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区域,其特色建筑在城市山水画中的呈现备受关注。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将东北的特色建筑融入城市山水画的创作中,赋予作品更深的文化内涵和更鲜明的地域特色,不仅考虑了自然环境对建筑的影响,还充分融入了当地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展现出一种与自然共生的姿态,同时反映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珍爱。对作品的研究和探讨,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理解城市山水画的美学意蕴,扩展生态美学的研究范围,进而引导城市建设向更加生态友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生态美学;东北建筑;地域特色;城市山水;和谐共生
中国古代就有表现城市建筑和城市生活的作品。一些以描绘亭台楼榭或是宫廷建筑为主要内容的界画流传至今,例如北齐杨子华的《邺中百戏图》、宋代郭忠恕的《明皇避暑宫图》、宋徽宗赵佶的《瑞鹤图》、刘松年的《四景山水图》、清代袁耀的《扬州四景图》等。还有表现市井风貌、城市生活的风俗画,著名的作品有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杨修的《两京图》、燕文贵的《七夕夜市图》以及徐扬的《姑苏繁华图》等,为以后城市题材山水画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实践经验。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兴起,提倡院体画的呼声高涨,山水画家开始注重城市现实题材的创作。岭南画派高剑父的《东战场的烈焰》《天地两怪物》都将现实生活融入作品,更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题材。到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遵循蔡若虹“艺术与劳动人们结合”的观念,出现了傅抱石的欧洲写生作品《古文化城克罗什》《回忆布拉格》以及《歌德瓦尔德城》;李可染描绘欧洲建筑的《麦森教堂》、描绘重庆风貌的《夕阳中的重庆山城》、描绘江南园林的《拙政园》;关山月的《新开发的公路》;陆俨少的《新会风光》;李斛的《江心—武汉大桥工程夜景》等优秀作品,以城市建筑为题材的山水画逐渐兴起。20世纪90年代,钱学森先生提出“城市山水”概念,在此背景下,在继承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笔墨形式和精神的基础上,人们贯彻“笔墨当随时代”的观念,以城市建筑为背景,融入当代文化底蕴的城市题材山水画体系逐步发展。涌现一批根据时代需求创作的作品,大多描绘都市高楼大厦的繁荣景象,如董小明的《辉煌》、祝林恩的《太阳岛初夏》《京城雨景图》、方骏的《楼与楼之间》、常进的《城市印象》、郭炳安的《深圳—崛起》、宋玉明的《雨中深南大道》《深圳小梅沙夏日》、徐希的《西雅图之春》、赵卫的《宝安路上》《南国街市》、卢禹舜的《深圳印象》、刘懋善的《法国小镇》等。进入2000年以后,城市山水画快速发展,画家们的绘画思想与技法不断成熟,例如卢禹舜的《欧洲记行》、方向《夏雨》、罗颖的《午后》、刘建的《佛伦罗萨》、樊枫的《都市系列》等作品,画家力图在表现城市景观面貌的同时,体现城市文化和精神理想。至今,城市题材山水画已经成为艺术家研究的热点题材。
东北城市题材山水画是指以东北地区城市景观及地域文化为主题创作的山水画,画家通过独特的笔墨画出耐人寻味的城市建筑山水画作品。例如在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中脱颖而出的刘森作品《哈尔滨 你好》,陈胤泽、高少珂作品《春风》;第五届八荒通神—哈尔滨美术双年展中何咏的《金色年华》、刘森的《半缕夏凉》、朴龙玺的《火红的年代》等。通过对城市生活的细心观察以及丰富的生活体验,画家不断刷新着对社会、自然以及相互之间关系的认识,城市题材的表现范畴逐渐扩大,不仅是对单一建筑的描绘,还加入了城市文化、地域历史、时代更迭、栖居愿景等个人思想,进而形成一种对人与自然、人与城市、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层次表达。生态美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审美视角,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感知自然之美,激发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研究东北特色建筑城市山水画中结合生态美学的理念,探索如何通过审美体验与创作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共荣。
城市山水画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类型,在城市山水画中,东北特色建筑的表现方式是通过对建筑形态和结构的描绘来展现其独特韵味的,基于对东北特色建筑周围环境的描绘来突出建筑与自然的融合。东北地区的建筑多建于山水之间,建筑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互映衬。在城市山水画中,艺术家往往通过对周围山川、树木等自然元素的描绘,来凸显建筑的独特气息和韵味。
东北特色建筑在城市山水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不仅是城市风景线的一部分,更是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的载体。这些具有鲜明特色的建筑,承载着东北地区特有的建筑风格和民俗文化。东北特色建筑在城市山水画中具有地域性的标志意义,它们是东北地区的代表性建筑,反映了当地人民的民俗风情和传统建筑技艺。建筑可以让观者更好地了解东北地区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环境。东北特色建筑在城市山水画中成为连接过去和现在的桥梁,这些传统建筑穿越时空,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历程,使城市山水画更具历史感和文化底蕴,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对这些建筑的深入挖掘和表现,可以为城市山水画赋予更深厚的内涵和艺术价值,提升城市山水画的品质和魅力。
