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探索高职高专舞蹈编导课程思政教学中的红色文化表达方式,不仅有助于推动舞蹈艺术的创新发展,而且对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革命精神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高专舞蹈编导课教师应该深刻认识舞蹈编导课程思政教学中融入红色文化的现实价值,从厘清红色文化符号的意义表达、开展红色舞蹈专题教学、技术赋能红色舞蹈编导等多个方面,探索红色文化在舞蹈编导课程思政教学中的表达路径。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舞蹈编导;课程思政;红色文化表达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21-0049-04
舞蹈编导是我国许多高职高专院校开设的舞蹈专业课程。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在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高专院校应该将红色文化融入舞蹈编导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创新舞蹈作品的红色文化表达方式,凸显舞蹈编导课程的“红”底色,使学生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中,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厚植爱国情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优秀人才。
一、红色文化表达的定义与相关研究阐述
文化表达是指通过各种形式和艺术手段展现、传递和诠释一个社会、群体或个人的文化观、价值观、信仰、习俗、历史、情感以及审美偏好等深层次内容的过程,其涵盖了语言符号表达、艺术文化表达、社会行为表达、物质创造表达等多个方面,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渠道。红色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类型,与其他文化类型一样,也存在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其中,舞蹈是常见的红色文化艺术化表达方式。红色舞蹈是中国当代舞蹈艺术样式之一,也是组成红色文化的重要部分。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号召文艺要“深入群众”,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从1949年的《东方红》到1978年的《无声的歌》,再到21世纪的《红星闪闪》《永不消逝的电波》[1],红色舞蹈自诞生以来,便不断彰显出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内涵和时代生命力,但其本质始终是表达对党、祖国及人民的赞美,是对美好生活和光明未来的期盼。红色舞蹈编导所用的题材、元素大多数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革命斗争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所发生的故事为主。在此基础上将题材加工、整理,通过舞台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2]。
当前,学者对舞蹈的红色文化表达研究还比较少,研究的主题集中在红色舞蹈创作、红色文化资源在舞蹈创编中的运用、红色文化元素融入传统舞蹈艺术表达的路径等方面,内容聚焦于红色文化在舞蹈编导中的历史演变、艺术表现、教育价值、创新实践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如吴楚楚等[3]提到,“红色经典”是较为独特的表达形式,在各类历史语境、各类意识形态中有着多种指向性;肖东亮[4]提出,要将红色文化完美融入传统舞蹈艺术表达中,创作者们要在编排上合理设计艺术表达形式;马婧[5]提出,高校舞蹈创编与红色文化资源相结合,能够丰富舞蹈创编形式,发挥舞蹈表达的多种功能。总体而言,红色文化是舞蹈编导的重要素材,高职高专院校应在舞蹈编导课程思政中充分发挥红色文化教育功能,创新其表达方式。
二、高职高专舞蹈编导课程思政教学融入红色文化的现实价值
(一)有利于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是培育时代新人的有效路径[6],二者在理论层面、实践层面都具有契合性。在高职高专舞GbQiKJlJuEV6969H/5rZncdBirIKbwjh6/Z2EhYV4Po=蹈编导课程中融入红色文化符合“大思政课”建设中“充分挖掘地方红色文化”以及课程思政建设中“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的相关要求。将红色文化元素融入舞蹈编排创作之中,可以让大学生在红色文化的外显化表达中受到熏陶,从而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担当、有学识的新时代青年。此外,在舞蹈编导课程思政教学中融入红色文化,以艺术形式创新表达红色文化,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深刻理解革命英雄人物的革命理想大于天情怀,使学生能够汲取砥砺奋进精神力量,主动赓续红色血脉,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有利于促进红色文化创新发展
