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长笛作为管乐器,因其音色清脆悦耳被广泛应用于表演艺术及音乐创作环节,具有较为独特的地位,展现了极强的表现力。随着长笛表演技巧的快速发展与创新,长笛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帮助演奏者掌握长笛表演的基本要素与长笛表演的进阶技术,以加强和丰富长笛表演艺术的表现力,提高演奏者的演奏水平。基于此,简要分析长笛表演艺术,阐述长笛表演表现力的应用措施,以期对相关部门的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长笛;表演艺术;表现力
长笛表演艺术及表现力所涉及的范围相对较广,不仅体现在演奏者对于情感的表达方面,还体现在其艺术修养、技术掌握等方面,因此,对于演奏者来讲,其需要具有较高的音乐素养,以确保将长笛旋律及音色发挥到极致。通过表现力在长笛表演过程中的应用,赋予音乐灵魂,有助于观众理解作曲家的思想情感,因此,探索长笛表演艺术及表现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长笛表演艺术分析
(一)基本要素
1.情感表达
在长笛表演期间,情感表达至关重要。长笛表演艺术不只是技术的展示,更可以借助长笛来传递情感,引发观众共鸣。但在这一过程中,演奏者需要深入理解乐曲内涵,掌握作曲家所表达的意图,并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从而顺利地完成长笛表演活动[1]。
2.技术掌握
对于长笛表演者来讲,其不仅要了解长笛的历史与演奏技巧,更要根据音乐节奏调整呼吸、控制音色变化和高效使用装饰音,丰富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演奏者只有掌握这些技巧,才能准确且流畅地将乐曲内容表达出来[2]。
第一,气息控制。演奏者可以通过合理控制呼吸的方式,让当前音乐的表达形式更加自然且流畅。演奏者通过吹动长笛,让气流随着吹口在管体与口部形成气流,以动态方式产生振动并发出独特的声音,所以演奏者通过气息控制的方式能够调整振动强度并保证其稳定性。演奏者在进行长笛演奏时,要加强对吹气速度和力度的控制,通过改变吹口角度及位置来调节音量或改变音色。此外,演奏者还需具备较强的气息支持并在掌握呼吸技巧后,利用体验与练习的方式,逐步调整吹入气流,并结合作曲家的要求,按曲谱中的内容调整呼吸并进行演奏时的巧妙换气[3]。
第二,节奏处理。演奏者可以加强对音符时值的把握,让音乐的节奏感更加强烈。而对于复杂的节奏变化,演奏者可以通过调整乐曲结构以及多加练习的方式,保证自己所演奏的乐曲内容是标准的[4]。
第三,音色变化。演奏者加强对音色变化的了解,利用吹奏技巧以及气息控制等方式,实现对长笛音色的调整。演奏者可配合指法调整吹气力度,改变吹奏的速度、力度以及保持气息的平稳,从而展现不同音色。例如:调整长笛吹气的力度、角度,可以改变音色;控制并改变气流的传输速度,加强对音色强弱的控制,灵活地运用指法,可以使长笛表演音色更加丰富。
第四,指法控制。研究者需加强对指法原理的学习,了解长笛的高音和低音是由空气柱的长度以及管体决定的。可采用松开或按压的方式,改变空气柱的长度,实现不同乐曲音高的演奏活动。而且,长笛演奏期间的每一个音都是需要对应指法的。演奏者应该加强对指法的控制,准确地表达音阶。同时,对于长笛演奏者来讲,其必须熟悉并练习不同的指法,包括滑音、颤音以及其他的指法,确保在演出时能够根据演奏场景确认自己的音乐风格并灵活运用指法,实现长笛的演奏。
第五,装饰音利用。演奏者可以通过装饰音的使用,有效提升乐曲的华丽感以及表现力,为长笛表演增添表现力。
3.艺术修养
对于长笛表演者来讲,其不仅要掌握音乐理论、音乐技巧等知识内容,还要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通过在长笛表演过程中不断积累知识并加深对乐曲的理解,提高自身的演奏艺术水平。
(二)长笛表演的进阶
1.颤音
