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北地区的部分苗族传承着“祭龙”的习俗。他们会在村子附近选择一片山林,每年农历三月初,在寨老的主持下,带着米饭、酒和一只公鸡去祭山神,在一株大树前举行祭祀。通常人们将村寨的保护神称为“龙”,因此人们也将这种行为称为“祭龙”。
一
人们在举行“祭龙”仪式前,请仪式先生看“祭龙”的日子、确定参加“祭龙”仪式的人员,通知今年筹集物资的领头人,领头人根据今年的物价估算一场仪式下来所需要的费用。
当地人通常将择定日期称为“看期程”。进入农历二月,领头人拿五斤“玉米酒”到仪式先生家请求择“祭龙”日期。“祭龙”的时间一般是农历二月到三月十五之间,按照十二地支来“看期程”。“祭龙”的最佳时间是农历三月的第一个龙(辰)日,但不能超过三月十五,当地人认为到了三月十五之后这个月已经去了一半,这样的日子是不吉利的。
仪式先生择好举行“祭龙”日期之后,领头人便开始计算举行仪式所需费用。四位“领头人”通知村里每户村民举行“祭龙”的时间并告知今年每家需要筹集多少钱。捐钱实行自愿原则,为祈求平安每家每户都会捐钱,即使在外打工不能回家参加“祭龙”仪式的人也会捐钱。
除了世代留传下来的三个瓷碗,剩下的物品都需要去镇上购买。领头人将需要购买的物品列一个清单,将清单交给村里的年轻小伙,让他们去镇上购买所需要的物品。所需要的“世俗”物品有二十斤白酒、四只鸡(“祭龙”时用于祭祀的鸡称为龙鸡,白毛鸡是首选,公鸡母鸡各两只)、四把香、十斤纸钱、一头猪(“祭龙”时用于祭祀的猪称为龙猪,同样黑毛猪是首选。猪的大小由每年的物价所决定,在猪价相对便宜的时候可以买到两百斤左右的一头猪。反之,就只能购买七十斤左右的)。除了这些物资外,每户人家可根据自身需要购买香和纸钱。
举行“祭龙”仪式前,领头人必须邀请仪式先生主持“祭龙”仪式。20世纪70年代以前,仪式先生都是无偿为村里人服务的。举行仪式前,两位领头人前往仪式先生家中邀请,恳请主持“祭龙”仪式。现在首先是通过电话邀请,在“祭龙”的前一天,领头人再带五斤玉米酒来仪式先生家中面请。过去不允许妇女参加 “祭龙”仪式,在平时也不能踏入“祭龙”的山中,在1970年之后废除了这一规定。目前,全村男女老少皆可参加。
“祭龙”当天由仪式先生带领,步行来到小山中。在最高的石头面前,准备布置祭祀场所,领头人在山中砍几根树枝(除了在“祭龙”这一天,山中的树木都不能砍伐)。领头人用树枝平铺搭成一个八仙桌,摆放在石头的正前方。
仪式正式开始之前,先祭祀祖先。仪式先生首先倒满三杯酒摆放在八仙桌上,将三炷香插在石头正前方,仪式先生站在八仙桌前祭祀祖先。左手拿酒,右手拿炒过的大米,第一杯酒祭祀本家族的祖先,仪式先生开始念祝词,首先将祖先的名字(苗名)至少五代以上从远及近念一遍,紧接着说:今天是“祭龙”的好日子,我们一村的人都来送吃的喝的,请您保佑一村的人无灾无病。念完祝词,仪式先生将大米和酒撒在八仙桌前,表示祖先已经收到人们送来的食物。接着拿起第二杯酒,祭祀本村落的祖先,同样是左手拿酒右手拿大米,将共同祖先的名字念一遍再念祝词,祝词与祭祀本家族祖先的相同,念完祝词之后将酒和大米撒在八仙桌前。最后,将第三杯酒祭祀周围村寨与本村寨共同的祖先,除祖先名字有差别外,祝词和仪式过程与上文的祭祀本家族、本村落的完全一致。
祭祀祖先结束便开始祭祀石头,仪式先生用留传下来的瓷碗,一个倒酒,一个装炒过的大米,一个留着装煮熟的“龙鸡肉”,将三个碗摆放于八仙桌上,插三炷香在石头正前方,与祭祀祖先一样都需要念一段祝词,只是内容不同。仪式先生左手端酒,右手拿大米,开始祭祀石头。词意如下:请您老菩萨保佑村里的人,狂风暴雨往别处走,今天全村的人给您送来两百只鸡,您送回千万只鸡回来××村,保佑全村的人顺风顺水,财源滚滚。此处“祭龙”仪式需要两只白鸡,一只公鸡,一只母鸡。念完三遍祝词后开始“交牲”,即“献祭”。将带来的鸡杀后奉献给这座山的山神,祈求神灵赐福,表现人们对神的依赖和敬畏。“交牲”之后进行“卜卦”(占卜),卦是当天在山中用两块木块制作而成,如果是顺卦就证明山神已经接受了村里人的供奉,如果一直都不是顺卦,在场的人就会哄堂大笑,缓解这种严肃的气氛。