高职高专舞蹈编导课程以中国舞为主要学习内容。中国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将红色文化融入这一艺术类型,可以使中国舞的内涵与表达形式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拓展,而红色文化也能够借助舞蹈表演获得更加生动、直观的表达,从而激发观众对红色文化的兴趣。将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高专舞蹈编导课程,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舞蹈创作思路,而且使得红色文化通过舞蹈的表现形式得到广泛传播和深刻认同,提高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此外,在高职高专舞蹈编导课程思政中融入红色文化,既可以传承经典红色舞蹈作品,又可以结合新时代特点进行舞蹈艺术创作,促进红色文化创新发展。例如,创作反映新时代精神风貌的红色舞蹈作品,将红色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可以为红色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接受度
在高职高专舞蹈编导课程的红色主题教学中,将红色文化中的英雄人物故事情节、革命精神等融入舞蹈作品中,打造生动、具体的红色文化场景,有利于学生深刻地体悟革命先辈干事创业的魄力以及他们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提高对红色文化的接受度,激发心中的爱国热情和奋斗激情,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三、高职高专舞蹈编导课程思政教学中红色文化表达路径
(一)厘清红色文化符号的意义表达,强化学生的政治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红色是鲜明的政治符号,深刻烙印在党旗和国旗上。红色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的伟大实践中孕育凝结而成,是我国先进文化中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其以红色为符号标识。红色文化类型众多,红色文化符号十分多样,各种符号的意义也不同。在舞蹈编导课程思政中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教师首先要厘清红色文化符号的意义表达,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红色主题教案,确保红色文化在教学中有效表达,促进红色文化入脑、入心。
五星红旗、党徽、革命圣地、红色旅游景点、红色文学、红色歌曲、红色舞蹈等都在红色文化范畴内。它们由于寓意深刻、内涵厚重,在长期的应用、传播、实践中逐渐成为红色文化的符号标识。当这些红色文化符号出现在人们的话语或创编的作品之中,就具有独特的表达意义。例如,五星红旗是我们国家的象征,将其融入舞蹈作品之中,表达的是一种对五星红旗的礼赞以及对国家的热爱与忠诚;《红星照耀中国》《青春之歌》等文学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历史,是传承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的载体,将其搬上舞台,改编为舞蹈作品,表达的是一种对革命人物的缅怀以及深层次的爱国情怀。
红色文化符号是直观的红色文化样态,根据其意义内涵将其与舞蹈编导的艺术形式相结合,可以增强红色文化的生动性与感染力,使学生在红色舞蹈编导的体验中不但增强对红色文化的认同,而且将这种认同上升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国家的认同,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开展红色舞蹈专题教学,增强红色文化的浸润效果
在舞蹈编导中融入红色文化元素,有利于创作出具有时代感和艺术感的作品。因此,高职高专舞蹈编导课教师应在课程思政教学中开展红色舞蹈专题教学,编导红色舞蹈作品,使学生在红色舞蹈编导实践中领悟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首先,确定舞蹈的主题,选择具有代表性和感染力的红色经典故事或革命事件作为题材,如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改革开放等,再围绕主题广泛收集、筛选相关的红色经典素材,如红色歌曲、诗词、戏剧、文学作品、影视剧、历史影像等。其次,从选定的素材中提取具有感染力的元素,据此设计舞蹈的结构和动作等要素。舞蹈结构设计如段落和场景转换等都要紧密围绕主题展开,由此展现革命故事线或历史事件的情节,塑造饱满的人物形象。舞蹈动作设计要同时体现舞蹈的艺术性和红色文化的表现力;舞蹈的音乐、服装、道具、化妆等方面也要结合红色文化特点,使舞蹈成为红色文化表达的有效载体。例如,笔者在指导编导以湘江战役为背景的主题舞蹈《渡江》时,从舞蹈音乐、动作、道具、服饰和灯光五个部分完成教学。音乐形式设计利用爵士鼓、军鼓等打击乐器的节奏感和力量感营造紧张激烈的战斗氛围,利用小号、长号等铜管乐器的高亢音色模拟进攻的号角声,利用二胡的深沉音色表现悲壮、低回、激昂等情绪。舞蹈动作主要包括手部和躯干的设计,以单手五指握拳动作来表达坚定信念;以快速踢腿模拟攻击动作,表现战士的勇猛果决;以连续的翻滚和跳跃动作模拟战斗中的躲避和追击,表现战士的灵活敏捷。灯光主要运用红光、黄光和蓝光,其中红光象征坚定的信念、挥洒的热血及红星照耀下的革命道路,用以营造高昂、激扬、热烈的氛围;蓝光表现艰难战斗、视死如归,用以渲染战场的严峻紧张;黄光表现对胜利和美好生活的渴望,营造温暖和希望的氛围。道具除手持枪支或刀剑模型外,还使用红色长绸象征战场的硝烟、烈士的鲜血及胜利的希望,采用红旗作为革命的标志,象征团结奋斗。服装则参考红军军装,并增加磨损、血迹等细节,用以表达战争的残酷和红军的坚韧品格等。
在红色舞蹈作品编导中,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合理设计舞蹈结构与场景,生动呈现革命历史的厚重与革命的激情,从而激发观众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三)技术赋能红色舞蹈编导,创新红色文化表达方式
传统的红色文化表达方式受时代及技术的局限,存在表现形式单一、传播范围受限、教育效果欠佳等多方面的不足。在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应当突破传统方式的限制,在舞蹈编导课程思政教学中充分利用科技力量展现红色文化的艺术价值、教育价值。
1.应用数字多媒体技术
