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族音乐作为地域文化和历史的独特载体,不仅承载着保存和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使命,更在日新月异的当代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多元文化为民族音乐的创新发展开启了全新的视角,为其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基于此,对多元文化视角下民族音乐艺术的融合发展展开研究,从民族音乐艺术融合发展的重要性与多元文化对民族音乐艺术的影响出发,分析民族音乐艺术融合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从教育改革、新媒体运用及与流行音乐融合等视角,探寻多元文化视角下民族音乐艺术的融合发展路径,以期为民族音乐艺术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多元文化;民族音乐艺术;融合发展
一、多元文化视角下民族音乐艺术
融合发展的重要性
民族音乐艺术作为我国民族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与交流,以及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民族音乐作为各地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智慧和情感。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中,民族音乐艺术通过融合,可以汲取其他文化的精华,丰富自身的表现形式和内涵。这种融合不仅有助于保持民族音乐的独特性和多样性,还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从而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通过民族音乐艺术的融合发展,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得以缩小,相互间的理解得以加深。这种理解不仅有助于消除文化隔阂和误解,还能促进不同文化间的和谐共处和共同发展[1]。此外,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情感表达功能。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民族音乐艺术的融合发展有助于创作出更多样化、更具创意的音乐作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些作品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还能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丰富人们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
二、多元文化对民族音乐艺术的影响
(一)促进民族音乐创新和文化交流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多元文化为民族音乐艺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这种文化的交融不仅促进了民族音乐艺术的创新,还极大地推动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各种音乐元素相互碰撞、融合,为民族音乐艺术带来了无限的创新可能性。音乐家们通过借鉴和吸收其他文化的音乐元素,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古典与流行等元素巧妙结合,创作出了一批批极具特色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民族音乐的表现手法和风格,还提高了其艺术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在全球化的冲击下,许多传统文化面临着消失的风险。民族音乐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面临着这样的挑战。然而,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民族音乐艺术通过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这种创新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还推动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民族音乐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通过举办音乐节、音乐会、音乐比赛等活动,不同地方的音乐家们有机会相互学习、交流,分享彼此的音乐成果和创作经验。这种交流不仅拓宽了音乐家的视野,还增进了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
(二)扩大民族音乐的传播范围和影响
在全球化与信息化交织的当下,多元文化显著扩大了民族音乐艺术的传播范围和影响。这种文化交融的现象不仅为民族音乐注入了新的活力,还为其在世界舞台上展现独特魅力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在以往,民族音乐的传播主要依赖于口传心授和地域性的演出活动,其传播范围相对有限[2]。然而,随着多元文化的兴起,各种音乐节、音乐会、网络音乐平台等纷纷涌现,为民族音乐的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这些平台不仅拓宽了民族音乐的传播渠道,还通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并了解民族音乐。在多元文化的熏陶下,音乐家们开始尝试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等元素相结合,创作出更具创新性和时代感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深受本民族人民的喜爱,还吸引了更多国际友人的关注。通过参加国际音乐节、音乐会等活动,这些作品得以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其独特魅力,进一步扩大了民族音乐的传播范围和影响,也为其传播提供了更强的动力。
三、多元文化视角下民族音乐艺术融合发展
面临的挑战
在多元文化视角下,民族音乐艺术的融合发展对其自身的传承弘扬和创新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也会面临诸多方面的挑战。文化差异的挑战是民族音乐艺术融合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不同民族的音乐艺术承载着各自独特的文化符号和审美标准,这些差异使融合过程变得复杂而微妙。如何在保留各自文化特色的同时,实现音乐元素的有机结合,是民族音乐艺术融合发展面临的首要挑战[3]。例如,融合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音乐节奏、旋律、音色等方面的差异,需要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找到相同之处,实现和谐的融合。同时,市场接受度的挑战也是民族音乐艺术融合发展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流行音乐的普及,人们的音乐审美日益多元化。然而,由于民族音乐艺术在风格和形式上的独特性,其在市场上的接受度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如何提升民族音乐艺术的市场吸引力,拓宽其受众基础,是融合发展过程中的一大挑战。因此在融合过程中,不仅要注重音乐艺术本身的创新,还要关注市场需求和受众心理,以更加贴近现代审美的方式呈现民族音乐艺术。此外,技术变革的挑战也对民族音乐艺术的融合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科技的进步,音乐制作、传播和呈现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民族音乐艺术的创新发展,是融合发展过程中的又一挑战。这就要求在融合过程中积极引入新技术、新应用,提升音乐制作和传播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需要关注新技术对音乐艺术本身的影响,保持音乐艺术的独特性和创新性。
四、多元文化视角下民族音乐艺术融合发展路径
(一)推动民族音乐教育改革多元发展