紧接着便烧水煮鸡,待鸡肉熟之后,仪式先生将内脏置于八仙桌前供奉祖先和山神,重复进行“祭龙”的祝词三遍。随后,所有人分食鸡肉鸡汤,下一年的四个领头人分别吃两个鸡腿和两个鸡翅。鸡腿、鸡翅的骨头不能丢,还要将骨头看卦,若是顺卦则带回家中以保佑家人平安,若不是顺卦则直接丢入火中烧掉。吃完肉之后仪式先生再重复祝词,然后所有人向大山出发,进行另一场“祭龙”仪式。
大山进行“祭龙”仪式时选择山中最大的树。摆好八仙桌之后,仪式先生首先用三炷香插在大树前面,接着念祝词:今天是“祭龙”的好日子,我们一村的人都来送吃的喝的,请您保佑一村的人无灾无病。随后将瓷碗中的酒倒在八仙桌前。接着开始“请神”,这里请的不仅仅是本村的山神,还有周围村寨的山神。请神仪式开始,仪式先生需要将三炷香插在八仙桌前,随后开始请神,请神词的大意是:周围的山神,今天是个好日子,大家都是兄弟,从古至今一家亲,今天我们带来好酒好肉,希望和大家共同分享。酒肉饭菜已带到,各路菩萨尽情享用,保佑本村人丁兴旺,天灾人祸别处走。
请神仪式结束,领头人将在小山“祭龙”剩下的物品以及大山“祭龙”需要的物品摆放出来,有白酒、蜡烛、炒过的大米、瓷碗、纸钱、香、两只鸡、一头猪。
仪式开始之前,同样用留传下来的三个瓷碗,一个装炒过的大米,一个装酒,另一个用来装煮熟的“猪肉”献给山神。所有准备就绪之后,仪式先生开始祭树仪式。左手端酒右手拿大米,开始念着祝词:“我是××村的×××,今天所有寨子弟兄给您一头龙猪,给您两百只鸡,恶风和白雨,请您打走北方,保护××村里的人风调雨顺、无灾无病。”重复三遍祝词、撒三次大米在八仙桌上、倒三次酒之后便开始“交牲”。即把龙猪的血涂抹在树上,将龙鸡的三根鸡毛和鸡血涂抹在树上。重复三遍祝词之后,仪式先生便用现场做成的木块卜卦。卦象有阳卦、阴卦和顺卦,卜卦也是需要顺卦,如果一直不是顺卦,做法与在小山祭龙仪式一样,此处不再赘述,祭树仪式就此结束。
仪式结束便就地烧水杀鸡杀猪,杀猪时将猪血放在盆内,猪血放完之后,将它分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哪个方向的猪血冒的泡最多,那么今年的暴雨就会下在哪个方向。
猪肉煮熟后,仪式先生将猪肉进行分配,用菜刀切一块猪肝放在八仙桌上用于供奉山神。随后将龙鸡分为鸡头、鸡脖子、鸡翅、鸡脚,这四个部分属于山神的,同样也放在八仙桌上供山神食用。分配结束,所有人便拿上自己提前准备好的碗筷进食,只有与山神共同享用了猪肉,才能得到山神的庇护,接下来的日子才会顺利、无灾无害。
二
“祭龙”仪式是黔西北苗族人民在春天万物复苏时祈祷风调雨顺、粮食增产、招财进宝、平安健康的神圣仪式。在平时生活中人们将瓷碗作为盛饭的工具,在特定的场合它具有特定的含义。“祭龙”仪式中有着丰富的象征符号,这些符号蕴含着苗族人深刻的文化内涵。
瓷碗是整个“祭龙”仪式的核心器物。它是全村人共有的,不属于任何人的私有财产,瓷碗一般只有在举行“祭龙”仪式时才会拿出来使用,在整个“祭龙”仪式过程中,仪式先生会多次用到瓷碗,在不同的场合它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同。从家里出发前往“祭龙”的地方,仪式先生拿瓷碗走在最前面表示祖先在为村里人指路,告诉他们应该往哪里走。因为苗族是外迁而来,只有祖先走在最前面才能为后世开辟道路。在此处瓷碗起到为在世的人们“指引前进道路”的作用。
在举行仪式过程中,如果需要为生病的人“叫魂”,同样也需要用到瓷碗。在当地,如果一个人生病了,第一时间不是去医院,而是给他“叫魂”,如果不见好转,就去请仪式先生来家中为其去灾,最后无法治愈才会选择去医院。自古以来,人们始终受到“祖先崇拜”观念的影响,如果一个人长期生病无法治愈,便认为可能是在某地招惹了不干净的东西,需要将不干净的东西送走。在用瓷碗为生病的人叫魂时,瓷碗就是权力的象征,无论是对于纠缠人的病魔,还是处在“祭龙”仪式中的人和鬼都具有不可逆转的权威性。
