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重视民族节日,有“百节之乡”美誉。磨刀节是南侗地区的重要节日。该节日因具备原生性及融合性,因此具有“他者目光”及“我者叙事”的双重文化属性,其表达有民族文化传承及重塑的特质意义,映现出民族交融的典型特征。
磨刀节习俗溯源
磨刀节的人物原型为关公,出自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关羽,其忠肝义胆,惜将爱民,深受百姓爱戴。自魏晋南北朝起,关公事迹在民间流传。隋朝,佛教最先将关羽纳入宗教体系,使其身份开始发生转变。唐朝建武庙,关羽开始受到大众祭祀。宋元时期,由于统治阶级的推崇,关帝庙发展至全国范围内的庙宇,关公的神像造型趋于固定,红脸长须,同时,其精神内涵由尚“武”扩展为“忠义仁勇”。明永乐年间,关公的政治价值被进一步挖掘,朱棣正式将关公定为武庙的主神,伴随军事活动,关公信仰普及至边疆地区。清朝,关公的封号历经多达十三次的加封,清德宗光绪封关羽“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多达26字,关公崇拜达到鼎盛。关公的影响力在历朝历代的不断强化下扩展至全国范围,至今仍受全球华人崇拜供奉。
侗族关公磨刀节的举办时间为农历五月十三,又称“龙磨刀”节,相传当天为关羽诞辰,另说为关羽单刀赴会日。时间上符合传统农业社会的丰产崇拜,经历代统治者对关公职能的加持,与关公建立联系。关公磨刀节时值初夏,磨刀需用雨水,因此当天所下的雨被称为磨刀雨。民谚说“大旱不过五月十三”,在传统农业社会,下雨是风调雨顺、粮食丰收的吉兆,因此,关公磨刀节与传统农业中的岁时节气联系紧密。明初形成官方祭祀关羽的时空以及享仪规定:“每岁四孟及岁暮,遣应天府官祭。五月十三,又遣南京太常寺官祭。”祭典仪式强化了关羽的权威性,上自官方,下至民间,其实现由“人”至“圣”的身份转变。
侗族风雨桥与关公崇拜联系紧密。受汉族宗教信仰影响,风雨桥多为“庙桥合一”,既作交通建筑,又为寨民提供信仰空间。关公像作为民间神被供奉在侗族风雨桥中,祭桥成为关公磨刀节的重要环节,仪式中保留大量民族文化经典要素。
磨刀节民俗流程
侗族程阳八寨,由马鞍寨、平寨、岩寨、平坦、懂寨、程阳大寨、平埔、吉昌等八个自然村寨组成,是侗族千户大寨,关公磨刀节与祭桥活动一同进行,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寨中游行,二是百家宴席,由八寨共同合作,集体进行。每个村寨的人各自分工,承担不同的任务,从分工上看,主要包括杀猪组、备宴组及游行组,在时间流程上,先杀猪、游行到祭桥,祭桥过后举行百家宴。以下是笔者作为参与者详细记录的活动流程。
寨中游行。每个村寨均需准备一头去皮洗净的供猪供游行、祭祀用。杀猪工作在节日当天的清晨进行,由各寨专人负责,猪被用尖刀在后背脖子处放血,去毛洗净,掏空内脏后,以趴卧的姿态固定于与猪身大小相似的木桌上,取胳膊粗的竹筒两根穿过小桌板底,用红色的绳子将竹筒固定在桌腿内侧系紧,再将供猪绑在竹筒或桌腿上,由此,猪、桌子、竹筒三者固定在一起。猪绑好后,有专人将猪血涂满供猪的全身,使供猪皮呈红色,待干后重复数遍,每涂一遍,颜色渐深,直至整头供猪呈现漆饰般的鲜红色。供猪的嘴中置一佛手瓜或白萝卜,尾巴系一株紫苏叶,各寨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个性装饰。处理过的供猪加上竹筒架约有150斤重,由四名小伙抬至集合地点,一般为相近的侗寨鼓楼前,等待吉时正式开始游行。