生态美学原则在城市山水画创作中的运用是指在城市山水画创作中应用生态美学理念和原则,以达到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和传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学效果。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们可以通过表现自然景观和城市建筑的和谐统一来传达生态美学的理念。
(一)天人合一的笔墨美
在东北城市题材山水画中,画家通过精湛的笔墨技法和细腻的描绘,展现出建筑物的生命力和永恒魅力,达到天人合一的美感。画家祝林恩生活在素有“北国明珠”之称的哈尔滨,创作出带有东北特色建筑独特韵味和历史沧桑感的作品,令人感受到建筑物的历史厚重和文化底蕴。图一展示了祝林恩的作品《雨中的老哈尔滨》,画面体现了不拘泥于形似、错落有致的建筑在自然环境中的融合与共生,建筑充满生命力的神韵与前景交错涌动的人流和车辆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生动而和谐的画面。对画面色调、线条和形体的巧妙处理,不仅描绘了建筑物的外在形象,更深刻地表现了建筑物的内在精神和文化内涵。独特的笔墨使画面中的建筑与生态达到和谐,既传承了传统中国山水画的精髓,又展现了东北特色建筑的独特魅力,为城市山水画增添了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
(二)气韵生动的意境美
“气韵生动”的意境美体现了一种融合自然与人文的美感。画家李百鸣的故园往事系列作品将历史悠久的居民建筑用水墨语言表现出来,注重细节的刻画。不仅展现了人们的生活痕迹,也是对历史的一种记录。图二展示的是他的雪景作品《故园往事之晓梦醉》,画面由被雪覆盖的老房子、枯树、大缸、三轮车以及天空中的飞鸟等元素构成,从中能够体悟安静平和,是对时间的一种怀念,对自然的一种觉悟。建筑本身独特的质感将故园的沧桑展现得淋漓尽致,传达出一种寂寥、安静的美。
(三)顺其自然的色彩美
图三展示的是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展的黑龙江省刘森作品《哈尔滨 你好》,画面冷暖色搭配协调,对细节的描绘和色彩的运用,使画面更具生机和故事性。东北城市山水画创作观念强调了传统中国画笔墨语言与现代都市生态环境的结合,旨在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种融合不仅体现在技法上,也体现在内容和主题上,将传统的人文情怀与现代城市的生态环境并置,展现了生态美学的理念。
在对齐齐哈尔大学建筑的创作中,对教学楼的深厚情感成为本次城市题材山水画的核心主题。教学楼以红砖白窗、精巧设计的独特面貌,展现了实用与艺术的完美融合,同时也成为传递情感与故事的媒介。通过细致的观察,笔者掌握了其建筑构造和透视关系,并绘制小稿以积累创作素材,确保作品能够准确而深情地表达对这一标志性建筑的热爱与敬意。
图四所展示的《朝霞—齐大艺术中心》,巧妙地将生态美学融入城市山水画之中,以齐大艺术中心为主体,构建了一幅层次分明、意境深远的画面。画面布局上,前、中、后三个层次清晰:近景是茂密的树木、灌木丛与点缀其间的路灯等建筑元素,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中景聚焦艺术楼本身,细腻描绘了其窗户与钟表等细节,同时楼后错落有致的树木进一步丰富了视觉层次;远景则采用国画留白手法,巧妙地表现了齐齐哈尔大学的“环湖”特色,将湖水以无形之态融入画面,与远处的龙沙公园及附近建筑形成遥相呼应之势。作品巧妙运用色彩与技法,以赭石加曙红的温暖色调描绘朝霞,通过滚刷等作画工具营造出一种充满希望与朝气的氛围。朝霞的渲染不仅增强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更深刻传达了作品所追求的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生态美学意境。整个作品在展现城市风光的同时,也深刻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
在生态美学的视域下,研究东北地区特色建筑在城市山水画中的表现既是对传统艺术表达形式的深度挖掘,也是对当代人与自然关系深刻反思的艺术性回应。艺术家们运用细腻的笔墨语言、精巧的构图布局以及丰富的色彩层次,巧妙地将这些建筑元素与自然景观交织融合,创作出彰显地域风情又蕴含生态美感的、贴近时代脉搏、反映社会现实、亲近自然本真的艺术作品。展望未来,这一领域将不断涌现更多杰出的艺术成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活力,同时也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东北特色建筑与生态美学在城市山水画中的表现研究”(项目编号:QUZLTS_CX2023056)。
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黑龙江红色艺术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项目编号:2023B018)。
作者简介
孟德鸿,男,辽宁康平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画。
张一萌,女,河北涿州人,硕士,研究方向为美术学中国画。
参考文献
[1]曾繁仁.生态美学[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20.
[2]郭熙.林泉高致[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
[3]殷双喜,李超.人民文艺与时俱进—纪念《讲话》发表80周年[J].美术观察,2022(5):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