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声乐艺术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艺术。在声乐表演中,表演者将自己的情感、思想、修养和知识等通过声音传达给观众,从而使观众获得美的享受。在此过程中,呼吸是声乐表演者的重要技能之一。良好的呼吸可以使表演者的声音更加饱满、圆润、悦耳动听,可见良好的呼吸管理对表演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忽视了呼吸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一些非专业院校中,大部分学生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声乐课程,在日常生活中也没有进行足够的练习,这就导致在实际表演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
关键词:歌唱艺术;呼吸管理;声乐表演;声音质量
一、呼吸器官的功能
呼吸器官包括胸腔、腹腔和肺部三个部分。其中,胸腔位于胸腔部位,胸腔的左右两侧分别为肋骨、膈肌和胸膜。胸膜位于胸廓部位,由多层纤维组织构成,是一种非常致密的组织,可以防止肺部外部的空气进入。膈肌位于腹腔部位,可以起到固定、支持肋骨的作用,能够降低肺部空气进入身体的速度。肺部是呼吸器官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由多层肺泡组成。肺泡的体积很小,但是数量很多,是人体内空气容量最大的器官。在呼吸时,肺泡可以不断进行气体交换,从而使人体吸入的氧气和排出的二氧化碳维持在平衡状态[1]。
肺部最主要的功能是进行呼吸作用,这种呼吸作用主要通过呼吸肌完成。呼吸肌包括胸大肌、胸小肌、肋间肌和膈肌等部位,这些肌有收缩与舒张的功能,从而将肺部内部空间进行扩张或压缩,从而产生气体交换。在声乐表演过程中,演唱者需要保持呼吸肌肉群的稳定状态。肺部主要有两种呼吸方式:一种是胸式呼吸,另一种是腹式呼吸。胸式呼吸主要是指人体在吸气时采用胸廓扩张的方式进行呼吸。无论是哪种呼吸方式,都需要用到肺部肌肉群来完成。
二、呼吸管理及其作用
(一)呼吸管理概述
在声乐表演过程中,呼吸管理是指对声乐表演中的气息进行调节和控制,使之可以保持稳定,从而使演唱更加流畅、连贯。在演唱的过程中,演唱者要保持挺拔的站姿,将笔直的两条腿呈现前后分开的姿态,用正确的呼吸方法进行演唱,双眼目视前方,保持肌肉松弛。教师在帮助学生矫正呼吸方法的时候,先引导他们从腹式呼吸法开始练习。学生要习惯于从腰腹用力的换气方法,在有了一定的气息支撑以后,再学习比较高级的胸腹式联合呼吸法,从而逐渐掌握最科学的呼吸方法。
(二)呼吸管理的作用
在声乐表演过程中,呼吸管理主要通过气息进行发声。如果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没有保持稳定的气息状态,就会使声音出现高低起伏等现象。正确的呼吸管理对于演唱者的声音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首先,在声乐表演过程中,演唱者需要进行稳定的呼吸管理。如果表演者的气息状态不稳定,就会导致演唱过程中出现声音高低起伏和不流畅等现象。其次,在声乐表演过程中,演唱者可以通过控制气息,使声音产生强弱变化。最后,在声乐表演过程中,演唱者需要根据歌曲的节奏、情感等选择适合的呼吸方法,将情感融入音乐,并保持最佳的气息状态[2]。
三、气息的调节及其在声乐表演中的运用
(一)气息的调节
气息是声音产生的基础。在演唱过程中,演唱者需要保持稳定的气息状态,从而使声音更加流畅、连贯。此外,演唱者还需要控制气息的力度和深度。如果气息控制得不够均匀、充足和稳定,就会使声音出现强弱变化。同时,演唱者应该合理运用气息来增强声音的表现力。
声乐演唱是一项需要通过呼吸来控制声音的艺术表演活动,气息的调节尤为重要。在声乐表演过程中,呼吸主要是指吸气和呼气。在吸气时,演唱者需要通过口腔将空气吸至腹部,同时将小腹提起。例如在演唱《月光下的凤尾竹》时,演唱者可以通过降低小腹来增加气息量,同时可以将声音推至高音区域,使作品更加饱满、流畅。如果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过度换气,就会导致气息量减少。在演唱过程中,演唱者还需要根据歌曲的节奏来调节气息量。这就需要演唱者通过控制呼吸来增强作品的情感表达能力、对歌曲的整体掌控能力以及对音乐作品的诠释能力。由于学生具有差异性,其理解能力也存在不同,会在声乐表演时出现各种不好的习惯,如舌根音重、高喉器、音域窄等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气息调节。
(二)气息在声乐表演中的运用