游行开始前,各寨将供猪在鼓楼前备好,相邻村寨可相约同一个鼓楼,鼓楼内播放传统节日歌曲,同时,其他游行人员也在供猪的旁边集中,在歌声中进行准备工作并等待活动开始。到约定时间,队伍正式开始进行围绕村寨的游行,最终的目的地是当地最大的风雨桥——程阳永济风雨桥。距离目的地较远的村寨最先出发,待行进中路过不同的村寨的鼓楼,其他队伍依次跟上,不断加入形成一支更大的队伍。本次仪式中,队伍由懂寨和大寨为首,两寨队伍在大寨鼓楼前集合,经过寨门、普济桥,平埔和吉昌二寨在普济桥处加入队伍,随后到达平寨、岩寨鼓楼,平、岩两寨加入队伍,出老寨门后经过合龙桥,再经马鞍寨鼓楼,马鞍、平坦两寨加入队伍,最后八个村寨的队伍一起游行过程阳永济风雨桥,在河西岸的平台上聚集。每经过一座风雨桥时,每寨会有两位随行的长者在桥上烧香,香燃之后本寨队伍再通过。
游行是磨刀节的重要环节,每寨组成一支队伍,按照顺序在八寨内进行游行。抬供猪四人为队首,二人一前一后将竹筒搭在肩上,另外两人轮流替换。抬猪者要求为村中年轻力壮的后生,报酬是每人100块钱,由村集体支出,是为数不多有报酬的分工。其后是吹奏若干人,乐器不多,但次序分明。先是锣、鼓,鼓由两人用竹竿抬着,一人用两根鼓槌在侧面敲击,敲锣者与击鼓者站成一排,配合鼓声伴奏。锣鼓后面是芦笙队,吹奏芦笙者均需穿着对襟白衬衣与黑裤,这是侗族男子的传统服饰,个别村寨也有女子吹芦笙。各村芦笙队人数与村寨大小及芦笙存量有关,芦笙一般存放于村寨鼓楼中,仅在活动时取用。芦笙有大、中、小三种,大芦笙仅有一支,其在底端延伸出的竹竿长度更长,整长为2米左右,此外还有较少小芦笙以及较多中等芦笙。大小芦笙搭配吹奏,能够由远及近贯穿不同的音域,由于小芦笙声音短促有力,因此特定为领头人吹奏使用。在游行途中,村民会随手摘取路边花草插在芦笙头的竹筒内,如此可以装饰芦笙朝上的竹节空洞。芦笙队后面是若干长者,由各村寨中的男性老人代表组成,身着长袍,颜色多为黑色,绣有红色花纹图案,图案多为蝴蝶纹、回字纹组成的圆形纹样及“福”字纹样,也有个别蓝色与紫色纯色长袍,皆戴黑色墨镜与黑色牛仔帽。以懂寨为例,长者有七八位,在游行中手夹一根香烟,配合一袭装扮别有一番姿态。在其后是装扮艳丽的侗家妇女,她们身着民族服饰,头戴银饰,手持侗族纸伞,脚踩红色舞鞋,人数最多,游行过程中,成为最亮丽的风景。活动中,所有的分工完全依据个人的喜好与集体间的默契。
待八支村寨队伍经过程阳永济桥,到达河西岸观景台空地时,八寨需在平台靠近河的最前端将各自供猪码放整齐,在近桥的一侧,摆放一张供桌,供桌用红色的长布覆盖,桌前是一口大鼎与一个香盆,由一位长者在供桌前念词。侗族是喜食酸味的民族,供桌上最为尊贵的是侗族传统的“三牲”——酸鱼、酸猪肉和酸鸭,还有三碗糯米饭及米酒,此外还有南瓜与若干水果。除南瓜用竹篮装之外,其他食物均用较浅的竹筐来盛放,在酸猪肉上插两根筷子,筷子顶端抵到一起。仪式开始时,先由八寨推选的老人代表念唱词,用桂柳话讲述程阳永济桥的来历,各寨身穿长袍的老人落座后方,所有的妇女则呈条带状排开在河两岸的田埂上,整齐划一,富有层次感。妇女们身着深蓝色上衣,黑色下装,肩部和头部都穿戴银饰与彩色点缀物品,高举红色纸伞,伞边的流苏在风中摇曳。个别吹芦笙者也作为村寨的代表站在每支队伍的前端,绿色植物覆盖的河两岸被蓝色服装与红色的纸伞装点,人与自然宛如一体,呈现一种浩大的气势。老人代表在念唱词过程中,河两岸的妇女会给予回应。接着,由年轻村民进行侗族大歌、侗族多耶及芦笙比赛表演,现场还燃放焰火。仪式本质为还原建桥时的场景,两岸仅能相望,无法渡河,经过两岸人共同的认可,方可建桥,仪式中的人们尝试还原祖先的身份和情节,讲述建桥,纪念建桥。在侗寨,风雨桥的兴建不仅促进人群的流动,更体现民族文化与历史精粹。在仪式中,人们追溯祖先的足迹,通过念词与自然进行交流,共同传承和弘扬侗族的深厚文化。
