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凌霄塔,亦名文笔塔,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始建于明正德十年(1515年)。该塔为八角形13层楼阁式砖塔,通高43米,底边周长33.9米,属明代典型的塔式建筑。本文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整理,全面分析了凌霄塔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美学。研究发现,凌霄塔采用了精巧的砖石混合结构,八角形塔身赋予其独特的立面造型,13层错落有致的布局体现了丰富的层次感,砖雕、斗拱等细部装饰极具匠心。同时,塔身融合了中国传统的道教文化元素,彰显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凌霄塔不仅是一座结构精巧、造型独特的古塔,还是一件将功能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建筑杰作,对研究明代塔式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凌霄塔;明代建筑;塔式建筑;建筑美学;结构特点
榆林地处陕西北部,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根据相关资料,榆林现存的明清古建筑多达数百处,在全国范围内颇具规模。凌霄塔,亦名文笔塔,位于榆林城南榆阳桥东侧山峰上,始建于明正德十年(1515年),原为榆阳寺中之塔,寺在清同治年间被毁,惟塔独存。凌霄塔为八角形13层楼阁式砖塔,高43米,旧为榆林八景之一—“南塔凌霄”。凌霄塔作为榆林的地标性建筑,在明清时期曾发挥过重要的军事与文化作用[1]。本文拟通过实地考察与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分析凌霄塔的结构特点与建筑美学,以期为明代塔式建筑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一)历史沿革
凌霄塔始建于明正德十年(1515年),后因战乱等原因遭毁。《榆林府志》记载,该塔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重建。塔原为榆阳寺中之塔,寺庙在清同治年间被毁,惟塔独存。近代以来,凌霄塔经历过多次维修与加固,1983年和1987年进行了两次较大规模的修缮工程。2008年,凌霄塔被公布为陕西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选址与布局
凌霄塔位于榆林城南榆阳桥东侧山丘之上,在古城区内属于制高点,如图1所示。明清时期,该塔在军事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史料记载,在明末农民起义军攻城和解放战争时期,交战双方都将攻占凌霄塔视为夺取榆林城的关键一步。从建筑布局来看,凌霄塔独立于寺庙之外,选址在视野开阔的制高点,正是出于军事防御的需要。
(三)规模与形制
凌霄塔塔身通高43米,底边周长33.9米,全塔共13层。该塔平面呈八角形,为典型的楼阁式塔身结构。底层设四个券门,二层以上每层四面辟券洞,洞口自下而上逐层错落。塔身每层设平座与挑檐,施仿木结构斗拱。塔顶为八角攒尖顶,覆黄色琉璃瓦,置莲花座与宝珠式塔刹。整体造型挺拔秀丽,体现了明代塔式建筑的典型风格。
(一)材料选用
凌霄塔采用砖石混合结构,塔基、塔身主要为清水砖砌筑,局部使用条石。清水砖是明清时期建筑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质地坚实、尺寸规整、色泽纯净,体现了明代砖塔建筑对材料质量的高要求。通过实地考察,笔者发现凌霄塔所用砖块大小一致、表面平整,砌筑缝隙细密,反映出其施工工艺之精湛。此外,塔身彩绘、琉璃等装饰构件均选用优质材料,色彩绚丽夺目,极大地丰富了塔身立面效果。从古塔保存的完整程度来看,凌霄塔建造材料不仅质量上乘,而且经久耐用。同时,凌霄塔的建造材料选择还体现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榆林地区自古以来就有发达的陶瓷手工业,当地出产的砖瓦品质优良。凌霄塔的建造充分利用了当地的材料资源,既节约了运输成本,又能保证材料供应[2]。
(二)构造做法
凌霄塔采用通体实心砌筑的方式,塔身内设置楼梯,供人登临塔顶远眺。实心砌筑能够增强塔身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是古塔构造的常见做法。值得注意的是,凌霄塔各层平座均用砖雕仿木斗拱作为主要构件,四角伸出砖砌飞檐,形成角梁。这种仿木构架形式在砖塔中并不多见,凌霄塔巧妙地利用砖材的可塑性,模仿木构架的受力方式,不仅美观大方,而且合理有效。此外,凌霄塔塔身四面布有大小不一的券洞。这些洞口不仅起到减轻塔身自重的作用,而且能够改善塔内采光通风条件,便于人们登塔游览。同时,塔身墙体厚度自下而上逐渐减小,这一方面符合上轻下重的力学分布规律,确保了塔身的整体稳定;另一方面也使得塔身轮廓更加挺拔秀丽。除了主体结构之外,凌霄塔还融入了许多精巧的细部构造。例如塔顶设置伏兽口作为泄水通道,各檐层下布有泄水孔。这些排水构造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而且形态优美。再如塔身墙体嵌筑泛水勾缝,既延长了砖石使用寿命,又增添了立面的层次感。
(三)抗震性能
