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视域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路与实践探索

2024-09-22 00:00:00张珍
广西教育·C版 2024年7期

摘 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深化新时代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一要着眼于促进个体健康成长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两者均不可偏废;二要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要求、实践论视野、国际视野比较、历史视角这四个维度深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要坚持以提高学生价值判断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目标;四要在对话和斗争中实现价值引导,凝聚价值共识。

关键词:唯物史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21-0024-0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重大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就如何在新时代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明确提出“七个着力”的要求,“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其中之一。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实施,作为一项根本任务持续抓好落实。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形势愈发严峻,高校履行铸魂育人职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和挑战,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然任重道远。

从实践来看,大多数大学生都能够记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但部分大学生只记住了字面意思,对其内涵要义理解得不深不透。引导大学生全面、准确、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推动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认知向认同再向内化发展,提高大学生对多元思想文化的政治鉴别力、判断力,使大学生把准人生努力方向,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难题。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深刻阐述和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也确立了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价值取向,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和科学方法。因此,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深化新时代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推动大学生认知、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教育的着眼点:坚持促进个体健康成长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相结合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7,这一论断强调了人的社会属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谈论观察方法时,进一步指出“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某种处在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1]30。这一论断凸显了现实社会中的个人具有关系性、生成性和历史性。换言之,人是社会中的人,是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的人。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不可能脱离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把培养“担当民CdElsTfg86KRMgehHDvQPA==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着眼点,这为新时代大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如何成为这样的人指明了方向,也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指明了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把“培育什么样的价值观”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结合起来,把个体价值观的塑造和国家的繁荣发展、民族复兴结合起来。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其最根本的任务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因此,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着眼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也体现了高校人才培养的价值导向。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着眼于促进个体健康成长

认知神经科学的相关研究表明,个体价值观系统具有等级结构特性,处于不同等级的价值观,稳定性不同,发挥的作用也不同,位于系统中心层级的价值观念,对个体行为的指导作用更强[2]66-6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价值观,要通过教育的方式将其内化为大学生个体价值观,内化至大学生个人价值观系统的中心层级,使大学生在面对多元价值观念冲击或利益诱惑面前保持个人价值观系统的稳定性,以更好统摄其他价值观念并指导自身的实践行为。有研究表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至个人价值观系统的中心层级,“需要使其更多地偏向于以道义主义原则进行建构,并且能与人们的自我概念相互融合”[2]70。因此,高校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关注个人价值观系统的建构方式和作用机制,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与大学生内在需求和意义之间的连接,关注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情绪情感状态,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着眼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系统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显著特征、培育意义,有利于深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注重分析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强调国家社会发展与个人自我实现在根本利益和方向上的一致性,阐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如果只侧重社会合格公民的培养,忽视正确价值观对个体人格的完善、潜能的发挥和行为的指导的重要作用,忽视受教育者的个性特征,忽视个体价值观形成发展的规律,那么很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为大学生个体价值观。高校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在培养社会合格公民的同时,重视促进个体健康成长,着眼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从根本上看,教育着眼于个体健康成长和着眼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同向的,是教育目的的多元性、层次性、递进性、共生性和整体性[3]的体现。因此,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要考虑社会的需求,也要考虑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将社会价值导向与个人价值取向相统一,促进个人与社会同频共振、协调发展,从而增强育人的科学性、合理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教育的阐释:多维度深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被提出以来,高校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效显著。但是,仍有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不同程度的知行背离现象。究其原因,可能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涵理解不深有关,也可能与大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价值追求有关。要改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行背离现象,关键在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个人的以生活、理想为核心的价值观念体系。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1]3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们没有历史,没有发展;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1]30。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的表述表明,物质生活的生产是其他一切生活的基础和前提,人们的意识只有联系他们的现实社会关系才能得到合理解释。因此,不能只从概念出发,而要立足现实生活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

(一)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要求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时代内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校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凝心聚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其一,讲清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追求,揭示了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反映了国家为之不断奋斗的方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追求,反映了人们对社会发展的价值期待;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规范,有助于提升人们的道德素养,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过去的十数年间,我国正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在各方面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遵循、精神指引,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的思想保障。其二,讲清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呼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即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信念支撑;用社会层面理想的价值取向引领社会改革发展实践,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创设和谐有序的环境;用个人层面的价值标准规范人们行为,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凝聚社会正气。其三,讲清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凝聚价值共识,以不断激发全体人民团结奋进力量。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出现“一些人价值观缺失,观念没有善恶,行为没有底线”的现象,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精神文明建设;另一方面,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社会和谐稳定的当代,理想信念、奋斗精神、社会凝聚力容易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观念的影响,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社会思潮,营造团结奋进的社会氛围。