在长笛表演期间,演奏者通过颤音能够快速改变口腔形状或调整气流强度,展现出长笛的表现力。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专门训练演奏者颤音技巧的方式,提高其演奏水平。首先让演奏者的身体与笛身保持垂直,然后让演奏者扩张肺部,熟悉不同音孔的开合方式,调整颤音幅度,并将对应的颤音用于高音、低音区的演奏活动中。
2.双音
对于长笛教学活动来讲,双音演奏技巧属于一种进阶性的技术,其不仅需要演奏者具备较高的技术能力,还需要演奏者掌握指法控制、音色控制等内容,通过掌握和声、音程以及音色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学习双音技术。同时,在学习期间,演奏者需要采用特定的吹气方式,让长笛内产生相对复杂的振动,甚至产生多个频率,同时配合指法的使用,调整长笛的音高。随着双音技术的融入以及现代长笛的改良,教师可以通过训练演奏者的双音技术,丰富其双音演奏知识。
3.和声
在长笛教学期间,和声技术的使用可帮助演奏者加强对长笛的控制。第一,演奏者需通过唇形控制、呼吸控制以及配合指法的方式,实现对长笛的调整,以产生相应的合成效果;第二,在使用合成技术时,可注重单个音符所产生的变化,适当地为音乐增加感情和动态感;第三,在长笛教学期间,需培养学生长笛演奏的和声技巧,专门针对和声开展教学,以丰富学生的长笛表演内涵。
二、长笛表演表现力的应用措施
(一)明确长笛表演基本条件,展现长笛舞台表现力
要培养优秀的长笛演奏者,需要充分掌握长笛表演的条件,从调动演奏兴趣、培养意志力、管理表情和调整姿态三个方面入手,提升演奏者的舞台表现力。
1.调动长笛演奏兴趣
通过调动演奏者长笛演奏的兴趣,有效激发其表演热情,防止其机械地进行表演,引导其在表演中融入情感,让其能够在夯实自身长笛演奏基础的前提下,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复习,为其提供一定的自主表演机会。同时,确保演奏者在面对技术障碍时,不会产生挫败感,有效防止演奏者对长笛演奏活动产生反感。那么,教师可通过长笛演奏者兴趣培养的方式,保证其在掌握长笛演奏技能的基础上,提升长笛表演的舞台表现力。
一是优先为学员讲解与视觉表达、舞台礼仪相关的内容,丰富学员的舞台演出技巧。这样既可以让演奏者在舞台上更加自信,又能让其通过长笛的表演吸引更多的观众,使双方都获得良好的体验。
二是通过舞台礼仪教学,夯实演奏者的专业基础并不断提高其综合素养,包括进入舞台及退场的礼仪、怎样礼貌回应观众和对待其他演奏者、怎样接受观众的赞美与掌声等,促使演奏者踏上舞台前不会出现过多的紧张情绪,保持镇定。演奏者可以向观众点头或微笑,以表示自己的感谢;在完成演奏后,应该自然地接受观众的掌声。通过舞台礼仪,可以体现出演奏者对于长笛表演活动的尊重,更好地展现演奏者对音乐事业的热爱。
三是采用视觉表达的方式,借助演奏者的面部表情、身体语言,或者通过服装服饰等,让观众获得不一样的观赏体验。在此过程中,演奏者需要配合表情以及动作,营造良好的长笛表演氛围;根据音乐表演风格,选择相应的服装,从而契合音乐表演主题,有效提升长笛表演效果。
2.强化演奏者的个人意志
在长笛演奏者参与活动之前,教师需要通过循序渐进的过程,让演奏者积累长笛演奏知识,使其即便面对困难也可以具有坚强的意志,不会出现半途而废的情况。同时,教师要为演奏者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促使其能够通过长笛知识内容的学习磨炼意志,并通过长笛演奏技巧的反复练习提升忍耐力。比如,可通过丰富演奏者理论知识的方式,保证其可以充分掌握相关音乐理论,帮助其理解音乐。演奏者实际掌握的不仅是音符和节奏,还有作品的内涵。此外,演奏者需要加强对乐曲情感的把握,通过乐曲的演奏,形成独特的音乐形象,并顺利在舞台上完成长笛器乐的演奏。
3.管理表情,调整姿态
