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古墓群陶器文物的出土保护及修复探究

2024-09-23 00:00:00王勃
收藏与投资 2024年9期

摘要:陶器文物作为人类文明进程的实物佐证,展示古代社会的生产与生活状况。陶器文物大多由硅胶盐构成,其易因环境因素而遭受破损,如碎裂或开裂,特别是长期埋藏在古墓中的陶器,更频繁地面临各种损伤和疾病问题。鉴于陶器文物的不可再生性、不可复原性及不可替代性,采取科学而有效的保护与修复措施,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基于此,本文以洛阳汉代古墓群为例,通过分析该汉代古墓群的概况,探讨考古现场发现的陶器文物的常见问题,并建议适用于汉代陶器文物的保护与修复策略,旨在不仅能够有效地延长陶器文物的寿命,还能在修复过程中尽量保持其历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关键词:汉代古墓群;陶器文物;出土保护;文物修复

汉代古墓群中出土的陶器文物,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制陶技术,记录了汉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此类文物经历长时间的地下埋藏后,面临复杂的自然腐蚀和化学腐蚀问题,不仅威胁陶器的物理结构,也影响其文化价值的完整表达。在陶器文物的修复领域,修复人员需对破损的陶器进行细致的病害分析,选用与原材料相容性高的修复材料,以确保修复过程既能恢复陶器的功能,又保证其历史信息的完整性。基于此,陶器文物的文化和历史价值得以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传承和重现,同时也为未来的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案例和经验。

一、洛阳汉代古墓群出土陶器概况

2021年2月24日,河南洛阳市孟津县黄河流域中新掘出的汉代墓地,共清理39座空心砖墓,发掘出西汉时期的陶仕女俑、陶马等200余件珍贵文物。墓葬遗址群所在区域位于邙山北麓,黄河南岸,在两汉时期属于平阴县、平县,汉代洛阳八关之一的孟津关也在该处区域。此次发现的大量墓葬及其他考古遗存,为寻找平阴县、平县的方位以及孟津关的具体位置和历史变迁提供重要的线索。现场勘察显示,遗址覆盖140余座墓葬(包括水下部分)、10座古窑和7口古井,其中新探明的墓葬有3余座。该考古区主要位于河道中央的沙洲及去年受洪水冲毁的南岸台地,遗迹横跨东西约850米,南北宽约480米,覆盖面积约30万平方米,主要集中在东南部,中间部分被河流分隔开来。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还对南岸的河滩区域开展考古勘探,新发现30余座墓葬,并已同步展开发掘。由于水位上涨等因素,考古工作目前已经暂时中断。至此,除了已经提及的空心砖墓,还有18座小砖墓被清理,出土文物包括陶壶(图1)、陶鼎、陶敦、陶罐及陶侍女俑、陶马、陶鸡、陶狗、陶案、陶圈等,其中陶侍女俑(图2)、陶马在洛阳地区较为少见。

二、出土陶器的典型病害

(一)泥土附着物

泥土附着物是常见的一类,由于长期埋藏环境的微生物活动及土壤化学成分影响,表面覆盖有硬化的土层,不仅掩盖了陶器本身的纹饰与色彩,还因机械清理不当导致表面剥落或划伤[1]。泥土残留物在考古现场通常较为松散,需及时进行初步清除。如果残留泥土的层厚或黏性较大,可使用2A溶液进行浸泡处理,以便能更快更有效地清理掉泥土。

(二)颜料变色、褪色

颜料变色通常由陶器原料中含有的铁质氧化或还原过程所引起,环境中的氧化还原条件变化是该现象的直接驱动力。铁元素在氧化状态下可能导致颜料由原始的红色或黄色转变为黑色或绿色,此变化不仅影响陶器的美观,还影响了后续的学术研究与文物鉴赏。此外,褪色问题则主要与有机颜料的化学稳定性有关,有机颜料在地下长期暴露于微量水分与土壤中的化学物质,容易发生光化学反应或微生物作用导致颜料分解,从而引起颜色的明显褪化。

(三)彩绘层龟裂、起翘、空鼓、脱落

彩绘层的龟裂主要源于陶器与彩绘材料之间热膨胀系数的不匹配,导致随着温度及湿度的周期性变化,材料间的应力累积最终引发裂纹的形成。起翘与空鼓现象则与彩绘层与陶器基底的附着力减弱有关,附着力的减弱是由于长时间的水分作用,水分在基底与彩绘层之间渗透,引起黏结介质的水解或分解[2]。脱落现象通常是龟裂与空鼓的继发结果,当彩绘层与基底之间的空洞增大且外部环境条件发生剧烈变化时,彩绘层会因无法承受更多的物理压力而开始脱落。

(四)胎体开裂、剥落、残断

汉代古墓群出土的陶器文物在胎体的开裂、剥落与残断等病害揭示文物在长期地下埋藏及环境变化中的脆弱性。胎体开裂多由于地下水分的变化及土壤压力的不均匀作用造成,土壤的湿润与干燥循环导致陶器胎体内部应力呈周期性变化,进而产生裂缝。剥落则与陶器的物理结构老化有关,长期的地质作用及化学侵蚀使得陶器表层材料强度减弱,一旦遭遇外力或环境的急剧变化,表层材料便容易从胎体上剥离[3]。残断现象通常发生在陶器的薄弱部位,如颈部、口沿或底座等部位,由于造型设计上的应力集中或埋藏过程中外力的不均匀作用更易断裂。