(二)从实践论视野出发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性和包容性

从实践论视野看,社会多元价值观念是毋庸置疑的历史和现实存在,并且处于动态的塑造、变化和发展之中,表现形式和形态复杂多样,呈现出“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领域而异”“因地而异”“因行业而异”的特点,它们之间有重合,但又不完全重合,不能相互代替。

随着时代变迁,人们脑中的旧思想旧观念和新时代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交锋在所难免,我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在交流交往中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碰撞更加频繁,这构成了当代社会多元文化价值观念交织的现实场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宣传中,直接、生硬地宣传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全否定或排斥其他价值观念,不符合唯物辩证法关于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很难实现教育目的。因此,高校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能从简单二元对立价值观的角度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以及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其他多元价值观、其他价值体系的关系,而是要从辩证思维与文化包容性视角出发,深入剖析其他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局限性,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吸纳了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具有科学性与包容性、顺应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先进的价值观。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在包容学生个性、尊重学生差异的基础上,突出其导向性,引导广大学生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追求和评判社会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敢于批判和主动抵制错误价值观,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发展和大学生行为发展中的导向作用,从而更好地凝聚社会思想和文化价值共识。

(三)在国际视野的比较中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适应性和优势

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语境中,任何一种价值观念都有“现实实践”的具体场域,即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历史时期会有不同价值观。同一价值观念在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生成基础、内涵、阶级属性、实现形式、实现路径和历史意义。将价值观放在更广阔的国际视野中进行客观比较分析,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国家、民族的价值观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4]因此,高校要立足我国实际,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鲜明的主题,从学理层面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是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超越与扬弃,从而解释清楚为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适应中国发展需要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并解释清楚其与西方国家倡导的价值观念的异同和优势。从实践层面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社会发展各方面”的客观事实及其成效,对比西方“自由、民主、平等、公正、人权”等价值观念引领下各国不同的发展状况和各国人民不同的发展状态,破除西方价值观的话语陷阱和羁绊,使其更加坚定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

(四)从历史视角深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性的认识

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特性,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著优势。从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来看,各个阶段分工发展不同,所有制的形式也有不同。原始社会同一个部落内大家共享采集狩猎成果的观念和行为,从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为民的价值立场,但这种立场是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低情况下人们为满足生存需求而被迫选择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产生后,同一个部落内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分配食物的形式改变了,在奴隶社会,包括奴隶在内的一切都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奴隶主阶级的根本利益。在封建社会,虽然也有思想家提出“民贵君轻”“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的主张,但实际上“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以封建统治者为首的地主阶级而不是普通民众的利益。在资本主义社会,虽然一些西方国家极力宣传基于资产阶级利益的所谓“民主、自由、平等、公正、人权”等价值观,并把它们装扮成人类共同的、普遍适用的、唯一合理的思想,但是掩饰不了它们只是资本主义交换关系的观念表达,只是资产阶级现实利益的一种唯心的表达。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场的鲜明价值。可见,人民性不仅构筑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获得人民广泛认同的基础,而且是对历史上一些社会价值观的超越。

三、教育的目标导向:提高学生价值判断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在价值观多元化的当代社会,多元价值观念分歧可能导致人们之间的摩擦甚至是对抗。高校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能简单地进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特征、重要性、优越性的阐释,而要从多元价值的语境出发,引导学生对各种价值观念做出理性判断。

(一)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各类价值观的历史价值、在特定时空存在的合理性和本身的局限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持续深入发展,思想、文化、价值观多元化已经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简单否定其他思想、文化、价值观的做法难以获得学生的认同。唯有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视角引导学生认识各类价值观的历史价值,其在特定时空存在的合理性及其本身的局限性,提高学生对各种价值观的理性判断能力,才能实现教育目标。一方面要从历史发展的事实讲清楚当前社会存在的各类价值观形成与存在的客观条件和现实基础、内涵、实现路径、历史意义,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认识各类价值观;另一方面要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刻剖析各类价值观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帮助学生形成理性客观的认知。

(二)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和特有精神内涵

马克思曾指出,人是类存在物,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而且因为——这只是同一件事情的另一种说法——人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5]。这表明人作为“类”的存在,在面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议题特别是面对诸如粮食问题、气候问题、生态问题、能源问题等共同的问题时,各国人民基于共同的利益需求可以达成价值共识。因此,高校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从人作为“类”的存在角度,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为何存在“民主、自由、平等、法治”等与西方价值倡导中的相重叠部分,启发学生思考这些同名词语背后中西方价值观念内涵的异同,从而廓清各种意识形态渗透中标榜为“独有”价值观念的迷雾,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了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是具有包容性与先进性的。