声乐表演的核心是传达音乐作品背后的情感和审美,这依赖于表演者的声音质量和对气息的有效控制。声音质量对情感表达至关重要,而气息控制直接影响声音质量。在声乐表演中,合理运用气息能增强演唱的感染力。例如:在演唱流行音乐时,可以通过打哈欠和叹气等方式来增强声音的表现力;在演唱歌剧或咏叹调时,可以通过换气等方式来增强声音的表现力。
此外,声乐表演教学还关注心理过程,因为复杂的心理活动伴随歌唱技巧和情感表达的全过程。人脑作为心理感受的本源,其状态直接影响思维活动和心理表现。声乐表演者控制气息的方法包括调整呼吸状态和对高音部分的控制。例如,在演唱《映山红》时,演唱者可以通过调整气息使歌声更富有感情。
四、声乐表演中影响气息稳定的因素
呼吸技巧是声乐艺术中的一项重要技能,它不仅关系到声音质量的高低,还影响着演唱者对歌曲情感的表达。通过呼吸技巧,演唱者不仅可以很好地表达出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还能让自己的情绪在演唱过程中释放。因此,演唱者必须重视呼吸技巧在歌唱中的作用。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法,才能真正把自己带入音乐。此外,良好的呼吸习惯还可以帮助演唱者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气息。通过不断练习和实践,可以有效提高演唱者对气息控制和运用能力的水平,进而提升歌唱时的音量、音准控制以及情感表达能力。例如,在唱一些节奏比较快或者是高音歌曲的时候,良好的呼吸习惯能够迅速帮助演唱者完成换气,避免出现气紧的情况。
在声乐表演过程中,影响气息稳定的因素有很多。首先,演唱者的发声状态和呼吸状态对气息的稳定性产生直接影响。声乐教学法中明确指出,声母发音的着力点在唇、齿、喉、舌等部位,韵母发音的着力位置均在后鼻管处,因此形成了发声的语言字点和声位的剥离。在发声训练过程中,教师要严格按照声乐教学法的要求学生进行发声,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发声习惯。同时,学生如果掌握不好呼吸的要领,就会导致演唱气息不稳定。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没有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甚至不会进行正确的呼吸练习,导致在声乐演唱过程中出现了气息不稳定的现象。其次,声乐表演者的心理因素也会对气息的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声乐表演者如果有一定的心理障碍,就无法很好地控制呼吸状态[3]。
演唱者必须对呼吸管理进行足够重视。只有掌握好正确的呼吸方法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使自己在演唱过程中稳定发挥。另外,演唱者还需要不断学习相关知识和技巧,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从而更好地表达出歌曲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五、在声乐表演中进行呼吸管理的有效路径
(一)提高呼吸质量
第一,学会控制呼吸。在声乐表演过程中,演唱者应该学会控制呼吸,并合理运用呼吸,保证呼吸能够达到最佳状态。例如,在演唱过程中,演唱者应该保持呼吸节奏的稳定性,同时保持气息的流畅性,使自己达到最佳的呼吸状态。
第二,科学合理地选择呼吸方式。在进行声乐表演的过程中,演唱者要通过一定的力度将气体交换作用发挥出来,并根据自己的演唱内容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呼吸方式。在歌唱过程中,演唱者不仅要学会用胸廓扩张、吸气来进行发声,还要学会用腹式呼吸来进行发声,更要学会用胸廓收缩来进行发声[4]。例如:在进行长音演唱时,可以采用腹式呼吸法;在进行歌曲情感表达时,可以采用胸式呼吸法等。另外,演唱者还可以根据歌曲内容和情感调整呼吸方式。例如:在演唱《我心永恒》时,演唱者可以选择使用胸式呼吸法;在演唱《春天里》时,演唱者可以选择使用腹式呼吸法等。
(二)增强气息的稳定性
在声乐演唱过程中,要增强气息的稳定性。首先,演唱者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练习来不断提升自己的歌唱水平。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演唱能力,才能使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控制好气息。其次,演唱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只有在演唱过程中保持稳定的心态,才能使自己在演唱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最后,演唱者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巧,对自己的呼吸方法进行不断优化和调整,并且对气息稳定状态进行有效控制。只有掌握好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呼吸状态,才能更好地表现出歌曲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三)建立歌唱状态