三、陶器文物保护与修复策略

(一)做好陶器文物保护修复前的工作

汉代古墓群作为历史文化的珍贵载体,其出土的陶器文物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更是研究汉代社会生活、文化艺术以及工艺水平的重要实物资料。全面分析出土陶器文物的基本信息,如年代、材质、外形等,是修复前的重要步骤。此类信息不仅能帮助确定文物的历史价值和艺术风格,还为选择合适的修复策略和方法提供基础。通过利用现代科学仪器,如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分析、电子显微镜等,可对陶器文物进行全面检测,深入分析其材质结构、烧制工艺以及颜料组成。此过程不仅揭示了文物的制作技术,还能识别潜在的保存问题和病害,为修复工作提供决定性的科技支持。同时,修复人员需系统掌握陶器的详细信息,包括其尺寸、重量和损坏状况等。

(二)严格遵循陶器文物修复的步骤

整个修复流程包括清洗、黏结、配补、加固和作色几个阶段,每一步均需精确执行,采用科学方法和适宜材料。清洗阶段涉及对陶器文物表面污垢和沉积物的去除,其工具通常包括刷子、竹签、洗耳球、解剖刀和微型钻头等,用以敲打、挖剔、削切和打磨污染物。修复人员应采用温和且有效的清洗剂,如经过pH调节的去离子水或稳定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能够有效清除无机和有机污染物而不损害陶器的质地。对于含有可溶盐、难溶盐、有机和部分生物污染的文物,可用化学药剂如离子交换树脂、AB57、EDTA等进行化学清洗,以达到去除污染的目的[4]。

黏结步骤是修复过程中关键的结构恢复阶段,专门处理陶器文物的裂纹和断裂问题。修复人员应先确认碎片位置和标记,而后进行拼接。根据陶器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黏结材料(如树脂、橡胶或混合溶液)和方法(如热塑法或热固法)。在选择黏合剂时,需确保其能保持陶器的原始外观,并具备高安全性、流动性、稳定性和可逆性。黏结时,需先涂上黏结剂,手动按压以减少接缝和排出空气,并遵循一定的顺序进行黏结,以确保一次成功。

配补是修复缺损或缺失部分的步骤,要求使用与原材料在色泽、质地和性质上尽可能相似的材料来重建失去的部分。常用的配补材料包括白水泥和石膏粉,用以填补空隙和修复缺损,增强文物的耐久性并防止进一步破坏。在此过程中,修复师需展现高超的技艺和精准的审美判断,以确保修复后的陶器在视觉和结构上与原始状态无缝对接,同时保留可识别的修复痕迹以符合文物修复的伦理标准。

加固步骤则是为了增强陶器的结构稳定性,防止后期可能出现的物理损伤。应用轻质、可逆性的加固材料,如使用AC33溶液加固颜料层,用B72-乙酸乙酯溶液加固裂缝,可在不影响陶器外观和重量的前提下,增强其抗压和抗折性能。

作色步骤要求在修复区域进行色彩调整,使之与原有颜色和风格协调一致。根据需要使用不同的作色工具和技术,如笔绘、喷涂等,以确保色彩的匹配和修复痕迹的淡化,恢复文物的原貌。此步骤虽然在技术上不如前几步复杂,但在艺术和美学层面的要求极高,修复师需精确调配颜料,以确保颜色的长期稳定并保护文物的原始风貌。

(三)合理利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应用覆盖从初步调查、状态监测、修复过程到成果展示等多个方面,极大地促进了对陶器文物完整性的保持与科学修复的实施。在陶器文物的初步调查阶段,应用三维扫描与数字成像技术能够精确地记录文物的当前状态,包括其尺寸、形态与表面纹饰的详细信息。此类数据为后续的修复工作提供了基础参考,以确保任何细节的变化都能被精确捕捉与记录[5]。在状态监测方面,利用环境传感器技术监控陶器文物存放环境的温湿度、光照强度等关键因素,修复人员可实时收集数据并通过智能系统进行分析,预测潜在的风险并及时调整环境条件,从而防止由环境变化引起的文物损害。此外,修复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得到加强,如使用高分辨率显微摄像技术细致观察修复过程中的微小变化以及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Computer Aided Design,CAD)进行缺损部分的重建与模拟,以确保修复措施的精确性与适应性,减少人为因素引起的误差。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通过采用适应性强的现代修复技术,提高了修复工作的精确度与效率,有助于每件陶器文物的历史信息与文化价值得到恢复与传承。汉代古墓群陶器文物的保护与修复工作不仅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也为未来相关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展现了文物保护与修复在技术和方法上的进步与创新。

作者简介

王勃,男,汉族,山东邹平人,馆员,研究方向为文物工作。

参考文献

[1]张维萍.玉门火烧沟遗址考古发掘出土陶器文物的保护措施[J].丝绸之路,2022(3):174-177.

[2]刘芬.汉代陶器文物出土保护修复初探—以青岛市城阳区后桃林汉墓为例[J].东方收藏,2022(9):94-96.

[3]张小鲲.汉代陶器文物的出土保护与修复研究—以毕节双树湾汉代古墓群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4(2):28-31.

[4]何庆余,刘梓.陶器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的分析及有效运用[J].收藏与投资,2022(5):116-118.

[5]宋婷.陶器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的分析及运用[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10):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