(S2):152-154.
[6]陈晓峰,刘淑娟,陈显捷.高校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建设浅析[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20):49-50+53.
[7]张桓,纪元,何龙,等.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和反馈机制在教学质量管理中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21(09):112-113.
[责任编辑 李 帆]
[作者简介]马善云(1982— ),女,江苏省海安市人,江苏商贸职业学院质量控制中心讲师。
*[基金项目]2023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思政课’理念下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3SJSZ0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