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武术文化的历史底蕴及现代传承

2024-09-23 00:00:00陈璐
人民黄河 2024年9期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承载了中华文明的重要基因,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的武术文化,在黄河流域也形成了其独特的发展环境。发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少林武术,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国武术文化的优秀代表,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展现出中华民族绵延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至今仍有突出的世界影响和时代价值。

由赵长贵编著、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的《黄河流域武术文化研究:以嵩山少林武术文化为例》一书,共分为七章,以历史发展为主线,按照少林武术的形成、扬名、初步发展、兴盛、式微、凋零和新生的时间线,从理论逻辑和历史底蕴两个方面出发,系统阐述少林武术的沧桑变迁,深入挖掘少林武术的文化内涵,为探索少林武术文化的历史底蕴及现代传承途径提供了参考。

首先,从黄河流域武术文化的历史底蕴上看,通过对嵩山少林寺的研究,作者揭示了少林武术文化的独特性和代表性:一是多元文化交融的产物,二是讲求实用性并突出苦练善悟,三是习武必先立德,四是具有开放性,五是具有爱国抗暴的特性并且维护社会治安和促进社会发展。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之一,少林武术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历久弥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勇敢精神。它不仅是一种体育形式,更是一种道德伦理的表达和价值观的传承。通过习武,人们能够培养自律、坚韧和奉献的品质,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历经1500多年之久的少林武术,是我们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文化依托,其传承发展也是大力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因此,传承和弘扬黄河流域武术文化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其次,少林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国外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结合书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少林武术普及推广的经验,为进一步有效推动黄河流域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我们需要以文化为灵魂,考虑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推动黄河流域武术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加强教育与培训。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少林武术等传统武术文化传承发展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建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少林寺和黄河流域其他武术传承机构的建设和发展。首先,需要在学校和武术培训机构中增加武术课程的设置,提供系统的武术教育。其次,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专业的武术教练和传承人才。

此外,政府还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学校将武术纳入正式教学课程,并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通过加强教育与培训,让更多的人接触、学习和了解黄河流域武术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人们对传统武术的兴趣和热爱。

其二是科技融入与媒体推广。当今社会科技迅速发展,利用新技术手段和媒体资源推广黄河流域武术文化是非常必要的。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共同致力于武术文化的宣传推广工作。首先,建议开发在线教学平台,提供武术学习资料和视频教程,让更多人方便地了解和学习武术文化。其次,利用互联网、移动应用等平台进行推广,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展示黄河流域武术的独特魅力。政府可以促使武术传承机构与科技企业合作,共同开发智能化的武术教学工具和设备,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通过科技融入与媒体推广,将黄河流域武术文化传播给更广泛的受众,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其三是文化保护与传承。为了保护和传承黄河流域少林武术文化,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首先,建议加强对文化遗址和历史文物的保护工作,保留和修复黄河流域武术文化重要遗址。其次,要加大对少林武术等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存工作,建立武术文化遗产的展示与交流平台。此外,应注重培养传统武术名师和传承人,鼓励他们传授技艺和经验给后代。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经费和其他支持,鼓励武术名师参与教学和传承工作。鉴于传统武术的口传心授特点,政府和社会各界还可以鼓励武术传承机构与文化机构、教育机构等合作,建立专门的传承人才培养项目,提供传统武术技艺的培训和指导。例如,可以举办传统武术大师班、研讨会和交流活动,为传承人提供学术深造和交流的平台,促进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最后,政府和社会各界还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议组织国际性的武术比赛、文化交流活动和演出,邀请国外武术团队来中国交流,同时也将黄河流域武术文化推广到国外。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增进各国之间对于中国传统武术的了解和认同,进一步有效提升黄河流域武术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作者简介:陈璐(2000—),女,江苏泰州人,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