凌霄塔历经几百年的风霜雨雪而屹立不倒,除了精良的材料和精湛的工艺之外,其精妙的抗震设计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塔身抗震的首要条件是要有稳固的基础。凌霄塔采用大面积的砖石基台,夯实地基后再砌筑塔身,从而有效加强了塔身的整体稳定性。同时,塔基高出地面约2米,为防潮防水创造了条件,也是保证塔身长久屹立的重要因素。其次,凌霄塔塔身平面呈八角形布置,较之一般的方形塔身,受力更加均匀合理,受风振动小。再次,塔身沿高度方向多层布置券洞,洞口的大小深浅各异。这些洞口的存在不仅能够减轻塔身自重,而且可以削弱地震波的传递,避免应力过于集中。这一设计不仅巧妙利用了砖石材料的特性,也充分考虑了结构受力的合理性[3]。此外,凌霄塔采用全实心砖石砌筑,内部没有中空腔体,增强了塔身的整体性。砖石之间用糯米砂浆勾缝,砂浆饱满致密,砖石咬合紧密,进一步提高了塔身的抗震性能。地震发生时,砖石之间能够互相挤压制约,砂浆起到黏结作用,共同抵抗地震的破坏力。正是由于采用了以上种种抗震构造措施,凌霄塔得以在历史上多次战乱和地震中幸免于难。史料记载,20世纪以来,榆林地区发生过多次5级以上地震,但凌霄塔却安然无恙。
(一)立面造型
凌霄塔总体造型呈八角锥体形,垂直线条简洁挺拔,展现出一种凌云直上、岿然不动的气势。13层塔身自下而上渐次收分,每层高度递减,整体曲线流畅优美。远观整座塔身,犹如一柄利剑出鞘,直指苍穹;又似一支玉笔凌空,挥毫天地。这种动感十足的塔身造型,充分体现了明代建筑的时代精神和美学追求。塔身立面分为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每一层塔身均由挑檐、平座等构件组成,檐角飞翘,线条舒展。这种曲线造型与塔身挺拔的垂直线条交相呼应,产生强烈的视觉反差,赋予凌霄塔丰富多变的韵律感。塔身底层设置4个券门,二层以上每层辟4个券洞,与实体墙交替布置。这种疏密有致、虚实相间的布局方式,打破了立面的呆滞感,平添了几分灵动之意。凌霄塔立面造型充分融合了刚柔并济、动静结合的美学原则,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和心灵感悟[4]。
(二)细部装饰
凌霄塔的建筑美学不仅体现在整体造型上,更表现在细部装饰的精雕细琢中。塔身各层均饰有精美的砖雕和彩绘,构件与装饰浑然一体,体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其中尤以斗拱装饰最为考究。每层平座四角的砖雕仿木斗拱,采用两层五踩的做法,斗拱细节刻画精细入微,纹理清晰自然,反映了匠师高超的砖雕技艺,如图2所示。同时,斗拱角部采用大幅度飞翘出挑的手法,上覆琉璃瓦,形成蜿蜒有致的曲线。这种做法不仅增加了挑檐的视觉尺度,营造出强烈的层次感,而且有利于排水防潮,延长建筑寿命。凌霄塔塔顶的细部装饰更加精致华丽。八角攒尖顶覆以黄色琉璃瓦,釉色澄黄透亮,玲珑剔透。顶端饰以莲花座和宝珠式塔刹,造型优美,寓意吉祥。这些装饰既有佛教建筑的典型元素,又融入了中国传统吉祥纹样,体现了明代建筑装饰的包容性和多元性。塔身各面还饰有精美的砖雕图案和楹联题刻,构图严谨,刀工精湛,为建筑平添了几许文化内涵。其中,东西两座塔门上方嵌“慈云”“普润”二字石刻额匾,字体遒劲大方,意蕴丰厚,彰显了建塔者的慈悲情怀和济世心愿。
(三)象征意义
凌霄塔不仅是一件建筑艺术精品,更蕴含深刻的象征意义。它集塔身与楼阁于一体,是我国古代砖塔中别具一格的样式。塔身共八面,每面均开窗,窗楣上方嵌饰道教八卦图案砖雕,与八个方位一一对应。这种布局形式明显受到道教思想的影响,体现了道教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宇宙观[5]。同时,塔顶铜铸宝珠、须弥座等装饰,又融入了佛教的建筑语汇和宗教元素。由此可见,凌霄塔巧妙地将儒释道等传统文化熔于一炉,成为研究明代地方宗教文化发展的重要物证。凌霄塔的象征意义还体现在其承载的爱国主义精神上。明清时期,榆林地区战事频仍,而凌霄塔这一制高点往往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史料记载,在多次的进攻与防守战中,无论是明朝将士还是清军将领,都视夺取凌霄塔为攻克榆林城的关键一步。这反映了古代先民视凌霄塔为精神家园和军事要塞的情怀。时至今日,凌霄塔虽已不再担负军事职能,但其昭示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仍是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的力量源泉。
凌霄塔是一座集结构之巧、造型之美、内涵之深于一体的杰出建筑。它采用砖石混合结构,设计精巧、工艺精湛;立面造型挺拔秀丽,细部装饰精美考究;建筑形制与地域文化完美融合,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凌霄塔不仅是研究明代建筑设计、结构工艺、建筑美学的重要实物资料,更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凌霄塔这一典型案例分析,笔者认为,在当代建筑设计中也应当继承与发扬传统建筑的优秀特质。一方面,要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做到形式与功能的统一;另一方面,要立足地域文化特色,在建筑细部体现传统文化元素。
作者简介
王丽娜,女,陕西佳县人,研究方向为文博。
参考文献
[1]李琰君,郭鑫,吴李玥.陕北榆林地区窑洞民居形态与建筑文化解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5):21-32.
[2]赵浩越.文化景观视角下榆林古城空间保护与更新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2.
[3]韩玮霄,刘瑞强,李延俊.基于文化生态学的榆林传统四合院建筑文化与地域环境的关系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9(10):160-164.
[4]高晓黎.榆林地区民间建筑装饰彩画的“局域性”艺术探析[J].山西档案,2017(2):183-185.
[5]胡永生,张爱明,张飞飞,等.榆林古建筑修缮技术研究与应用[Z].陕西榆林市珠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2016-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