对于长笛表演来讲,演奏者面部表情的管理有助于提高长笛表演的感染力,让观众通过长笛表演获得不一样的音乐体验。一是演奏者通过面部表情的管理,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表达出来,利用快速传递的方式,确保观众能够感知音乐,理解其中的情感内涵。例如:在演奏欢快的乐曲时,可以利用开心的笑容,将乐曲中的喜悦传递出来,营造出欢快的演奏氛围;在演奏悲伤的乐曲时,可以做出思考、忧郁的表情,以表现出乐曲中的深情;在演奏多变或者是复杂的乐曲时,应准确理解乐曲的内容,并将自己领悟的乐曲情感传递给观众。
二是通过舞台身体姿势的调整,让演奏者通过优雅正确的姿态,维持自己的呼吸状态,并调整颈部、背部姿态,配合指法,让长笛表演显得不僵硬,同时可让膝盖稍微弯曲,保证两个脚跟之间有一臂距离,在演奏时目视前方,减少抬头或低头的动作。此外,演奏者需要全身心投入长笛表演过程,借助端正的身体姿态,保持长笛音色的连贯,也可避免由于姿势的不正确而造成身体损伤或发生疲劳的情况。同时,演奏者可以借助身体语言实现对音乐情感的传递,增强与观众之间的联系,进而展现出长笛表演的舞台表现力。
(二)注重培养情感表达与感知能力,体现长笛情感表现力
对于长笛演奏者来讲,其要进行出色的表演,不仅要加强对音乐的解读,还要在学习作品理论的基础上,学习大跨度的演奏及表达技巧。演奏者要增加自身在情感及技术方面的投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能够了解观众的内心,促使长笛表演不只是将音符进行串联,而是能够将乐曲所蕴含的情感进行表达,展现出自身所具备的长笛演奏技能,并通过反复的练习来提升自己的音乐情感表达及感知能力。演奏者要能够自己整理音乐内容,并结合自己的感受进行演奏。只有准确传递出作品中的特定情感,演奏者才能够与观众产生共鸣,从而完成美妙绝伦的长笛演出。
首先,在培养演奏者音乐情感表达与感知能力时,可增加其对基础音乐内容的理解,包括音乐结构、形式及主题等内容,同时增加演奏者对作曲家背景的了解,丰富其理论知识。例如格鲁克的作品《精灵之舞》,它是著名的长笛曲,演奏者若想很好地演奏该乐曲,就需要提前学习《精灵之舞》的背景,了解它作于1762年,为《奥菲欧与尤丽狄茜》中的芭蕾乐曲,是作者想要唤回自己早逝的妻子,配合长笛与小提琴所演奏的伤感舞曲。此时,演奏者需要全身心投入表演过程,感知作者的忧伤、挣扎与渴望,积极探索作品,从而完成《精灵之舞》的表演,体现出长笛的情感表现力。
其次,演奏者要注重长笛情感的表达技巧,提高对音色变化、音量变化以及节奏变化等的关注。一是改变长笛表演时的吹气位置、强度以及方向,通过舌位、嘴型的调整,实现对不同音色的创造,从而丰富长笛作品中的情感色彩。二是调整演奏期间的音量大小,结合作品的情感强度以及当前的表演氛围,以渐弱、渐强等方式,确认长笛表演是否需要情感升华或者退潮。同时,利用强弱的对比,展现出长笛表演时情感的转折,以增强长笛表演的情感表现力。三是结合作品的节奏变化,控制长笛表演的气流及节奏等,结合不同的演奏节点感受表演动态,运用缓慢节奏,表现长笛表演时的宁静或者忧郁等情感;利用快速的演奏,表现出作品中慷慨激昂的情感;等等。如此,则可让演奏者通过多样的情感表达技巧,体现出长笛表演的丰富情感表现力。
三、结语
长笛是具有深厚内涵的,因此,在长笛艺术表演中,演奏者需要分析长笛表演的艺术特点,了解其基本要素,学习长笛表演的进阶技术,展现长笛的舞台表现力。教学人员需要注重培养演奏者的音乐情感表达与感知能力,采取长笛表演表现力的应用措施,加强对学员的培养,让其所演奏的乐曲能够触动人心、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参考文献:
[1]文杰.长笛表演艺术实践探讨:评《长笛艺术发展脉络与舞台表演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3(12):145.
[2]李云飞.传统民族元素在长笛表演中的融入技巧[J].艺术大观,2023(34):15-17.
[3]张艳.长笛表演艺术及表现力研究[J].艺术品鉴,2023(18):151-154.
[4]陈嘉禾.传统民族文化在长笛演奏中的应用[J].明日风尚,2023(11):16-18.
作者单位:
武威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