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技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2024-09-22 00:00:00郑晓琳
南北桥 2024年17期

[摘 要]目前,我国正处于信息化智能化时代,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更加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给科技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但是随着对科技产品提出的要求日益提高,科技企业应当积极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注重控制成本,优化资金配置,避免将过多资金投入研发部门,导致企业出现现金流短缺甚至资金链断裂的问题,影响企业正常经营。然而,部分科技企业管理人员成本管理理念较为传统落后,基层员工普遍认为成本管理工作由财务部门负责,这种错误的思想可能导致企业各生产研发环节出现不同程度的资金浪费问题,成本管控力度较弱。在此基础上,本文论述成本管理的含义和价值,详细整理并分析科技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采取强化措施,以期为科技企业开展成本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科技企业;成本管理;思考与建议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日益提升,制造行业不断发展壮大,科技企业发展前景较为广阔。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激励科技企业自主创新,激发人才活力、构建良好的创新环境,我国不断调整优化科技奖励制度,修订《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完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从法规制度层面贯彻落实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精神,推动科技企业创新发展。然而,科技企业仅依靠政策条例是不够的,想要应对市场环境变化,增强自身竞争实力,还要加强内部控制,实时监督并掌握资金流入和支出情况,通过建立健全成本管理制度,减少资金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促使科技企业可持续发展。

1 成本管理的概念

成本管理主要是指企业为了实现降低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生产制造、仓储及销售等各部门、各环节的资金消耗的经营目标,获得更高的利润,从而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并执行的过程。成本管理工作不是简单地制定制度,还要结合各环节的需求编制合理的预算,实时监督各部门执行情况,每月或每季度考核其任务进度。

2 科技企业成本管理的价值

企业生产经营的核心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而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便是经营环节的成本费用。因此,科技企业应贯彻落实成本管理工作,针对不同生产制造环节编制合理的预算,通过严格监督管理预算执行情况,加大成本控制力度,减少资金消耗,提高经济收入。同时,实时监管各部门成本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使管理层准确掌握研发的进度、产品的质量、销售情况等,从而不断调整优化成本管理方案。总而言之,贯彻落实成本管理工作是科技企业保障经营效益、增强自身竞争实力、实现“降本增效”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

3 科技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不足

3.1 企业成本管控理念落后

部分科技企业的管理层秉持的成本管理理念较为传统、落后,错误地认为成本管理就是降低产品制造的成本费用;为了降低成本费用,没有及时设计新颖的包装和产品外观,在生产时选购廉价的原材料,导致产品不符合消费者需求,经济效益低下。此外,少数科技企业前期发展情况良好,获得了可观的利润并积累了一定的资本,管理人员便认为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是正确的,没有积极调研市场需求、原材料价格涨幅及竞争企业新产品研发情况,也没有优化成本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方案,固守自封、不求进取,无法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最终无法摆脱被市场淘汰的命运。

3.2 未有效控制研发、采购和生产环节的成本

成本控制是增加科技企业盈利、获得优势地位的关键因素。尽管诸多科技企业积极开展成本管理,但在研发、采购和生产等关键环节管控力度仍然不足。第一,在研发环节,科技企业过于注重产品的创新性,在新项目开展前期未做市场调研,导致后续产品销量不及预期,研发投入不能带来预期的收益;同时,未做好技术评估,投入大量研发成本后,研发不成功;在研发投入过程中不注重对整个研发项目进度和成本的把控,导致研发成本超预算。由于研发周期长,资金回笼慢,管理人员没有合理配置资金,不但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财务风险,还提高了企业的成本费用[1]。第二,一些科技企业在管控采购成本时未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也不注重管控原材料和物料的价格波动,没办法通过与供应商协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的方式稳定采购成本,降低采购价格。科技企业所需的原材料价格昂贵,一些企业不注重原材料库存管理:一方面,存货仓储环境不达标,导致物料被雨水淋湿或其他污染,致使材料品质下降,只能报废或便宜处理;另一方面,未注重材料使用期限,导致材料过期报废,增加了材料成本费用。第三,部分科技企业没有明确岗位职责、消费指标,也没有将原材料的消耗作为绩效考核的指标之一,导致生产部门的负责人和基层员工缺乏节约资源、控制成本的意识,造成生产环节的物料浪费。