(三)引导学生深刻领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我国保持民族精神独立、凝聚复兴伟力的必然要求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看,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需满足某种需要的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人的需要和事物属性这两个尺度,构成了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可能性空间。因此,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要讲清楚虽然人的需要有个体性,不同时代人们的需要也有很大差异,但是人的需要是通过社会劳动及交往活动得以实现的道理,引导学生深刻领悟人的需要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性需要,实现这种需要不仅受个体意识、能力等因素限制,而且受社会环境、文化和制度等因素影响,基于包括但不限于人的需要等因素基础上做出的合理的、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有其客观的标准。

高校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引导学生在抑制彰显个性、标新立异心理盲动中学会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是否有助于个人健康成长成才、是否符合多数人的根本利益以及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为价值判断的尺度和标准,不盲从他人的价值观念和价值标准。二是引导学生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中深刻认识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个人成长成才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然要求。“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1]84。因此,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制度、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有利于引导学生增强“五个认同”(认同伟大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个人特殊的价值追求融入国家和社会的共同理想中,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干出一番事业。三是引导学生从世界文化激荡和意识形态斗争的时代背景中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使其在认清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基础上,看穿一些国家利用长期积累的经济科技优势和话语强势鼓吹某些价值观念、破坏国人对本民族精神文化认同的险恶用心,从而更加坚定地抵制不良价值观的渗透,自觉传承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基因和精神血脉,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青春力量。

四、教育的方法:在对话和斗争中实现价值引导

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在于把特定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与道德品质,价值观教育目标能否实现取决于受教育者能否认同所宣扬的价值观念并愿意将其作为自己立身处世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对大学生而言,他们走进大学校门之前已经在中小学、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影响下形成了对社会的初步认知,也形成了评判是非、对错、美丑的标准,“灌输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宣讲难以实现教育目标。针对大学生主体意识凸显、思维活跃、自我表达欲望强烈的特点,教师在对话和斗争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能会取得更佳的价值引导效果。

(一)在对话中构建双主体教学模式

将对话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方式,构建起“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双主体教学模式。该模式既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也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具有互动、交流的特点。从学生的角度看,加强与教师的对话有助于自己走出自我的视角,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更宽广的视角、放在不同的视野去认知、建构和反思。从教师的角度看,加强与学生的对话有助于自己更加了解学生的思想困惑、价值观念分歧,从而制订具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避免因直接灌输特定的价值观念而陷入“自说自话”或“鸡同鸭讲”的困境。总体而言,与单向灌输相比,对话的方式更好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在逻辑和规律。

(二)在斗争中强化价值认同

将斗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方式,是价值多元化的环境下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地位的必然要求。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有立场、有价值导向的。因此,教师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弱化为多元价值观中的一元来看待,而是要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铸就人民共同的信仰的角度去把握,讲清楚其正确性、合理性。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错误的观念,敢于“亮剑”、敢于批驳,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第一,采取比较、分析、研讨、辩论等多样化的方法,创设民主的、开放的教学环境,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灵活地探究解决多元价值观念分歧的方法。第二,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在人生价值、道德实践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好答疑解惑工作。如对近年来社会出现的“佛系”“内卷”“躺平”“摆烂”“精致的利己主义”“消费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想观念展开辨析,与“宪政民主”、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等错误思想观点展开斗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第三,强化斗争意识,特别是面对激烈的意识形态斗争和价值观较量,要积极应对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分裂和颠覆,必须坚持斗争的方向、立场和原则,引导学生坚持和捍卫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四个自信”。

综上所述,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宣传不能只是中小学思政教育信息单向传输的“升级版”,而是要从大学生的认知基础、思想特点和接受规律出发,坚持以唯物史观为观照,立足于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以及个体所处的现实社会场域,深入分析当代社会多元文化价值观念交织的现实场景对教育的影响,充分考虑个体价值观念的形成发展规律,在讲清历史事实和客观规律过程中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在教与学双主体互动研讨过程中深化大学生对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识,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提高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2]岳童,黄希庭,吴娜.价值观的认知神经研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启示[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9(3):65-72.

[3]李枭鹰,郭新伟.论教育的复杂性[J].教育科学,2022,38(1):10-17.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71.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5.

注:本文系2023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新时代广西乡风文明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23FWY024)、2023年度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类课题“新时代职业本科高校二级院系‘三全育人’工作体系构建及实践路径研究”(XSZ2304);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专项。

(责编 黄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