在声乐表演中,演唱者要建立正确的歌唱状态,学会如何正确地控制呼吸尤为重要。然而在现实中,很多声乐表演者都不能正确地控制呼吸,所以他们在演唱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呼吸困难等问题。具体来说,声乐表演者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建立歌唱状态。
第一,在演唱过程中,在适合的节点进行深呼吸。深呼吸是指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不断吸进空气、呼出气体的过程。演唱者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平静、放松、稳定的心情进行歌唱。
第二,在演唱过程中,演唱者要控制气息进行演唱。例如,在演唱过程中,演唱者要保持气息畅通、气息均匀、呼吸平稳等。另外,还需要注重对歌词进行准确的理解和分析,从而更好地表达出歌曲的内涵和情感,以达到最佳的歌唱状态。
(四)养成良好的呼吸习惯
在声乐学习中,呼吸习惯的正确与否非常重要。如果演唱者没有养成良好的呼吸习惯,就会出现气息不稳、声音不准确等问题。在声乐学习中,呼吸控制是声乐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直接决定了演唱者能否把气息控制好,能否唱出优美动听的歌声。呼吸方式是指在吸气与呼气时所采用的不同动作与方法。演唱者在唱歌时,要保证气息有充足的动力支持歌唱。在平时生活中,人们通常采用的是胸腹式呼吸方式,这种方式主要是利用横膈膜来控制气息。此外,还有一种腹式呼吸方式,这种呼吸方法主要是通过吸气时的腹部收缩、呼气时的腹部放松来完成呼吸动作。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有意识地运用自己的横膈膜来控制呼吸,这样就能培养良好的呼吸习惯。其次,在进行声乐练习时,可以采用慢吸慢呼的方式进行呼吸。在吸气时,可以缓慢而深长地吸气;在呼气时,可以缓慢而深长地呼气。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训练呼吸肌肉。另外,在听音乐时,还可以跟着音乐做深呼吸,这样有助于放松身体和大脑。例如,想象自己处于一个安静的环境中,这有助于演唱者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呼吸技能[5]。
六、结语
声乐表演是一门非常复杂的艺术。就声乐表演者而言,其呼吸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声乐表演的效果。因此,声乐表演者必须对自己的呼吸进行合理控制,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从而使自身能够达到最佳的演唱状态。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声乐表演者也要多进行呼吸练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呼吸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演唱过程中达到最佳的演唱状态,进而更加流畅地表达情感。有了呼吸的支撑,演唱者就能够对声音的强弱、旋律的变化以及歌曲的情感进行充分的把握。
参考文献:
[1]李晓敏.声乐训练中的呼吸方法探讨[J].黄河之声,2018(1):86.
[2]王占文.声乐训练中科学呼吸方法的运用[J].大众文艺,2017(13):149.
[3]张美.浅谈声乐训练中胸腹式呼吸法的训练方法[J].音乐时空,2014(3):79.
[4]王心瑶.谈声乐表演的呼吸技巧[J].戏剧之家,2020(3):46,48.
[5]周美池.论呼吸训练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J].戏剧之家,2021(25):111-112.
作者简介:
敖乌云,博士,海南科技职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
敖玉红,博士,海南科技职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