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作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也愈发突显,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社会职能的有效发挥。而通过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事业单位可以更好地吸引优秀人才,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更好地履行其公益使命。知识经济作为21世纪的主要发展趋势,强调知识和创新的重要性,要求事业单位加强对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注重职工的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以适应时代的变革潮流。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方向;知识经济
事业单位是国家公共事务的主要承担者。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中的主导作用,全面落实国有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用人自主权”,并要“改进事业单位岗位管理模式,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探索高层次人才协议工资制等分配办法”。在这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知识的创新和应用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事业单位作为公共服务提供者,需要紧密关注社会需求的变化,将知识经济理念融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
1 知识经济概述
知识经济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概念,强调知识的创造、传播、应用和转化在经济增长中的关键作用。在传统经济模式中,资源或资本常常被视为生产要素的核心,而知识经济则将知识与信息视为最宝贵的资源,是一种以知识为基础,依赖于信息技术,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经济形态。这种经济模式的兴起不仅加速了信息的流通、资源的共享,也以更高层次的人才需求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1]。
2 知识经济背景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2.1 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发展需要的必由之路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成了主要的生产力,技术的不断更新和信息迅速传播催生了全球性的信息网络,对事业单位人才队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的经济模式中,人才管理主要受数量或劳动力密集程度的制约,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质量和知识储备变得尤为重要。事业单位需要吸收具备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人才,以更好地应对快速变化的环境。同时,知识经济的发展促使产业结构变革和商业模式革新,事业单位作为公共服务机构,同样需要在组织结构、管理方式和服务内容方面进行创新和变革。在这个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通过为职工提供培训、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可以激发职工的创新意识,促使其提出新颖的想法,提供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为事业单位发展提供更持久的动力。
2.2 提升服务质量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服务的期望愈加个性化和多元化,渴望得到更符合个体需求的服务。事业单位需要根据社会的多元需求,实现从“一刀切”到“量身定制”的转变,只有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具备更强的灵活性和创新意识,为职工提供多样化的培训,培养其适应不同服务需求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满足公众的期待。同时,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服务方式和管理模式的变革。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培养职工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可以推动事业单位内部流程不断优化,有效提高其服务效率。品牌形象和社会声誉是事业单位增强竞争力、扩大社会影响力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培育职工的专业素养、职业操守和公共服务意识,帮助事业单位树立积极正面的形象,增强社会信任和认可,同时也会提升职工的工作满意度,使其在工作中表现得更加积极,进而有效改进服务质量,形成良性循环。
3 知识经济背景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管理观念滞后
当前一些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强调指令式的管理模式,注重层级和权威。在知识经济时代,灵活性和创新能力是企事业单位保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过于僵化的管理观念会抑制职工的创新动力,限制其涌现新的思想和方法。同时,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组织能够快速适应变化,迎接新的挑战,但目前部分事业单位的管理理念倾向于维护现有秩序,对于变革和风险的容忍度较低,使其错失创新体制机制的机会,难以有效提升服务水平。部分事业单位的管理观念偏向于单向传递信息,忽视了职工反馈的意见,常常导致职工失去组织归属感,影响其工作效率。
3.2 管理机制较为僵化
当前部分事业单位的考核机制以数量和常规化指标为主,过于注重可量化的绩效,忽视了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创新和知识创造能力,导致职工在工作中只追求完成工作指标,忽略了创新性和跨领域的能力培养。同时,部分事业单位的晋升机制往往过于关注工作年限、职务等级,而较少考虑职工的创新能力,轻视其领导潜力,造成事业单位中出现人才浪费、晋升不公等现象。在知识经济时代,职工的价值更多与其知识和能力相连,因此不适应这一特点的晋升机制就会影响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2]。
4 知识经济背景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向
4.1 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全面提高管理效能
在知识经济时代,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正在从以任务为中心向以人为本的方向转变。这种转变旨在将职工的需求、发展和幸福置于组织管理的核心位置,为职工提供更有价值的工作环境,促进组织的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求事业单位根据职工的兴趣、技能和职业目标制定个性化的发展计划。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定期的职业规划谈话,了解职工的发展意愿,为其提供适当的培训和发展机会,以帮助职工实现职业目标。构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需要建立开放的沟通渠道,管理者应鼓励职工积极分享意见、提出建议,并及时回应其关切,旨在充分了解职工的需求,便于及时调整管理策略,提升职工满意度和参与度。同时,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亟须建立平等与尊重的价值观,要求事业单位努力打造包容的工作环境,致力于消除歧视与偏见,让每个职工都感到被平等对待。通过尊重职工的背景、特长和贡献,营造积极和谐的工作氛围,以期增强职工的归属感。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还需要重视职工的工作与生活平衡。事业单位可以考虑在工作机制中贯彻个人关怀,提高工作安排的弹性,在满足职工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提升职工工作效率,保证其生活质量。另外,领导者注意树立正向的领导风格,鼓励职工努力追求卓越,并给予职工更多的自主权。通过赋能职工有效提高其自信心,使其在工作中更具创意和独立思考意识。