3.3 成本管理思路缺乏长远性

管理层科学的管理思路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指导,使企业日益壮大。然而,一些规模较小的科技企业在开展成本管理工作时只制定了短期发展战略规划,且将注意力集中在各部门和业务活动资金支出情况上。部分管理者既想要研发部门技术创新,又不想投入过多资金,便降低其他部门的预算,资金配置不合理,导致其他部门工作效率低下。此外,如果企业资金支出高于收益,利润不断减少,管理层会采取裁员、减少薪资福利的方式减少资金支出。尽管辞退员工的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企业资金紧缺的问题,但“治标不治本”,长此以往,可能会出现生产工人减少、生产力不足、产品生产质量和效率降低等问题[2]。

3.4 未重视信息系统建设

现阶段,仍有一些科技企业为了获得更多收入,严格管控资金支出的方向和数额,企业管理层认为信息系统可有可无,要将资金用于关键环节,这便导致企业信息化水平较低。但是,研发部门在进行科学研究时需要搜集、计算、分析大量数据信息,若一味使用人工计划,不但会加重员工压力,导致其出现负面情绪,还会降低数据整理效率,甚至出现数据错误等情况。重复计算制约研发工作的进展,也会增加企业资金消耗[3]。同时,一些科技企业未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也没有购置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企业各部门信息传递效率低下,管理人员无法实时掌握各部门工作进展和市场变化情况,也无法及时调整成本管理方案,导致企业错失发展机遇。

3.5 成本管理过度依赖财务部门

以往,科技企业一般使用传统的成本管理体系,即成本管理工作的主要部门是财务部门,这便导致其他部门员工普遍认为自己不需要参与成本管理工作。例如,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案并未要求仓储部门积极参与,然而,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大多数科技企业对仓储部门的管理力度不足,未准确记录原材料出库入库数量、种类等,各部门随意领用,造成大量浪费。同时,由于缺乏监管,部分仓储人员日常工作敷衍、缺乏责任心,重要的原材料入库后被随意摆放在地上,导致大量原材料变质,无形中增加了科技企业的成本费用。所以,科技企业的管理层要意识到,成本管理并非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需要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各部门通力协作,才能提高成本管理的有效性。

4 科技企业强化成本管理的措施

4.1 落实精益成本理念,提高成本重视程度

目前,少数科技企业的管理层缺乏精益成本管理理念,往往通过裁员、减少薪资福利等方式降低人工成本,通过购买价格便宜、质量较低的原材料的方式降低采购成本,通过减少生产数量的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尽管上述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成本,节约资金,但会对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因此,科技企业管理人员要树立精益成本管理理念,全方位、全过程监管所有环节的资金消耗,防止产生浪费。此外,若各部门负责人成本管理理念较为落后,只注重减少资金支出,则会降低成本管理成效,如人力资源部门在招聘员工时会选择期望薪资较低的应聘者而非工作经验丰富、综合能力强的。因此,科技企业管理层要收集汇总其他企业成本管理案例,召集各部门负责人探讨、学习其优秀经验,培养精益成本管理理念。同时,企业可以通过发放公告、召开部门内部会议等方式,使基层员工明确精益成本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增强员工的参与意识,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局面。

以A科技企业为例。A科技企业在每个季度均会召开公司运营形势及成本分析会议,所有领导层、管理人员及各部门骨干参与,在会议中阐述本季度生产经营情况,明确现阶段面临的困境以及存在的不足,并分析各项目混凝土生产线、建废生产线的成本费用,探讨影响项目成本的因素[4]。同时,A科技企业董事长认为,企业经营发展最关键、最主要的任务之一便是“降本增效”,为了实现该经营目标,A科技企业制定了以下措施。第一,发挥A企业全体员工的力量,认真思考并挖掘各环节的降本空间,包括原材料采购、办公费用以及员工餐补、出差费用等,节约资金。第二,A企业成本管理相关部门要积极学习其他企业的成本管理经验和模式,将“盈亏平衡”作为标尺,培养财务管理思维,提高会计核算能力,确保财务数据、账单准确无误。同时,建立健全成本管理体系,优化成本预测核算的方法。第三,A企业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要摒弃传统、落后的思想观念,派遣调研人员主动探索市场,扩大业务范围;同时,树立正确的乙方思维,积极分析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使产品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实力。