在交牲过程中之所以要选择四只白色的鸡,当地人的解释是 “白”与“百”同音,他们拿两只白鸡来进行祭祀,祖先就会收到两百只。收到百只鸡祖先就会送回成千上万只鸡。对龙猪的选择最初是纯黑色的,因为野猪的毛是黑色的,又常年住在深山中,野猪之所以能繁衍发展,在于得到山中神灵的庇护。近年来,由于纯黑毛的猪比较稀缺,人们便用白毛猪代替。有学者提出“肥猪以其丰厚的脂肪代表着原始人心目中生命力最强盛、生育力最兴旺的动物,它同人类中执行生养功能的女性本来就有着神话思维的认同关系”。
仪式是受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支配的象征性、表演性的实践活动。受特殊地理环境和各民族各具特色文化的影响,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仪式逐渐变成社会成员认可的社会化行为活动。在社会象征中主要体现为社会规范、社会结构和社会娱乐三个方面。仪式的举行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往往通过习惯法、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活动。通过仪式的举行向人们传达特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苗族通过仪式的展演,向参与仪式的人员传达一定的行为规范,并且,在每个人的心中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NcHTIdqy/TNltviv1T2NJQ==,进而起到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纵观苗族整个“祭龙”仪式,每一个小仪式都神圣而庄严。但在祭石仪式进行占卜和分食祭品这两个环节具有很大的娱乐性。仪式先生在进行占卜时,如果一直不是顺卦,在场的人会哄堂大笑来缓解这种尴尬的气氛。在分食祭品时,所有参与仪式的人员用自己带的碗吃煮好的肉,在人们吃饱还剩下很多肉时,人们会通过游戏的方式将肉吃完,整个过程充满娱乐。“仪式对于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而言,它的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交流。”除了祭祀象征和社会象征外,“祭龙”仪式中还反映出苗族人的自然生态观,通过约定俗成的禁忌使得人们敬畏大自然,对保护自然环境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当地人对村寨中“祭龙”处的禁忌有很多:不允许砍伐林中树木,如果砍伐了树木,将视为对神灵的大不敬;不能将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在林中。人们认为如果有人在“祭龙”的地方做了不敬的事,那么这个人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会生病,并且无法治愈。如果不想受到神秘力量的影响,他必须带一只公鸡到“祭龙”的树前“叫魂”、磕头认错。人们在小的时候就受到父母言传身教,使得这种观念在人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苗族人受自然崇拜、万物有灵、动植物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影响,“祭龙”仪式就是最好的体现。通过约定俗成的村规民约,在无形中对人们的行为起到一个约束、规范的作用,很好地保护了森林,同时也提高了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