4.2 秉持知识经济的管理思路,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4.2.1 明确人力资源开发重心
在知识经济时代,职工的知识和技能成为事业单位最宝贵的资产。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事业单位应重视开发人力资源,使职工的服务意识与水平同步于行业发展的步伐。在招聘环节,事业单位的首要任务是精准地定位组织的人才需求,明确所需要的人才类型和技能。知识经济时代,技术性、创新性的岗位需求显著增加,因此招聘策略应紧密结合组织的战略目标,寻找能够推动创新和知识产出的人才。同时,传统的招聘渠道已不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事业单位需要积极创新招聘渠道,借助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新兴平台,扩大人才的触达范围。与高校、研究机构等合作,寻找有潜力的年轻人才,为其提供实习、培训等机会,以培养未来的组织骨干。招聘时关注候选人的自主学习能力、适应性及未来的发展潜力,意在提高事业单位的人才储备质量,并展示自身的企业文化、职工福利、创新成果等,吸引与组织价值观相契合的人才[3]。
4.2.2 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事业单位应秉持知识经济的管理思路,建立明确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将人力资源的引进、培养、激励和流动等方面与组织发展目标有机结合,驱动事业单位在变革创新中不断成长。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核心是与组织发展目标的紧密衔接。为此,事业单位需要清晰地界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明确需要哪些类型、哪些层次的人才来支持这一目标的实现,保证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可行性。人力资源管理在知识经济时代愈加智能化、自动化,要求事业单位积极整合信息化技术,推动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包括使用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实现集中管理职工信息,同时建立自动化处理人事流程,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为贯彻知识经济强调的灵活性,事业单位还可以尝试将人力资源管理权限分散至各个部门,以减少资源浪费,提高信息交流速率。
4.2.3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事业单位灵活调整管理制度,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建立灵活的岗位责任制度,使职工能够根据项目或任务的需要,调整工作内容,适度变更岗位职责,使服务效率更高的同时,还将更好地满足职工的个人发展需求。同时,事业单位需要根据业务需求和市场变化,不断调整人员结构,包括优化团队组合,甚至进行部门重组,确保人员的配置与知识经济下的发展目标相符。完善聘用制度,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待遇,并为职工的个人发展提供成长空间,从而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再者,结合知识型人才的要求设计绩效考核机制,将职工的创新成果、知识分享等因素纳入考核体系,以激励职工更加积极地参与创新活动,推动事业单位创新发展[4]。
4.3 落实创新人才的管理要求,健全人才培训机制
4.3.1 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因此事业单位需要制定定期的专业培训计划,针对管理人员的专业领域和岗位职责开展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最新的行业趋势、管理技能、创新方法等内容,以确保管理人员具备应对复杂挑战的能力。知识经济时代强调跨领域的融合创新,事业单位应鼓励管理人员具备多领域的知识,如了解科技的前沿进展,掌握基本技术概念,或学习市场营销策略、商业模式创新,以及关注数据驱动策略与人工智能技术,旨在培育多元视角,帮助管理人员从不同层面进行协调与决策。为提升管理人员的领导力,事业单位可以根据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定制有针对性的领导力培训课程,涵盖团队管理、协作与沟通、变革管理等领导团队所需的核心技能。引入创新案例研究,让管理人才了解成功的领导者应对挑战、激发团队潜力及推动创新的具体方法,同时引导其熟悉并掌握识别冲突、沟通交流与解决矛盾的方式。
4.3.2 强化单位职工的创新能力
为了在知识经济时代落实创新人才的管理要求,事业单位需要建立创新教育和培训计划,为职工提供系统的创新教育,包括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设计思维等方面的培训,助力职工掌握创新的基本理念。提供包括研究设备、创意空间、数字工具等足够的创新资源,以便职工能够实践或实验新的创意。建立健全创新激励机制,奖励那些提出创意并成功实施的职工,以激发职工投身创造的积极性。同时,创建专门的创新委员会或团队,负责收集和评估创意,推动进一步开发并实施有潜力的项目。将创新能力纳入绩效评估体系,设立创新指标,鼓励职工在工作中不断追求创新,持续改进工作方法。不定期举办创新竞赛等活动,为获胜者准备可观的激励,激发职工的创新灵感,为其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提供广阔空间。
5 结语
在知识经济时代,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要求管理者不仅关注组织的运营和效益,更要重视人才的培养,不断创新管理方法,推动人才结构合理化。在未来的发展中,事业单位应紧密跟随知识经济的潮流,将人力资源管理视为一项战略性工作,不断强化职工的综合素质,推动创新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加强领导力、跨领域知识培养、创新能力提升及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事业单位将能够更好地适应并引领知识经济时代的变革潮流,实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伊君. 论知识经济时代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J]. 商业观察,2022(11):67-69,72.
[2]赵丽. 知识经济时代下的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J]. 今日财富,2018(4):154,156.
[3]董琳. 浅谈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J]. 财经界,2016(24):364.
[4]邓才英. 知识经济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特点的探讨[J]. 中国商贸,2013(16):118,121.
[作者简介]刘斐,男,山东济宁人,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城市开发房地产服务中心,中级经济师,本科,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及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