4.2 加强研发成本控制,降低采购环节成本

相较于其他企业而言,科技企业竞争优势在于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因此,企业管理层要制定合理的研发成本规划和采购流程标准。首先要调研市场需求和竞争企业研发情况,明确产品研发的方向,并制定研发方案,加强研发过程的质量管控和跨部门协同工作,可以减少产品在投产后的变更次数,从而降低项目研发成本。确定研发方案后,董事会、中层管理人员、领导层召开会议商讨该方案的可行性。若可行,则确定该方案的负责人、执行时间、预算资金等事项。选择多种原材料研发样品,测试不同样品的质量、成本等,确定原材料种类。随后,采购部门调研各供应商的原材料价格、品质、信誉度、售后服务水平等,挑选性价比高的原材料。同时,采购人员和财务人员要积极和供应商沟通交流,通过长期合作、改变配送方式等降低运输成本。

4.3 培养员工沟通能力,注重员工考核与激励

一方面,服务水平高、售后态度良好的科技企业可以激发客户长期合作的意愿,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收益。因此,科技企业应当注重员工培训,制定完善的培训方案,聘请专业的教师训练业务人员的沟通能力、讲解能力等,丰富其专业知识,提高综合水平,使业务人员可以熟练、细致地为客户讲解公司产品,使客户感受到企业的合作诚意、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从而达成合作意愿。另一方面,财务人员是成本管理工作的主体之一,所以,科技企业要积极组织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巩固财务知识理论,增强财务核算能力,通过召开座谈会、报告会等方式,使财务人员明确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同时,企业要更新优化考核制度,将成本管理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将年度考核成绩作为员工升职加薪的重要依据,通过定期考核和适当奖惩,提高员工参与成本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4 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实现数据共享

科技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会给信息传递的质量和效率带来一定影响,若数据信息传递缓慢,相关部门或管理人员无法及时获取最新数据信息,则会给生产研发甚至经营决策带来负面影响。因此,科技企业应当加大资金投入,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建设OA办公系统等信息平台,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使数据信息及时准确地在内部传递,实现数据共享。同时,业务部门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掌握市场需求、产品价格变化等信息,管理人员也可以依据真实、准确的财务数据做出科学决策。此外,监管人员运用信息系统,可以实时监督各部门工作情况,检查各产品的生产数量、质量,通过把控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有效提高企业的信誉度和品牌形象,从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实力。

4.5 各部门积极参与,加大成本管控力度

成本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想要提高管理成效和质量,不能仅仅依靠财务部门,而是需要全体员工和部门积极配合,因此科技企业的管理层要发挥领导作用,引导各部门主动参与成本管理。同时,财务部门要积极同其他部门沟通交流,并派遣员工深入各部门,了解并掌握各部门工作流程、内容、难易程度以及具体需求等,编制合理的资金预算。

5 结语

总而言之,科技企业管理层要明确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并提高重视程度,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以及其他企业成功经验,贯彻落实精益成本管理理念。同时,以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为依据制定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案,汇总分析以往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更新完善管理流程。此外,科技企业应当积极建设信息系统,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实现数据资源共享,也能增强员工责任感和参与感,使全体员工积极执行工作,完成管控任务,使科技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琴恋. 精益成本管理在科技企业中的应用[J]. 纳税,2023,17(11):100-102.

[2]曾菊英. 科技公司成本管理的战略思考[J]. 现代营销(上旬刊),2023(3):125-127.

[3]倪丽,满海红. 价值链视角下小米科技战略成本管理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23,44(7):60-62.

[4]李艳霞. 试析科技有限公司成本管理现状及对策[J]. 商讯,2023(5):68-71.

[作者简介]郑晓琳,女,福建龙岩人,前海晶云(深圳)存储技术有限公司,中级会计师,本科,研究方向:成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