仪式中长者的念词主要叙述了一件事:建桥时的两位提出者,一位是马鞍寨人,一位是岩寨人。岩寨人回家途中,经过马鞍寨下端,洪水涨水无法过河,恰逢河对岸有位老人在干活,便喊道:“老伙计,你看水都涨这么大了,我过不了河了,正好在这个方位我们搭建一座桥吧。”对岸回应道:“好吧,你今晚下来吧,我们喝酒聊一聊。”岩寨人带几个鸡蛋,便到马鞍寨议论建桥一事。后来,建桥一事联系到了程阳八寨,找到各寨的老人代表商议,得到老人们的同意后,便开始宣传建桥、选择木料,有地的出木,无地的出力。建桥伊始,本是八寨内部出资出力,后来影响力逐渐扩大,凡有路过的外来者或做生意的外地人皆愿出一份力,甚至在湖南、贵州均有捐钱者,外地的捐钱者与八寨村民一同祈求风调雨顺、岁岁平安。
百家宴席。百家宴由各村寨在各自鼓楼前分别设宴。在清晨杀猪时,百家宴就已开始准备食材。备宴分工由村民自由选择,一般为擅长制作菜肴的长者或无须参与游行的年轻人。菜品的制作在村寨内的公共食堂进行,于游行结束后在村寨的鼓楼前置备桌凳,全村共同食饮。食材等活动开支由村集体为单位出资,旧时钱款来源于村民自筹,现多为景区赞助及村民部分募捐。以程阳八寨之一的懂寨为例,从系供猪的红绳,到上百斤的鱼肉及人工费用,全部的花销事无巨细地列在一大张红纸上,活动后张贴在村寨鼓楼大门旁。
游行仪式结束后,人们返回各寨鼓楼前,等待百家宴的开席。侗族传统中以一日两餐为正餐,程阳八寨侗族的早餐时间一般在上午10点,午餐在下午3点,因此百家宴的时间在下午时段。侗族素有聚餐习惯,百家宴的场地设在村寨鼓楼前,一张方桌加四条长凳为一组,一桌约坐八人,饭后还有民族歌舞及吹芦笙等娱乐活动。在菜品上,以仪式所用红猪为主要原材,制作多道猪肉菜系,包括经典的生酸肉。此外还有鲤鱼、豆腐、青菜等,糯米为主食,饮品为本地高度米酒和啤酒、饮料。菜做好后,由八位村民手提红桶与红舀,将菜从大锅拎到鼓楼前,上菜时,将满桶菜用红勺舀入各桌空碗。糯米用塑料袋装着,以手抓或挤压的方式取食。侗族喜食糯米,因其既能抗饿,又便于携带不易变馊。此外,酸是侗族的饮食符号,在祭祀及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以酸鱼、酸鸭肉、酸猪肉较为普遍。侗族人认为腌酸的鱼,经过半年腌制,能治百病。
磨刀节习俗的当代价值
侗族关公磨刀节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演化并延续下来,说明其节日内容在不断适应当下生活的时代特征,拥有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和创新的机制,蕴含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价值。MrA1G2ya03UYQApXlbedrQ==
传统节庆约定俗成,逐年重复,周而复始地强化民族集体记忆和情感认同。侗族民族节日是对传统文化的行为表达,形成集体道德、情感及审美标准,通过个体参与,一代代人在文化浸染中不断建构民族及文化认同。侗族在饮食习惯中好聚会、嗜酸,因此在磨刀节仪式中,无论是桥上的供品还是百家宴的常菜,侗族酸猪肉、酸鱼、酸鸭是不可缺少的上品。行为的延续本质上是一种唤醒民族原始记忆,激发民族自豪感的集体狂欢。在游行中吹奏的芦笙,由集体制作与保存,节日当天于鼓楼进行分配,人们在游行时随手摘取途中百草装饰芦笙头,借此追忆侗族先民的智慧及对自然的依赖。侗族过去由于没有文字,往往“刻木为信,结绳记事”,草标就是侗族用作记事的语言符号。此外,不同植物装饰的芦笙头能够方便区分不同人使用的芦笙,仍保留“草标”现实作用。