首先,教师可以在舞蹈编导教学中应用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技术,创建虚拟的红色文化场景,使学生在虚拟现实的环境中体验革命历史。例如,让学生穿戴VR设备“亲临”长征途中的雪山草地场景,由此激发学生对革命历史的情感共鸣和增强其对革命历史的认同度;或者通过AR技术,让学生与虚拟环境中的人物互动,如与革命先辈进行“对话”、参与历史事件的“重演”等。这些红色文化虚拟场景体验为学生的红色舞蹈编导学习提供了思路。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在线互动创作工具,如舞蹈动作编辑器、场景布置软件等,指导学生进行舞蹈动作的编排和场景的布置,反复尝试融入红色文化元素的方式、位置、时机等。如通过场景布置功能设计虚拟的革命遗址、战场等舞蹈背景或环境,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利用声光影技术、色彩搭配等手段增强场景的视听效果;利用音效和配乐功能为舞蹈作品添加合适的音效和配乐,如添加脚步声、枪声、风声等音效作为匹配舞蹈动作的特殊音效,选取革命歌曲、民族乐曲等作为配乐,用以增强舞蹈作品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感染力。
2.互联网技术的应用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一系列数字媒体应用及新兴行业发展,如社交媒体、网络视频、线上课堂、数字资源库等,打破传统传播手段与传播资源共享的地域和时间限制,实现了信息的全球实时传播与资源共享。教师可以从互联网平台广泛搜集红色文化资源,包括历史文献、影像资料、革命遗址照片、红色舞蹈作品视频等,并利用数字扫描、三维建模、图像处理等技术,将收集到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转化为可以在互联网上传播和使用的数字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使其从中寻找舞蹈编导的红色文化表达灵感。教师还可以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如慕课平台、校内在线学习系统等开发在线舞蹈编导红色文化主题课程,课程内容包括红色文化介绍、红色舞蹈作品分析、红色舞蹈编导技巧等,并设置视频播放、作业提交、在线讨论、直播答疑等功能,以便于教师通过视频讲解、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揣摩优秀舞蹈编导作品中的红色文化表达方式,并针对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指导和解答,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红色文化融入舞蹈编导的技巧。
此外,在学生熟悉的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也可以发布红色文化相关的舞蹈作品和教学视频,并鼓励学生利用这些平台进行创意表达,将红色文化元素与舞蹈编导相结合,创作具有时代感和感染力的红色舞蹈作品。
3.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大数据技术可以应用于受众分析与精准传播,教师可以通过收集分析学生在学习舞蹈编导课程中的行为数据,包括观看时长、互动次数、成绩变化、学习进度、作业完成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制订更加精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教师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智能推荐系统,根据学生的兴趣、学习进度和反馈等信息,为其推荐适合的红色文化学习资源和红色舞蹈编导课程,使学生能够在舞蹈编导课程思政学习中爱学、乐学红色文化。
将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高专舞蹈编导课程思政教学之中,有利于红色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创新发展,同时能够丰富舞蹈编导的形式及内容。高职高专舞蹈编导课程教师应当厘清红色文化符号的意义表达,开展红色舞蹈专题教学,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创新红色文化表达方式,使红色文化在舞蹈编导课程思政教学中充分发挥育人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娜,张灿灿.红色文化视域下学前教育专业舞蹈创编实践研究:以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快乐阅读,2022(9):72-74.
[2]宋海波.红色革命历史题材在舞蹈编导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歌海,2018(6):104-105.
[3]吴楚楚,王雪.建党百年来红色经典舞蹈作品中的“红色文化”表达[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3,39(6):73-76.
[4]肖东亮.红色文化元素融入传统舞蹈艺术表达的路径探索[J].时代报告,2022(38):71-73.
[5]马婧.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舞蹈创编中的应用[J].当代音乐,2020(11):126-128.
[6]徐倩.内在契合与耦合共进:课程思政建设与时代新人培育之关系优化研究[J].阅江学刊,2020,12(5):87-96,123.
注:本文系2021年度广西幼师校级课程思政研究项目“融入广西红色文化资源提升儿童舞蹈编创课程效果的实践与研究”(2021YZKCSZB01)、2021年度广西幼师校级课程思政研究项目“‘凝练’元素、‘融入’课堂、‘开拓’路径:高职舞蹈创编课程思政研究与探索”(2021YZKCSZB05)的研究成果。
(责编 黄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