在多元文化的视角下,民族音乐艺术的融合发展不仅体现在音乐创作与表演上,更深入音乐教育领域,通过推动民族音乐教育改革,实现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民族音乐艺术能够进一步促进自身的融合发展,同时培养出更多具备跨文化理解与创新能力的音乐人才。在探索民族音乐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高等院校要积极转变传统的音乐教育中心,一改侧重于技能和知识传授的传统模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多元认知能力。音乐教育课程体系中不仅要包含本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还要引入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音乐元素,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并尊重不同音乐文化的独特性。同时,音乐教育教学还应当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互动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同时,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教学工具和在线学习平台,可以打破地域限制,让学生接触到更丰富的音乐资源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实践。民族音乐教育改革应强化实践环节,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类音乐活动,如音乐节、音乐会、社区演出等,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表演能力,还能促进他们与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人的交流与合作[4]。这种实践中的跨文化交流,对于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多元文化素养至关重要。
(二)借助新媒体开展民族音乐多元文化宣传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正式迈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互动性强等特点,能够迅速将民族音乐文化传递给全球各地的受众。民族音乐艺术应积极拥抱现代科技手段,通过数字化、网络化等技术手段推动音乐艺术的创新发展。例如,利用音乐制作软件、虚拟现实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将传统音乐元素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作出具有独特视听效果的音乐作品。这不仅可以丰富音乐艺术的表现手法,还可以提高音乐作品的传播效率和覆盖面,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宣传。通过社交媒体、音乐平台、网络直播等新媒体渠道,民族音乐可以突破地域限制,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直接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因此,在多元文化视角下,民族音乐艺术的融合发展应当充分借助新媒体这一强大的传播工具,开展多元文化宣传,促进自身的融合发展。在借助新媒体开展多元文化宣传的过程中,民族音乐艺术应注重创新和多样化发展,要深入挖掘和整理本民族的音乐文化遗产,通过新媒体平台展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同时,民族音乐艺术在融合发展过程中应注重文化间的对话与交流,积极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的音乐元素,创作出具有跨文化特色的音乐作品,以吸引更多不同文化背景的听众。可以通过举办线上音乐会、音乐节等活动,利用新媒体的互动性,为民族音乐艺术家提供相互学习、借鉴的机会,邀请全球观众共同参与,增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效果,从而促进不同音乐文化之间的融合与理解。艺术家们利用新媒体渠道进行宣传推广,能够提高民族音乐艺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吸引更多年轻受众的关注和喜爱[5]。此外,在应用新媒体平台时,也要注重与新媒体产业的深度融合,开发更多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三)探索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的融合发展
在多元文化的视角下,民族音乐艺术的发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范畴,而是积极寻求与流行音乐的融合发展。这种融合模式不仅有助于民族音乐艺术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还能促进其自身的创新与发展,使民族音乐艺术焕发新的活力,拓展受众基础,实现更广泛的传播。民族音乐艺术在探索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借鉴流行音乐的创作手法和表演形式,为民族音乐注入现代感,同时保留其独特的文化元素,形成新的音乐风格。例如:周杰伦的歌曲《青花瓷》巧妙地融合了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元素,展现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歌词的编排上,巧妙地运用了丰富的古风词句,如“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和“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这些词句不仅为歌曲增添了深厚的文学底蕴,还在无形中传承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在旋律的创作上,更是别出心裁地采用了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这一调式在中国音乐历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且被广泛运用于各类民族音乐作品。通过将传统调式与流行音乐相结合,这首作品成功地打破了音乐风格的界限,既具有古典韵味又充满现代感[6]。此外,还可以通过促进音乐人交流与合作的方式,鼓励民族音乐人与流行音乐人进行合作,共同创作出既具有民族音乐特色又符合流行音乐审美的作品。通过音乐人的互相学习和启发,可以激发出更多的创新灵感,推动两种音乐风格的深度融合。民族音乐艺术在融合发展过程中还应加强市场导向和营销策略的运用,通过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和受众心理,将传统音乐元素与现代流行音乐元素相结合,创作出更符合现代审美趋势的音乐作品。
五、结语
在多元文化视角下,民族音乐艺术的融合发展呈现出独特的魅力和无限的可能性。本文通过对民族音乐艺术融合发展的深入研究,揭示了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挑战,提出了针对性的融合实践路径。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成为必然趋势。这不仅有助于丰富音乐艺术的内涵,还能够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传承与发展。展望未来,期待民族音乐艺术在融合中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连接不同文化的桥梁。通过持续的研究与实践,人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民族音乐艺术的精髓,共同推动其走向世界,绽放更加绚烂的文化光彩。
参考文献:
[1]杨颖.民族音乐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策略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1(8):125-127.
[2]付蕾.多元文化下的民族音乐艺术发展研究[J].艺术评鉴,2022(6):76-78.
[3]李晔.基于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音乐艺术发展的路径[J].青春岁月,2021(18):53-55.
[4]林典.基于文化引领的民族音乐艺术传承创新[J].艺术大观,2020(36):33-34.
[5]李兴斌,郑月圆.我国民族音乐艺术的发展与创新研究[J].明日风尚,2023(8):37-39.
[6]陈旭东.“互联网+”时代民族音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3(6):101-103.
作者单位:
吉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