节日的存在为传统民族艺术提供了生存、交流及发展的活态生境,对民族艺术保护和传承作用明显。磨刀节作为“表演舞台”,为侗族的风雨桥、百家宴、芦笙、服饰等生活方式和审美特征提供集中展示机会,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不断唤起侗族人民的集体记忆,在抵御外来文化冲击、强化集体认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族群内部,节日的举办维系着社会关系的运作,通过人与人、寨与寨之间的守望相助,共同延续民族文化。侗族老人地位较高,对传统节日具有较高的决策权,保障着传统节日的运行。侗北地区祝寿词写道:“家中有老是颗宝,好比天上北斗星,指导、开导,晚辈沾恩。”因侗族没有文字,诸如道德观念与民族节日延续皆通过老人们口口相传,侗族尊老风尚是长期聚居中内生的朴素情感,颇具儒家文化道德规范的影迹。老人协会,由传统侗族乡间的长老议会演化而来,其为节日筹款、组织、分工做出主要部署,地位崇高且自律担责,与村民间相互尊重,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促进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传承。
民族经济的发展是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坚实基础。我国众多少数民族多聚居在边疆或山地,这些地区虽远离王朝纷争与文化冲击,得以保存丰富的民族文化,但同时也面临经济发展滞后的挑战。民族节日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民族经济发展具有显著效能。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迅猛发展,人们的出行范围得到极大拓展,出行频率与效率显著提升。这使得民族节日文化中的地域性审美特征得以集中展现,并逐步显露出其巨大的经济价值。少数民族节日的参与者不再仅限于本民族,外来兄弟民族也纷纷加入,从单纯的自娱自乐转变为与经济活动相结合,极大地促进了经贸交流的发展,使民族节日文化活动具有了更广泛的影响力。
根据时代需求对民族文化进行提炼,对节日内容进行拓展,也是提升节日文化内涵与经济价值的重要措施。例如,程阳永济桥作为三江县最大的侗族风雨桥,在2023年建桥111周年之际,景区将侗族磨刀节与祭桥仪式相结合,通过展示年轻男女的服饰与装饰、长者用桂柳话讲述的唱词、即兴唱作的侗族“多耶”、斗芦笙和侗族大歌表演等,吸引了大量游客,推动了当地旅游事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地区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磨刀节是关公信仰的一种体现。关公信仰以磨刀节等为载体,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传统文化经典。侗族“磨刀节”将自上而下推崇的“信仰”细化为具有“民族自知”的地域风俗,也生动印证了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
(题图:程阳永济桥)
[本文系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广西高校艺术设计领域少数民族文化创意成果转化论坛”(项目编号:YCLT2023001)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